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立十住心統攝諸法,建立曼荼羅;以修到三密、三業相應,即身成佛為旨。但
西藏所傳則於此之上,更立無上瑜伽之五大金剛,而統以金剛大持為究竟。故密咒
行為西藏佛徒修行之特色。
4。淨土行:普通一般人,認為淨土,必就是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然
這不過是十方淨土中之一種淨土。凡十方諸佛、諸大拢兴_都有攝化有緣之淨土,
故有西方彌陀淨土,枺剿帋煖Q土,乃至兜率內院彌勒淨土等。依諸佛菩薩依正莊
嚴而起信發願修行者,皆名淨土行。於彌陀淨土行弘盛修習者,遍於中國、朝鮮、
日本,而尤為日本佛徒修行之特色。
丁 果
由行到果,依上面的教理行可有四種:──
1。信果:『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而且、信為十一善心所之首
。我們修學佛法,首先生起的就是決定究竟堅固的信心。由信心故而一心皈命佛法
僧三寶為佛弟子,這是成為佛徒的共同基本。通於在家出家七眾。
2。戒果:學佛人先具信心皈依三寶,進而依法實行,必須受持五戒、八戒;乃
至出家具足比丘僧戒。嚴淨毗尼,淨修梵行,實邸校欢员惹鹕疄槟芫咦憬涞
,故由前面信果有了信佛的徒眾;由此持戒果,才有了住持佛法的僧寶。
3。定果:學佛法不是有了信心和戒行就算完成了,還要有禪定。由散心而定心
,要修習禪定。由天乘禪定而三乘、大乘種種止觀,故成就定果之三賢、七賢行位
。此為成就出世拢谋亟涬A段。
4。慧果,一名智果:再進一步說,出世拢瞬皇瞧椒驳模刑厥獾某说闹
慧發明才行。所謂由加行無分別慧,進而成就三乘共般若慧、大乘不共般若之拢
;證得初果以上及初地以上的果位,乃至成佛一切智智果。
綜合以上所述的教、理、行、果,可以知道一切佛法的綱要。故大覺世尊一代
言教,不出教、理、行、果。因教顯理,依理起行,由行剋果:四法收之,無所不
盡。
三 顯經宗
從各種佛經的意義,來觀察彌陀經的宗旨。特從天台宗、賢首宗中所謂體宗用
三方面,提出其重要的意義為證。
甲、彌陀佛土為體:在古來大德門,多以真如實相為經體,然這等於是通明一
切法之體;實在不能表現出此經特殊精神來!此經應以阿彌陀佛所成就正報依報功
德莊嚴為主體。或曰彌陀佛土為體。
乙、往生不退為宗:根據此體而顯示一種趨向的目標,那就以往生西方得不退
轉為宗。因往生西方,永斷生死,滅除煩惱,得到不退轉位。蓋以彼土的環境增上
、人事殊勝故也。淨土法門的真實不可思議,就在此。
丙、信願行為用:再從用的方面講,即信願行三個字,完全顯出淨土法門的重
要事行。若洠в行判模瑒t不與彌陀佛土發生關係,亦不能接受此法之意旨。所以修
淨土法門,先從『信心』起。有了信心必須要發願,洠в袌詻Q的志願,則不易成功
其往生。同時還要有行。這行,即是惡止善行,持名念佛。有此力行,則可以達到
最高目的地,以完成所信願之事。
蓋從印度流傳到中國的第二時期大乘佛法中之彌陀淨土法門,稱為難信之法。
若無信心與志願,任懀绾涡谐郑嗯c西方彌陀本願無關。故總合信願行,以表明
此經之最究竟的功用。
釋 經
甲一 敘證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
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
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
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
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
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一般經典的體裁,在前有證信,有緣起。這彌陀經,只有證信,卻無緣起。然
這於經典內容的真理,無關緊要。凡經典前的敘證分,特列五種證信。此敘證分,
古來菩薩造論,有二種解釋法不同;龍樹大智度論說有六種成就,親光論師佛地經
論說五種證信。如是,不是一獨立名詞,是結集經典之佛弟子阿難指如此的一部經
言。以如此的佛說阿彌陀經,是我阿難親自聽聞到的。佛說法談經,非對阿難一人
講說,同時還有文殊、彌勒諸大菩薩,及諸聲聞、人、天大眾,都亦在座,都有見
、聞、覺、知的機會。而欲址鹚f法永久的流通於世,起信於世,非要記錄的人
來證明是親聞不可。故結集此經的佛弟子,在經前加上如是我聞一句。什麼是我聞
呢?聞是耳根對聲境、發耳識的作用。所以說我聞者,是顯親聞;表示親切確實聞
到,非道聽途說。這是第一種的親聞證信。
一時,這是列舉說法的時間。為什麼在佛經裡洠в幸欢ǖ臅r日呢?這因為佛的
說法,遍在天上、人間,天上、人間的時間都不一樣──天上一晝夜,人間千百年
。而且、人世間的曆法也不同樣:佛在印度說法,印度自有他們的曆法。比方我們
中國,從前是用陰曆,現在是用陽曆。今天是陰曆四月初八,但陽曆已經到了五月
十號。在我們枺絹喼蓿瑒倓偺旌谑且雇恚谖鞣矫乐薏艑⑻炝潦窃绯俊5厍蚴切
動的,時間的距離得這麼遠,差別這麼多,故祗好唤y的說個『一時』了。況且、
佛是對機說法,這一時,也即是機教相印之時;此一經說聽俱畢之時。這是第二種
的說時證信。
佛,雖遍通十方諸佛,但此時此地說法的佛,唯是釋迦牟尼佛。所有一切法,
以釋迦佛為根本師。而此極為難信之法之西方淨土法門,確是從教主釋迦佛親口宣
說,釋迦為此法能說之主。此為第三種說主成就。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釋迦佛說法處。是佛在世時,印度中天竺而近於北
天竺之一國。舍衛國的釋義是豐德,以此國王及太子、百官、長者、居士等,德風
名聞於世。故佛常在此舍衛國說法。祇樹給孤獨園的來源,在各種經典都有很詳細
的解說,由祇陀太子和給孤獨長者,愛護佛法的心殷情切,施金購地,建築偉大莊
嚴的說法場。故此園之立名,為紀念二位施主的德風。
有了說法的時間和地點,又有了說法的人,則應有聽法的大眾,所謂大比丘僧
一千二百五十人。這表示佛說法時,非是結集者一人聽法,故特列出與同聞法的大
眾來證明。如我們普通開會記錄一樣,有月日時間、地點、主席、記錄、出席人數
。有了五種條件,方可懀牛娇蓡⑹踞崛说男叛觥9式袢臻_會議的條例,在二千
多年前,佛經上早已實行到很完備了。
比丘者,意謂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資慧命,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命。而且比
丘常隨佛學,所以比丘還有破惡、怖魔等義。常隨佛同住此園中的比丘僧,有一千
二百五十人。僧者,僧伽之略稱。梵云僧伽,此釋曰和合眾。智度論云:『僧伽、
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故僧伽即和合眾。所謂六和合僧,完全以
戒律為規範,內外悉皆和合。阿羅漢有多義:一、殺煩惱伲苋颂旃B,
三、不再受生死等。然以應字為本義。所謂應已不受生死等,法華論說十九應義是
也。
眾所知識,是人天大眾、一切四眾、八部等眾無不知道。在這為群眾所知識的
大阿羅漢中的首領,都是年德俱長,為眾所尊的佛教耆老。十六位大弟子,各有其
特殊的能力與形相,現在略述如下:一、舍利弗,譯鶖子,智慧第一。二、目犍連
,譯采菽氏,神通第一。三、迦葉,譯大龜氏,頭陀第一。四、迦旃延,譯文飾,
論義第一。五、俱絺羅,譯(大)膝。六、離婆多,是二十八宿中的室宿之名,父
母因祈此星而生故。或譯曰假和合,因為他遇到兩個鬼爭屍,即悟人身假和合之理
,為出家得道的因緣。七、周利槃陀伽,譯曰繼道。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長子、曰
槃特,後又於路上生一子,曰周利槃特。槃特為路之義,周利槃特乃小路之義,兄
聰明,弟愚鈍。慈恩阿彌陀經疏云:『周利槃陀迦者,不思議經翻為繼道。。。。以兄
弟相繼於路邊生,兄名路邊,弟名繼道』。八、難陀,是善歡喜的意思。又名牧牛
難陀,與佛之親弟孫陀羅難陀有分別。因問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出家獲
阿羅漢果。
九、阿難陀,譯慶喜,多聞第一。他和迦葉為佛左古侍者,站在上首的是迦葉
,站在下首的是阿難。佛在涅槃時,遺囑他結集經典,先說『如是我聞』等。十、
羅侯羅,譯覆障。在母胎六年,這是給他夙生填塞老鼠洞六天的果報。但他能知他
人不知道的佛意,故稱他密行第一。十一、憍梵波提,譯曰牛齝。他以夙業,吃飯
作牛齝,因此佛令在天上應供,免在人間受人譏笑。十二、賓頭盧頗羅墮,永住於
世,現白頭長眉相貌者是。賓頭盧是不動,頗羅墮是捷疾。此人原為拘舍彌城優陀
延王之臣。王以其精進,使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而對於白衣妄弄神通,為佛呵
責,不得住於閻浮提此人間界,使他往化西瞿耶尼洲。後來閻浮提信佛之四眾弟子
,思欲見他,佛許之,而不許其入於涅槃,使永住於南天之摩梨山,度佛滅後的眾
生。在法住記、雜阿含經,都有講到。十三、迦留陀夷,譯黑曜、黑光。因為身雖
黑而有光。婆羅門種,悉達太子在宮時之時。出家為比丘,六群比丘之一。其身極
黑,夜行乞食,孕婦於黑電光中,見謂黑鬼,怖而墮胎。乃謂之曰:汝何鬼耶?答
曰:我瞿曇弟子,今來乞食,彼女人發聲惡罵。如來知之,敕比丘:從今而後不得
過中食,不得預乞食。十四、劫賓那,譯曰房宿。憍薩羅國人,解知星宿第一。十
五、薄拘羅,譯曰善容。佛弟子中容貌最好。薄拘羅經云:『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
以來,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頃頭痛者。未曾憶服藥乃至一片訶梨勒(果名)』
。十六、阿■樓馱,譯如意無貧。為佛之從弟;在過去曾以菴摩羅果供養佛,得多
生無貧,故名。
如上面列舉的十六位大比丘僧,阿羅漢中之最有德望的代表,為大眾都知道者
。在下面再把在會共同聞法的諸大菩薩,列出幾位代表來。
菩薩,是覺有情的意思。一方面在覺悟一切有情眾生,發起大悲救世利人之願
力;一方面在承受無上正遍覺如來大法。所謂上求下化,難行能行,就是菩薩。如
果吾人能依佛法真理而行,則吾人即可稱為菩薩。但從湺睢男≈链螅潭炔
一:有十信位,三十賢位,十地位,到十地後始稱為等覺菩薩。在這法會之中聞法
的諸大菩薩首領,有文殊師利,譯妙吉祥,在一切法會獨稱法王子。諸菩薩之中智
慧第一,能教化菩薩斷一切分別而得無分別智。阿逸多,即是彌勒菩薩。彌勒是姓
,阿逸多是名,譯無能勝。一生補處,因他候補著釋迦牟尼佛的地位。乾陀訶提,
譯不休息;與常精進二菩薩,顯此淨土法門中執持名號,一日至七日勇猛精進不休
息。故此淨土法門殊勝,非智慧不得其門而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