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帝国的灭亡 >

第7章

第三帝国的灭亡-第7章

小说: 第三帝国的灭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ず皆耸涠咏换稹T谡�2月5日白天和6日到7日夜间,在盟军空中力量的严密掩护下,U型潜艇的进攻受阻,但是进攻并没有停止。U-402号潜艇在4个小时内就击沉了对方6艘船只。7日白天,盟军又恢复了空袭。来自第220中队的一架“飞行堡垒”轰炸机将U-624号潜艇击沉;“自由法国”军队的“半边莲”号护卫舰也将U-609号潜艇击沉。然而,到了7日夜晚,U-402号潜艇击沉了盟军第7艘船只。2月9日,战斗结束,SC118护航运输队损失了13艘船只;德军损失了3艘U-艇,另外有4艘U型潜艇遭到重创。这是此次战役中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 
  在强大的护航力量(包括5艘驱逐舰)的保护下,护航运输队在战斗中仍然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损失,这让英国海军上将马克斯·霍顿爵士非常忧虑。然而,就在英国人为SC118护航运输队的损失而忧心忡忡时,邓尼茨元帅(1月底被任命为德国海军总司令)对自己潜艇部队所遭受的重创同样坐卧不安。当时,德军虽然占据了上风,但他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活动,同时还对盟军行之有效的护航作战行动非常担忧。 
  对于盟军而言,当2月21日ON166护航运输队遭到21艘U型潜艇的攻击时,形势变得更加糟糕。德军的首轮进攻并不顺利:U-225号潜艇被击沉;第二天,由于指挥塔的密封舱门出现故障,U-606号潜艇被迫浮出水面,并遭到美国海岸警备队“坎贝尔”号快艇的攻击。潜艇长时间地处于漂浮状态,幸存人员在甲板上一边吃着腊肠、喝着香槟,一边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期间,一名艇员在酒精的壮胆下还将一位不受欢迎的中尉揍了一顿。尽管盟军的护航舰艇作战经验丰富,仍然有14艘船只,也就是整个护航运输队的22.2%的船只在U型潜艇的攻击下葬身海底。但是,正是护航舰艇的奋力苦战,才使得护航运输队免遭全军覆没的厄运。这时,战场局势已经非常明显,战斗的高潮即将来临。 
  战斗高潮 
  对于盟军而言,当4支护航运输队———SC121、HX228、SC122和HX229———接连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时,危机时刻终于到来了。3月6日到7日夜间,U-566号和U-230号潜艇与SC121护航运输队遭遇,双方随即展开交火,一艘商船被击沉。第二天,海面上刮起了10级大风,交战双方的接触暂时中断。后来,德军潜艇又很快恢复了接触。在随后的3天里,又有12艘船只被击沉。 
  在“狼群”的攻击下,HX228护航运输队损失惨重,被迫奉命向南撤退。但是,德军截获了这道命令,随即派出另一支“狼群”前往阻击。3月10日,HX228护航运输队被U-336号潜艇发现。与SC121护航运输队不同的是,HX228的护航力量异常强大,其中包括4艘驱逐舰、5艘快艇和美国海军TU24.4.1航母支援大队(也称第6护航大队)。该航母支援大队包括1艘“博格”级护航航空母舰和2艘驱逐舰。由于天气恶劣,“博格”级航空母舰无法起飞舰载机进行作战,这就意味着在保护护航运输队的安全时,它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帝国的灭亡 第二部分   
  第6章 轰炸德国(1)   
  20世纪20和30年代,英国皇家空军已经形成了基于战略轰炸效果的作战理论。但是,截至1939年战争爆发时,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对于轰炸德国本土的准备工作仍然不足。除了派出轰炸机空袭德国存在实际困难之外,英国人还担心对德国城镇的轰炸将引发德国人的报复行动,因此,英国轰炸机司令部主要对德国军事目标实施空袭。由于德军战斗机的拦截,最初的轰炸行动出现了灾难性的后果,最终英国决定将轰炸改在夜间进行。英国轰炸机装备的导航设备十分原始,再加上多数皇家空军导航员缺乏夜间精确导航的训练,轰炸机的突袭效果并不明显。 
  另外,影响轰炸效果的另一个事实情况是,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轰炸机(惠灵顿、惠特利、汉普登)的载弹量不够大,无法装载足够多的炸弹实施切实有效的轰炸。同时,英军轰炸机也缺乏足够的油料向第三帝国腹地发动空袭。战争爆发前,英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些不足,开始下令研制重型轰炸机。1940年8月,第一种重型轰炸机“肖特·斯特灵”正式加入现役,紧接着,“阿诺·曼彻斯特”和“汉德利·佩奇·哈利法克斯”等重型轰炸机也先后加入服役。1941年初,这三种重型轰炸机分别组建了三个轰炸机中队,但仍然无法达到空袭德国并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度。在轰炸行动中,老式轰炸机首当其冲地担负了对外围目标的轰炸任务。更为糟糕的是,曼彻斯特出产的罗尔斯-罗伊斯“秃鹰”发动机的性能很不稳定。最终,英国皇家空军不得不用4部罗尔斯-罗伊斯“梅林”发动替换了原始设计的2部“秃鹰”发动机,这就是所谓的“阿弗罗·兰开斯特”轰炸机。然而,英国皇家空军对轰炸机进行重新改装和设计,意味着第一个重型轰炸机中队在1941年底之前无法编入现役。 
  由于无法在夜间实现精确打击,轰炸机司令部倾向于采取区域轰炸的方式,实现摧毁德国工业的预期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德国所有城镇发动空袭,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平民死伤的风险。空军元帅亚瑟·哈里斯出任轰炸机司令部司令后,于1942年初逐渐开始采用这一方法。哈里斯是区域轰炸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这一方法将帮助英国最终赢得战争。如果实施足够规模的空中轰炸,那么不必动用地面部队就可以击败第三帝国。 
  千机轰炸行动 
  1942年5月30日至31日夜间,哈里斯派出1000多架飞机对德国科隆实施轰炸,这就是所谓的“千机轰炸”行动。可以说,这不仅是英国轰炸机司令部的转折点,还是轰炸机成为一种极其关键的战争武器的转折点。这次空袭行动主要是为了宣传,旨在显示轰炸机司令部有能力对重要目标实施破坏性轰炸。为了使轰炸机数量达到所需的1000架,哈里斯被迫从教练机部队抽调兵力参加进来。这是一次非常冒险的行动,但最终仅仅损失了40架飞机。在对科隆进行轰炸后,英国皇家空军紧接着对埃森和不来梅进行了轰炸。但是,这种大规模轰炸行动给轰炸机部队的训练带来了不利影响,加之后来凸显出来的维护需求等问题,轰炸行动的价值大大降低。 
  哈里斯同样非常关注如何改进轰炸准确度的问题,他下令优先研发一种辅助导航设备,帮助更多的飞机抵达预定目标。他还推进战术创新,集中更多的轰炸机对目标实施轰炸。这些做法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最初的时候,哈里斯却反对一项对提高轰炸机攻击精度贡献最大的提议。在1940年至1941年冬季,德军对英国发动“不列颠空战”期间,德军轰炸机在一支导航部队的引导下抵达目标上空,导航部队利用一种特殊的炸弹来指示目标。对于英国轰炸机司令部而言,这是一种非常简便的办法,组建一支携带目标指示炸弹而非常规炸弹的导航部队,为随后而至的轰炸机群清楚地标示出攻击目标。但是,哈里斯却反对这项计划,他的意见最终被空军参谋部的决策者驳回。1942年8月15日,轰炸机司令部成立了第一支由空军准将唐纳德·班尼特指挥的导航部队(后被命名为第8轰炸机大队)。1942年底,导航部队开始发挥作用,在它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轰炸机准确轰炸了目标。同时,一种新型的无线电导航设备———欧波系统,也开始装备到“蚊”式轻型轰炸机,使其能够精确地抵达预定目标上空。   
  第6章 轰炸德国(2)   
  1942年,哈里斯采取的种种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轰炸机部队的战斗力,但是仍不足以向德国发起一场决定性进攻。到1942年底,出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情况,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第一支轰炸机部队抵达英国,使得24小时昼夜轰炸德国成为可能。战争进入1943年,盟国轰炸机部队将面临更多的考验和困难,但是已经稳步发展成为战争的重要武器。尽管单纯的轰炸行动并不能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但是已经对德国产生了明显作用。 
  令人畏惧的第8轰炸机中队   
  第7章 法国解放(1)   
  斯大林公开声称,第二战场的开辟与否是考验英美两国与苏联之间合作诚意的一个标志。虽然进军意大利可以算作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计划的一部分,但斯大林认为,西方盟军在缓解苏军压力方面并没有竭尽全力(然而,他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盟军在此关键时刻进军意大利已经迫使希特勒从库尔斯克战场撤军,进一步动摇了其部队的士气)。事实上,为了打败纳粹德国,英美两国一直都在考虑进军法国,这一点毫无疑问。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样,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场应当在法国,而不是意大利和其他任何地方。 
  前期计划 
  事实上,在卷入战争之初,美国就对进军法国怀有热切期望。1942年年初,虽然美国没有能力立即对欧洲大陆的德军形成威胁,但美国人并没有因此碌碌无为,而是积极地构思怎样有所作为,以加快战争早日结束。由于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奉行孤立主义政策,美国的军事实力比较弱,因此在参战初期处于劣势。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美军的规模虽然较大,但是,要想与欧洲大陆的德军抗衡,它还需要时间进一步壮大。另外,一旦参加对德作战,美军将面临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区两线作战的局面,这也将对美军实力的壮大产生影响。德国人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据此认为,美军最早要到1943年年初才能到达英国,并以此为跳板向欧洲大陆发起进攻,开辟第二战场。除此之外,德军在苏联的攻势也没有像当初预想的那样顺利;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也即将打响。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德军决定仍将主力部署在东线战场。 
  在将德军主力继续部署在东线的同时,希特勒认为有必要沿着欧洲西北海岸线构筑一条强大的防线,抵御盟军可能发起的进攻。1942年3月,希特勒正式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下令要求沿着法国—西班牙边界至挪威北角修筑一条巨大的防线。希特勒确信英军将把挪威作为首选的登陆地点,他认为英军急于保护在北极地区的运输船只免遭U型潜艇的蚕食。虽然这一推理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盟军在决策时非常明显地避开了这一点。英军或美军根本不会选择挪威作为登陆点,因为这里距离英国本土太远,与法国相比,从挪威登陆将面临很多后勤问题。即便如此,希特勒还是下达了优先修建挪威海岸防御工事的命令。他的命令得到了不折不扣地执行。截至1943年底,德军在挪威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海防体系。由于德军将主要精力花费在修建挪威海防线上,法国海岸相对被忽视,防御工事的修建工作刚一开始就步履缓慢。当英、加军队1942年8月18日在法国迪耶普海滩登陆时,那里的防御工事仅仅完成了一部分。 
  迪耶普突袭战的影响 
  盟军的迪耶普突袭行动虽然未能取得成功,但它为后来的诺曼底登陆作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