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則本經原無三如來藏名(三如來藏名,憶寶積經有之),交師亦何得引立三如來藏
乎?三、謂天台止觀,泛觀萬法;本經專修耳門圓通。彼泛此專,實大不同。不知天
台止觀,解成起行,亦復先簡佛、眾生法;次就本人之陰、處、界更簡處、界,次就
五陰,更簡前之四陰,次就識陰更簡前五、後二,唯取意識現前介爾陰心為正觀境,
專之又專,尚得謂之泛乎?四、謂天台止觀,修時必用覺觀思惟;本經修圓通時,惟
一反聞,單刀直入。不知天台正修觀時,亦復行起解忘,即一念是能觀所觀之不思議
境智,不更存所解不思議境之名言(憶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亦有此說),何有覺觀
(覺觀即是尋伺分別名言令心忽遽者也)?猶之聞即如來藏心,正反聞時,不復更存
從法音所解如來藏義。若帶名言,則存反聞二字,亦已雜覺觀矣。約義言之,雖一
反聞必具兩重能所:一、能反智(即前開悟藏心之智,乃轉意識始起妙觀察智,亦名
為始覺智),二、所反聞(即是取修圓通專境)。復以上二為能顯行;從動靜二相了
然不生,至忽然超越世出世間,獲二殊勝、四不思議為所顯德。德、即如來藏性德也
。若非能反之智,聞必放逸奔聲,何能入流忘所?所謂思修,所謂緣心自在,皆能反
智也。所謂聞熏聞修,則能顯行也。豈一選耳門,即灰心泯智者哉?五、謂天台止觀
所建三諦,從識立解,猶夫父母畫像;本經三如來藏,從根指出,則如父母親身,故
不相同。夫以如來色心勝妙,梵音、瑞光,身界融徹,豎拳、擊鐘,現成指點,张c
後代講說有異;然在行人,若未正解親悟,承聽佛從見聞覺知指出真性,即取現前昭
昭臁‘一段光象執為真性,則亦終成虛妄想相而已!故阿難雖已悟『頭自動搖,見無
所動,手自開合,見無舒卷』;後復與『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
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之問也。逮得從聞正解無相實相,方成維妙維肖之父母
畫像;然猶未是親悟也;必得現量親悟,乃真見父母親身耳。天台大師論開圓解,亦
有兩重:一者、聞解,尚屬名言影像。二者、觀解,始通法性真流。其觀解亦從專觀
識陰開,開後發真正菩提心,乃任呷と胗^行位(阿難所詣當亦齊此)。要之、法本
無差,迷悟疏親在人。開解未正,雖聞圓經亦落倒想;若執倒想所取為真如,執牛羊
畫像為父母畫像耳。及聞圓經,正解圓開,乃識真正父母畫像;現量親悟,始見父母
親身。三圓融諦既然,三如來藏亦然。後代講天台者,固影像之正解亦少真得。然智
者大師南帲КF證、大蘇妙悟,自稱是觀行位人,豈亦未親悟也?既親悟則甯得謂三諦
但是想像乎?故此五意皆不成其為不同也。
然有一義不同,交師獨若未知。不同者何?本經選聞根為修圓通之要境;天台以
意識為修止觀之要境。此所重者耳根圓通,彼所重者意識圓通是也。為尊本經所重圓
通,令聞者於聞時專心一門,即於聞時從聞思修得入流相,緣心自在;則雖以文殊簡
去意識圓通者,簡去天台止觀可也。交師末言天台止觀,非不合於圓頓教旨,但不合
於楞嚴修門,庶乎侻矣。此皆貫攝經宗之義,且因此章奢摩它等三名而起,故略以寄
辨焉。
乙二、委說委示,等流智悲二教(從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至十卷最後垂範是
也)。夫佛聲教,皆是法界清淨等流,要之不出智悲。智教念念迴向諸佛,趣求菩提
;悲教念念迴向眾生,哀救淪墜。說戒、宣咒,阿難雖曰發心度人,仍是進修要法。
七趣因邪見毀律後,五魔因無聞闇證招,純為遮除修行人見病、禪病者。見病、禪病
,非修行人所必有者;若無見病、禪病,中間永離諸委曲相,固無須乎此也。而修行
人每不免乎見病、禪病,阿難既所深閔,如來尤為大哀!故此唯是垂拯之法。然則結
經名前為智教,結經名後為悲教,明矣。此又分二:
丙一、悟證如來性覺(從阿難我今問汝、至結成經名是也):如來性覺,即是如
來藏心。亦復性即涅槃,覺即菩提。顯是唯一佛乘,故以如來標之。凡夫初悟曰悟,
世尊極證曰證。又復凡夫創始悟證,世尊究竟悟證。又復世尊究竟悟證,凡夫本具性
覺;凡夫創始悟證,世尊圓成性覺。又復世尊創始悟證,大圓無垢,從來末曾發故;
凡夫究竟悟證,本妙真明,從來未曾失故。故科曰悟證如來性覺也。此又分二:
丁一、即三道成三德(從阿難我今問汝、至示菩提路章盡是也):即惑(亦即無
明妄想,性唯遍計,然亦依他所起)、業(亦即生死流轉、煩惱纏俊晕ㄒ浪
亦遍計所執)、苦(亦即異熟報障,亦即異生,亦即十二類生。具言之,則九法界眾
生也。性唯由遍計執,不了依他起故,執為我法)三道,成般若(亦即法性真如,此
由了達遍計名理本空故,即圓成實性)、解脫(亦即涅槃菩提,此由深觀依他幻事無
性故,入圓成實性)、法身(亦即佛菩薩界身土,亦即清淨法界、四智菩提,蓋般若
、解脫三乘有共不共,法身唯大乘不共。諸佛菩薩身皆非苦,二乘無學身亦唯苦。所
以約共解脫,二乘無學許齊頓悟直往菩薩七地。約法身德,二乘無學迴心,尚滯菩薩
信位。此由遠離遍計執從依他起上所執我法故,證圓成實性)之三德,故曰即三道成
三德。云何惑即般若?即、有二義:一、同體義,同是慧故,如何流枺鼪Q西唯是一水
。二、頓同義,悟即是故,如人惑南為北,但須一指。此中一向無修無證,六十拢
、第一漸次、究竟妙覺、亦所不立。所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
他之形相』者也。非頓非漸、強說曰頓,無迷無悟、強說曰悟。經云:『皆是識心分
別計度,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謂『但離分別,即如如佛』。偈云:『真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
真,云何見所見?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拢矡o二路。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是頌此也。云何業即解脫?唯約同體義
以論即,如燒木成灰,非不燒成故,非離木外別有灰故。正約此中立三漸次,亦復乘
此直超一切拢弧R狼伴T故,非頓非漸,約自門故,亦漸亦頓。偈云:『解結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是頌此也。云何苦即法身?唯約本具義
以論即,如礦中金非離礦有,非不鍛煉得成精金,非不鎔鑄得成嚴具,非精金外別無
礦伲R狼伴T故,非頓非漸,亦漸亦頓;約自門本有義,故唯頓悟。所謂『知見立知即
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約自門鍛鑄義,故唯漸證。正約此中以
立五十五位真菩提路,通則全該本因極果。偈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
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
何立?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是頌此也。慈恩多約第三門以施設言教(南山大
同慈恩),餘非不具,然但兼說。嘉祥(即三論宗)多約第一門說,雖不離餘,亦但
帶明。清涼(即華嚴宗)多約第一門及第三頓門設教(開元密宗大同華嚴),餘亦但
兼及耳。天台普約三門設教(彛酱笸焯ǎH無偏重,故於教道為最圓也。禪宗
親切為人,祇重尊貴,亦是第一門及第三頓門,唯令現量證悟,不令比量依通,此其
異也。兼論功勳,亦第二門,唯乘本悟、併銷習氣,又其異也。然是教道之異,證道
無差,故同一佛乘也。得其旨者,於教道正不妨隨宜施設耳。本經通則始終三門同說
:假立分齊,則以悟如來藏,是即惑道成般若德;入圓通門,是即業道成解脫德;歷
菩提路,是即苦道成法身德。今用世間易知之事,立喻、法二圖以明之。
即諸 即諸 即是宇宙
┌堅濕 煖動 空
│ 原伲 ≡Α ∏冶槌Ax
┌─┤
│ │ 時即世界、此五即上五之現相
即於 │ └地水火風時
一人 人┤ 、亦是動植諸物之本相總相。
完全 │ ┌思想名言行
具足 │ ┤
│ └善惡功罪事
│ ┌見聞覺知心
└─┤
└眼耳鼻舌身
┌法性真如┐ ┌天台理具三千、是約
┌─┤ ├迷悟依……┤
即於 │ └染淨性德┘ └此立、故云性善性惡
一心 心┤ ┌聞思修種┐
完全 │ ┤ ├染淨依
具足 │ └漏無漏業┘
│ ┌眾生心體┐
└─┤ ├真妄依
└拢卜ń绌
右圖可自思惟,不復詳解。即依此科,又分為三:
戊一、顯如來藏(從阿難我今問汝、至四卷如何自欺尚留觀聽是也):本經但兩
見空如來藏名,不說有三個如來藏,故唯約一如來藏說空、不空、空不空三義。依釋
摩訶衍論,如來藏具十義,阿黎耶識亦具十義(此與唯識論說根本識同,亦同彼論阿
陀那識,不與彼說阿賴耶同。蓋阿黎耶一是本識通名,一是我愛執藏別名。彼約別名
而說,起信論約通名而說。通名則總以異熟識、一切種識、阿陀那識,名之約阿賴耶
識也。或不知名義之通別,於唯識、起信二論興諍者,執名不尋義也)。阿黎耶真妄
和合,如來藏全真在妄而又性自離諸妄染,此其異也。今略釋之:如來者,大乘極果
拢艘玻嗉醋罹烤拐X眾生也。藏即一一唯一真心,非拢欠玻}通凡;非果非
因,通果通因。所謂泯一切法,立一切法,統一切法者也。此則如來非藏,藏非如來
;藏有如來,如來有藏,約相摺胸斸尅H鐏碇兀纬秩鐏硪磺泄Φ拢侨鐏砻顪Q
功德之藏,故曰如來藏,約依士釋。如來即藏,如來即是具足任持諸淨功德者故,約
持業釋。又、如即空義,來即不空義,藏即空不空義;如即本妙圓心,來即圓明心妙
,藏即妙明心元;纔舉如來藏即全彰此三義也。今立一圖比較明之。
顯如來藏
觀此圖,可見如來藏純真離妄,具德而又即是眾生心體;不同但觀果德凡夫絕分,但觀
真如不具德相。蓋真如唯體大,如來藏是自體、相、用大故。故圓乘必依此立因果也。
顯如來藏之顯有三義:一、世尊為當機開顯示顯,二、阿難等大凡開顯悟顯,三、滿慈
等小拢蝻@入顯。此又分二:
己一、歷萬法顯如來藏而開圓悟(至三卷經盡是也)。此又分二:
庚一、示真實性(至七大文終是也):真實性者,即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此科分
四:
辛一、破相想遮顯如來藏(至第一卷雖得多聞不成拢且玻褐^相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