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507-毛泽东的人生哲学 >

第36章

2507-毛泽东的人生哲学-第36章

小说: 2507-毛泽东的人生哲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2年国家的情况有了好转,毛泽东的心情也轻松一些。这一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毛泽东在菊香书屋的办公桌上写字,一边写一边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反复写,反复念,仿佛要从中读出点什么东西似的。吴旭君在一边给他调墨,她说:“主席,你还是忘不了黄河啊?”“我怎么能忘了黄河呢?”他放下笔,抬起头凝视着看不见的远方道:“52年我去视察了黄河,可是工作忙,只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没干成什么事,一晃十年过去了。”“高志去西安工作时,我让他先打个前站,沿途做些调查研究,我随后就到。我告诉他要骑马去,沿黄河走一趟。事情一忙就顾不上它了。”1964年的夏天在北戴河的时候,毛泽东的情绪特别好。一天下午游泳回来,他对吴旭君说:“我想去黄河,你做点儿准备”。他还说:“这次可好了,可以如愿了。我不当国家主席了,事情不那么忙了,我想搞点儿科学研究,再不搞就来不及了。”“我要带一个智囊团。这里面包括有天文、地理、历史、气象、土壤、地质、化学、肥料、水利、电力等等一批专家,要像李四光这一级专家。他们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我们大家都骑马去。你给我准备一些应付艰苦生活的东西。我们要沿着黄河走,逆流而上,去寻找黄河的源头,把这条河从头了解起,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民族造福。我们还可以到黄河里去游泳啊。”说着他让吴把汪东兴请来交代了一番。几天后,汪东兴从北京调来骑兵队和一些经过选择和训练的军马,还准备了一些沿途需要的特殊医疗用品器材。紧跟着便开始了工作人员的艰苦的骑马训练,毛泽东也多了一项骑马活动。一切准备好了,甚至连出发日期都定了,结果由于“北部湾事件”,黄河行的计划又不得不取消。后来他总是说:“以后我还是要去的”。1975年毛泽东大病初愈。就在他病愈以后,他风趣地对吴旭君说:“前些时候我到马克思列宁那儿走了一趟,他俩说:你那个国家的钢、粮食还太少,再说你还要去黄河,你就不用这么早来啦,你先回去吧。所以我又回来了。看来,我的一片真诚感动了马克思和列宁,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可惜,这桩心愿他到底还是没有实现。'5'    
    毛泽东爱黄河、长江,酷爱大自然,酷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1957年3月17日至20日,他到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地作报告。在从徐州飞往南京途中,毛泽东触景生情,写下了元人萨都剌的《徐州怀古》:“楚歌八千子弟,料梦魂应不到江东。……人生百年寄耳,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蒙城斜日,依阑目送飞鸿”。第二天,他又从南京飞往上海,临镇江上空时,毛泽东即兴写下辛弃疾的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常触发毛泽东的诗意,也往往使他联想到古代诗人的有关名诗名句。    
    1957年11月,毛泽东到杭州后,接连攀登了北高峰、南高峰、玉皇顶、莫干山。一日,他登上北高峰,咏诗一首: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下,欢迎有晚鹰。    
    又一天,他攀上莫干山。归途中他余兴未尽,口占一首七绝:    
    翻身复进七人房(指汽车),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6'    
    大自然是一部极好的教科书。大自然的山水之美,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启迪人的美感,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增长人们的知识和才干,可以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使人们对祖国无限热爱。可见,山水之美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的启迪作用是广泛的,是深层次的。毛泽东的性格、情操、兴趣都同大自然的熏陶密切相关。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也同他酷爱祖国山河有直接关系。


第五部分:毛泽东的幸福观与情趣观博览群书(1)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的一生是革命战斗的一生,同时也是笃志好学、博览群书的一生。他酷爱读书,读起书来,简直入迷,把读书学习视为生命。    
    毛泽东常说:读书治学没有什么捷径和不费力的窍门,就是一要珍惜时间,二要勤奋刻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从少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有浓厚的读书兴趣,而且他的读书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来愈强烈。    
         
    在革命战争那些岁月里,毛泽东千方百计找书读,尤其是想方设法收集马列著作。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就是在1932年4月红军打漳州时收集到的。他非常珍惜这些译本,长征途中在患病的时候,还躺在担架上读。经过万里长征,书虽然破旧了,但他仍爱不释手,在延安还是经常反复地读。在毛泽东的存书中,有一本普列汉诺夫著的《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他于1945年12月24日收到这本书后,第二天就读了11页,第三天读到27页;27日到29日,虽忙于为中央起草给东北局的指示,但仍读了14页……就这样,一本300多页的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读完了。由此可见他的勤奋读书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岁月,毛泽东身负党和国家的重任,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利用饭前饭后、节假日、旅途中的间隙,甚至上厕所的片刻时间读书。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主持召开一个会议,在开会的20多天中,他为了不耽误读书,就在办公室里吃饭。吃饭时,他把面前的文件、书刊往旁边一拨,端起饭就吃。还没有等咽下最后一口饭,他就又全神贯注地工作或学习起来。有一年夏天他在武汉,虽天气炎热,但他仍秉灯夜读,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工作人员拿来毛巾请他擦一擦,他风趣地说:“看来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汗水,学到了知识!”    
    毛泽东想方设法挤时间读书,特别注意珍惜时间。早在延安时期,他就提倡:“要在工作、生产的百忙之中,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的时间,以‘钻’的方法求得对问题的深入了解。”他曾经对旧日的同窗朋友萧三说:“大家总推忙得很,学习不可能。……我自己过去也总是这样推诿,但近年把这种理论推倒了。忙,就要挤,比之木匠在木板上钉钉子,就可以挤进去的。”'7'毛泽东最不喜欢有些人在业余时间里把精力用在打麻将、打扑克、跳舞这些方面。他说:“我看不好。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在业余时间,毛泽东总是废寝忘食地读书。读书忘记睡觉,读书忘记吃饭,是常有的事。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毛泽东就是这样挤时间读书学习的。    
    毛泽东读书十分注意持之以恒。还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他作过一幅有关读书的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自己就“贵有恒”,一生从未间断过读书生活。他在晚年,身体衰老了,视力减退了,但读书学习的精神丝毫未减,追求知识的欲望不见低落。在患白内障之后,他的视力极弱,只能用放大镜一点点看书,或由工作人员读给他听。1975年,眼睛作手术后,视力有所恢复,他又开始了大量的读书活动,有时竟然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甚至躺在床上量血压时,仍是手不释卷,真是读书成癖。    
    毛泽东说过: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好比在暗沟中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的。所以,他在读书学习上始终无止境地追求着,一步一步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他一生从末间断读书生活。毛泽东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读书学习不止的人。直到临终前一天他仍然在关心国事,看文件、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钟。他最后要看一本有关日本三木首相的书。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周福明回忆:1976年9月8日,毛泽东已进入弥留之际,医生不断抢救,他反复陷入昏迷状态。即使如此,每当他清醒过来时,他还是要书看。他讲要一本书,但他语言含糊、声音微弱,连最能听懂他的话的秘书也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他着急了,示意给他拿过纸和笔来,在纸上写了“三”字,然后又用手敲敲床,周福明猜是和“三木”有关,轻声问:“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关三木的书?”他默默地点点头。三木就是三木武夫,当时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内阁总理大臣。他正在日本进行大选,此时病危的毛泽东仍关切地注视着日本局势的变化。当秘书找来有关三木的书读了几分钟,他又昏迷过去了。这是毛泽东读的最后一本书。


第五部分:毛泽东的幸福观与情趣观博览群书(2)

    毛泽东读书,长期以来养成了“不动笔不看书”的习惯,这是他从他的教师徐特立那里学来的。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在读书时,就总是作出各种读书标记,画着△、?、○、—、?住ⅰ獭ⅰ酢、=、▲等等符号,很多地方圈旁有圈,杠外加杠。这些符号反映了他对某个观点的欣赏、赞同、怀疑、反对、不解或深思。为了便于查找,他还在有些书的封面上用苍劲的笔迹,写下自己所需要的目录。毛泽东还特别爱写读书批注。这些批注,少则一个字、两个字,多则写上几百字甚至上千字。有的是读书时心有所想,情有所感,言有所论,信手写下的思想片断,有的是联系实际,概括和总结出的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具有很高的理论、学术价值。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哲学批注》一书,记载了他读10本哲学书的批注;张贻玖的《毛主席书房》和《毛泽东读史》,详细介绍了毛泽东读马列著作和读史所作的批注情况。这些批注和符号,体现了毛泽东读书的一个显著特点——“不动笔墨不看书。”    
    毛泽东常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他在1957年10月2日给秘书林克的信中说:“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你我都有益。”'8'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当然,毛泽东读书也是有所侧重的、有所偏爱的。他最重视、最喜欢阅读的是马列著作、哲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学。    
    毛泽东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而酷爱读马列著作。他读马列著作的特点是,有重点有目的地读,认真反复地读,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地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毛泽东多次指出,学习马列主义一定要认真读书,坐下来,钻进去,不能像看小说那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