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

第8章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第8章

小说: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为纪念1945 年8 月6 日广岛遭原子弹轰炸而建立的公园。 
  1945 年8 月6 日上午8 点15 分,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580 米处爆炸,刹那间,在一道强烈的蓝光闪过之后,整座城市化为一座人间地狱…… 
  50 多年过去了,今日的广岛,早已从战争的废墟中重建起来。广岛市街头,到处可见林立的高楼大厦,小河在缓缓流淌,头顶上是一片湛蓝而透亮的天空,鸽子在哨音中飞过人们的头顶……到处是一片和平的景象。 
  步入和平纪念公园,最先看到的是和平公园里一座荒废了的建筑物。那堆残垣败壁在明亮的蓝天照映下,更显得古旧而荒凉了。这是当年原子弹爆炸存下的建筑物,现在留下来供后人观览。 
  千羽鹤纪念碑当地人民把它叫做原爆之子像。在这里,游人们都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个关于一千只纸鹤的故事。 
  相传有一个12 岁的小女孩,10 年前受了原子辐射的影响,10 年后病源发作。卧床期间,她相信只要根据以往的传说,扎完一千只纸鹤,她便能恢复健康。于是,小女孩开始在床榻上一只一只地扎着纸鹤。然而,在扎完一千只纸鹤前,她去世了。 
  这座纪念碑是在1958 年由日本学生及儿童捐献建成。目的是纪念那些死于原子弹爆炸的儿童。长圆纪念碑顶端站着一个小女孩塑像。她双手高高托着一只大纸鹤,踏着庄严的步伐,在明亮的阳光中,她向前凝望,仿佛那幸福之路正在她眼前铺展开来。 
  纪念碑下,有一堆数以万计的纸鹤。那一串串纸鹤是用五颜六色的彩纸扎成,每串纸鹤定有一千只,是由全国各地的孩子们编的,她们是为了帮助完成那位小女孩的心愿,也为了表达现代儿童美好的和平理想。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和平的主题。“和平之火”格外激发人的情思。巨手焰台上的火从1964 年便开始燃烧,它象征着广岛人民期望和平的心愿如烈焰般炽热。它将一直燃烧下去,直到核武器从地球上消失为止。 
  和平之火后面是和平之池。和平之池尽头便是原爆慰灵碑。那是一个马鞍形的纪念碑,中央停着一口大石箱子,里头存放着原爆受害者的名字。1984年底,石箱又换了一口较大的,因为原来的那口石箱已经再也装不下新加入的名字了。箱子上刻着一句话:安息吧,过去的错误将不再重复。 
  和平纪念馆是一个长形的建筑物。游人至此可边听介绍边看展览。纪念馆内展出的包括当时的文件、遗物、图片及一些模型,处处在说明当时原爆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害。这些物品是根据当时事发的经过而陈设的,仿佛重现了当时那场可怕的经历。其中一个模型用远景展示了整个废墟中的广岛,令人惊心动魄:在一片火光中,3 个衣衫破烂、受了重伤的受害者一脸茫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不知走向何方……这个模型是根据一些幸存者的描述制作的。                                 
阿苏国立公园   
    在日本九州熊本县的绿色群山中,有座高峰冒着滚滚浓烟,散向天际,那就是阿苏火山。它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日本把周围地区辟为国家公园,修建了盘山公路、登山缆车和火山博物馆等风景旅游点。 
  阿苏国立公园位于九州中部,跨熊本、大分两县,面积为730。6 平方公里。园内的阿苏山及其东北的九重火山群,山势雄伟,山间有广大的高原。 
  阿苏火山海拔1592 米。据说阿苏火山的活动开始于100 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当时九州原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有海洋隔开,由于阿苏火山不断爆发,才连成一片。阿苏山山峰景色秀美,到大观峰,可以眺望“五岳”。五岳由5个山峰相连构成,即:根子岳、高岳、中岳、乌帽岳和杵岛岳,远看酷似一个仰面谛视蓝天,横披着长发躺在山上的巨人,有眼、鼻、口、下巴、胸部和长长的双腿,如同一尊卧像,故有“睡观音”之称,是阿苏山的一景。 
  至今,中岳还是个活火山,位于山顶耳状火山口西半部的喷火口,终日烟云缭绕,并有周期性的爆发。最近一次喷发在1980 年9 月。日本人不因为它还有喷发的可能性就把它划为禁区,但为防范万一,在火山口周围建筑了大批钢筋水泥的地堡。每座可容纳30 多人,一旦火山有异变,游人就可躺入地堡,紧急避难。山麓有千里一片大草原,即“草千里”,其间有湖泊,放牧牛群,冬天结冰则成为天然溜冰场。路旁有一小火山,长满青草,看上去就象一个被吃了一口的大馒头,放在绿茵桌上。到山上高处,往下一望,大片大片的杉树林,种得很整齐。无数圆锥形的杉树挺立在秋风中,使火山地区富于生机。 
  1982 年,在“草千里”建立了一座“阿苏火山博物馆”,馆内设有多面映光幕等最新设备,通过设在中岳火山口附近的摄影机,可把火山口实际情况,转播在映光幕上,供游客观看。阿苏山周围有许多温泉,开设了许多温泉旅舍,接待游人,这些旅舍富有田园景色。九重火山群有九州屋脊之称,以最高峰久住山(1788 米)为中心的群峰,为钟状火山,冬天在山上可见到九州罕见的树挂和雾冰。草原、绝壁、湖泊、溪流和温泉,更丰富了园中的佳景。                                 
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位于奈良市西京五条町。它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寺院,日本律宗的总本山,南都七大佛寺之一。由唐代高僧鉴真创建。公元753 年,鉴真东渡日本成功以后,进入奈良,弘布佛法,创建律宗。公元759 年,在孝谧天皇支持下,他和他的弟子亲手创建唐招提寺。该寺集中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造像艺术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的明珠,被定为日本国宝。 
  唐招提寺的主要建筑有金堂、讲堂、开山堂、宝藏、经藏、礼堂、鼓楼等。 
  寺院大门上的红色“唐招提寺”横额,是孝谦天皇仿中国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写的,真迹现仍存于寺内,是日本书法的瑰宝。寺内松林苍翠,庭院幽静,殿宇重重。寺院的主殿——金堂由鉴真的弟子如宝所建造,正面7 间,侧面4 间,有约1 米高的石台基。金堂是由檐柱一周及内柱一周合成的单檐庑殿顶,柱头上有三重斗拱,外檐部设二层檐,圆檐上置角飞椽。内檐上部采用小方格的平暗,平暗以峻脚椽回到四周,天花小方格、峻脚椽、背影和月染、斗拱上都有佛像、菩萨、飞天、莲花、唐草、云纹等彩绘作装饰。金堂为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讲堂是单檐庑殿的宽9 间、深4 间的建筑物,内部宽敞明亮。它原是建于8 世纪初的平城宫中的朝堂,在建寺时由皇家施舍,迁入寺内,为平城宫留下的唯一的建筑物。藏经室收藏有1200多年前鉴真从中国带去的经卷。开山堂又称御影堂,建于公元1688 年,因鉴真和尚为日本律宗开山祖而得名。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御影堂绘制68幅屏障壁画,有《云影》、《涛声》、《黄山晓云》、《扬州薰风》、《桂林月宵》和《瑞光》等,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树、桂花、牡丹、芍药、“孙文莲”、“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舞妃莲”、“日中友谊莲” 
  和扬州的琼花等名花异卉。在经堂和讲堂之间,东有鼓楼,西有钟楼。鼓楼是楼阁式建筑,上下两层都有平台环绕。鼓楼东是礼堂。寺内还有地藏室、三晓庵、本愿殿等建筑。 
  唐招提寺除有宏伟的建筑外,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佛像。鉴真和尚的干漆坐像是他的弟子在他圆寂之前仿照他的影像塑造成的,供奉于开山堂内。 
  鉴真面向西方,结跏趺坐,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卢舍那佛坐像是唐招提寺金堂的主佛,高3。7 米,传为鉴真的弟子义静或思托设计,日本技工雕塑,在日本现存的古代艺术品中,是最宏伟的一座干漆夹跏像。佛像严峻端正,肃穆恬静,衣纹柔和自然,体现出律宗持戒的精神。卢舍那佛西边为千手观音像,也是现存最古的观音像,高5。36 米。佛像有980 只手,像翅膀一样生在双肩,意味着拯救众生。东边的药师立像高2。03 米,也是夹跏造像,并贴金泊装饰。如来立像为木雕,高1。79 米,是留存在唐招提寺内的损毁佛像之一,造形上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唐招提寺内众多的佛像都被列为日本国宝。 
  唐招提寺还藏有不少绘画作品,其中有公元1298 年莲行手绘的《东征绘传》5 卷等珍品。                                 
东大寺   
    东大寺位于奈良杂司町,是日本佛教华严宗总寺院。7 世纪中叶的天平年间由圣武天皇(他曾遣使访问中国,谒见中国皇帝)兴建。是仿照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建造的。其后,曾遭两次兵火焚毁。 
  寺院正门的南大门重建于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 年),按照中国传入的天竺式样建造,门上竖立有18 根长约30 米、直径约1 米的木柱,气势宏伟,是日本最大的寺门。金堂(大佛殿)重建于1708 年,明治时代(公元1906~1915 年)经过大整修,近年又进行了大整修,1980 年完工。大佛殿东西长57 米,南北长50 米,高46 米,是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屋顶分上下两层,上盖有13。5 万片银黑色瓦,两旁的屋脊饰有金色鱼尾形装饰——鸱尾(金殿的表征),阳光照射,发出灿烂夺目的金色光辉。殿内供奉的金铜佛像——奈良大佛,仅次于中国西藏扎什伦布寺的“未来佛”,为世界第二大铜佛。 
  铜像铸于距今1200 年前,佛像高(包括座高)16。212 米,安座的铜莲座高3。335 米,加上石座总高达21。45 米,重452 吨。大佛像盘坐在莲花之上,左手置于膝,右手举于胸前作定印。殿前的八角灯笼是天平时代的遗物。殿东的大钟楼建于镰仓时代,也是仿造天竺式样的建筑,楼内有日本752 年铸造的最重的钟——梵钟,高3。86 米,直径2。71 米,为日本国宝。 
  殿西松林中的戒坛院,是为中国唐代鉴真大师传戒而建,鉴真曾在这里向圣武天皇、孝谦天皇以及僧侣们讲授戒律,给日本佛教注入新风,并创建了律宗,与三论、成实、法相、严严、俱舍并称日本南都六宗。殿北的正仓院收藏着1200 年前来自波斯、西域的许多珍品。此外,还有奈良时代的法华堂建筑、西北门的转害门以及数栋校仓。 
  雕刻方面有法华堂内本尊不空了鞴垡簟㈣筇臁⒌厥吞臁⑺奶焱酢⒔鸶樟κ扛善豳A像群,以及执金钢神、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吉祥天、辩才天拜像群。书法方面,有传为圣武天皇宸笔的《贤愚经》、《绀纸银字华严经》断简等。平安时代的有:天山堂良辩僧正坐像;雕刻有三昧堂千手观音像、二月堂食堂的诃梨帝母坐像以及持国天王、多闻天王立像。绘画有《俱舍曼茶罗》、称为《善财童子绘画》的《华严经55 所绘卷》、额装《华严55 所绘》。工艺方面,有圣宝所持,其死后成了维摩会必需品的五狮子如意,是显示大寺教学开展的遗物。这个时代的《东大寺文书》,由东南院文书、百卷文书、未成卷文书等组成,反映了僧侣、法会、庄园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