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景名胜纵览-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又似庄严凝视。拱门和6 根大柱上雕有飞天和仙女,刻画细腻精巧,形态优美。中间有一大厅,四周壁画上有500 罗汉像,其貌各异,表情丰富。第1 窟内壁画场面的幅度皆较大,最著名的是持青莲菩萨像,妙相庄严,头戴宝冠,肌肉匀称。窟内前壁的波斯使节来朝图,反映了印度和波斯聘问通好的场面。该窟中的灌顶图、尸毗王本生图和降魔图,也都是十分精彩之作。第2 窟时代最晚,其前廊壁上与藻井等处都有壁画。
洞内左右的小佛龛壁画尤引人注意,右龛以山岳为背景,塑造了妇女和儿童的形象,左龛的重层室内,奴婢们簇围一贵妇人,人物颇为写实。另外,周壁上的鹿王本生、摩耶夫人之梦等佛教故事,情节曲折,内容更为广泛。
在第16 窟内左边墙上的壁画,是乔达摩出家修道时他妻子的悲哀画面,乔达摩出家修道后,妻子耶输陀罗斜坐在椅子上,微微低头,忧伤欲绝、痛不欲生的神情活现于画面。在16 窟的外面,有一条小路,是在岩石上凿成的,从石阶下去有一门,门外两旁各有一只用黑石雕成的大象守门,再往前就是巴哥拉河岸。据说,唐朝玄奘法师在公元638 年曾航行到此登岸,访问阿旃陀石窟。在第17 窟里的佛在兜率天宫说法一画,生动地描绘了众多善男信女骑马、乘车从各个地方赶来,集中精力听讲的情景。画中人物表情各异,不同的坐骑也表现得生动逼真。
阿旃陀石窟集印度古代建筑、雕刻和绘画之大成,融三者于一体。它虽然取材于佛的生平事迹,但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印度古代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壁画和雕刻的优秀艺术,不仅对后来印度的美术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东方佛教所曾传布的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贾玛寺
贾玛寺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位于旧德里,由莫卧儿王朝的贾罕杰大帝建造,1650 年动工,由5000 名工人历时6年建成,耗资100 万卢比。
贾玛寺建在一座岩石小山上,距地约9 米,从地面到大门有30 多个宽阔的石台阶,全部用红砂石建造。寺庙长75。5 米,宽24 米,面积1170 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雕工细致。大清真寺有3 座大门,都十分宏伟,东门是专供帝王使用的,修建得尤为壮观,形为八角3 层楼阁,宽18 米,高和深各15米。寺顶为3 个白色大理石穹形圆盖,上面点缀着镀金圆钉和黑色大理石条带,圆顶中央各竖一个铜尖塔。中间的圆顶最高,距地面60 米,两侧各有一个33 米高的圆顶。大清真寺的南北两侧各竖一座叫拜塔,是用红色沙石和白色大理石交错砌成,高39。6 米。叫拜塔有3 层,每层建有阳台,大厅中央有一个宽5 米的宽大壁龛,是作礼拜时教长站立的地方。塔内有130 级台阶,可登上塔顶。站在八角形白色大理石凉亭下眺望,旧德里的闹市景象,尽收眼底。
300 多年来,大清真寺历尽沧桑,饱尝忧患。1857 年民族大起义时,英国殖民军对起义的德里人民进行报复,曾封闭大清真寺达5 年之久,甚至扬言要炸毁它。当德里人民交付20 万卢比之后,才得以回到伊斯兰教徒手中。
现在每天有大批穆斯林来到这里念诵《古兰经》。每逢节日,大清真寺门前挤得水泄不通,一望无尽的头戴白帽的教徒,排列整齐,跪在大清真寺门前祈祷。许多外地伊斯兰教徒也经常专程来这里朝拜。
真纳墓
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东南面有一座高大圆顶的白色建筑,这就是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的陵墓。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巴基斯坦国家的建立,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在巴基斯坦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威望。早在20 世纪初,正当英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南亚次大陆人民开始觉醒的时候,他就投身于政界,积极组织从事民族独立活动。1936 年,他领导下的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穆斯林国家的最初设想,并把这个国家定名为“巴基斯坦”,意思是“纯洁的国土”。此后,在真纳的领导下,次大陆的穆斯林经过艰苦而顽强的斗争,终于在1947 年8 月14 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诞生一年后,真纳于1948 年9 月11 日逝世。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国父,巴基斯坦政府在当时的首都卡拉奇建造了这座陵墓。
整座陵墓全部用纯白大理石建成,造型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陵墓主体分为2 个部分:上半部是莫卧儿式的拱顶,下半部是下大上小略呈锥形的立方体。建筑物四面各有一扇狭长的北非式样的拱门,每扇门都饰以优质红铜做成的镂花门栅,雕工十分精细。红铜的门饰闪闪发亮,在色彩上给这座洁白的建筑物以鲜明有力的烘托。整座陵墓肃穆而不呆板,线条简单明快,风格浑厚凝重,朴实无华。
真纳的棺椁安放在大厅正中,头的一侧有一块白色大理石的墓碑,上面镌刻着他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棺椁的四周用银制的栏杆围了起来,正上方,有一盏中国式枝型水晶吊灯,玲珑剔透,金碧辉煌,为陵墓增色不少。这盏吊灯是中国上海专门为真纳陵墓生产制造,周恩来总理赠送的。陵墓四周各有一名士兵站岗,陆海空三军轮流,一天24 小时不间断,每小时换一次岗,士兵们持枪正步走,值班军官大声喊口令,这也成为这座陵墓的特色之一。
陵墓周围是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坪和各色鲜花,正门路上还有多座喷泉,白色的水柱宛如游龙,碧蓝的天空下,高大而挺拔的椰子树临风摇曳。入夜,明亮的探照灯光从四周不同的角度照射陵墓雄伟的建筑,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塔克西拉古城遗址
塔克西拉古城遗址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西北30 多公里处,是一座建于2500 年前的古城。
公元前7 世纪这里已是繁华城市。公元前5 世纪,古城所在地区成为波斯大流士帝国的一部分。公元前3 世纪,由于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信奉佛教,塔克西拉进一步发展成为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和学者云集的佛教、哲学和艺术研究中心。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将塔克西拉译作“ 叉始罗”。
公元6 世纪,玄奘描述当时的塔克西拉是“地称沃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崇敬三宝”。我国晋代高僧法显于公元405 年至411 年也访问过此地。今天,轮廓鲜明的古城遗址仍依稀可辨。坚固高大的城垣、精巧别致的佛塔、金碧辉煌的寺院庙宇和大量形象逼真的人物浮雕,分布得错落有致,显示了这座城市的昔日盛况。
塔克西拉古城址出土的遗物中,以反映希腊风格和佛教艺术者为最著名。那一枚枚印有希腊国王头像的古钱币表明,曾有39 个希腊君王和2 个希腊女王统治过这里。具有古印度风格的金银饰品,反映了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鼎盛时期的繁荣。还有伞形宝塔,和中国宝塔同出于一个艺术源流。最引人注目的是千百尊大大小小的健陀罗王朝时期的石雕和泥塑佛像,明显地带有希腊雕塑风格,却又自成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健陀罗艺术风格。
在离城堡不远处,有一个单独的院落,这里原是小王公住的地方,唐玄奘西行取经时,曾经在这里住过。城堡另一头的山坡下,完整地保留着一个石砌的台子,这个台子就是当年玄奘讲经的地方,被人们称为讲经台。讲经台呈斜坡状,可同时容纳数千听众,居高临下,声乐顺风而下。在离塔克西拉博物馆不远的姚连村旁有一座90 多米高的小山,山顶有一个姚连寺。据说,在贵霜王朝佛教鼎盛时期,这里是一所学术水平很高的佛学院,学生多为王家贵族子弟。该寺分上下两层,下层佛塔遗迹上,雕刻有多姿多采的人像、狮像及佛像。塔上刻有梵文等文字。寺内有几十个小房间,是参禅打坐的斗室,还有厨房、餐厅、浴室和仓库等,庙内还保存着当年佛教徒使用的小石磨。
1980 年,在这里发现了公元前2000 年至3000 年的陶器,这说明这座古城可能是南亚地区人们最早聚居的都市之一。
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
摩亨佐达罗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拉尔卡纳县城南20 公里处,距卡拉奇约500 公里,是巴基斯坦著名的旅游胜地。
1921 年至1922 年间,考古学家班纳吉在印度河干流的沙丘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史前遗物”。经过进一步发掘,一个大约建于4500 年前的古城遗址终于露出了端倪。
这座“被埋没的城市”,是一个青铜时代的古城遗址。城址占地约8 平方公里,整个城市像一张棋盘,每个住宅区都是366 米×183 米见方。城市主要街道有10 米宽,住宅之间有2。4 米宽的胡同,每个住宅都有6 至10 间房,并有院子,所有建筑都用红砖砌成。整个城市有一套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该城按发掘地势高低,大体可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一到上城,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达15 米多的圆形古堡。在古堡的下面,是4500 年前建成的城市。从古堡往下走,是著名的大浴池和粮仓,大浴池由红砖和灰浆砌成,四周还有精巧的上下水道。据专门研究印度河文明的专家介绍,这座大浴池很可能是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现在,印度河一些地区仍保留着将沐浴用于宗教仪式的传统。下城离上城约1 公里,当人们置身于两人多高的街墙之间时,迎面吹来的习习凉风,使人们对古代建筑师巧妙地利用季风进行自然通风的技巧惊叹不已。而最使人惊奇的是许多房子里都有倒垃圾的滑道。
古城还出土了数百件奇异的人形陶俑,这是一组作品,描绘当时的“圣母”祭祀仪式。这些人俑体现了古摩亨佐达罗人的艺术创作特点,表现了他们对“神力”的敬畏和虔诚。出土文物中有一尊似乎是教王一类首领人物的塑像,他头系发带,面蓄胡须,左肩上斜搭一件饰有三瓣花图案的大氅,双目微睁,显出沉思的模样。另一件精巧的文物珍品是一个舞女的塑像,她全身赤裸,叉腰翘首,栩栩如生,一副高傲尊严的神态。
当年繁华的城市,现在仅剩下一片片砖瓦残迹。这些发掘出的珍贵文物表明了摩亨佐达罗的文化已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摩亨佐达罗以其惊人的古代文明、神奇的难解之谜,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客。
巴德夏希大清真寺
巴德夏希大清真寺位于拉合尔古城外,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此寺建于300 多年前的莫卧儿王朝时期,是莫卧儿王朝后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用了3 年时间才建成。
清真寺门前是一片广阔的草坪,隔一条马路就是瑰丽的“拉合尔古堡”。
右侧是用大理石建成的巴基斯坦著名诗人和思想家伊克巴尔的陵墓,寺院的高大围墙由红砂岩砌成,周围有4 座耸立的宣礼塔。登上22 级台阶,进入院内,是一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