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4787-较量 >

第4章

4787-较量-第4章

小说: 4787-较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总经理长谷川俊卖了个关子,说这是完全新开发的车型,是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但现在其他国家也看好该车型,所以今后将向世界其他国家推广。    
    对于注册资金,有人提出疑义:通用在中国生产轿车的注册资金为15亿美元,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生产厂,而丰田1亿美元的投资仿佛打算生产火柴盒,而不是汽车。因为谁都明白汽车业投资大、风险大、利润高。    
    丰田则提出,“至于1亿美元的投资,是我们和天津市政府、天汽共同协商而成的,我们一家决定不了。其实,别看我们的注册资金只有1个亿,实际上我们在中国已经建立了29家零部件生产厂家,它们基本上都能为我们的天津项目提供配套。如果把这些投资加起来,至少有440亿日元。所以大家不能光看这一笔投资。再说,我们不能在刚开始就给我们的合资伙伴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我们已经商定尽量合理利用现在天汽的原有设备。我们这样做,是考虑中国的国情与合资伙伴的情况,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中国项目的进展。”    
    正如人们所预测的那样,后来,丰田与天津夏利的合作还是日惭露出了裂缝。    
    丰田本来就觉得它与天汽的合作不是十分满意,不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在发展前景方面。由于受到当时政策的影响,丰田在天汽只能生产1。6升排量以下的小型车,严重影响了丰田在中国市场上的全面发展。所以尽管丰田已经和天汽合力将经济型车的蛋糕做得够大,但也只能是这样而已。在自己有优势的中档车、高档车市场只能是望洋兴叹。“其实我们很想像通用、本田一样在中国生产高级车,但我们进入中国市场太晚了,当我们申请天津项目时,中国的政策规定只能生产小排量的家用庭车,丰田别无选择。”    
    由于中国政府已经将自己的目标由以前的重点扶持“三大三小”层面跳出,转而全力支持三大——一汽、东风、上汽。在日本另外两家车厂日产和本田,在华都已找到实力对等的合作伙伴东风和广汽后,丰田更加觉得与天汽的合作使得它脸上无光。因此和天汽合资后,丰田还是四处活动,“想再攀高枝”。丰田向来就认为只有与中国的一汽、东风和上汽这“三大”汽车集团合作,才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正如服部所言,中国汽车企业的集团化肯定是发展方向。    
    天汽以前在管理上的僵化体制也严重影响了丰田与天汽合作的积极性。丰田与天汽的合作其实一直都不很顺利。天汽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沉重的企业负担,加上销售体制老化、经营机制不灵活等弊端,募集的资金又杯水车薪,使得业绩连年下滑。丰田高层明确表示,天津夏利的传统体制已经是既成事实,这是我们的遗憾。张富士夫也在“夏利2000”下线仪式庆祝酒会上的讲话中表现出了不满:作为夏利2000原型的NBC2车型,是拥有各项先进性能的丰田的得意之作。今天在这里,通过和天津汽车的合作能把夏利2000送入中国市场,我们感慨万千。也非常希望天津汽车的各位能够灵活地接受新想法、新思路,推进改革的进程。


《较量》 丰田中国路21世纪:更远更自由

    21世纪,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和战略意义使丰田意识到,如果自己继续坚持其保守政策,不进行根本的战略性调整的话,将面临着在中国市场被“边缘化”的危险。张富士夫上任后第一年,丰田开始调整其中国发展策略,丰田这样阐述他们的意图:“如果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就意味着丰田公司向全球化走出关键的一大步。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市场第一。”丰田的策略首先是机构重组:原先的丰田中国事务所一分为二,一部分保留为中国事务所;另一部分划归为新组建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公司是个实体,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负责丰田在华所有合资企业的经营。这意味着丰田开始重视在华企业的实际利润。    
    在这种背景下,丰田在2001年上海国际汽车展上打出了“更远,更自由”的口号。不难看出,丰田的新口号的确具有双重意思。从表面上看,丰田是想告诉人们,驾驶着一辆满载高新技术的丰田汽车,你可以走得更远,也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但更深层的含义则不明而喻,丰田最早进入中国,但直到今天依然没有走出多远,实在有点坐不住,希望在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走得更远一些,在中国的发展可以更自由一些。从丰田为轿车项目苦苦熬了6年的经历上看,其新口号也意味着:只要给我宽松的环境,我可以走得更远,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这时,丰田对中国汽车市场也寄予厚望。其社长张富士夫曾多次表明:“中国在丰田的全球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入世后,市场发展潜力更大,前景更好,因此,丰田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也会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为此制定了一个中长期的发展计划,其核心是在中国市场增加汽车品种,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天津丰田总经理长谷川补充说,“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丰田刚进入美国市场时与中国目前的状况有些相似,当与其他汽车公司相比,丰田仍旧很晚,但当我们一旦确定要现地生产,各种生产准备条件成熟,那么速度就会很快,现在丰田已经在美国做到了所有国外品牌中第一。”    
    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一块市场,的确值得丰田期待。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同比增长近8%。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200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900美元,部分发达地区已超过3000美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8万亿元。购买力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汽车市场:1998年中国轿车市场中30%是个人购买的,而1999年私人轿车占中国轿车市场的比例已达到55%。这充分说明了私人购车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的主流。2003年轿车总产量突破了180万辆。在经历了2003年的几何增长后,2004年中国汽车销量也增长了15%。    
    但是丰田的市场增长不尽人意。    
    在日本本土,丰田目前占据近40%的市场分额,虽然位居日本的老大,但实际上丰田近年来已经在本土丢失了不少份额。张富士夫认为,受起源于美国急剧的全球性股价下跌以及无休止的通货紧缩的影响,日本经济仍然处在一种非常严峻的形势之中。况且日本本土市场有限,丰田的眼光肯定要向外看的,抓住海外市场才是丰田的主导战略。    
    守住北美市场并不容易。北美市场无疑是丰田海外市场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丰田的确在北美市场战绩卓著,2002年在销量上首次超过了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成为美国市场的老三,在北美创纪录地占到了10%的市场份额。但在美国,丰田将面临韩国现代的有力挑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用汽车也大有重新焕发青春的感觉,2002年通用在北美的市场份额开始有1%的增长。如此看来丰田在北美市场能保持现有的份额已有相当难度。    
    扩大欧洲市场份额的潜力有限。在欧洲,丰田目前所占份额很少,只有3%多一点,丰田对此当然很不满意。2001年受强势英镑的影响,丰田在欧洲的主要基地——英国市场销售额下降达6%。    
    即使在亚洲(丰田的亚洲概念是指大洋洲与太平洋临近亚洲的地区,包括亚洲四小龙、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丰田把中国当作一个独立的地区),丰田作为市场的领导者,同样面临诸多竞争对手。    
    可见,寻求与更大集团的合作、大力开拓中国市场已成为丰田中国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于是,丰田大胆出手,快速在中国布下四步棋。


《较量》 丰田中国路21世纪:更远更自由…幕后主谋

    2002年6月14日,当一汽老总竺延风与天汽老总张世堂的两双巨手在人民大会堂紧握在一起的时候,天津夏利就这样正式归属在一汽的名下。本次重组采取股权转让方式。天津汽车集团公司将其持有的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84。97%股权中的60%即夏利公司总股本的50。98%股份转让给一汽;与此同时,天汽还将其属下华利公司所拥有的75%的中方股权全部一次性转让给一汽集团公司。    
    仅仅相隔两个月,一汽又从四川旅行车厂“无偿”取得80%的股份。两个月后,成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据了解,成都一汽注册资金为8亿人民币,一汽集团和成都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出资比例分别为80%和20%。该公司的成立,使四川丰田的股份由四川旅行车厂和丰田演变为成都一汽和日本丰田各占50%。    
    因此,专家怀疑,丰田可能是“天一重组”的幕后主谋。一汽宣布收购天汽50。98%股权的行动看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过渡”,其实道理很简单:    
    其一,一汽与天汽重组协议的签字仪式上,丰田方面一下来了四位董事级的人物,其中丰田汽车公司董事丰田章男和丰田汽车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服部悦雄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有人在心里掂量,一汽与天汽的内部事情,本来就不关丰田什么事。更加让人生疑的是:在“天一”协议签订之后,包括服部悦雄在内的众多高层立刻随同公司董事丰田章男等人一同回了日本。而在此之前,丰田汽车公司高层曾到一汽大众公司进行了参观和考察,一汽对此次参观名义上的解释是,想引进丰田汽车的技术来改进和发展红旗轿车。但实际上,签字前3个月,社长张富士夫北京一行,当然不排除张富士夫是去游说一汽合并天汽一事,为一汽收购天津夏利埋下了伏笔。    
    其二,丰田把原来的天汽和川旅整入一汽中,合资伙伴由二变一。这不仅标志着一汽和丰田的合作顺利迈过政策瓶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丰田多腾出了难得的一个合资名额。因为丰田和一汽要想合作,必须要解决天津汽车和四川旅行车公司的问题。一汽与丰田合作的主要问题就是要看中国政府是否允许丰田在中国已有两个合作伙伴的前提下与一汽合作。根据我国有关政策,国外汽车商在中国只能拥有两个合作伙伴。此前,丰田已经有了天津汽车和四川旅行车制造厂两个合作伙伴,要与一汽合作只有规避政策。现实可行的办法是一汽至少要把其中之一纳入自己囊中,这样丰田与一汽合资才能名正言顺。所以说一汽、丰田的合作能够水到渠成,绝对是巧用了两块跳板——一汽与天汽重组以及一汽入主四川丰田的中方公司。这两项为一汽与丰田的合作成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其三,这次重组并不是天汽意愿所在,据说是被迫的。丰田要求天津夏利并入一汽集团,以此作为与天汽合作的条件,正是在丰田公司的威逼利诱下,天汽才不得不投靠一汽集团,为的是能留住丰田以便进一步合作。一位天汽的人士坦言,“从我对天汽及天汽领导层的了解来看,如果不是丰田从中斡旋,依天汽人的秉性,是不会愿意把夏利并入一汽的。”天津夏利的高层领导也表示,“丰田已经把天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