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

第266章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266章

小说: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拘礙,不能互相通達;降至五趣雜居地之欲界中,又復區為三界,不相聞見,不互
往來。一曰、天界,往來見聞但及天與仙神;二曰、人界,往來見聞但及人與傍生;
三曰、鬼界,往來見聞但及鬼與地獄。又復鮮知夙命,不了他心,無不晦昧昏迷,故
願離脫;欣彼極樂淨土顯豁開通,拢刍ヒ姡}耳相聞,他心鑒照,夙命清淨,身境
無障,法性圓融,無不光明洞朗,故願往生。
乙  願早往生淨土得斷無盡煩惱而成無上佛陀
在此娑婆世界,雖發成佛之心,惡緣充滿,善緣稀罕,修行甚難,多有退失,少

得成佛。往生極樂世界,即具成佛之因,善緣具足,惡緣絕無,修行甚易,決不退失
,皆得成佛。為成佛故,願生淨土,乃菩薩之大智心也。若無此願,雖得往生,未能
即從上品生。
丙  願早往生淨土得學無量法門而度無邊眾生
在此娑婆世界,欲一生中成就佛菩薩行,具足諸佛菩薩功德智慧,通達無量方便
法門,善能隨順一切眾生種種根機性欲而為化度,甚難甚難!然一往生安樂淨土,花
開見佛,證無生忍,即得深達實相,遍通法性,分身十方世界,普度無邊眾生。為度
生故,願生淨土,乃菩薩之大悲心也。若無此願,雖得往生,未能即從上上品生。
三  行
信真願切,若不實行修習,如病人雖欲服臁っ钏幎脜s病延年、身輕力健之效
,然不如法眨瑒t還與此臁っ钏帪闊o關係,不能得其成效;此亦如是。故信立、
願具,當濟之以行,約之行亦有三:

甲  通行
一者、孝養父母,敬事師長,救護生臁6摺⒕唣Х稹Х鸱āХ鸱ㄉ
,持戒修善。三者、存自覺、覺他人、覺行圓滿之心,信因知果。此三種行,蓋為信
佛教者通常之行,而觀無量壽佛經亦取為往生安樂之要行也。
乙  正行
正行者,即念阿彌陀佛也。通言念佛,未專指念阿彌陀佛,今則為求往生安樂土
故,專指念阿彌陀佛也。即念阿彌陀佛,復有:覺性念、觀相念、持名念之三種。茲
就古今賢哲所親驗遵行之至簡至妙者言,無過持名唸佛。持名念佛,復有三種:一、
每日定課念:復有二種:一、於每晨起身,盥漱之後,於佛像或佛經之前,面西正立
,唱皈依佛一拜,唱皈依法一拜,唱皈依僧一拜,唱南謨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拜,唱南
謨彌勒菩薩一拜,唱南謨普賢菩薩一拜,三唱南謨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三
拜;然後或長跪、或端坐、或仍正立;或出聲朗念、或澄心默念阿彌陀佛四字,隨氣

長短,盡十口氣。念畢、再唱南謨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一拜,唱南謨觀世
音菩薩一拜,唱南謨大勢至菩薩一拜。又誦發願偈曰:『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
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然後隨作他事,所費不過十分鐘耳。
依此日日行之有恆,命終決定往生安養。如行役於外,不能供像禮拜者,當向西合掌
立禮,惟念阿彌陀佛而誦偈回向,亦不可缺也。二、於每日隨定幾時幾次,用數珠記
聲數念之,每日定課念幾百聲、幾千聲、或幾萬聲不等,須以漸能增加不可減少為要
。每時起訖禮拜唱誦如上,依此日日行之有恆,命終決定往生安養。
二、恆時隨緣念:於一切時,於一切處,隨一切緣,作一切事,行住坐臥,語默
動止,見聞覺知,色聲味樱挠兴迹庥兴^,即攝六根以念南謨阿彌陀佛。若
殺生而不能救,當念南無阿彌陀佛,度其識神而往安樂。若遇病人而不能護,當念南
無阿彌陀佛,釋其悲痛而生安樂,並須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及佛願力,勸其
專念求生。若遇休閒,當念南無阿彌陀佛,願令甯靜而勿撸紒y想。若遇勞苦,當念

南無阿彌陀佛,願令精進而得成就安息。推而廣之,通而貫之,無非南無阿彌陀佛之
一淨念相繼而已。然此行頗不易行之,最好兼修每日定課之念,除每日定課之念外,
乃修此恆時隨緣念,則千穩百當矣。
三、剋期取證念:休息世緣,捨離人事,或獨自己,或共善友,或於佛寺,或於
靜室,或定一日乃至七日,一七日乃至七七日,數月乃至一年,數年乃至終身,禮敬
佛法,懺除業障,兼誦往生淨土經典及諸大乘經律,心心發願往生極樂,晝夜六時長
坐經行,專念阿彌陀佛,剋期念成一心不亂,親證念佛三昧,現前即得了了常見西方
極安樂淨土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常會一處,則未捨娑婆之報,已證極樂之果矣。故
已修前之二行者,能於每年結一念佛七會,行之尤好。
丙  住行
隨喜隨力修布施中財施,所謂刻印經書,造塑塔像,立寺修齋,飯僧放生,建橋
築路,賑饑濟貧,恤孤養老,救災護病,燈明船渡,茶水湯藥等等。隨喜隨力修布施

中法施,所謂自孝父母,教人孝父母,自護國家,教人護國家,自受三皈,教人受三
皈,自持五戒,教人持五戒,自念阿彌陀佛,教人念阿彌陀佛,自誦大乘經典,教人
誦大乘經典,乃至開大法會,建大法幢等等。要之、凡有善利,無不興崇,而一一皆
發願回向往生極樂,不求人天福報,則萬善同歸,同歸淨土矣。
釋太虛曰:夫修此法門者,如赴他處取一物然,信者、如目,要須見得明了,確
有其物,確是可取之物,確是吾所能取之物,然後得取之也。行者、如足,雖舒目遙
見而足不前進則不能取,足雖前進不欲伸手取之,仍不能得,必目、手、足三者同時
俱撸崮巳〉弥9什晃ㄓ行牛嗖豢蔁o行願,有願、不可無信行,有行、不可
無信願;抑亦有信願不可無行,有願行不可無信,有信行不可無願也。佛乘妙寶,曰
信、願、行。能確然有得乎此,念阿彌陀佛往生安樂淨土之法門,更無剩義。神而明
之,存乎其人。(上海佛學書局流通本)


講學與修行
 ──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講──
講學以明心為切要,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起信論云:『言眾生心,則攝世出世間一切法盡』。以一切法皆由心緣起,依持
乎心也。蓋心有特性,一者、能活動了知,二者、能保存經驗──受熏持種──,非
此則不名心。由活動了知,則能變緣現前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一切諸法;由保持經驗
,則能回憶已經之事而推想未來之理。四拢⒘步栽旌跣模健⑷澜跃吆跣模
故明心即遍明一切諸法也。明心即遍明一切諸法,是以佛雖遍談諸法,廣為無量無數
,略攝為三藏十二部,皆不出乎此心。唯說乎此心,而心遂為講明一切佛法學理中最
切最要者。若能明達此心,則見一切色皆見此心,聞一切聲皆聞此心。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公案,更無餘事;故云:法界唯心。明心即明諸法,故心無體而即以諸法之體
為體;諸法之體,清淨本然,周遍常住,故心之體亦清淨本然,周遍常住,謂之真如
法性。故心無相而即以諸法之相為相,諸法之相,含融廣大,攝入交羅,故心之相亦
含融廣大,攝入交羅,謂之如來德藏。故心無用而即以諸法之用為用,諸法之用,種
現相生,緣起無盡,故心之用亦種現相生,緣起無盡,謂之拢惨蚬P闹w相用即
一切諸法之體相用,故心之體相用,無乎不在,無乎不具,無乎不貫澈,無乎不笎絡
,所以體大、用大、相亦大,而在人即人,不事他求,謂之佛心可,謂之眾生心可,
謂之人心亦無不可。離現前之心而別求一切法者,謂之外道;離現前一切法而別求一
心者,亦謂之外道。一切法皆以真如為體性,故心之體性即真如,而拢踩緶Q善惡因
果皆寂滅常如焉。一切法皆以生滅為相用,故心之相用即生滅,而拢踩緶Q善惡因果
皆緣生無性焉。是之謂一心真如生滅,亦謂之真如生滅一心,所云:講學以明心為切
要者,大義如是。

佛之現身說法,皆為今世間一切有心者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皆是由解起行,由
行趣證者。解非行終為空解,證非行無由實證,故謂佛法於信解行證尤重乎行,亦無
不可。但行門無量,略攝為八萬四千對治煩惱法門,與密教中種種真言持誦儀軌,華
嚴五十三善知識各由一門以成解脫,楞嚴二十五無學者各由一門以證圓通,以及帝心
之法界觀,達磨西來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並大小乘所通用之不淨觀、慈悲觀、緣起
觀、數息觀、念佛觀等等,莫非修行之妙門,今何以獨言修行以念佛為穩當耶?
於此先要知佛法之宗旨,次要知佛為何義。應知諸佛出世,別無所為,只為一切
眾生昧其本來是佛,一向迷而不覺,於自心所變種種身根境界上,起惑造業,隨業流
轉,生死輪迴不了,往受種種勞懀量啵艘来蟊觐姡O諸方便,務令一切眾生無
不從自心中開發無上遍正覺知,同佛一樣受用平等妙樂,此為佛法之宗旨。其次、應
知佛不同天神、地祇、人鬼一般,只是吾人及一切眾生中之已經成就無上遍正覺者。
吾人從佛法中修行,乃是發心學佛成佛,並不是發心學天神、地祇、人鬼。所以吾人

之標準祗在學佛,吾人之目地祗在成佛,一剎那心中忘失學佛及成佛,即為忘失所依
持之標準及所欲達之目的。念者、即是不忘失之謂,心心持念於佛而不忘失,則自然
一切舉止言動皆趨向於佛,而一一皆為趨向無上菩提之妙修行路。暫有一剎那不記念
乎佛而有所忘失,即為忽然不覺,無明心動,動則有苦,便自迷了方向,枺髂妫
舉步動足皆不知如何是好。換言之:一剎那不記念佛,即是忘失了所發之菩提心,則
無論修何勝行,皆只成人、天、魔、梵有漏因果,及聲聞、緣覺權乘因果矣。唯念佛
為能總持一切趨向佛果菩提之勝行,而使一切所行無不趨向菩提,絕無滲漏,絕無歧
退,故修行以念佛為最穩當也。
此為根本之念佛。釋尊更有巧妙方便,以憐愍一切雜想紛飛眾苦交逼之有情,雖
知念念不忘佛之義,而未能真得念念不忘乎佛,親切相應;無常一到,未免隨業流轉
,乃教以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之法門,即仗彌陀大願,臨終一生極樂,得與諸
佛菩薩常會一處,勝緣增上,使之心心念念不忘失佛,直趨無上正覺,此尤穩當中之

穩當也。
知此根本及方便之念佛,乃知始從凡夫發心以歷三拢t乃至成佛,無不須念佛
,無不由念佛。蓋念佛不念佛,即佛魔之分界,淨染之兩途也。不唯一切有情由學佛
以求成佛,皆不離念佛,乃至十方過現諸佛之普度眾生,亦是不離念佛。以常念一切
眾生本來是佛,所以現種種身,說種種法,以化導眾生成佛故。設使不念一切眾生本
來是佛,則眾生本不能成佛,又何為徒勞無功而現身說法哉!故自利利他,徹始徹終
皆只是一念佛妙行耳。
佛法不是說了便算,聽了便算,要在諸君從聞思修篤學力行,以自達到。故今日
所談,暫止於此。(純一記) (見林刊第八期)
 (附裕В⿵'山學作『悟理與修行』,今依林刊原睿


論淨土之要義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龍谷大學講──
日本佛教,要以淨土真宗為最發達,而貴校為淨土真宗之中堅。在中國現代佛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