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

第9章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第9章

小说: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映了僧侣、法会、庄园经营等寺院社会的情况。 
  镰仓时代,有法华堂礼堂、开山堂、法华堂北门、同手水舍、二月堂瑜伽并屋、二月堂佛饷屋、参笼宿舍、三昧堂、念佛堂。还有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的重要建筑和珍贵文物。为了感恩圣武天皇,每年5 月5 日圣武天皇忌辰,在金堂举行慰灵祭礼“圣武祭”。每年要在二月堂举行取水仪式,自8世纪中期开始,到现在已举行1200 多次,从未间断。                                 
顺化皇城   
    顺化皇城即越南顺化故宫,坐落在香江北岸,面对御屏山,是阮氏王朝的皇宫,也是越南现在最大而且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皇城于18 世纪初叶建筑宫殿,阮朝嘉隆四年(公元1805 年)开始大规模扩建整修,建成现存规模历经数十年。整体建筑大致呈坐北朝南方向,建筑式样基本上是仿照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建造的。环绕皇城建筑的外层城池,也叫京城,则是法国式的建筑式样。城池呈正方形,周长9950 米,周围有护城河。护城河宽22。8 米,深4 米。城墙全部用砖砌成,高8 米,厚达20 米,还有10 座城门,每座城门高约16 米。皇城也是正方形,四周也有护城河,城墙每边长500 多米,有4 座城门,前门为午门,后门为和平门,左门称显仁门,右门叫彰德门。午门内有石砌的宽大广场,即大朝仪,是朝庭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场所。皇城内宫殿崔嵬,主要有太和殿、勤政殿、文明殿、光明殿、延寿宫以及御医院等,在午门前,还有一座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时挂旗用的旗台。 
  旗台建于阮朝嘉隆八年(公元1809 年),正面与御屏山遥遥相对,分3层,下层高5。60 米,中层高5。80 米,上层高6 米。旗杆最初是木制,分成2 段,高29。50 米,曾经数次折断,于成泰十六年(公元1904 年)换成钢筒。 
  在1947 年战争中旗杆又一次被毁,第二年用钢筋混凝土接合而成,分3 段,高57 米。有庆典活动时,旗台用作升挂旗帜,平时就作为瞭望台。旗台巍峨壮观,高耸入云,在数十里之外都能看见。 
  太和殿建于1805 年(嘉隆年间),明命五年(公元1824 年)重修,20世纪初叶(启定年间)大修。大殿7 开门,殿基高2 米,殿前有清化石砌成的石台,分两级,分别为一至九品文武百官上朝时站立的地方。殿内朱大柱,花石地板。勤政殿和文明殿以前是朝议场所,勤政殿还是皇帝接见外国使者的地方。 
  皇城里还建有专为奉祀阮朝历代皇帝的宫殿式庙宇。如太庙、世庙、兴庙等。在世庙前面有9 个铜鼎,人称“九鼎”,鼎上都刻着先王的谧号。九鼎于1835 年明命年间制造,除刻有先王谧号外,还刻有越南山水、人物等图饰。 
  皇城中还建有一个专门为皇帝、后妃居住的紫禁城,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城墙每边长200 到300 米,厚1 米,高约4 米,城墙上有7 座门,里面的乾城殿是皇帝的居所,养心殿是皇帝读书的地方。皇后住坤泰殿,东宫太子住光明殿,皇太后住延寿宫,嫔妃们住端顺院、端和院、端徵院、端庄院和端祥院,这里还有御厨、御医院、戏院“阅视堂”、侍卫房等。 
  皇城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很多建筑遭到破坏,后来均按原样逐步修复。                                 
下龙湾   
    下龙湾是越南北部海上的著名风景区,在广宁省境内,位于鸿基以南和海防市吉婆岛以东,分为3 个小湾:东湾、西湾、南湾。东湾与葫芦岛和翁门煤港相邻;西湾界巡珠岛和吉婆岛;南湾包括云海、明珠、中门等众多小岛。整个风景区面积约1500 多平方公里。 
  下龙湾山奇水秀,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像天上的繁星般到处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灰岩岛屿。岛上石峰耸峙,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千仞围屏,有的像巍峨宫殿,有的像窈窕美女,有的像钓鱼老翁,也有的像昂首咆啸的雄狮或卧伏在水中的海象,形态各异、逼真。山上还有很多岩洞,洞内钟乳石组成的各种景物也是千姿百态,琳琅满目。悬在崖壁半腰的木头洞有“岩洞奇观”之美称,洞口虽然不大,但洞内广阔,分为多层,外洞可以容纳上千人。洞壁上垂挂着的钟乳石形成各种动物形像,就像一座天然动物园。 
  下龙湾崇山峻岭之中最有名的是诗山。1468 年,黎朝皇帝黎圣宗出巡来到风景如画的下龙湾,看到这里诱人的风景,赋汉文诗一首并命人刻在山腰,诗山之名由此而得。下龙湾著名的避暑区是拜斋,这里山高水美,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气候凉爽宜人。海面上点点渔舟,穿梭般行驶在岩山之间,时隐时现,碧水、蓝天与小小风帆相映,平添许多诗情画意。黎圣宗在《安邦风土》一诗中这样赞美下龙湾:“海上万峰群玉立,星罗棋布翠峥嵘”。 
  下龙湾古时名称很多,也很优美。在10 世纪越南独立之前名安邦、绿州、绿海,独立后又叫玉山、玉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天派遣神龙降临北部湾头,口中吐出颗颗龙珠,龙珠落进海水中,立刻化为岩石,耸立成山。后来人们又称这里下龙湾。据地质学家的考察,若干年以前,这里曾是高山地区,由于地壳震动的变化,形成目前青山、碧水、小岛、岩洞的景象,成为北部湾上的一处胜景。                                 
还剑湖   
    还剑湖是越南首都河内众多大小湖泊中最著名的一个,位于市中心区,南北狭长,呈椭圆形,面积约12 公顷。过去有水道与东距不远的红河相通,后来被河堤隔断。湖岸四周树木青翠,浓荫如盖。湖水清澈如镜,幽雅娴静,平均水深1。5 米左右。岸边伴有笔塔、和风塔、水榭等古建筑,水中有玉山祠、栖旭桥、镇波亭和龟塔等胜迹点缀,是河内第一风景区。 
  还剑湖原为珥河支流,后因其北、东两面通珥河的水道淤塞而成为湖泊。 
  李、陈两朝时被称为绿水湖,后来因此湖被作为操练和检阅水军的场所而改名为水军湖,还曾一度改称左望湖。相传1418 年黎朝太祖黎利蓝山起义之前,在湖水中捞得一把宝剑,上刻“顺天”二字,10 年后已称帝的黎利乘船游水军湖时,突见一金龟浮出水面,游向船边,黎利拔剑斩去,金龟口含宝剑潜入水底。黎利命人排水寻剑,但水中剑、龟全无,人们说这是金龟要回了宝剑,湖名从此被改为还剑湖。后来又传说此剑被仙人送还,插在湖里,剑把留在水面上,现在就是湖中心的一个小宝塔。 
  在还剑湖北部的玉山岛上有一座古寺玉山祠,也是河内名胜之一。玉山岛呈圆形,因看似玉石而得名。岛上古寺因岛得名,建于黎朝末年,始建时名叫玉山寺,阮朝绍治三年(1843 年)被毁重建时改寺为祠,供奉关帝、兴道王陈国峻和文昌帝君三圣。1865 年阮朝文学家阮文超主持修葺玉山祠,并在附近建镇波亭,架栖旭桥,筑笔塔和砚台。栖旭桥是一座湖东岸连接玉山祠的木拱桥。笔塔因顶状如毛笔得名,建在湖东岸的桃腮山上,高5 层。砚台建在笔塔下通往玉山祠的入口处,是一块墨砚形的大石块。笔塔大门由4根石柱构成,4 柱顶端也均为毛笔状,中间两柱较高,中间是通道,柱上有汉字对联。玉山祠的门上是一个小巧玲珑的楼亭,人称得月楼。祠门与栖旭桥相通。 
  还剑湖里有一根灰色粗大的大理石柱子,石柱半腰伸出8 支檀木做的承拱,托着一个寺庙,这就是著名的“独柱寺”。此寺全部用当地贵重木材做成,四周是一圈短栏杆,寺旁有阶梯,寺檐微微上翘,寺角形成70°翘起,寺身小巧玲珑,结构匀称。独柱寺始建于1049 年的李朝,近千年来多次重修,现存古寺重建于1955 年,虽规模比原建要小,但其艺术风格仍保持了原寺风貌。在越南独柱寺名气很大,许多手工艺品、银器、漆器和刺绣以及其他艺术品的花边上,都印有美丽的独柱寺的图案。 
  还剑湖中的龟塔也是河内的千年古迹,据说那就是仙人送回的宝剑把,远望就像一只从湖中伸出来的手,因建在湖中龟丘上而得名。塔虽并不高大,但挺拔而立,塔影碧波,为还剑湖增色不少。近年塔顶上又被装饰一颗大星,更显秀美壮观。                                 
文庙   
    文庙,也称文庙——国子监,是越南首都河内一座著名的古建筑群,坐落在市中心、还剑湖西边,是公元11 世纪起越南历代封建王朝祀奉孔子的地方,也是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文庙被称为古代越、中文化交流的见证。 
  文庙面向文湖,坐北朝南,纵深350 米,横向75 米,周围有围墙约1公里。整座院落分为5 进,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是大门、大中门、奎文阁、天光井、大成门、大拜堂、正寝殿、启圣祠。 
  院内殿宇雄伟壮观,古本参天,红墙绿瓦,古色古香。大门前面有4 根粗大的石柱。文庙的正院是第4 进院落,包括大拜堂、正寝殿以及大拜堂前两侧的东西配庑。大拜堂和正寝殿一前一后,中间仅隔一座重檐方亭,以前曾被合称大成殿,式样、大小基本相同,均为歇山庑殿式顶,宽9 间、深3间。大拜堂是陈设祭器和举行祭礼的地方,堂内正中有一块汉字匾额,上书“万世师表”,是中国清朝康熙皇帝的手笔。正寝殿也称上殿,是供奉孔子之所。东西两侧的配庑里奉祀着越、中两国的先儒。以前,寺院中还有奉祀孔子父母的启圣祠,原为黎朝太学院,1947 年被法国殖民者破坏。 
  文庙院内有一座精巧别致、小巧玲珑的建筑,这就是奎文阁,当年奎文阁是名人雅士聚会论文品字之处所。院内还有一方形水池,被称为天光井,池东西两侧有82 块进士题名的石碑。 
  文庙始建于李圣宗时(公元1070 年),当初是奉祀孔子和太子读书之处。 
  1076 年李仁宗时在文庙后面建了国子监,作为太子和朝臣子弟的学府。1253年,陈圣宗又将其扩建为国学院,作为官吏子弟和全国乡试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士子学习之所。1483 年,黎圣宗时改名为太学院,并将国子监包括在内,拥有两个大讲堂、一个木刻书本储藏库和150 间学生宿舍。1802 年,阮朝嘉隆元年,阮世祖将国子监废除,改太学院为启圣祠,增建了奎文阁,并定名为河内文庙。现存文庙大部分建筑为18 世纪黎朝末代时所建,只有小部分是19 世纪和20 世纪建造。                                 
三海湖   
    三海湖在越南被誉为“高原下龙湾”,是越南北部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坐落在高平省佐砑县南亩乡。三海湖水面狭长如带,形似蛟龙,湖长8 公里,最宽处3 公里,窄处只有2 公里左右。因湖中间有两处十分狭窄的蜂腰,就象3 个既独立而又相连的湖泊,三海湖因此而得名。 
  湖中三海分别有自己的名称,中间的名为滤海,两侧的叫林海和连海。 
  林海是三海中最大的一个,与能江相通。能江上有一个长达1 公里多的瀑布,名为头等瀑布,是乘船沿能江进入三海湖的门户。三海湖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岛屿,著名的有缚鸭卖岛、公鸡岛、母鸡岛、鸡窝岛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