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锡尔顿先生在这一问题方面最杰出的著作中去找,而我就
是这样找来的。经过一个时期以后,这些尊荣的职位,由于
造成战乱,为了维持优良承平的统治起见,都变成了虚衔,大
部分都用来区别一国中臣民地位的先后和顺序。公爵、伯爵、
侯爵、男爵封赐后既不能占有其地,也不能管辖该区,为了
同一目的,后来还添设了其他一些封号。
资格既和身价有所不同,它也有别于一个人的优点,或
美德。它取决于一个人当之无愧的某种特殊能力。这种特殊
能力一般称为胜任性或才能。
因为最有资格当将帅、当法官、担任任何其他职务的人,
是最具有能良好地执行这些职务所需的品质的人。最有资格
当富翁的人,则是具有善用财富所最需要的品质的人。缺乏
任何这种品质时,一个人仍然能成为有资格的人,在其他事
物方面有价值。同时,一个人可以有资格具有财富、职位和
被任用,然而却不能要求有权优先于他人获得,因之也就不
能称为应当获得。因为应当就事先假定了一种权利,应当获
得的东西是由于允诺而成为其应得之分的。这一点在我谈到
契约时还要更详细地讨论。
第十一章 论品行的差异
这儿所谓的品行指的不是行为端正有礼,如怎样对人行
礼、在旁人面前怎样漱口、怎样剔牙等等细微末节。而是指
有关在团结与和平中共同生活的人类品质。为了这一目的,我
们要认识到,今生的幸福不在于心满意足而不求上进。旧道
德哲学家所说的那种极终的目的和最高的善根本不存在。欲
望终止的人,和感觉与映象停顿的人同样无法生活下去。幸
福就是欲望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不断地发展,达到前一
个目标不过是为后一个目标铺平道路。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
人类欲望的目的不是在一顷间享受一次就完了,而是要永远
确保达到未来欲望的道路。因此,所有的人的自愿行为和倾
向便不但是要求得满意的生活,而且要保证这种生活,所不
同者只是方式有别而已。这种方式上的差异,一部分是由于
不同的人激情各有不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各人对于产生所
想望的效果的原因具有不同的认识或看法。
因此,我首先作为全人类共有的普遍倾向提出来的便是,
得其一思其二、死而后已、永无休止的权势欲。造成这种情
形的原因,并不永远是人们得陇望蜀,希望获得比现已取得
的快乐还要更大的快乐,也不是他不满足于一般的权势,而
是因为他不事多求就会连现有的权势以及取得美好生活的手
段也保不住。因此,权势至尊的君王便要在国内致力于通过
法律、在国外致力于通过战争来保持其权势。办到这一点之
后,新的欲望又随之而起。有些人是为求新辟疆土之名,有
些人是为求安逸和肉体之乐,还有些人则希望在某些艺术或
智能方面出类拔萃,以博得人们的赞扬或阿谀。
财富、荣誉、统治权或其他权势的竞争,使人倾向于争
斗、敌对和战争。因为竞争的一方达成其欲望的方式就是杀
害、征服、排挤、驱逐另一方。特别是赞誉的竞争使人倾向
于厚古而薄今。因为人与生者竞而不与死者争,对死者赋与
过当之誉,就可以使生者之荣相形逊色。
追求安逸与肉欲之乐的欲望使人服从一个共同的权力。
因为有了这种欲望之后,人们就会放弃那种通过自身勤奋努
力可望获得的保障。畏死惧伤也使人产生同样的倾向,其理
由也相同。反之,贫困、倔强的人则对他们的现状不满。热
衷于兵权的人也是一样,他们都倾向于继续保持造成战争的
原因。并为此而挑起事端,制造叛乱;因为战功之荣,除征
战以外是无法获得的,而要挽回败局,除了卷土重来,也别
无希望。
爱知识以及承平之世的艺术的欲望也使人倾向于服从一
个共同的权力,因为这种欲望包含着安闲的欲望,因之也就
使人想求得他人权力保障。
好赞誉使人对自己尊重其判断的人作出称颂的行为。因
为受到我们轻视的人,其赞誉也不为我们所重。爱身后之名
的欲望也有同样的作用。尘世之誉,作为乐事而言,在死后
要不是被淹没于天堂上难以言喻的乐趣之中,便会由于地狱
极度的痛苦而被消灭,对于一个人说来是没有意义的。但这
种声誉却决非虚设,因为人们从预见这种声誉并预见其后裔
将由此而获益之中,就可以感到一种眼前的快慰。这种事情
目前虽无法见到,但却可以构想,在感觉方面成为乐事的,在
构想映象方面也是乐事。
从自己认为是同等地位的人处获得难望报偿的厚惠,使
人表面上敬爱,而实际上则隐恨在心。这就像是使他处于一
个绝望的欠债人的状况,由于不愿意见到他的债主,暗地里
希望他去到一个再也见不着的地方。因为恩惠使人感恩,感
恩就是羁轭,无法报偿的感恩就是永世无法摆脱的羁轭。这
对一个同等地位的人说来是令人生恨的。但从我们认为是尊
辈的人方面受惠则使人生敬爱之情,因为这时感恩已经不是
新的压力,而是愉快的接受。愉快的接受就是人们所谓的感
激,这对感恩者说来是这样一种尊荣,以致一般都把它认为
就是一种报答。恩惠虽来自平辈或地位较低的人,只要有希
望报偿就使人生爱;因为在受惠者心目中,这种感恩是一种
相互的帮助和服务,于是就产生一种在施惠上互相超过的竞
争。这是一种最高贵和最有益的竞争,它使胜利者对自己的
胜利感到高兴,而对方所受到的报复则是承认这一点。
加害他人超过其所能或所愿弥补的程度,将使害人者恨
受害者,因为他必需预料到的,不是报复便是怜宥,这两者
都是令人生恨的事。
受压迫的恐惧使人先下手或结群以相助。因为除此之外,
人们就没有保全性命与自由的方法了。
不自信其智敏的人在动乱中比自以为聪明或有权术的人
更能获得胜利。因为后者喜欢商量计议,而前者则将由于怕
上圈套而先下手。动乱中始终在战区内结集并利用部队的一
切有利条件的战略,比任何智谋所能策划出的都强。
虚荣心强而又不自以为能力高,但却喜欢假想自己英俊
豪侠的人,往往只是虚张声势,而不实际动手,因为一旦出
现危险或困难时,他们所能指望的,就只是暴露自己的无能
而已。
这种人如果仅从别人的阿谀,或侥幸成功的前事来估计
自己的能力,而不能从对自己的真正认识中找出成功希望的
可靠根据时,往往会鲁莽行事;而当危险或困难一旦来临时
则只要有可能就退却。他们因为找不到安全的道路,于是便
宁可拿名誉来冒险,而不愿让生命受危;名誉可以找一个借
口来挽救,生命则是任何办法都无以挽救的。
在政治事务方面坚决自信其智慧的人是会有野心的。因
为不在议会或行政方面任公职,具有智慧的荣誉就会失去。这
样说来,言谈侃侃的人都偏于有野心,原因是口才在他们自
己和别人看来都是智慧。
怯懦往往使人犹疑不决而坐失行动的良机。如果一个人
遇事斟酌,到采取行动的时刻临近时还看不清怎样做最好,那
便说明采用哪种方式在动机上的差别并不大。因此,这时还
不决定便是掂斤播两的计较琐事而坐失时机,而这就是怯懦。
节俭在穷人虽然是美德,但却使人不适于完成需要许多
人的力量来一起完成的事。因为他们的努力要用报酬来哺育
和保持活跃,而这样则减弱了他们的努力。
有口才而又善于逢迎,就会使人相信这人,因为前者是
假象的智慧,而后者则是假象的仁爱。如果再加上善于用兵
之名,就会使人们去归附和服从具有这两种品质的人,因为
前二者保证人们不会受他的伤害,而后者则保证人们不会受
外人的伤害。
缺乏学识,也就是对因果关系无知时,就会引导人们或
甚至强制人们去依赖旁人的意见和权威。因为所有与事实有
关的人,如果不倚靠自己的意见,就必需倚靠自己认为聪明
胜过本身而又看不出为什么要欺骗自己的别人的意见。
对语词意义的无知就是缺乏理解,这种情形不但会使人
去信赖自己所不知道的真理,而且也会去信赖错误,甚至连
自己所信赖的人的荒唐话也会相信,因为不彻底理解语词是
既不能识别错误,也不能识别荒唐话的。
由此可见,人们会根据各自激情的不同而对同一事物给
与不同的名称,比如赞成某种个人意见的人,称之为意见,而
反对的人则称之为异端邪说;然而异端邪说也就是个人意见,
只是怒责之意更大而已。
这同一原因还使人们在没有研究和深刻理解的情况下不
能区别许多人的统一行动和群众的多头行为。比方说,对于
罗马全体元老院议员杀喀提林的统一行动和许多元老院议员
杀凯撒的多头行动就不能区别。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把一群
人的多头行动当成人民的统一行动,而这一群人则可能是为
一个人的怂恿所操纵的。
不知道权利、公平、法律与正义的原始结构和成因时,就
会使人把习惯和先例当成行为的准则;以致认为习俗所惩罚
的事就是非正义的,而对自己能够举出例子或(如像那些横
蛮运用这种虚假的公正尺度的法律家所称呼的)先例说明是
习俗所不加惩罚或加以称誉的事则认为正义的。这正像小孩
一样,除开从父母师长那里接受来的教训以外便没有其他的
善恶行为的准则。所不同的只是儿童坚守其准则,成人则不
然。因为长大成人、不像那样听话以后,他们就会忽而讲习
惯、忽而讲理性和忽而讲理性、忽而讲习惯,只看怎样对自
己合适。当自己的利益需要时,他们会放弃习惯,而一遇到
理性对自己不利时,他们又反对理性。这就是为什么是非之
说永远争论不休,有时见诸笔墨、有时诉诸刀枪,而关于线
与形的学说却不是这样,因为在这一问题上什么是真理人们
是不关心的,这种事对人们的野心、欲望和利益并没有妨碍。
我毫不怀疑如果“三角形三角之和等于两直角”这一说法和
任何人的统治权或具有统治权的一些人的利益相冲突的话,
这一说法即使不受到争议,也会由于有关的人在力所能及的
情况下采取把所有几何学书籍通通烧掉的办法,而受到镇压。
不知道远因时,人们就会把一切结果都归之于直接因和
工具因,因为他们所能认识到的原因就是这些。于是在所有
的地方,当人们苦于捐税时,便会向公务人员泄愤,也就是
向包税人、税吏和其他管理公共税收的官吏泄愤,并归附于
反对官府的人一边。这样一来,当他们弄到没有希望申诉正
当理由时,便会由于害怕惩罚或羞于接受宽恕而同时向最高
当局进攻。
对自然原因无知时,会使人轻信,以致许多时候对不可
能的事情也相信。因为这种人看不出其中的不可能性,所以
除了认为这一切都可能真确外再不知道任何相反的情形。由
于人们喜欢在众人中让人倾听自己,于是轻信又会使他们撒
谎。这样说来,无知本身虽然不带恶意,但却能使人相信谎
言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