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

第439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439章

小说: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ǎ院蠛鋈幌氲剑∈焙蛲娴耐蚧ㄍ玻挥姓饷雌粒衷谧龅耐蚧ㄍ沧龅枚嗥粒憧赐蚧ㄍ布钙槠煌难丈阍谡饫锶プ阕桓鲂瞧凇⒆桓鲈拢换嵊辛礁鱿嗤耐及福恳桓鐾及付挤浅C溃驼饷锤龅览怼A蚧ㄍ捕枷允境稣飧龅览恚孕员纠淳咦愕模馐钦娴牟皇羌俚摹�

  学佛的目标是什么?回归自性,我们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最后再回归自性就对了。《还源观》上把这个理、把这个事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这是现在学术界科学、哲学里头最高峰的问题。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定论,这些大哲学家、大科学家为我们说的那套理论,都没有办法叫听的人心服口服,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他没有见到自性,他总是凭他的想像、凭他的推测,与事实有相当的距离,不能服人。佛见到了,佛为什么见到?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见到了。科学家、哲学家为什么说不完全?他妄想分别执着没放下,他跟我们一样,只是藉着精密仪器去观察。这个佛在经典上讲得很好,我们用分别执着,用这个心,也就是用阿赖耶,用分别、执着,特别是分别心,第六意识,它的功能非常大,在百法里头,相应的心所五十一个,它没有不相应的。佛说它对外能够缘到外太空,它有这个能力,对内它可以缘到阿赖耶,佛的这两句话现代科学证明了。佛说它缘不到自性,这个话也都兑现,它真的缘不到自性。为什么?自性必须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见性了。为什么迷了?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你迷了。你今天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觉悟,你就见性了。所以科学家、哲学家如果不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永远看不到真实,佛法里讲的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他见不到。所以佛法就变成最高的哲学、最高的科学,道理在此地。我们也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世界上这些科学家,让他们知道,你们希望解决的终极的目标,宇宙万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在佛经里头,希望他们回过头来向佛经里面去找,他会找到。

  诸深总持,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住三摩地,就是自性的性定。至于成佛,这个成佛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看在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这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佛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人每天都到他方世界去供佛、听法。《弥陀经》上告诉我们,他每天去供养多少佛?十万亿。古大德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十万亿是表法的。为什么说十万亿?佛在经上讲,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娑婆世界的西方过去十万亿佛国土,那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所以佛说这个话的意思,知道我们对娑婆世界很留恋,这个地方家亲眷属、朋友很多,这一去不回头那多想念!人情在此地。所以释迦牟尼佛知道,说什么?距离十万亿佛国土,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每天都可以来看看你的家亲眷属,就这么个意思。实际上不止!十万亿太少了,你看看这个地方讲的,无量无边,哪止十万亿!所以经文上,我们听释迦牟尼佛讲话得会听,他都是在诱导我们,到极乐世界好,天天可以回来看看,想什么时候回来看,就什么时候回来看,很方便,是这么个意思,说十万亿,实际上是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你看看活动量这么大,到十方世界,他化身去,他能够化无量无边身,无量无边诸佛在那里讲经说法,他统统都到那里亲自去听,有这个本事,分身。供佛修福,闻经修慧,福慧双修,所以到极乐世界成就很快,道理在此地。我们在此地修福修慧都非常困难,只有造业很容易,修福修慧都不容易;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不会造业了,你天天所干的都是修福修慧,福慧与自性统统相应,不离自性。你看不失定意,这样的活动他依旧没有起心动念,这个不失定意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这还得了吗?所以我们读了这些经文,知道诸佛如来不妄语,句句话都是真实的,如来是真语、实语、如语,我们真诚的仰信、仰慕,深信不疑,能不去吗?这个机会百千万劫难遭遇,今天遇到了。彭际清居士讲,这个因缘很难遇到,他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这一天我们碰上了,无量劫来稀有难逢,这一生要不往生净土你可冤枉了,那你是真错了。

  “《甄解》曰”,这是日本的道隐法师他说的,“普等三昧,曰深定门。此三昧弥陀智愿之所成”,阿弥陀佛的智慧、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的,“甚深无涯底,故云深禅定”,没有底。它起的作用,“悉睹周遍,是其业用”。下面有黄念祖老居士的解释,我们接着看,“由愿文可见,会中诸菩萨皆蒙弥陀智愿之力,因得闻弥陀名号,皆得普等三昧等甚深禅定,故蒙愿力加持,定中供无量诸佛。既往供佛,必定见佛,故云悉睹无量诸佛也”。你供养佛你当然见佛,而且不是见一尊、两尊佛。我们在这个世间可怜,见一个善知识都不容易见到,那善知识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知道,想见一个都见不到。到极乐世界每天见无量无边诸佛,那个福报多大!修福报,在人间做帝王,在天上做天王,或者是天上人间大富长者,拥有千亿万亿的财富,那么大的福报,在哪里修的?全是佛门修的,离开佛门你怎么可能修那么大的福报!所以谚语才有所谓学佛的人有福报,这个话里头意思很深很长,真有福报!在这个世间,人间天上,真的,帝王不是随便人可以做的,没有大福报他怎么能有这个地位?在这个社会上,位置超过你的福报,你那个位置坐不稳。我在没学佛之前,我曾经在军中服务,我们看到一位将军,少将升中将,文件批准了,还没有发布,内幕的消息透出来,恭喜,某人你升中将。他听到了非常快乐,邀请亲戚朋友来庆贺吃饭,这一餐饭还没有吃完,他就死在桌子上、死在饭桌上。所以人家一想,他没有这个命,你看一颗星,两颗星就压死了,这真的不是假的。命里没有那么大的财富,突然之间一下发财,跟着祸害就来了,不是得大病就是横死,灾难当中死掉了,你没有命。

  所以人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他心平静了,真正能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多快乐,他多幸福!所以绝对不是竞争能够争得到的,如果真能争得到,释迦牟尼佛也去竞争了,孔老夫子也去竞争了,这他们都曾经讲过的,争不到!争不到那我何必操这种心?不如不争。所以今天社会提倡竞争,这两个字害死人,这两个字把社会搞乱了。他争到的都是他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想什么方法去争都争不到,这一点都不错。细心观察我们周边一切人事物,这些道理你统统都可以看到,一点都不假。所以一饮一啄莫非命中注定的,命里有一定有,命里没有求不到。可是佛门里又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那个有求必应是你命里没有的,你命里没有的在佛门当中可以求到。不是佛菩萨赐给你,这个你要知道,佛菩萨教给你修因,你能修因,果报就现前,这是佛菩萨告诉你的,这不是假的,不是迷信。发财的人,财从哪里来的?财从财布施来的,愈施愈多。不肯修财布施的人,那个人命里的财就有限,无限量的布施,他就有无限量的获得,一点都不假。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经教里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能修这三种布施,这三种果报你都会得到,公修公得,婆修婆德,不修就不得,你得真干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西方极乐世界你细心去观察,它那个世界很特殊,它那个世界不是个国家,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国王、没有总统,也没有说它那里哪些都市的市长什么,都没有。它那个世界很大很大,比我们地球大太多了,它那个星球上只有两种人,一个老师,一个学生,阿弥陀佛是老师,其他都是学生。这是说明什么?佛教是教学。确实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说是一切诸佛共同建立的一个佛教大学,阿弥陀佛是校长,十方诸佛如来在极乐世界都是教授,学生得到弥陀本愿威神加持,个个都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你看在极乐世界上课容易,佛来,或者是你愿意到他方诸佛世界去跟他学,很简单,每天都可以去,不必交通工具,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飞机、有汽车,没听说,他怎么去的?念头一想就到了。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是没有距离,再远再远的国土,念头一动就在面前,他就到了。没有时间他可以回到过去,他也可以进入到未来,未来几千年、几万年他看得到,他能够入得去,过去的几千年、几万年他能够回转,回得去,他都可以能到现场,这样殊胜!记住,贪恋这个世间一点点你就去不了,这个世间很可怕,样样东西都像黏土一样,黏上一点就跑不掉,你生生世世就搞轮回,可怜!可怜悯者。要把贪瞋痴慢疑断尽,这个东西是障碍,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误会造成的,不是事实。见佛是大福报,福慧具足。

  “又《般舟经》云: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我们先看这几句,这是世尊在《般舟经》上所说的。是菩萨,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他们不需要用天眼就彻视,彻是彻底,没有一样东西看不到,十方刹土微尘世界他都看见了,不要用天眼。其实用什么?他用佛眼看的,他们都成了佛,阿惟越致菩萨就是佛。大乘经上讲的五眼圆明,能够彻见,能够彻听,极其微细的波动,他们都有很明显的感触。这个微细的波动是宇宙的源起,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百二十兆的念头,这一弹指。我们今天科学是用秒做单位,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一千六百兆,你说多微细!他们能看见,他们能听到。不必用神足通,阿罗汉他都用神足通,不需要。为什么不需要?刚才讲过,时空没有了。时空没有了,就是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里面所讲的,“此方即净土”。净土是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在哪里?就在此地。空间没有了,空间没有就是没有远近,十方诸佛刹土在哪里?就在当下。这什么人能见到?明心见性的人见到,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的人见到了。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我们经题里面讲,清净平等觉才能见到,清净平等见不到,后头要有觉,那个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见到了,他空间维次全没有了。无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的,只要你见到性,你把一切法的根源找到了,你在一切法当中得大自在,没有一点障碍。所以不于此间终生彼间,阿罗汉是这样的,在这个地方终、灭了,在那个地方生了,灵魂就投胎!这个地方死了,那里又投胎,此处死,那处生。他不需要,没有这么多麻烦,就坐在这个地方,什么都看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这是极乐世界的环境。

  我们再继续往下面看,“佛言:菩萨于此间国土”,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个菩萨是指谁?是指我们,我们现在刚刚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菩萨。可是自己要谦虚一点,不要太傲慢,你是刚刚发心的菩萨,你一傲慢,那菩萨就没有了,就又变成凡夫。你看,发菩提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