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4787-较量 >

第21章

4787-较量-第21章

小说: 4787-较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中国的家电工业没上规模的时候,外国的跨国公司也没想到来中国收专利,后来中国的家电工业发展起来,搞得老外家电不好卖了,想起来了要收专利费。DVD专利吵得最凶,就连生产了20多年的彩电也要收专利费。丰田来收专利费,说明日本企业有压力了。中国的企业要再争点气,搞出自己的东西来,让他们没话说。”    
    还没有等丰田明白过来,3月7日,就“丰田状告吉利侵犯商标权”一事,针对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猜测,吉利新闻发言人发出七点正式声明:    
    一、吉利相信法律的公正与公平性;    
    二、吉利对媒体关注此案表示充分的理解;    
    三、吉利一贯反对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对于恶意侵犯吉利名誉权的行为,吉利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四、吉利商标具有独特内涵,在1996年5月7日就已经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五、吉利商标是吉利集团独立创造产生的智力成果,该商标符合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具备显著特征,便于识别”的要求;    
    六、吉利集团旗下的美日汽车某些型号确实使用了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的8A型发动机,且渠道正当,来源合法;    
    七、吉利集团一开始进入汽车领域就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在研发自己的发动机,几年前已经批量生产的MR479Q发动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且已经达到年产20万台的生产能力。    
    但是,就是在吉利发布《七点正式声明》的同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3月7日,《中国经济时报》头版出现了署名为朱菲娜的文章:《两会期间公开回应,李书福估计官司会输》。    
    针对日本丰田状告吉利商标侵权,吉利董事长首次公开回应,估计这场官司会输,赔偿是小事,但对我国民族工业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连日来,吉利被日本丰田起诉商标侵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平日就言辞激烈的吉利董事长、十届政协委员的李书福在“两会”期间首次就此事作出公开回应。他表示,估计这场官司吉利会输。对于吉利来说,赔偿1;400万是个小问题,但对我国民族工业来说却开了个不好的头。他意味深长地呼吁,中国要尽早建立知识产权战略体系。    
    李书福说,此事的背后,实际上是日本想以知识产权为借口来遏制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日本丰田这次揪住吉利的辫子,其意图就是投石问路,以此来试探中国的反应,吉利很不幸被选中为第一个对象。日本企业原以技术见长,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周边国家也纷纷掌握了各领域的核心技术,使得日本的优势渐失,因此要以知识产权突围。日前,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小泉亲自率领的知识产权部,松下、索尼等大企业都已加入其中。之后,还在北京成立知识产权调查处,可见日本政府对此战略的重视。    
    李书福说:“吉利的商标早在1996年已在国家有关部门注册,8A型发动机也是从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购买的,渠道正当、来源合法,而且已经使用了8年。为此,刚开始吉利并没有对此事予以多大重视。但后来了解到上述背景后,我估计,这场官司吉利会输,将拿出1;400万的赔偿金。这件事本身对吉利来说是小事,但关键是,这却给我国民族工业开了个不好的头。”为此,他呼吁,中国要尽早建立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由国家领导人亲自主持工作,并加强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今后在类似的官司中,企业才不至于势单力薄。据悉,该案目前已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将于本月中旬开庭审理。


《较量》 官司营销战吉利的舆论攻势(3)

    看到这篇文章后,以陈文明副总裁为首的吉利12。5专案小组马上给李书福打电话核实是不是有一个朱菲娜的人在两会期间采访过他,他是不是说过类似的话?在得到李书福否定的回答后,内部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可能是丰田在背后指使的,一种认为是记者为了抓新闻点在道听途说乱写的。不管如何,吉利专案小组马上给朱菲娜打去电话,请其前来说明情况。因为按照常理来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诉讼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就说自己的官司会输的,更何况是李书福,更加不可能认输的。但就是这样难以相信的东西,偏偏却见报了。    
    果真不出所料,朱菲娜根本就没有采访过李书福,其实她根本就不具备两会采访的资格,连李书福的面都没有见一眼,她的资料来源于浙江电台一记者的采访录音。在采访录音里面李书福是这样说的“退一万步讲,即使这场官司输了,赔偿也是小事,但对我国民族工业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而记者却把“退一万步讲,即使”关键的几个字给省略了。    
    事情既然已经出来了,考虑到朱菲娜也不是恶意中伤,只是为了抢新闻而心急没来得及打电话核实而已。吉利也没有追究其责任,最后与其达成一致意见:在《中国经济时报》相同的位置更正说明,把原来的文章重新改写。两天后,原来的文章改成了《李书福:尽早建立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出现在各个网站上。    
    针对日本丰田状告吉利商标侵权,吉利董事长首次公开回应,即使这场官司输了,赔偿也是小事,但对我国民族工业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他表示,吉利有信心打赢这场官司。    
    记者朱菲娜北京报道连日来,吉利被日本丰田起诉商标侵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平日就言辞激烈的吉利董事长、十届政协委员的李书福在“两会”期间首次就此事作出公开回应。他表示,即使这场官司吉利输了,赔偿1;400万是个小问题,但对我国民族工业来说却开了个不好的头。他意味深长地呼吁,中国要尽早建立知识产权战略体系。    
    李书福说,此事的背后,实际上是日本想以知识产权为借口来遏制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日本丰田这次揪住吉利的辫子,其意图就是投石问路,以此来试探中国的反应,吉利很不幸被选中为第一个对象。日本企业原以技术见长,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周边国家也纷纷掌握了各领域的核心技术,使得日本的优势渐失,因此要以知识产权突围。日前,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小泉亲自率领的知识产权部,松下、索尼等大企业都已加入其中。之后,还在北京成立知识产权调查处,可见日本政府对此战略的重视。    
    李书福说:“吉利的商标早在1996年已在国家有关部门注册,8A型发动机也是从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购买的,渠道正当、来源合法,而且已经使用了8年。为此,刚开始吉利并没有对此事予以多大重视。这件事本身对吉利来说是小事,但关键是,这却给我国民族工业开了个不好的头。”为此,他呼吁,中国要尽早建立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由国家领导人亲自主持工作,并加强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今后在类似的官司中,企业才不至于势单力薄。    
    据悉,该案目前已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将于本月中旬开庭审理。    
    李书福事后显然还有点耿耿于怀,他认为这些人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采访过我本人就报道说我已经承认有这么一回事了。”    
    经过这个风波之后,吉利不得不在早上刚准备发表的《七点正式声明》的基础上加了一点:“吉利有信心并且有足够证据能够打赢这场官司”,而且把这一条放在首位,以证明吉利对这一诉讼案的信心。    
    丰田面对着吉利的媒体攻势,却采取沉默不语的方式。面对全国媒体的采访,丰田的回答简明扼要。    
    2月25日《北京青年报》,丰田中国办事处孙小姐没有透露诉讼的标的额,称采购合同书并不代表什么,并已经将相关情况上报给总部。    
    2月25日《国际金融报》,针对吉利的首次公开声明,记者第一时间联络上了丰田公司,丰田公司中国事务部媒体公关部孙女士向记者陈诉了两点事实,更多详细情况丰田公司将在法庭上作更为细致的申述。    
    2月25日《北京晨报》,日本丰田方面对记者的答复是,他们认为吉利的商标对丰田的商标存在商标侵害,但丰田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想对媒体多说。截至记者发稿时,日本丰田汽车株式会社方面仍然没有更加详细的说法。    
    2月25日《京华时报》,丰田方面确认在2002年12月对吉利提出起诉,就吉利美日汽车商标侵害丰田汽车商标权一事诉诸法律,但关于吉利所说的其他方面不予置评。就吉利单方召开新闻发布会,丰田方面认为:整个事件现在已经诉诸法律,就要严格按照法律途径进行。    
    2月25日《南方都市报》,昨日,本报记者致电丰田汽车中国事务所询问此事,有关负责人表示,丰田公司确已就商标侵权问题而起诉吉利集团,但至于吉利到底侵害了丰田的什么商标权,该人士表示不便透露。丰田中国事务所有关人士表示,实际上,丰田公司去年12月份就向国内法院起诉了吉利集团的商标侵权事件,该案已被北京法院受理,将于近日开庭审理。该人士还表示,丰田公司的惯例是对已进入法律程序的所有事件在相关程序未完结之前,都不再对外公开。记者曾致电和传真至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办公室,询问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引进丰田技术生产的丰田8A…FE发动机,可否使用“丰田”商标或者可否说就是“丰田发动机”及“丰田技术的发动机”等问题,但一直到记者发稿时为止,都没有接到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回应。    
    2月25日《新快报》,当记者进一步询问详情时,孙小姐回答:因为此次诉讼是丰田日本知识产权部直接处理,而且已经进入案件诉讼程序,具体情况不便透露,丰田希望通过法律程序得到解决。    
    2月26日《香港商报》,日本丰田东京总部的一发言人表示,“(与吉利的)诉讼只是针对商标。”他谢绝透露更多细节,因该事项已进入诉讼阶段。


《较量》 官司营销战吉利的舆论攻势(4)

    2月27日《信息时报》,当记者向丰田中国事物所媒体公关部求证时,得到答复却是:丰田起诉吉利是因为美日汽车采用了外形类似丰田车的商标。对记者的进一步询问,丰田媒体公关部的孙托雅小姐表示,由于诉讼是由丰田知识产权部直接处理,而且已经进入案件诉讼程序,因此不便透露具体情况,丰田希望通过法律程序使事件得到解决。    
    2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对于吉利集团的主动叫冤,丰田汽车中国事务所有关人士表示,这可能是吉利汽车又一次炒作。丰田中国事务所新闻发言人表示,经过反复核查,丰田汽车确实在2002年12月向中国有关地方法院对吉利集团提起过诉讼,丰田的主要诉讼点是吉利的属下品牌对丰田商标权构成侵害。丰田方面表示,根据有关法律,诉讼方在案件开庭之前,不允许将有关诉讼内容透露外界,因此,丰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