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

第248章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248章

小说: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迴向無上菩提者,即迴向真如、迴向佛果、迴向一切眾生是也。能如是迴向者,
則便無所貪著,無貪著故不受福報,不受報故不為業繫,不業繫故便得自在。若小有
所獲沾沾自喜者,即為墮入癡慢邪網,切須隨時覺破。
三0  修止觀行說
論中對於修止觀行,說之頗詳。先析為二:一者略明,二者廣辨。於廣辨中又析
為二:一修次第止觀,二修平等止觀。於修次第止觀又析為二:一者修止,二者修觀
。於修止中又析為五:具如略釋中之所說,今不重說。
此中別說加修止觀,是對於又次一等之善根微少眾生,理無真見,解無勝力,雖

復聞熏聞思大乘法義,有時亦得了了無疑;而復有時以分別貪著習氣深重故,昧心真
如理、起凡夫心過,昧心生滅理、起小乘心過。以之不唯不能修習施等六波羅蜜,皆
得事理圓明、行解契應;而且雖欲勤修普賢願王,以行禮拜、懺悔、勸請、隨喜、迴
向、發願之法,尤是事理反摺庑泄遭丁@怼t即偏於空寂而墮小乘過,事、則即
偏於形跡而墮凡夫過,不能成就大乘信根。是則非將一心真如、生滅之法,端意精思
,審觀諦察,得個深切著明體會心融之理解不為功。是故有此廣明修止觀之一門。
此中雖云止觀,其實二俱是觀,二俱不離一心。直以觀一心真如法為止,觀一心
生滅法為觀而己。故曰『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
,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舍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
離,雙現前故』。
修止所以對治凡夫住著世間、及捨二乘怯弱之見。蓋一切境界皆真如,則離世間
相而無可住著;一切境界皆心真如,則眾生皆本來涅槃,無所怯弱。然以修止對治凡

夫心過,使之轉凡成拢τ脴O為殊勝。稍不得當,過患亦重,湣⒓葔欖赌胺餐
,深、復墮於二乘。故於修止人法之須揀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
等人,及夫發生勝德之須警辨諸魔外道、鬼神等輩惑亂之相,皆詳乎其言之。而復舉
修學時及成就時之利益,以為之勸也。修觀雖是兼為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及
遠離凡夫懈怠不修善根等過,而皆在使之能集修施、戒、忍、進、之行,以去除其沉
洠А⒖占拧⑸硇男傅 ⒉粯繁娚啤⑦h離大悲之過,尤重在對治二乘也。此云二乘,指
原來修大乘信者,先於止中漸耽寂靜之樂,謂之二乘心過。是故於此當觀世間眾生,
洠г跓o常、不淨、不自在等無量苦中;發大勇猛,立大誓願,確植深固大菩提心,積
一切善,救一切苦,不稍懈怠,永無厭足。此觀專以確定大乘信心,轉小成大,功速
而過亦輕,故不深言;亦以前者心生滅門言之綦詳故也。
此中修止,但以觀一切法皆心真如,直下即無一切差別生滅等相之當體即真止,
內亦稍兼用常覺遺念止。至以繫心緣中止及守心一境止,則此皆揀除不取。以此等皆

易令凡夫心著,起種種患,搖惑魔鬼邪外之定,墮入其中,不能自出。或復通為二乘
方便,不是專入大乘之不共法門故。故下專念阿彌陀佛方便,雖可是繫心緣中止之一
,而此論則但取其有『為佛攝受往生必定不退大乘正信』,不重其能繫心所緣之中以
成三昧。然按之天台之止觀,果能大開圓解,深入諸佛祕密之藏,畢竟無有凡外、邪
小能迷亂貪著者。則於當體即真止或常覺遺念止不能相應時,亦可借用繫緣守境等止
以為階進,而與此論之意微別。此中修觀即四念處,所謂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
不淨、觀受是苦是也。此四念住於佛法中特為重要,無論大乘、小乘,離此則便非出
世之佛法。其詳切深明者,當觀天台所著之四念處。
三一  專念方便說
大乘者,大士之所乘。大士者,大勇猛之士夫也。世界眾生雖復無邊,誓救度解
脫之。眾生煩惱雖復無盡,誓對治斷除之。救度眾生、治斷煩惱之法門雖無量,誓求
學修習之。無上正遍等覺雖在遙遠,誓到達成就圓滿之。有如是勇猛之誓願,意志堅

固逾於金剛,心量深廣等於虛空,不存疑畏無有怯弱,是故名為大士。前之善根成熟
眾生,一聞千悟,信任不退,於此自無困難問睿=抵辽聘⑸俦娚c夫有重罪惡業
,癡慢邪網障及為邪魔魂神所惱眾生,在其自心以有深宏意願,不為搖奪,於此猶然
不成困難問睿*氈岭m欲志求無上菩提,而復時有凡外、權小心過,須待雙叩刃拗
觀以為對治,則於止於觀既皆屬不易成善:且遍修止,既難免沉洠傅〔粯繁娚疲瑝
落於凡夫味禪、外道邪定之極重過患。即得免此,亦有遠離大悲之二乘過,障令不得
成就大乘信心。若遍修觀,復有心識散亂流動,多生尋伺,易起疑慢,不隨順心真如
,墮於凡夫住著世間及二乘怖畏世間之過患,障令不得成就大乘信心。是以前文於施
於戒皆各列為一門,獨於止觀二法并為一門,以見此止之與觀必應在一心中同時俱修
也。故曰:『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然於一心等修止觀二門,雖復但是隨
順一心真如、生滅二法,本無何種艱難。然必修習成熟,一切時處漸漸堪能隨順真如
,深伏煩惱,勤修眾善,開發大悲,始可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古人若趙州從諗禪師

所云『四十年無雜用心』,方能殆庶。於此保無失墮凡外、前功盡棄、退趣二乘,反
成迂滯者乎?況夫業繫苦身,命懸呼吸,死到生來,安排不得,報緣現前盲動隨墮,
隔陰一迷,何時再覺?處此境況,起此思念,則於初學大乘正信欲求成就信心不退,
設非意逾金剛,心如虛空,自不禁其危疑恐怖畏懼怯弱之來之莫能消弭也。在此若無
殊勝方便以為攝護,則或頹然委靡,聽天任命以淪溺於凡夫苦海,徒自悲悼。或復甘
於飲鴆止渴,趣就邪途曲徑,求短時之宴安,受長劫之慘痛。藉能善得方便,亦成暫
息化城,沉空滯寂,泯智灰身,醉無明酒,眠無為床;無上心寶枉自廢棄,不見不知
,不得其用,此其可悲可憫為何如乎!於是馬鳴乃依如來所說專意念佛方便,以攝護
此一類根機,使得生於佛前,保其必成不退之信。
專意念佛因緣,種種不一,具如他說。若於此論,則唯為求成就大乘信心,欲得
方便攝護,速登信成就發心不退地而已。為欲成就大乘信而求生淨土;但不為欲免墮
苦趣,或為自脫生死苦而求生淨土;故此論所說之專意念佛方便,乃是總攝前前諸分

所有解行而成,並非取此即可遺棄前前之解行也。愚者纔行施、戒,即廢定、慧;纔
修止、觀,即廢慈善;纔習念佛,即廢解行;纔究宗教,即廢淨業:此皆但成凡外偏
小,不能成就大乘信心者也!
此論所說專意念佛因緣,初非但指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或復專念兜率內
院淨土彌勒世尊,求得生在兜率內院淨土彌勒佛前,得成大乘不退信心;或復如維摩
經所明、往生枺讲粍邮澜绨ⅰ龇鹎埃换驈腿缢帋熃浰鳎鷸|方琉璃世界藥師佛
前。何者?以此皆是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得成就大乘信心故。
然以阿彌陀佛於因地時攝受十方眾生特勝願力,及此世界眾生增上緣力深重之故,釋
尊既處處經中多說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因緣,而馬鳴大士遂亦舉此以為
之證也。
論云:『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
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所云常見佛故終無有退,即指不退求大乘志。然但云以

常見佛故終無有退,未云住大乘正定聚,蓋此雖生極樂,亦尚未登大乘信心成就初發
心住,但以常得見佛勝緣力故,可保求大乘信之志不退終得成就大乘之信心耳。然於
此不但曰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而又加言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
。云所修善根者,即聞熏聞思諸大乘經論,增明理解,長養信樂;及於施、戒、忍、
進、止、觀一切善法,無不奉行者也。特彼單欲就自力修習此諸行成大乘信,此則一
心依恃阿彌陀佛以修之耳。或復聞說專念阿彌陀佛,便廢大乘經論及諸善行全不修學
;或復但懸阿彌陀佛一招牌,以為躲藏其愚癡懈怠之地,關椋б磺猩崎T,固其慳、貪
、誑、覆、嫉、妒、恨、恚之私,諸惡潛作,眾善禁行:則不唯不得浮届洞苏撍
專意念佛方便,雖與求帶業往生者亦全摺矗夭怀删汀:握撸勘艘驘o力除生死業專
求佛耳,既專求佛則不復造生死之業;而在此則以念佛自文其過非,並以椋Ь苤T善,
唯在加造生死惡業,故亦不成帶業往生。
若能依此論不遺棄前前解行,加專意念佛之方便,得往生極樂時,必定得居上品

下生。若沙門之蕅益、夢枺邮恐矶郑瑮钌盍仁且病TO復加以如論所云:『
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則屬上品上生,而即登大乘信
成就初發心住位矣。唯永明大師斯是耳。云何名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亦依此論
四信等行、六度齊修而已,此初發心菩薩修行之正宗門也。
三二  勸修利益分說
問曰:說修行信心分既等蛇腹添足,更說勸修利益不尤類龜背栽毛歟?答曰:可
為善根微少如次四類根機眾生,悉皆令其於此一生做到永不退失大乘信之地位,故有
修行信心一分。然此正是此論當機之眾;而更有為此論結緣之眾之一類根機在。此類
根機眾生,今尚未能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
劫信心,成就發菩薩心,然已屬有聞大乘法熏習善根,可以信業果報、能起十善,以
為將來求大乘信之遠因者。故復推衍『依不定聚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
善』之三句,以成此勸修利益之一分。

論云:『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乃至『必為諸佛之所授記』,是因其
『有熏習善根力故』,乃舉此所說者以為之勸令起欣也。
論云:『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乃至『是故眾生應勤
修學』,是因其『信業果報能起十善』,故推而廣之以導其進修也。
或曰:然則若未能有熏習善根力者,若未能信業果報、起十善行者,則於此論其
必不能得生正信遠離誹謗,而於此論但得其害,不得一點之利益乎?答曰:此亦不然
。蓋於此論若見一字,若聞一句,或喜或惡,或明或昧,或信或謗,或記或忘,或復
因之墮大地獄展轉沉淪諸惡趣中、諸鬼魔中、諸邪外中、諸人天福報中、諸小乘紆曲
中,當知久之久之,皆能以為欲求成大乘信之聞熏種子也。故若言其結將來之遠緣,
則於讀誦講說此論之時,雖禽獸魚蟲等聞之亦無不可獲其益者,況在人乎!
或曰:然則於此大乘佛法,若非先有熏習善根之力,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則但
可結聞熏遠緣而於現世終不能獲其利益乎?果如是,則毫無善根、廣造惡業、毀謗正

法、疑惑經論、我慢貢高、不受勸化、深入邪網、沉洠ОV海之人,於其現生終非大乘
佛法所能救乎?果如是,則大乘佛法於人中且不能攝盡諸類,況一切世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