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丑四 證六根即真妄元密令選根門圓通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
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
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加瘧,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
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
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眨瑏蟹鹑鐏頍o上開示。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
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
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
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
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難雖
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
他物』?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縳、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
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
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中間無
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拢矡o二路。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
明,發明便解脫。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此
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論曰:此攝上章根塵識心應時銷落……則非一非六之真覺耳。
案曰:古禪德云:『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嘗,在身曰覺,
在意曰知;悟者知是佛性,不語祗弄精魂』。用此以觀今經『汝欲識知俱生無明,
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精魂);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
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佛性)』。『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精魂);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佛性)』。『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
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精魂);不取無非幻,非幻尚
不生,幻法云何立(佛性)』!不燦然甚明乎?此皆依如來藏藏識直顯如來法身德
者。蓋但將陀那識之一精明映發在門頭者,謂之六根。而此識精之元明,既即緣所
遺之清淨體,即此明元之精識,又為能生諸緣之攀緣性也。翻覆唯在一手,真妄祗
在一心,此為本經一貫之旨。六十佛位皆依此立,故曰:『是名妙蓮花、金剛王寶
覺、如幻三摩地,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磨,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也。此獨
大乘不共之殊勝法門也』。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則是『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
,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心為因地心
』者也。此門則許通於出世三乘者也。『根、塵同源,俊⒚摕o二,識性虛妄,猶
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立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真性有為空,緣生
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
,云何見所見?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拢矡o二路。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此同顯如來藏以開圓悟,是大乘般若之
宗旨。故昔梵士大乘空宗清辨論師、嘗宗此中之第一偈造掌珍論二卷。『真性有為
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以遍蕩一切有為無為諸法皆畢
竟空也。此偈有二因明比量:真性二字,是宗上寄言區別之名,以示別是宗本真性
而說,是故如此。若依俗諦而說,則無為之不生滅法與有為之生滅法,又皆應許有
故也。舉其比量之式如下:
┌有為法是空──宗。以緣生故──因。如幻──喻。
若依真性而說┤
└無為法不實──宗。無起滅故──因。如空華──喻。
真性猶云真理,亦云勝義。以示原與隨順世間流俗之說不同,故他人不得舉世
俗之說以斥之也。第一偈則立真以空『有為無為諸法』為妄;第二偈更進一步以空
此『破妄之真』亦妄。然則真與非真猶且不立,何況見、所見之根塵有為法哉?要
皆緣生無起滅,不實如空華者耳。何結、何解?何拢⒑畏玻吭诳x但因迷晦,發明
便成解脫。所謂理則頓悟,乘悟併銷者也。詳觀此中九頌,端為大佛頂首楞嚴一經
之蘊陀南,如有心樂總持之士,但專誦此三十六句之文,其功德等於誦持全經咒;
以此即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故
丑五 借結巾明六解一亡即漸解而喻修圓通倫次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
明,歎未曾有。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
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沈垢』!即
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歛僧伽黎,攬七寶儿,引手於儿,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
,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
』。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
『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
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佛告阿難:『
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
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
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祗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祗許初時,第二、
第三不名為結』?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為六結。
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
,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
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
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佛告阿難:『汝
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
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
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
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
皆即狂勞顛倒華相』。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
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
『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
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
,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如來
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
松直、棘曲、О住跣粤嗽伞J枪拾㈦y!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
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
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
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
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論曰:此躡上章六解一亦亡……越世出世間,其餘如文。
論曰:丁、六結不同,一巾所造……我已示汝劫波羅巾,何所不明!
丑六 敕眾拢f餘門同證廣耳門而密授圓通本根
論曰:此請圓通本根,正第二決定義……入佛乘正定聚耳。
論曰:己、本經始終唯令得就佛乘……大旨可見。
案曰:由是觀之,全經無非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審矣。此科今按經文,應更分析為二。
寅一 阿難請世尊授圓通本根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
『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世尊!
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懀ьA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復因此際會道成,
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祕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寅二 世尊敕眾拢f最初悟門
卯一 世尊普敕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
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卯二 眾拢麝
辰一 眾拢哉f餘門
己一 音聲圓通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
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
我於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案曰: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所餘法門皆藉音聲彰顯,故以音聲居首。皆
歸聞根受持,故以聞根殿後。始音終聞,所由圓攝此方之真清淨教體者也。得多聞
阿難之人,修觀音旋聞之行,洵宏傳釋尊遺教者不二門哉。
已二 色因圓通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
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
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
上』。
已三 香嚴圓通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
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
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
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已四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