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首词句华丽的“誓词”,典型地代表了那荒诞的年代,在个人崇拜登峰造极的日子,一些被欺骗得失去理智的人们,“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演出的一幕幕悲剧!
“571工程”
庐山会议后,全党开始了批陈整风。毛泽东对林彪一伙人猛敲猛打,接二连三地对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进行了严厉批评。
黄永胜再也沉不住气了。一连三次打电话到苏州,向林彪、叶群告急。
叶群故作镇静,安慰黄永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不要紧张,要稳住神,没有什么可怕的,提起千斤,放下八两。有林总在,就有一切。”
黄永胜胆大起来。他在军委办事组的办公会议上,有恃无恐地说:“我们的错误就那些,在全国检讨也不怕。”
李作鹏拍着胸脯说:“不怕!还有完没有?”
他们口头上说不怕,内心里更加恐慌了。叶群在苏州别墅,催着林彪赶快拿主意。
林彪打断叶群的话说:“临阵不乱,方能为将。”
林立果说:“咱们文的搞不过他们,就搞武的,我们舰队的力量已经很大了!搞一个武装起义的计划。”
林彪同意搞一个武装起义的计划。他说:“政治斗争最终要靠枪杆子的来解决,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不能束手待毙。”
林立果说:“与其束手就擒,不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林彪、叶群商量后,决定派林立果去杭州,同空五军政委陈励耘秘密串连,进一步把根据地建设好。林彪当即向林立果面授机宜,要搞一个武装暴乱计划。
林彪说:“现在,你要多和军以上的干部见见面。认识了,熟悉了,他们就能听你的指挥。不见面就没有指挥权。”
1971年2月21日,林立果在于新野陪同下,驱车直奔杭州,陈励耘到几十里外的瓶窑迎接,然后送到花家山的别墅住宿。
3月18日下午1时,林立果离开杭州,陈励耘前来送行。林立果对陈励耘交待说:以后有事,可以由于新野常到杭州来联系。
据李伟信交待,林立果当天来到上海,由李伟信负责接待。林立果对于新野说:“根据目前情况,要设想一个政变计划,你暂不要回北京了,留在这里主要处理这件事。”
接着,林立果又交待于新野通知周宇驰,要他赶快来上海,也参加这项工作。他说:“刚才我已把我们在杭州研究的情况,给‘子爵号’(笔者注:叶群的代号)谈了一下,她同意我们的方案,她说,在上海要注意隐蔽,安全。”
周宇驰3月20日赶到上海。3月21日,林立果、周宇驰、于新野三人开始讨论制订《“571工程”纪要》。当时,负责接待的李伟信坐在门口,一边接电话,一边听他们密谈。
据李伟信交待,在讨论“接班”问题时,周宇驰说:“如果等和平过渡的接班,得五六年,可能时间还会更要短些。”
林立果说:“可能不止五六年,B—52的身体(笔者注:林彪一伙蔑视毛泽东的代称)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呢!就说五六年,这中间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很难说,首长的地位不一定能保得住。”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三林家王室的覆灭(5)
周宇驰说:“就目前情况看,首长被赶下台,被人接班,一下还不可能,最起码三年以后。”
林立果摇摇头:“B—52威信高,他要叫谁倒,还不是一句话!再说,他可以让你靠边站,名存实亡!”
李伟信供述,林立果在密谈时认为,林彪随时都可能被人赶下台,因此,应先下手为强,加紧策划反革命政变,着手“提前接班”!
对提前接班,他们提了两种办法:一是把他们所说的“文人势力”搞掉,以保证林彪的地位不变,再搞“和平过渡”;二是直接谋害毛泽东主席。
周宇驰气汹汹地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做,也可以想办法,例如:可以把毛泽东软禁起来谈判,也可以在谋害毛主席以后嫁祸于人,抓几个替死鬼就掩饰过了,古今中外搞政变不都是这样干的吗?那时,反正首长掌权,有关事后处理,首长可以出来说话。”
林立果经过密谋,认为必要时可以利用他们可以调动的部队,“控制上海,然后串连全国力量,发表声明,逼中央表态支持,如果有人‘出兵干涉’,便‘保卫上海’形成对峙,再谈判。最坏的打算上山打游击,先往浙江方向。”
这伙反革命分子最后决定,先做两件事:第一,制订武装叛乱计划,林立果按照“武装起义”的谐音,订为代号《“571工程”纪要》,林立果说:“这个计划就按在杭州商量的框框,由于新野起草。”第二、组建十支反革命武装。林立果说:“以培养基层干部的名义,搞一个教导队,一百人左右,要精干、保密。”确定这支反革命武装由“上海小组”来抓。
于新野1971年3月23日至24日起草的《“571工程”纪要》,在“9·13”林彪叛逃后,在林立果设在空军学院的秘密据点里缴获了。
这几页印着横格的活页纸上,用潦草的笔迹,写着以下的主要内容:《“571工程”纪要》的主要内容共分九个部分:即可能性;必要性;基本条件;时机;力量;口号和纲领;实施要点;政策和策略;保密和纪律。
《纪要》主要原文如下:
可能性。9·2后,政局不稳,统治不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右派势力抬头,军队受压。
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群众和基层干部、部队中下干部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也不敢言。统治集团内部上层很腐败,昏庸无能,众叛亲离。
(1)一场政治危机正在酝酿。
(2)夺权正在进行。
(3)对方目标在改变接班人。
(4)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逐渐地和平演变式的政变。
(5)这种政变形式是他们惯用手法。
(6)他们“故伎重演”。
(7)政变正朝着有利于笔杆子,而不利于枪杆子方向发展。
(8)因此,我们要以暴力革命的突变来阻止和平演变式的反革命渐变。……一旦他们得逞,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中国革命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9)一场新的夺权斗争势不可免,我们不掌握革命领导权,领导权将落在别人头上。我方力量经过几年准备,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的水平都有相当提高,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在全国,只有我们这支力量正在崛起,蒸蒸日上,朝气勃勃。
革命的领导权落在谁的头上,未来政权就落在谁的头上。
在中国未来这场政治革命中,我们“舰队”采取什么态度?
取得了革命领导权就取得了未来的政权。
革命领导权历史地落在我们“舰队”头上。
和国外“571工程”相比,我们的准备和力量比他们充分得多,成功的把握性大得多。
和十月革命相比,我们比当时苏维埃力量也不算小。
地理回旋余地大。空军机动能力强。
比较起来,空军搞“571”比较容易得到全国政权,军区搞地方割据。
两种可能性:夺取全国政权,割据局面。
必要性、必然性
B—52(注:指毛泽东)好景不长,急不可待地要在近几年内安排后事。
对我们不放心。与其束手被擒,不如破釜沉舟。
在政治上后发制人。
军事行动上先发制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正在受到严重威胁。笔杆子托派集团正在任意篡改、歪曲马列主义,为他们私利服务。
他们用假革命的词藻代替马列主义,用来欺骗和蒙蔽中国人民的思想。当前他们的继续革命论实质是托洛斯基的不断革命论。
他们的革命对象实际是中国人民,而首当其冲的是军队和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人。
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是社会法西斯主义。
他们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式的)。
把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的家长制生活。
当然,我们不否认他在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革命者)在历史上曾给过他应有的地位和支持。
但是现在他滥用中国人民给其信任和地位,历史地走向反面,实际上他已成了当代的秦始皇。
为了向中国人民负责,向中国历史负责,我们的等待和忍耐是有限度的!
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是一个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
基本条件
国内政治矛盾激化,危机四伏。——独裁者越来越不得人心。——统治集团内部很不稳定,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几乎白热化。——军队受压,高级中上层干部不服、不满,并且握有兵权。
——一小撮秀才,横行霸道,四面树敌,头脑发胀,对自己估计过高。
——党内长期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排斥和打击的干部敢怒不敢言。
——农民缺吃少穿。
——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
一红卫兵初期受骗被利用,充当炮灰,后期被压制变成了替罪羔羊。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
——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工资冻结,等于变相受剥削。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三林家王室的覆灭(6)
……
时机
敌我双方骑虎难下。目前表面上的暂时平衡维持不久,矛盾的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是一场你死我活斗争,或者我们把他们吃掉,或者他们把我们吃掉。
战略上两种时机:一种我们准备好了,能吃掉他们的时候;一种是发现敌人张开嘴巴要把我们吃掉时候,我们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这时不管准备好和没准备好,也要破釜沉舟。
战术上动机和手段
B—52在我手中,敌主力舰,均在我手心之中。属于自投罗网式。
利用上层集会一网打尽。先斩(局部)爪牙,(先和B—52)既成事实,(逼)迫B—52就范。
逼宫形式
利用特种手段如毒气、细菌武器、轰炸、543(指一种武器代号)、车祸、暗杀、绑架、城市游击小分队。
政策和策略
打着B—52旗号打击B—52力量。
缓和群众的舆论。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解放大多数;
集中打击B—52及其一小撮独裁者。
……
“三国四方会议”
1971年3月31日深夜,一架军用飞机在上海市郊军用机场降落了。一个身材矮小、伪装重病的人,脸上戴着大口罩,被人扶下飞机,抬上担架,被汽车送进上海岳阳路的一个招待所里。这个人就是被周恩来斥之为“蒋干式”人物的江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