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长者的风范 >

第3章

长者的风范-第3章

小说: 长者的风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温老只见过数面。最后一次见他,是一九九年三月四日。当时,戴煌等十位首都著名知识分子披露郑州冤案的长文刚刚发表,有一家杂志邀我访问几位知名学者,请他们就此事发表感想。温老和李锐先生都曾关注过这起令人发指的案子,他们又是近邻。于是我电话联系去采访他们。进了温老家,却看见他已躺在床上,讲话十分吃力。夫人钱老师说,早上接电话时还很好,刚才犯的病。没想到,这就是温老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这篇采访录,成为他公开发表的最后言论。四天后,温老就住进了医院。三月十六日,温老逝世。
  三月二十九日,在八宝山举行遗体告别,参加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排成长长的行列,挽联很多,在告别室外挂得满满的。印象较深的有:“九九八一难,留下真言,精选文集,广修传记,烈士精神永垂世;两个二十年,追回逝水,平反大案,不停笔耕,火山爆发逊于斯。”(李锐)“少年始报国,不屈不移不淫大丈夫,历经劫难终无悔,鞠躬尽粹;老耄仍磨砺,至诚至善至爱真君子,著写春秋亦自由,瞑目方休。”(郑仲兵)“写自然科学文章,写社会科学文章,黄卷苇编,孜孜全在求真理;为本身沉冤翻案,为他人沉冤翻案,丹心鹤发,苦苦无非要自由。”(郑惠)“言传身教,春风化雨,门墙桃李万千树;口播笔耕,鞠躬尽瘁,高山松柏八五秋”。(北京广播学院)这些挽联,概括了他的经历、人品和人缘。从他的自传中,可以知道反右的时候,他不忍心把无辜的下级打成右派,自己却被打成了右派。八十年代,他不赞成粗暴地批判不同的学术见解,自己却被推入自由化的行例。他虽然革命一生,但心肠不那么硬,人情味比较重,所以在官场上难以修成正果。温老去世之后,我在一个朋友家里遇到旅美女学者杨瑞。无意间提起温济泽的名字,便引起她的诸多感慨。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早期学生。她对温老的印象就是:领导干部中居然还有这么通情达理,不打官腔的好人。
  所幸的是,温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在出版社编辑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本题为《第一个平反的右派》(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口述自传。我妻子邢小群三、四年前采访过温老,请他回忆过生平往事,知道温老这几年的思想变化。前几年,温老回忆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一些事情时,涉及到一些在世的或去世的要人时,还有所顾忌,嘱咐邢小群发表时一定要删掉某些人的姓名。但在这本口述自传中,他已打消顾虑。比如涉及到胡乔木,他既谈到胡对他的同情帮助,也不讳言他们之间晚年的分歧。我亲耳听到他在《百年潮》杂志的一次座谈会上说起写作的心情: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人常说,思想解放无止境。其实,解放思想,主要是解放自己的思想。这本自传就是温老八十岁高龄以后思想解放新境界的结晶。外界有所不知的是,这本自传印出的还不是全文。有一章碍于目前的舆论环境,出版社请温老撤下。他体谅出版社的苦衷,同意暂时不发。温老也不想把他的想法藏之名山,他在最后一次和我谈话时,还和我谈到在什么时机以什么方式发表的问题。温老对党既忠心耿耿,又忧心忡忡。他的心愿,是希望后来的领导人,能够顺乎民心,顺乎历史潮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