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 >

第90章

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第90章

小说: 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人民日报》又于8月10日予以转载。一时间,全国报刊大肆宣传这位“白卷英雄”的“反潮流精神”,对教育工作和招生考试制度造成极大的破坏。    
    《红旗》杂志、《教育革命通讯》也都以张铁生的信为引子,围绕着高校招生的文化考查发表文章、评论,说文化考查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是对教育革命的反动”,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江青说,张铁生“真了不起,是个英雄,他敢反潮流”。张铁生不仅进了大学,入了党,还当上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成了“闹而优则士”的典型。全国刮起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    
    张铁生到处发表讲演。他在山西太原等地公然叫嚣,要“回击回潮风,今天呀,我们要做一把钢刀,直刺教育部”。1973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发表《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并且配合了近千字的按语:    
    “这个12岁的小学生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提出了教育革命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还远没有肃清……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作战。……要警惕修正主义的回潮。”    
    《人民日报》于28日全文转载了来信,并配发了一则新闻。几天时间内,一个小学生成了“反潮流”的英雄。    
    江青一伙利用这个小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和意见,煽动师生对立,批判教师,破坏学校秩序,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后果。    
    1974年1月,江青一伙制造了河南“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该校一个女生因外语成绩不好受到批评,投河自杀。当地对此事已经做了认真处理。可是江青却借此大做文章说:“我向你们控诉,一个十五岁的女孩,我派人去调查了,硬活活地逼死了!”王洪文说,“这是搞法西斯专政”,“这样的教师我主张判重刑”。接着在全国大抓“马振扶事件”式人物,仅在河南就制造150起迫害学校教师的冤案。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三三箭齐发(6)

    他们还在文艺界对晋剧《三上桃峰》、湘剧《园丁之歌》进行批判。硬说《三上桃峰》是“为刘少奇招魂”,是“反共黑线回潮”;把歌颂教育工作者的《园丁之歌》,说成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旧调重弹”,再一次对文艺工作者进行迫害。    
    在“反复辟回潮”的浪潮里。1974年12月下旬,国务院科教组、农业部和中共辽宁省委联合召开学习朝阳农学院教育革命经验现场会。这次会议,大力鼓吹坚持农村办学、分散办学,“三上三下”,学生社来社去,毕业当农民,挣工分等经验。会议提出:农业大学必须搬到农村去办,实行“社来社去”;“学大寨”应是农业大学学生的必修课、基本课;工业大学要把“学大庆”作为基本课;“要使学校真正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毛远新提出:朝农的学生“光懂得农村两条路线斗争不行,还得头上长角,身上长刺”。    
    在“不为错误路线生产”等错误口号下,一些地区又出现了混乱。名目繁多的上访团、联络站一类组织,重新又括跃起来,争山头、闹派性、打内战,到处揪斗老干部。一些参加“三结合”的领导干部,重新被打倒,许多单位的领导班子陷入瘫痪。    
    许多工厂企业的生产陷入混乱。例如,全国270个铁路局,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只有七个,徐州、郑州等地列车经常堵塞,京沪等地的重要干线不能畅通。据1974年1月至5月统计,铁路货运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5%。煤炭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6.2%,钢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9.4%,化肥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3.7%。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5亿元,支出增加25亿元。    
    毛泽东虽然支持“批林批孔”运动,但是他并不愿意全国再重新陷入混乱,不愿再出现“全面内战”的局面。因此,当江青要求毛泽东接见的时候,他有意地给江青泼了一瓢冷水。1974年3月20日,他在回江青的信中说:    
    “不见还好些。过去多年同你谈的,你有好些不执行,多见何益?有马列书在,有我的书在,你就是不研究。我重病在身,八十一了,也不体谅。你有特权,我死了,看你怎么办?你也是个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的人。”    
    为制止混乱局面继续发展,中共中央4月10日发出通知,明确指出:“批林批孔运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不要成立战斗队一类群众组织,也不要搞跨行业、跨地区一类的串联。”    
    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针对流行的所谓“反复辟回潮”的歪风,批评极“左”思潮,重申“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要求“擅离职守的领导干部”,“必须返回工作岗位”。    
    《通知》严厉批评“只要造领导反的就是反潮流”和“不为错误路线生产”的谬论,明确指出:“有的人不批林,不批孔,不上班,不劳动,……继续搞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拉山头,打内战,还把这种行为说成是‘反潮流’的革命行动,这是对反潮流的严重歪曲”,对于有的人散布什么“不为错误路线生产”的错误言论,公然煽动停工停产的行为,决定指出,必须加以批驳。“对于幕后操纵者,要发动群众揭发批判。”《通知》下达后,八月份工交生产有了回升。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谁来“组阁”(1)

    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刚刚趋向稳定的政治局面遭到破坏,进一步恶化了全国的经济形势。一些造反派头头日夜想的是:“造反派要打天下,要坐天下”,派性斗争烽烟四起,各派势力称王称霸,许多地方和企业的领导干部挨批挨斗,被打倒、被打跑。    
    谁能够挽救日益危急的形势呢?    
    “请来一个参谋长”    
    毛泽东想到邓小平。    
    这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全国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于1969年10月26日,被流放到江西新建县望城岗一个原是步兵学校的地方了。    
    在1956年党的七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邓小平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毛泽东说,邓小平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他比较有才干,比较顾全大局,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他说他有点诚惶诚恐,他是在党内经过斗争的。    
    1956年9月28日,在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在这个领导岗位上,他以充沛的精力,敏锐的思想,果断的魄力,参加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把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贯彻到全党的政治生活中。他连续十年担任总书记职务,直到“文化大革命”被打倒。    
    但是即使在“打倒一切”的高潮里,毛泽东也没忘记他,并且对他做出高度的评价。在危机时刻,仍然寄希望于他。    
    1991年3月12日,笔者访问王力。70岁的王力谈到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时说:“1967年7月,毛泽东在武汉单独与我谈话。我向主席请示说,你多次说过,对刘、邓要区别,可现在的口号叫‘打倒刘、邓、陶。’”    
    毛泽东当即对王力说:“刘少奇与邓小平不同。邓小平一直在军队工作。小平,文可以与少奇、恩来比,武可以与林彪、彭德怀比。林彪如果身体不行了,还是邓小平出来。”    
    毛泽东这次重提1957年在莫斯科对赫鲁晓夫说过的话:“你别看他(指邓)个子小,把苏斯洛夫那个大个子都整倒了。他是指挥百万大军的统帅。小平指挥两个野战军,还没有另外一个人指挥过两个野战军。”    
    这个曾“指挥过两个野战军”的人,“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打倒,被流放了。    
    流放邓小平的空旷校园内的小丘顶上,有一座两层红砖小楼。楼里住着三位老人:时年65岁的邓小平,以及他的继母夏柏根和夫人卓琳。三位老人年龄相加已有200多岁。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在《在江西的日子里》的回忆文章里,真实感人地记述了那三年多的生活。    
    “在我们的小院子里,三位老人乘着春雨浸润的土地,拓出了一片不小的菜地,种上了白菜、胡豆、辣椒、丝瓜、苦瓜等各色菜蔬。自有了这一片菜地,父亲每日总要抓紧时间在园中劳作,挖土、施肥、浇水、锄草,常常干得大汗淋漓。”    
    “在那谪居的日子里,父母抓住时机,勤于攻读。特别是父亲,每日都读至深夜。那几年之中,他们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读了《二十四史》以及古今中外的其他书籍。”    
    从1969年下半年到1973年初,邓小平曾在江西新建县的拖拉机配件厂参加劳动。邓小平做的是钳工,妻子卓琳做拆洗线圈的工作,在劳动中同工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在这几年之中,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冬,他们去工厂上工从不间断。    
    曾和邓小平在同一车间劳动的陶端缙,回忆起那段日子十分动情地说,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上午邓小平都要从住处步行两公里左右到车间来。    
    在那条被称为“邓小平小道”的坎坷小道上,他走了三年,思考了三年。一次,他晕倒在车间里,女工小程从家里端来一碗糖水,帮他苏醒过来,用一台拖拉机将他送回家里。    
    当时厂里每年生产的100多辆拖拉机挂车件和螺丝,几乎都是这位已经60多岁的“老钳工”做出来的。他非常肯干,不愿接受任何照顾,车间专门配给他的电风扇和休息间他都不用,坚持和工友们在一起,他还经常打听工友们几十块钱的工资要养活几口人,生活得怎么样,家里有没有收音机等等。陶端缙说,我们清楚地记得他多次启发大家的话是:“要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就必须把经济搞上去。”    
    在江西的这一段时间里,邓小平有一个习惯,每天黄昏之前,总是十分规律地围着那个小小的院子散步。他沉思不语,步伐很快,就这样一圈一圈地走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那红色的砂石地上,已经被他踏出了一条白路。就在这一步一步之中,他的思想、他的信念、他的意志随着前进的每一步而更加明确,更加坚定起来。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谁来“组阁”(2)

    1993年夏天,邓小平曾对人谈到下放江西的那段难忘的生活,他深情地说:“这首先要感谢党、毛主席和周总理了。他们照顾我,也可以说保护我,让我全家到江西,连老母亲都同去了,我又主动上一次劳动大学。”    
    卓琳在旁边插话说:“他白天到工厂上机床,下午回来经营我们的小菜园。我还养了一群鸡,副食可以自给自足,日子过得很充实,身体都长结实了。”    
    但对于一代伟人来说,工厂的天地究竟是太小了。    
    邓小平多么渴望自由呵!    
    1972年,届时已经68岁的邓小平同志,日夜考虑着党和国家的大事。作为一个饱经风霜的政治家、军事家,时刻思念的是,民族的兴衰,人民的幸福和苦难。他脱离沸腾的生活,严酷的现实,已经快六年了。他像一只被关在铁笼里的雄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