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

第36章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第36章

小说: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顾槐湫危允玖斯糯豢伤家榈母叨瓤萍妓接刖康慕ㄖ帐酢A瞎炭莆淖橹虼税阉形澜缰氐惚;の奈镏唬晌虐<拔拿鞯南笳鳌!�
  吉萨的第二座金字塔,即卡夫勒所造的金字塔,位置居中。它比胡夫金字塔略小,但其艺术风格与工程设计的精确,则均可与之媲美。而且由于其建在一块较高的台地上,乍看上去,仿佛比前者还雄伟。塔基底长215。7 米,高143。6 米,也是用石灰岩和花岗石砌筑的。它所遗存的附属建筑较为完整壮观,包括以巨石建成的两座庙宇:上庙和下庙。 
  孟考勒建造的第三座金字塔位于南端,体积最小,但十分精致。它的底边长108。7 米,高66。5 米。 
  吉萨的这3 座金字塔都曾被盗,墓中财宝已基本流失,但它们所体现的古代埃及人民炉火纯青的工程技术,每天都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各国游客。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又译“斯芬克司”,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萨市南郊8 公里的利比亚沙漠之中、金字塔的前方。 
  当年建造金字塔时,这里曾是采石场。采石工们把场内上等坚硬的石块开采来建造金字塔,但中间一片岩石含有贝壳之类的杂质,结构松散,故弃之不用。金字塔竣工后,采石场上便遗留下一座小山。 
  相传,公元前2610 年,卡夫勒国王前来工地巡视自己未来的陵墓,见此山挡在塔前,颇不雅观,顿感不悦。摆在建筑师面前有两种选择:或拆除运走,或利用它改为陵墓的组成部分。天才的设计师从古代的神话和山的外形中汲取了灵感,于是别出心裁地把小山雕琢成卡夫勒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把象征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勇猛集合于一身。于是,一件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就这样诞生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一座狮身人面像。 
  人面像由整块巨石(小山)琢成,高达21 米,体长57 米,如果算上石块砌成的两个前爪,全长74 米。它的脸宽4。075 米,鼻长1。75 米,嘴阔2。3米,耳长1。925 米。它头戴皇冠,两耳侧有扇状的“奈姆斯”头巾下垂,前额装饰着据说能喷射毒液的“库伯拉”圣蛇浮雕,下颚挂着标志国王威仪的长须,脖子围着项圈,鹰的羽毛打扮着狮身。石像面貌慈祥,微露一丝神秘的笑容。 
  在人面像的两腿之间,还有一块大理石碑,叫“纪梦碑”。相传,在公元前1400 年左右,托提莫斯第四尚未当政时,一天在人面像前睡了一觉,人面像托梦对他说,你将来会当国王,在你登基以后,请你解救我,我虽人头在外,狮身却埋在沙子里,呼吸困难,十分痛苦。后来,托提莫斯第四果然当上了国王,即动员大量人力,把埋在狮身上的沙子清走,并建了围墙,防止风沙覆盖,碑记便是这一传说。 
  4000 多年来,狮身人面像像一名忠于职守的卫士,匍匐在卡夫勒金字塔前。由于漫长岁月无情的洗礼,像面上出现了道道皱纹,昔日外层的红色胶泥大部分已剥落,皇冠、圣蛇、长须也都不翼而飞。它的鼻子深陷,胸部和全身“肌肉”松驰,斑斑驳驳,遍体鳞伤。不过它宏伟的建筑工艺和种种神秘的传说,仍然使坐船途经苏伊士运河的游客,纷纷登岸观光。                                 
卢克索古城遗址   
    卢克索古城遗址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南670 公里处,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埃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它又有“上埃及的珍珠”之称,也是最能代表古埃及文明的文物古迹荟萃之地。 
  卢克索古称底比斯,是古埃及帝国中王朝和新王朝的都城,兴建于古埃及帝国第十二王朝,距今已有4000 多年历史。随着历代法老的不断增修和扩建,到十八王朝(公元前1555 年),底比斯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3500 多年前世界上最大和最负盛名的城市,被誉为“一百座城门的底比斯”。同时,这里还建有很多神庙和皇族权贵们建造的豪华宫殿、府邸和墓穴,其规模浩大,工艺精湛,堪称世界古建筑艺术中的明珠。公元前7 世纪,亚述征服埃及,底比斯自此日趋衰落。经过2000 多年的天灾战火,大多数宏伟的宫殿和神庙都被湮没了,但那些至今尚存的古迹仍可反映出当年的无限繁华。其中最突出的是卡纳克神殿、卢克索神庙和帝王谷。 
  卢克索神庙,位于卢克索古城遗址中心的河岸上,建于公元前14 世纪,是献给阿蒙神的。神庙包括一个宽敞的庭院和一个大厅与侧厅。庭院周围有列柱廊。中央大厅东面的降生室,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礼拜堂,四周石壁上的浮雕描绘着穆特穆伊亚女王和阿蒙太阳神象征性结婚,以及他们在女神帮助下,降生王子时的情景。庭院四周三面建有双排精致的似纸草捆扎状的石柱,柱顶呈伞形花序状,十分优美。北部入口处是造型独特的柱廊,柱子共14根,每根约16 米高。后米,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围墙外又增建了一个庭院,并在柱廊的柱子之间放置自己的雕像。他还修建了一个高大的塔门,门上有描绘当时的节日景象和他在叙利亚作战情况的浮雕。塔门前耸立着他自己的巨大石像和一座方尖碑。石碑原为一对,另一座现立在法国协和广场。 
  卡纳克神殿位于卢克索神庙以北不到1 公里,是埃及最大、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神殿。它建于公元前14~11 世纪,是专门供奉阿蒙。拉神的神殿,占地面积约50 万平方米,包括20 余座大小神庙。神庙有10 余个塔门,塔门之间为院落和厅室。第一道塔门外的两侧,竖立着两排巨大的狮身羊头石像,是神庙的威武守护者。神庙大院,面积近9000 平方米,平坦宽广。第二、三塔门之间是圆柱大殿,面积4849 平方米,共有134 根巨柱,中间的12 根尤为高大,每根高达23 米,5 人不能合抱,通体遍刻精美浮雕。方尖碑大殿仅遗留有两座方尖碑,一座用一整块花岗岩凿成,高23 米,另一座高29。5 米。 
  卡纳克神殿不仅是一个包括众多神庙的建筑群,同时还有大量各代法老和后妃的塑像,以及各种石碑、绘画和雕刻作品,这些都是现代人们了解古代埃及历史、社会、文化等最珍贵的遗迹。 
  在卢克索古城遗址的对岸,尼罗河西岸,是举世闻名的王陵之谷。墓穴分布在山谷两旁,依势开凿,浅者数十米,深者百米以上,或笔直,或弯曲。 
  构成几个阶层的长廊,廊道两边刻绘着描述“地下世界”的图象和各种宗教图案。墓道尽处是停放御棺的处所,有的狭窄,有的宽敞,有的甚至是几套间。墓室中珠宝罗列,器用杂陈。因此许多陵墓就像一个美术馆和博物馆。 
  这些陵墓皆凿土而成,类似中国的窑洞,但数千年来也不倒塌。墓穴洞口则以乱石堵住,外不留痕迹。尽管如此,许多陵墓仍被后人发现。据考古学家估计,卢克索地区有古墓500 座,其中以1925 年发现的第十八朝法老图坦卡蒙陵墓最为完整有名。这个法老在位时相当于中国商代,享年18 岁,其墓道长达120 米。墓中两个大厅,各有面积数十平方米,高达5 米。墓中出土文物达1700 多件,均为稀世之宝。墓中殉葬少女多达300 名。墓道壁上,有颜色鲜艳的多幅壁画和许多象形文字(当时中国文字尚不完备)。这一陵墓的发现成为当时考古界的一件惊人大事。                                 
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解放广场,是一座具有30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古代埃及文明的遗物宝库。这里收藏的各种文物有30 多万件,陈列展出的只有6。3 万件,约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因这座博物馆以广为收藏法老时期的文物为主,埃及人又习惯地称之为“法老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是一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头建筑物,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马里埃特于1858 年在开罗北部的布拉克设计建筑的。当时建造这座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发掘出来的埃及国宝流往国外。这个博物馆后又曾两次搬迁,1902 年迁至开罗新馆。 
  博物馆前面庭院内种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莲叶”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纸材料——纸草。馆内设有50 多个陈列室。一层按埃及古代历史发展顺序展出,在这里可以看到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 年至公元前2181 年)到公元五、六世纪的罗马统治时期的珍贵文物。古王国时期的展品以孟菲斯为中心的北埃及王墓出土雕像为主,有卡夫勒王座像,盘腿书记坐像,拉赫梯普国王及王妃民费雷特坐像等。后者为石灰岩着色像,仍保持了鲜艳的色彩。中王国时期,木雕逐渐代替石雕。陈列的彩色木雕士兵像、送祭品人像等极为精致。新王国时期,尤其是第十八王朝的年轻法者图坦卡蒙时期(公元前1584 年至公元前1341 年),是埃及的繁盛时代,除陈列有吐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阿孟霍特普四世等像外,还有跪像、蹲坐像等小雕像。希腊、罗马时期的展品有融合希腊写实风格的不同雕刻。 
  二层是专题陈列室。有棺木室、木乃伊室、珠宝室、绘画室、随葬品室、史前遗物室、图坦卡蒙室、纸草文书室等。图坦卡蒙室陈列有1700 余件出土文物。其中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的“黄金面罩”、“黄金棺材”、“黄金宝座”等,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中最值得夸耀的文物媲美。尤其是“黄金面罩”,是用金板依照国王生前容貌打造,镶满红宝石,额上还塑有象征上下埃及统治者的兀鹰和眼镜蛇。这些光辉灿烂的金制品,是古代埃及财产的丰富和法老权力巨大的充分体现。 
  二层西南角的木乃伊陈列室是埃及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安放有20 余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木乃伊是几千年前经过制作的干尸。在存放木乃伊的人形棺木的盖上和内部,绘有死者的守护神或经文。如阿斯特姆卡布的彩色木棺棺盖,高205 厘米,眼睛、眉毛用珐琅镶嵌,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埃及博物馆存放的木乃伊,有的已有3500 多年的历史,但仍保存完好,有的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头发和脚指甲。其中保存最好的是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 年至公元前1251 年)的遗体。 
  拉美西斯二世在埃及历史上,第一个与外敌赫梯人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所以安放拉美西斯二世遗体的展室叫“战争与和平展览室”。                                 
太阳船博物馆   
    太阳船博物馆是为考古挖掘出的公元前2650 年左右的古木船而修建的博物馆。位于埃及吉萨胡夫大金字塔南侧的古太阳船挖掘现场。 
  该馆是由意大利人设计,埃及政府耗资数百万埃镑修建的,1982 年落成,并对公众开放。它造型奇特,用料考究,充分采用了防腐、防污染的现代科学技术,馆内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恒温23℃、恒湿60%。进入博物馆必须穿上特制的套鞋。 
  太阳船博物馆外型酷似一艘石舫,内部分上中下3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