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土让花红
“令风日发动,使善法现前,或时驰觉,一念叵住,即应听止,以治散心 ”。定久等于泡在水里久了,会清凉,得清净,清净久了,就容易昏沉。这时必须要使它起智慧的观察,在定中能起一点升华的力量,这段文字比喻得很好,升华的力量就靠气动。生命的气脉如风,智慧如太阳,风一来乌云就散开了,太阳一照万物都光明,这是两个比方。有了智慧的观照及身体气脉起了变化了,就是 “风日发动 ”。 “使善法现前 ”,使人一切心理行为的良善现前,好像大地让花草万物生长,这点意义很重大。
普通小说上讲学佛的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我们仔细反省,有多少时间我们做到了真慈悲。清朝有位名士袁枚,他说:
“爱民心易起,只是治民难 ”。
我们的心里理论上讲爱天下人、爱这个社会、国家,这个心念容易起。把这个爱民的心拿到人世间来处理事情的时候就困难了,复杂得很。从爱民之心到有爱民的事实,这中间太难了。例如,学佛的四个基本态度,慈悲喜舍,慈是男性的爱心,悲是母性的爱心,喜就是对一切人都喜爱,舍就难了,舍是布施,一切都舍得,讲起来很容易。
有时候有人来说老师你这东西蛮好,是呀!蛮好!他多看两下,想摸一下,我说你不要给我拿脏了,你看这样都舍不得给人家多碰一下。像这样哪里来的慈悲喜舍?爱心容易发,做到非常难,结果只变成一种情绪发泄而已。为什么难做到呢?这里告诉我们,必须风日发动,也就是要智慧朗照及身体上的气脉通了,自然会达到慈悲喜舍的境界,就不会再挂着那张讨债的脸孔。这个时候才能使喜法自然现前,而不是装装样子的。
“或时驰觉,一念叵住 ”,虽然修到了风日发动,使善法现前的境界,但还未到家,只是刚刚有资格称得上是学佛的人,有了这个基础才算是修行入门了。但这样有时候还会驰觉,就是因为观久了起散乱而使得觉性跑开了。 “一念叵住 ”,不能安住在觉性就会起妄念,但不论是善念或是恶念不可让它停留住,停留了就会变成执著,执著久了就会变成绝对的妄想,妄想变成习惯了,连串的妄想就是习气。所以 “即应听止,以治散心 ”,只要念头一散乱就要回过头来修定,来对治散乱的心。
止观双运蓦直去
或沉昏蒙蒙坐雾,即当听观,破此睡熟。或听止豁豁,即专听止。或闻观朗朗,即专听观,是为自修信行,八番巧安心也。
“或沉昏蒙蒙坐雾 ”,一上座因为心跑累了,那个散乱心刚刚休息下来,因此还觉得沉静,然而坐久了便糊里糊涂坠在蒙蒙的雾中。 “即当听观 ”,这时要赶快起智慧的观照。 “破此睡熟 ”,把浑浑噩噩智慧发不起来的境界破除。 “或听止豁豁 ”,豁豁,是虚有其表没有内涵。虽然打坐修止,但是里头没有打坐的定境。 “即专听止 ”,因为修的定是空空洞洞的,就是风日没有发动,气不充满,智慧没有朗照,不是真的得定,因此要专心地修定。 “或闻观朗朗 ”,如果在理上空的境界都解释观察得到,朗朗,像灯开了,两旁的灯也开了,光线太强了,慧观用得太强了。这时也要将就下去, “即专听观 ”,要顺势续下去,把它凝聚下来。 “是为自修信行,八番巧安心也 ”,上面所讲的我们学佛自修,从信门修行进入的方法,相对地修定太过了容易昏沉时要修观;修观太过了容易散乱就要修定。如此反复地八次,叫做八番。善巧方便,自己知道变化,以此安心。
若法行心转为信行,信行心转为法行,皆随其所宜,巧钻研之。自行有三十二,化他亦三十二,合为六十四安心也。
我们修行学佛,想证得佛法成果的人,不论是走做功夫的法行路子;或是从理上入门的信行路子,甚至二者互转,由此入彼。不管是走在哪个法门,一定要选自己性向相近,或是选环境自己比较适合的地方,要善巧地、专一地钻进去研究它。 “自行有三十二,化他亦三十二,合为六十四安心也 ”,自己修行,不管是走做功夫来的或是从理上来的,合起来反反复复有三十二种变化,同时你懂得自修以后,将来你有所成就要教化人家的,合起来也有三十二种变化,这两种合起来共有六十四种法门。这就是天台宗的止观法门。
第六十三章 止观丰佛宴
上一回讲了天台宗修止观的六十四种法门,对于这个法门大家不要轻视了它,它代表了中国的佛法,也是中国的佛教。这是在隋唐之间的智者大师把三藏十二部的教理及修法整合在一起,智者大师在当时不但为中国人所敬重,就是印度的修行人亦尊称为东方小释迦。他当年所编辑而成的止观法门绝对是正信之路,万不可忽略,若想研究天台宗的教义,则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更是不可不读。该书前后共有二十卷,对于一般人而言须费上好多的功夫,然而永明寿禅师把其中的精华抽了出来,放在这里。
中国从隋唐以后的第一流的知识分子,上自帝王将相,乃至唐太宗本人,虽然官做得大,表面上看来都在做世间的事业,然而内心里头都是从事于这种修养,而且走的都是止观的路线。这是最稳当、最实在的。严格来说,宋明的理学家大部分修养的方法也都走止观的路线。只不过他们是用儒家的四书五经的名词来表达,因此这个止观的原理牵涉到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演变史里头去了。真研究起来,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多少的财产,年轻的同学都不知道。下面我们接着看:
胸藏万卷书之弊
复次信法不孤立。须闻思相资。如法行者。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还坐思惟(同维)。心生欢喜。
再说 “信法不孤立 ”,由理论、思想进入的照样可以成就。因此,不要以为走思想的路子不会成就,中国道家所谓 “精思入神 ”,思想进入了专精的状态而到达了神化的境界,也一样进入形而上。但是有个重点,须 “闻思相资 ”,走思想路线必须要学问渊博,就研究佛学来讲,无论大、小乘等三藏十二部经典都必须融会贯通。这些渊博的学问属于 “闻 ”的范围。闻了以后还要 “思 ”,研究。闻而不思,就变成了书柜,以前上一辈的前辈有人学问很好,比如有位已去世的老前辈吴先生,不管是西洋哲学或是中国典籍,没有哪一样不好,而且记忆力又强,但是同辈中叫他书柜。有时他来,熟的人就问,这个问题出在哪个本子上,他马上回答,在哪一本的第几页。这个在佛法就叫做多闻;有些人没有读过书,但是问题一到他手里,他就可以抓出一个重心来。那是一种思想的才能,这属于思。有闻不思不成其为学问,而变成了书柜。有思想而没有渊博的学问则易偏狂,在《论语》中,孔子说: “思而不学则殆 ”,只思而不学就太危险了!因此必须闻思相资。因此走研究教理的路子一样会有成就。这是信行的部分。
夜梦易醒 白日梦难遣
“如法行者 ”,有些人喜欢做功夫的,真正佛法的功夫要做到什么程度呢? “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 ”,只要听到一句教理,解了只做功夫之偏, “体寂 ”,当下就开悟了。 “湛然 ”,清清楚楚、一通百通、一悟百悟,什么都晓得了。自然如止水澄清,梦和妄念都没有了。功夫到家的人有几个特点,身轻如燕、夜睡无梦、昼夜长明,无论是白天或是夜里永远是清醒的。
因此我们说,佛者觉也,觉就是睡醒了的人;凡夫永远在睡眠中。夜睡无梦不算本事,要昼夜无梦,连白天的梦也没有。我们大家做的白日梦更多啊!整天想着要赚钱,房子要多盖一层楼 ……。
前两天我给小孩写信,我说人生有三件事永远解决不了,房子永远缺一间、钞票永远少一张、人才永远少一个。所以人啊!白天的梦永远也做不完。
如果说能做到如法行的人,随闻一句: “体寂湛然,梦妄皆遣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不做人生的白日梦,夜里更加不会有梦,妄想皆空。这个时候, “还坐思惟、心生欢喜 ”,回到你那人生的本位上, “思惟 ”,不是没有思惟,还是知道。 “心生欢喜 ”,初地菩萨叫欢喜地,有无比的欢喜。 “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 ”,这也就是禅宗言下顿悟的境界。
正思惟的修行路线
又闻止已。还更思惟。即生禅定。又闻于止。还即思惟。妄念皆破。又闻止已。还更思惟。朗然欲悟。
“又闻止已,还更思惟,即生禅定 ”,在理上及事上到达这个 “体寂湛然,梦妄皆遣 ”的时候就自然得止了,这个止不同于初步把所有妄念挂在一个念上的止。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取正思惟,然后才能得到禅定。 “又闻于止,还即思惟,妄念皆破。 ”又听到这个理马上心念空掉了,绝对没有妄念。 “又闻止已,还更思惟,朗然欲悟。 ”有些人一听到这个理心念清净了,但是不要以为是到家了,还要正思惟,就像十五的月亮从东方一出来,整个世界照得都很清楚,好像要开悟了。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心大欢喜。又闻观已。还更思惟。生善破恶欲悟等。准前可知。此乃听少思多。名为法行。非都不听法也。
再来讲观,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心大欢喜 ”,法行人由止生观来平衡,观理或观境,在这里头还要正思惟,正思惟很难解释,彻底讲在禅宗也就是还要这么一悟,心里头便可生出大欢喜来,所以有些行者在这时候一整天对人都是嘻笑傻笑的样子,有点半神经似的,如果定的功夫不够,又未能由舍入寂,便成了一种乾(干)慧,有人变得很会作诗,诗兴不止,也是一种毛病。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生善破恶欲悟等,准前可知。 ”有一些人一听到这个理,观念上到达了,还要正思惟,而生出善法的境界,不过这时有的又成了执著,看到别人有不好的行为看不过去,对于自己有不好的杂念也无法忍受,好像是开悟,但还是毛病。对于善恶分别得太清楚,在心地上就无法善恶清净。
清末刘锷的《老残游记》里头有首诗非常好,其中两句:
自从三宿空桑后,不见人间有是非。
佛教戒律中头陀行不可三宿空桑,怕留情人间,意思是自从学佛以后,此心已经平了,无是无非。有时候用功到了某种阶段对于是非善恶,反而分辨得更清楚,这也会成为一种偏执的魔障,千万不要认为是道哦!在观中所现的 “生善破恶欲悟 ”等现象,它是一种向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