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940-吕景琳正说洪武大帝朱元璋 >

第24章

5940-吕景琳正说洪武大帝朱元璋-第24章

小说: 5940-吕景琳正说洪武大帝朱元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喜庆与祥瑞丛出叠见,把士气鼓动得十分高涨。八月二十日,抵达安庆。很快,廖永忠与原安庆守将新近投降的水师将领张志雄(外号长张)率部攻破安庆水寨。但攻城之战却遇到麻烦。守城部队坚壁不出,又死命抵抗。从早晨打到晚上,毫无进展,双方死伤惨重。刘基告诉元璋,陈友谅的后备力量很强大,下游的张士诚随时可能抄袭后路,数万军队困顿在这里,战事久拖不决,极容易陷进腹背受敌的险境。只有速战速决,才能使友谅震惊,士诚胆寒,克敌制胜。他建议立即放弃拔城计划,以陆军偏师围城作为疑兵,催大部水师疾驶而上,直捣友谅老巢江州(九江)。元璋依计而行。大军压境,使友谅的沿江一路小股布防,望风逃窜。船到彭泽县的小孤山,驻防的丁普郎和傅友德投降。这个傅友德是碭山人,原是刘福通手下的将领,跟随李喜喜西进被阻,转入四川,不为明玉珍所容纳,顺江投陈友谅,也未能重用,被派在丁普郎手下驻守小孤山。他久闻元璋大名,此时正赶上丁普郎无心恋战,便一起投降。元璋见他生得膀阔腰圆,又久历战阵,便十分喜欢,不久便委以重任。他后来成为元璋手下一员骁将。    
    沿途防线迅速崩溃,元璋水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江州城下,友谅猝不及防,还以为是神兵自天而降。廖永忠在船尾造桥,名曰“天桥”,高与城齐,将船顺风倒行,使“天桥”与城墙连接,战士们攀缘而上,一下子攻进城去,陈友谅携妻子连夜逃奔武昌。江州是陈汉政权的都城,此地一失,江西全境震动。后方的安庆也不攻自破了。    
    不出刘基所料,当张士诚得知元璋西进的消息,几经犹豫,果然派出了攻击的部队。他遣手下大将李伯升统兵十万,水陆并进,攻打太湖西岸通向应天的要塞长兴。长兴城中守卒不过七千,情况十分危急。但是,刘基与元璋运兵的神速,决策的果断,更显出士诚部署的拖泥带水,待他的部队压向长兴的时候,元璋早已在酋线奏凯,早已自江州四处略地,扫荡蕲州、黄州、饶州、建昌等州郡了。他完全可以抽出兵力赶赴支援。元璋先派出应天、宜兴、宁国部队,暂时没有能够阻挡住敌人兵锋。李伯升以九个军寨扎于长兴四周,造楼车伏瞰城中动静,又运土石填城壕,放火船烧水关,昼夜攻击,势在必克。守将耿炳文闭城固守,相持一个多月。元璋决定派出常遇春率师前往。说来也实在可笑,常遇春兵到城下,还没有交战,李伯升就连夜弃营逃跑了。常遇春纵队追击,倒将李伯升的部队斩杀俘虏五千多人。李伯升逃也有逃的道理。常遇春勇悍难敌,战未必胜,而一旦逃到平江城就安全多了,反正张士诚对逃将并不惩治。


第四章 大踏步往皇帝宝座奔去一、刘基掐指算天意(4)

    朱元璋坐镇江州,锐意经营江西。江州路、袁州路、抚州路、建昌路、饶州路都先后从友谅手中夺得。江西省会龙兴路(治南昌)已在四面包围之中。城中守将主战主降,各持一端。行省丞相胡廷瑞犹豫不决,手下祝宗、康泰二员战将疑惧更深,极力主战。最后,胡廷瑞决定派郑仁杰到江州面见朱元璋。在谈判过程中,当元璋听到以不改编和解散原有部队为投降条件时,不禁勃然变色。这些都看在刘基的眼里,他急在元璋侧后踢了踢他的坐椅。元璋也真够机灵,他立即醒悟了:投降是关键,条件是可以转变的,何必以执著坏大事。随即改换口气,满口应承,并写了一封长信给胡廷瑞,以消除他们的疑虑。信中写道:“足下恐分散所部,属之他将,此足下之过虑也。吾起兵以来,十年于兹,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其有能审天时料事机不待交兵挺然委身而来者,盖其意亦欲立功当时,垂名后世。大丈夫相遇,磊磊落落,一语契合,洞见肺腑,故常赤心以待之。随其才而任使,兵少则益之以兵,位卑则隆之以爵,财乏则厚之以赏,初无彼此之分,此吾待将士之心也,安有散其部属,使人自疑,而负其来归之心哉!且以陈氏诸将观之,如赵普胜,骁勇善战,以疑见戮,猜忌若此,事竟何成?近建康龙湾之役,予所获长张、梁铉诸人,用之如故,视吾诸将,恩均义一,无有所间,其长张破安庆水寨,梁铉等攻江北,功绩茂著,并膺厚赏。此数人者,其自视无复生理,尚待之如此,况如足下不劳一卒以完城来归者耶!然得失之机,间不容发,足下当早为之计!”胡廷瑞得到书信的承诺,即派康泰到江州请元璋亲到龙兴受降。龙兴的降附,又带动了瑞州、临江、吉安等路纷纷归顺。江西大部分地面已在元璋的掌握之中。    
    元璋此次督师大获全胜。至正二十二年(1362)二月初,他命令邓愈以行中书省参政镇守洪都(元璋改龙兴为洪都,即南昌),继续经营江西,便准备与刘基一起返回应天了。但刘基却恳求元璋放他回青田去。原来去年八月将要自应天出发时,刘基接到了他母亲去世的噩耗。在这个节骨眼上突来这种消息,元璋也很震惊,一怕刘基过于感伤,更怕弃他而去,便立即写了封亲笔信,加以劝留。书信写道:“今日闻知老先生尊堂辞世去矣,寿八十余岁,人生在世能有几个如此。先生闻知,莫不思归否?先生既来助我,事业未成,若果思归,必当且宽。于礼,我正当不合解(教)先生休去,为何?此一小城中,我掌纲常,正宜教人忠孝,却不当挡先生归去。昔日徐庶助刘先主,母被曹操操将去,庶云:方寸乱矣,乞放我归。先主容去,致使子母团圆。然此先生之母若生而他处,以徐庶论之,比当以徐庶之去。今日先生老母任逍遥之路,踏更生之境,有何不可。先生当以宽容加餐,以养怀才抱德之体,助我成功。那时必当遣官与先生一同乡里,荐母之劬劳,岂不美哉。”鉴于大战在即和元璋苦苦挽留,刘基只好以国事为重,暂留在元璋身旁。现在已是战争间歇,刘基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葬母。元璋也只好答应,但请他早去早回,不要拘守三年守制之礼。并问,先生还有什么交代。刘基说,陈友谅、张士诚一时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所担心的,一是浙东投诚的苗兵,一是洪都新附的降将。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将校部曲,一有疑惧和机会,就可能酿成祸乱。    
    刘基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至至二十二年(1362)二月初七,金华、处州苗兵叛乱,整个浙东震动。    
    苗军元帅杨完者的部将蒋英、刘震、李福等从桐庐归降,一直隶属胡大海麾下。胡大海大胆使用他们,信任他们,对他们的烧杀淫掠也严加限制。这些痞匪成性的人便想摆脱约束,俟机谋叛,只是碍于胡大海的恩德,不忍下手。李福说道:“胡参政固然是待我们不薄,但是,既然兵权在他手里,不杀了他,又怎么行动呢?举大事就不能顾私恩。”刘震、蒋英被说动了,便与驻衢州、处州的苗师李佑之等取得联络,约定二月七日同时行动。这天,蒋英到金华分省官署请胡大海去八咏楼观射,大海欣然前往,正准备上马,一个叫钟矮子的突然跪于马前,诉说蒋英等要杀死他,请参政救命,如何如何,大海没来得及询问,回头去看蒋英,蒋英从袖中拿出铁槌,做出要击杀钟矮子的样子,手一抖动,直向大海头部击去,大海立时倒地。蒋英割了大海人头,上马而去,胁迫大海的将领屈服,刘震、李福等一时俱起,杀死大海儿子关住,逮捕分司郎中王恺等。王恺自太平跟了朱元璋,就很受器重。苗军之降,王恺亲自到桐庐军中抚喻,与苗帅结交为朋友。胡大海镇金华,王恺措置军赋兵器,保障后方。当时常遇春也驻兵金华,他的部将曾骚扰百姓,王恺得知,命令捆到街道通衢,鞭打示众。常遇春认为损了他的面子,找王恺理论,王恺正色道。“民是国家之本,打一个部将而民得安居,这应该是将军乐闻乐见,求之不得的,有什么不好。”遇春立时气消,并向王恺道了歉。当时正赶上金华饥馑瘟疫,王恺便开仓赈济,开设惠济局为百姓士兵送药治病。百姓将士都感戴传颂王恺的恩德。此时王恺被俘,宁死不屈,好多人都为他求情。蒋英、刘震、李福也不忍杀他,有一个党羽叫吴得真的与王恺有矛盾,说留着他只会遗患,遂将他处死。金华落入苗帅之手,典史李斌用绳子吊出城,向严州李文忠告变。文忠发兵征讨。蒋英等便放兵抢掠,投奔张士诚而去。李文忠安排好衢州防务,赶到金华,处理善后,安抚百姓。    
    二月十一日,处州苗帅李佑之、贺仁得听说金华方面已杀了胡大海,也举兵叛乱,杀了判院耿再成,行省都事孙炎,知府王道同,太祖养子朱文刚(小名柴舍)等。李文忠闻变,派一支部队屯守缙云,以待援军。这时衢州苗帅也蠢蠢欲动。守将夏毅十分恐慌。可巧听说军师刘基在礼官的伴同下来到城外,真是大喜过望,便急忙锣鼓喧天亲去迎接。刘基加强城内戒备,命令各属县稳定局势,对外则宣称,军师亲帅援军即将赶到。衢州苗帅慑于刘基的声威和城内外的森严秩序,没敢轻动。    
    这次张士诚可真是瞅准了机会。二月初七蒋英在金华叛乱,初八他就派他的弟弟张士信向靠近金华的诸全(元璋改诸暨为诸全)发动了攻击。守将谢再兴全力据守,相持了二十九个日日夜夜。张士信再度增兵,谢再兴不得已向李文忠求援。文忠派出胡大海义子胡德济往援,谢再兴仍感到无法支撑,但文忠确实无能为力了。这时,文忠听说元璋派出的平章邵荣的增援部队即将到达,便与都事史炳商议:“兵法说‘先声而后实’。现在诸全被围日久,敌人声势很盛,我军单弱,只有以计谋取胜。邵平章援处州的大队正在路途,如果借他的声威,长我的声势,也当为制敌一策。”史炳十分赞成,便对外扬言,右丞徐达、平章邵荣带领大部队已经到了严州,眼下就要对诸全发动反击。又使人将宣传布告偷偷张贴在士信兵将驻扎的古朴岭。士信的将士听到传言,看到布告,不禁人心惶惶。原来士信和他的将领们一个个骄奢淫逸,无心打仗。在他们的军阵中,赌博行令,吆五喝六,女妓歌舞,宴醉终日,也是“以酒令作军令,以肉阵作军阵”,哪里还愿意冒犯锋镝出入生死去硬打硬拼呢?所以一听说徐达、邵荣的名字,便掷旗息鼓,准备逃跑了。谢再兴与胡德济得到这个情报,半夜里打开城门突然出击,在一片喊杀声中,敌兵乱做一团,互相践踏,有些落水而死。张士信大败而归。到三月底,邵荣、胡深等收复了处州。浙东的这场叛乱总算平定了。


第四章 大踏步往皇帝宝座奔去一、刘基掐指算天意(5)

    至正二十二年(1362)的春天,对元璋说来真是祸不单行。就在金华叛乱、处州失守、诸全吃紧的时候,三月十七日,祝宗、康泰在洪都又发生叛乱。祝宗、康泰当初投降就很勉强。既降之后,处处感到失落,局促,不断在胡廷瑞面前发牢骚,扬言要离开洪都而去。胡廷瑞反复开导,晓以祸福,二人暂时隐忍。元璋带胡廷瑞回应天,而把祝宗、康泰留在江西。胡廷瑞把祝、康的情况隐约地作了报告,元璋便发使者到洪都,传谕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