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阌胍环ㄖ粒幌喾涟鞲髯栽冢拭阆磷栽谖薨薄N颐窃侔阉跣。醯轿颐窍智埃颐茄д飧龆鳎Я说糜杏么ΑO衷诘厍蚵榉沉耍蚁胗Ω檬侨ツ甑氖虑椋拦隽艘桓龅缬啊埃玻埃保病保蛄ィ蟾牌鹆艘坏阕饔谩N沂羌甘昝豢垂缬埃裁豢垂缡恿耍以诟咝壑窝莱荩廾强戳酥蠡乩锤嫠呶遥姓饷匆蛔虑椋欢ù胰タ纯矗胰タ戳恕?戳酥螅腋嫠叽蠹遥馐且桓鼍妫现氐木妫且桓鲂畔ⅲ荒芄皇韬觯赡芤惨鹑澜缛说淖⒁狻M晡腋硇矶喽嘧诮探哟ィ永疵挥刑傅焦帜训奈侍猓谌ツ旮衲甑哪瓿酰以诎闹薹梦适鲎诮蹋负趺扛鲎诮潭继岢稣飧鑫侍饫刺致邸4蟾旁谝桓鲈轮埃颐钦飧龅胤椒锘说缡犹ɑ拐椅易隽艘桓鲎ǚ茫蔡刚飧鑫侍狻�
现在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地球上的灾难?佛教是真有办法,不是没有办法,但是你得相信才行,要真信,真能产生效果。这不是广狭自在吗?我们这个道场很狭小,这地球很大,地球对我们来讲是广,我们这个小道场是狭。我们学佛不能白学,看到眼前这个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法?这个世界人人都希望和平、都希望和谐,可是人人没有认真去做和谐,和谐从哪里做起?要从自己做起才行。希望别人跟我和,我不要跟他和,这行吗?这能办得到吗?这做不到的事情。佛教导我们,教导的是所有的弟子们要修六和敬,要从自己做起。六和敬第一条是理论的依据,“见和同解”,见和同解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实在讲,就是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前面的三段。宇宙从哪里来的?星球从哪里来的?万物从哪里来的?它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个东西搞清楚,我们的见解就相同,我们的看法就一致,见和同解要从这里做基础。佛在大经《华严经》上告诉我们的,首先就帮助我们建立这个基础,显一体,显示出来,遍法界虚空界整个宇宙跟我是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我们说整个宇宙跟我是一家,一家还是有距离,还有好多个别不同的分子,不是一家,是一体。
我这些年来,从一九九九年,十多年了,跟许多不同宗教往来,我们希望宗教能团结,宗教能和谐相处,有助于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我们建立在什么观念上?除佛教之外,每个宗教都肯定有个神,创造宇宙的神,造物主。佛教里头没有,这诸位要知道,佛教讲什么?自性清净圆明体,这就是佛教讲的造物主。这是什么?这是自性。我们老祖宗也讲,佛教没传到中国来,老祖宗也讲,老祖宗说“本性本善”。《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那善是什么意思?那善就是佛法讲的清净圆明,这是善。它善不是善恶的善,就是好极了,好到极处了,就是这个意思。佛把它讲成清净圆明,用四个字来解释。这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它是不生不灭的,它是永恒的。所以我们跟宗教接触,我们也肯定他们所讲的神、所讲的上帝,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我说我们都承认宇宙之间一个真神,造物主。我说真神有圆满的智慧,你们能不能接受?能,都肯定真神有圆满的智慧。真神有广大的神通,你相不相信?相信。真神能够千变万化,都相信。我说那行,那问题解决了,咱们大前提解决了。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真神的化身,所以宗教是一家。我原先以为要经过辩论,很多人要来争论,结果十几年来,接触多少宗教,都相信、都肯定,从来没有过争论,好事。真的,这些人有智慧,他一听就明白了。
真神为什么要建立这么多宗教?是因为在过去交通不方便。你看一百年前,确实在大陆上我知道,有人在乡下,一生城都没进去过,隔壁那个村庄老死不相往来,他活动的空间就那么一点点,交通不便,没有资讯。神要教化这些人,他只有变很多身,在各个不同的族群里面、不同文化里面,他要现与他们相似的这个环境,在那里面教导他。你细心观察所有宗教的典籍,大同小异,百分之七十相同,百分之三十不同是什么?那是他生活方式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讲这些。主要讲的方向目标完全相同,仁慈博爱,这个总目标是相同的,佛法里讲大慈大悲。古德应对一些疑问说得好,有人问:什么是佛教?祖师们答覆的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就是佛教。你看看《新旧约》,《新旧约》是三个宗教所依据的经典,犹太教依《旧约》、基督教依《新约》、天主教《新旧约》都学,它里面讲什么?最重要的,“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它没有说爱信徒,它说爱世人,跟佛法“大慈大悲”一个意思。世界上还有个大宗教,伊斯兰教,信徒超过十亿人,《古兰经》重要经文前头一定有一句“真主确实是仁慈的”,这不就是一样!方向目标都一致,只是在生活细节不一样。所以宗教可以团结,宗教可以来拯救地球。
他们崇尚的是祈祷,祈祷有没有效?有效,但是那是治标,不是治本。眼前的灾难确实能化解,大灾难化成小灾难,小灾难就没有了,真有效果。可是不祈祷的时候,他毛病又出来了,所以它不是治本。治本是什么?佛法讲的治本,治本是讲经教学,天天讲,让大家觉悟,天天学习,我们能够真正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们中国老祖宗懂得,这佛教没到中国来之前,中国老祖宗就知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时候中国人最重视教育,教育从哪里开始?从胎教开始。母亲怀孕的时候,那个胎儿在胎胞里面还没有出世,他已经在学习。这桩事情被现代人发现了,西方这些心理医生用催眠的这种手段,让一个人回到在母亲胎胞的时候,问他那个感觉,他都能说出来。所以这才晓得,他在胎胞里面的时候都有知觉。母亲的情绪、动作、言谈举止对他都有影响,对婴儿都有影响。这才真正肯定,中国人的这种胎教大有道理在。小孩从一出生,他睁开眼睛,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他已经在学习。所以中国从前重视扎根教育,小孩子从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这扎根教育,这一千天当中,非常小心去照顾他。所有一切不善的事情,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看到、不能让他接触到,父母要把他看好。父母在他面前言谈举止都要规规矩矩,要合理,为什么?他在学。所以中国这个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来长治久安,这个民族是有智慧,有德行。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三个都没有了,唯独中国还存在,什么道理?教育,懂得教育。这跟佛教育的思想完全一致,佛懂得。非常不幸,中国从满清亡国之后,社会就动乱。刚刚统一,日本人侵略中国,发动八年抗战,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打掉了,我们天天在逃难,把这个传统的教育疏忽了,一直到现在没有办法恢复。
中国的教育,在过去是儒释道的教育,儒家代表伦理道德;道家代表因果;佛法,儒、道都圆融到里头,而且更向上提升一层,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讲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佛教,这连外国,英国汤恩比博士他都讲得很清楚。中国人心量大,汉朝时候接纳异族的文化,就是说的佛教,是印度的文化传到中国来,中国人接纳,而且认真学习,佛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汤恩比说的,融合成一体了。佛儒道基础相同的,都是在孝亲尊师,中国人非常重视。佛法的基础建立在孝亲尊师,你看净业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摆在头一句。所以中国人喜欢佛法有道理,它跟我们老祖宗讲的那个根是同一个根,完全随顺性德,随顺自性,所以这是好东西。中国从汉朝,两个非常明显的教育体系,儒家的教育是政府在推动,宰相带头,在全国推动儒家的教育;佛陀教育是皇上他推动,他在主导。所以佛教的这些场所叫道场,都称之为寺,寺是帝王专用的。你们到北京故宫去参观,你就看到了,寺是政府办事机构的名称,为什么用寺?寺是永久设立不能废除的。宰相底下用部,但是它可以有增有减,可以废除,可以增加,寺是永恒不能变动的,这是对它的尊重。皇帝下面有九个寺,佛教来了,也称为寺,就变成十个寺,由帝王主导,所以它传播比儒快。你看每个县,孔庙只有一个,可是佛的庙不晓得有多少个,皇上领头干的。历代的帝王,几乎绝大多数都是皈依佛门的,都是礼拜这些出家人为老师,称为国师。贤首是国师,清凉也是国师,皇上的老师,这重视教育。今天我们讲化解灾难治本,治本就是靠教育。宗教一定要教育,把宗教教育搞出来。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讲经教学,没有一天中断过,一天不止八个小时。我们是明白了、认识了佛教,这才五体投地,佩服、向往。我的老师章嘉大师劝我出家,而且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我接受了。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三十岁开始,七十九岁圆寂的,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我二十六岁学佛,三十三岁出家,出家就开始讲经教学,教佛学院,今年五十二年了。佛教是教育,不是迷信、不是宗教,这要懂得,它是教育。所以老师要我走这个路子,我很欢喜,一生教学。老师最初教我看的书,那刚刚学佛,看什么?看《释迦谱》,看《释迦方志》。老师告诉我,你要学佛,你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要不认识他,你就会把路走错了。这个指导非常重要,他没有教我读什么经、念什么咒,没有;他教我就先看《释迦方志》、《释迦谱》,这是唐朝人写的,《大藏经》里面有。认识之后才晓得,他是人,他不是神,他不是仙人;才晓得,印度人称佛,中国人称圣人,一个意思。佛是什么?佛是觉悟的意思;圣是什么?圣是明了的意思。你看明了跟觉悟一个意思。中国人称孔子、孟子是圣人,在印度称释迦为佛陀。佛陀就是中国人讲的圣人,菩萨就是中国人讲的贤人,阿罗汉,中国人讲君子,学位的名称。这你得搞清楚,你才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你才晓得这里头一丝毫的迷信都没有。所以中国帝王聪明,如果是迷信,他怎么会接受?从外国传来的,真实智慧,给你一交流,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才接纳了。
我们今天为佛弟子,把佛教变成宗教,能对得起释迦牟尼佛吗?释迦牟尼佛的身分是职业老师,跟孔子一样,当年在世,有教无类。孔子还收一点学费,释迦牟尼佛不收学费,是义务的老师。我们讲释迦牟尼佛是什么身分?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老师,多么值得人尊敬!今天把他打入宗教、打入迷信,你说我们这些后世的弟子该不该死?从前的道场、寺院、庵堂,乾隆时代还都是普遍的教学,那是什么?学校。我想佛教变成了宗教、变成了迷信,应该是嘉庆以后,不到三百年,二百多年。真正变质应该是慈禧,所以慈禧的罪很重。慈禧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也拜出家人作老师,可是她迷信,她不相信佛,她相信鬼神,喜欢驾乩扶鸾,那就没有法子。在慈禧之前,清朝宫廷里面,请这些儒释道的高人,都在宫廷讲学。帝王带着嫔妃、文武大臣,天天学习,受教育。慈禧掌握政权之后,这个条例废除了,换成什么?换成一些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