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附随)。这是本上座部时代的「律 'P460' 藏」原形。『十诵律』的组织,「比丘尼比尼」,在「七法」、「八法」、「杂诵」──事律以下,完全符合这一次第。而说一切有部律的内容,如上所引,以「共不共毗尼」为末後,也就是这一古形「律藏」传说的遗痕。『十诵律』文,是出於「摩得勒伽」及「众事分」;特别是「摩得勒伽」,是有古说为根据的。现存的「摩得勒伽」本,完成的时代,佛教界的「律藏」,已大为改观。面对当时的佛教情形,「二部波罗提木叉分别」,前後相连,也就说「二部波罗提木叉分别」,而漠视『十诵律』的固有组织次第。虽说「二部波罗提木叉分别」,而还是传承古说,以「共不共戒」为末後。总之,上座部律藏的原形,如正量部所说,『十诵律』所表示的组织,是以「比丘波罗提木叉分别」、「犍度」、「比丘尼律」若共若不共为次第的。
上座部分为分别说与说一切有,依此而一再分裂。在各部派成立,完成自宗的「律藏」时,佛教界的共同倾向,比丘与比丘尼的「波罗提木叉分别」,前後相连。这不但分别说系的『铜 律』、『五分律』、『四分律』是这样,说一切有系的『根有律』,也是这样。维持固有组织形态的,就现存的资料所知,只有正量部与『十诵律』。但在『十诵律』的「附随」部分,也随众而说「二部波罗提木叉分别」了。
上座部系的「律藏」,又有「附随」的成立。地区不同,学风不同,虽有古说的渊源,而更富有宗派的特色。 'P461'
再引二文,以结束「律藏」部分的研究。一、『舍利弗问经』(大正二四·九00中)说∶
「时有一长老比丘,好於名闻,亟立诤论。抄治我(旧)律,开张增广。迦叶所结(集),名曰大众律外,采综所遗,诳诸始学,别为群党,互言是非。时有比丘,求王判决。王集二部,行黑白筹。宣令众曰∶若乐旧律,可取黑筹。若乐新律,可取白筹。时取黑者,乃有万数。时取白者,只有百数。王以皆为佛说,好乐不同,不得共处。学旧者多,从以为名,为摩诃僧只也。学新者少而是上座,从上座为名,为他俾罗也」。
二、铜 部所传『岛史』(南传六0·三四)说∶
「大合诵比丘┅┅彼等弃甚深经律之一分,而别作类似之经律。彼等除(律之)摘要波利婆罗(附随)、阿毗达磨论、无碍解道、义释、本生之一分,而别有所造」。
『舍利弗问经』,代表大众部Maha^sa^m!ghika,以为上座们把旧律增广了。『岛史』代表铜 部(上座部的一派),以为大众部把「附随」除去了。从律藏集成的立场说,『舍利弗问经』的话是正确的。然而律是适应时地而实用的。持律的长老们,禀承佛说,深求佛意,作深细的分别,精密的组织,是应该的。在部派的分立中,上座部正是重律的学派。
注【52…001】『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一(大正二四·五二五上)。
注【52…002】『十诵律』卷五一(大正二三·三七八下)。 'P462'
注【52…003】『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一(大正二三·五六九中)。
注【52…004】『十诵律』卷五六(大正二三·四一四上)。
注【52…005】『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五(大正二三·五九七下)。
注【52…006】『十诵律』卷五七(大正二三·四二四中)。
注【52…007】本书第三章第四节。 'P463'
第七章 经典部类概论
第一节 经典的部类
第一项 经典的实存部类
「佛法」圣典的集成,「律藏」Vinaya…pit!aka而外,就是「经藏」Su^tra…pit!aka,也就是「五部」(或称「五阿含」)、「四阿含」的集成。「经藏」集成的研究,比起「律藏」来,实在是困难得多,主要是由於「文献不足」。「五部」、「四阿含」的现存经典,都是部派所传的。巴黎语Pa^li的「五部」,完整的保存了铜 部Ta^mras/a^t!i^ya的传承,这是很难得的!但不容忽视的,这是铜 部,是上座部Sthavira中,分别说系Vibhajyava^din 的一部。充其量,也只能代表分别说系的「经藏」。汉译的,有『四阿含经』(西藏没有大部的传译),但不是属於同一部派。『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所传的。『杂阿含经』已有所残失;而说一切有部所传的『长阿含经』、『增一阿 'P464' 含经』,并没有传译过来。汉译的『长阿含经』,是分别说系法藏部Dharmaguptaka所传的。『增壹阿含经』是大众部Maha^sa^m!ghika的末派所传。所以各部派的「五部」或「四阿含」,现存的非常不完备;尤其是大众部──大众部本派的诵本。凭现有的文献,而作经典集成的研究,不能取三大系的经典来作相互的比较,实难有良好的成就。最多也只能约略推见上座部(没有再分派)时代的经典情形。
现存的「五部」与「四阿含」,都存有部派的色彩。不同的部派,有不同诵本的经典;都是「依自阿笈摩」而成立自宗的(1)。我们相信,在师资传承中,当独立而成为一宗时,对於经律,都会有一番结集与整理的;一宗的经与律,也就大体凝定。但同一部派,传承得久了,或化区太广大了,内部会有不同的学系(可能发展而成为另一宗派),所传也就多少有所差异。所以同一部派的圣典,在组织上,教相上,会多少有些不同的。论断某一圣典为属於某一部派,应著重大体,不能因枝末而异议的。
现存而属於分别说系铜 部的,「经藏」分为「五部」∶1。『长部』Di^gha nika^ya; 2。『中部』Majjhima…nika^ya;3。『相应部』Sam%yutta…nika^ya;4。『增支部』An%guttara…nika^ya 5。『小部』Khuddaka…nika^ya。关於『小部』的内容,锡兰、缅甸所传的部类,多少略有出入,如下(2)∶ 'P465'
图片
[锡兰长部师所传] │[锡兰中部师所传] │[缅甸所传]
│Khuddakapa^t!ha(小诵) │同
Dhammapada(法句) │同 │同
uda^na (自说) │同 │同
itivuttaka(如是语) │同 │同
Sutta…nipa^ta(经集) │同 │同
Vima^navatthu(天宫事) │同 │同
Petavatthu(饿鬼事) │同 │同
Theraga^tha^(长老偈) │同 │同
Their^ga^tha^(长老尼偈)│同 │同
ja^taka (本生) │同 │同
Niddesa (义释) │同 │同
Pat!isambhida^magga( │同 │同
无碍解道) │ │
│apada^na(譬喻) │同
'P466'
│Buddhavam!s/a(佛种姓) │同
│Cariya^pit!aka(所行藏)│同
│ │Milindapan~ha(弥陵陀问)
│ │Sutta…sam!gaha(经摄)
│ │Pet!akopades/a(藏论)
│ │Nettipakaran!a(指导论)
属於分别说系法藏部的,有汉译的『长阿含经』,与『长部』相当。
属於分别说系饮光部Ka^s/yapi^ya的,有汉译的『别译杂阿含经』,与『相应部』的「有偈品」等相当。
属於说一切有部的,有汉译的『杂阿含经』、『中阿含经』──二部,与『相应部』及『中部』相当。
属於大众部末派(或是说出世部所传)的,有汉译的『增壹阿含经』,与『增支部』相当。
此外,大部内一经或数经的别译,汉译的还有不少。在下面如有所论及的,再为说到。
注【53…001】『异部宗轮论』(大正四九·一五上)。
注【53…002】『望月佛教大辞典』卷五(四一七四上)说∶锡、缅而外,泰国所刊「经藏」,仅有八种∶『小诵』、『 'P467' 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义释』、『无碍解道』、『譬喻』。又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大正二四·六七六上)说∶仅有一四种,缺『小诵』一部。
第二项 部派传说的部类
现存的经典,极不完备。然在传说中,各部派所传的「经藏」内容,有部分的记录下来,可贡参考,多少能了解到各部「经藏」的组织与内容,再为列举如下∶
一、大众部Maha^sa^m!ghika所传,如『僧只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说∶
「文句长者,集为长阿含。文句中者,集为中阿含。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所谓根杂、力杂、觉杂、道杂,如是比等名为杂。一增、二增、三增乃至百增,随其数类相从,集为增壹阿含。杂藏者,所谓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如是等比诸偈诵,是名杂藏」。
大众部所传,阿难A^nanda集「法藏」;法藏的内容,是「四阿含」与「杂藏」。关於「杂藏」的文句,『原始佛教圣典之成立史研究』,以为「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是「譬喻」;「本行」是「本生」;「因缘」是「因缘」;「如是」是「如是语」;「等比」是「方等」;「诸偈」是「伽陀」;「诵」,可能是「只夜」(1)。这一破句的读法,可说巧妙极了!但是依律文的原意来说,这是不妥当的!「如是等比」,是「如是等类」的意思。如『僧只律』上文说到∶ 'P468' 「如是比等名为杂」,「如是比等」,与「如是等比」的意义一样。而且,『僧只律』译为「本生」、「如是语」、「方广」(2),并没有译为「本行」、「如是」、「等比」。所以『僧只律』所说的「杂藏」,是举「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为例。「如是等比诸偈诵」,是「这一类的众多偈颂」的意思。译文的文义分明,是不许任意别解的。「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与汉译的『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等相当。『僧只律』在说明了结集的内容,接著说到「法」与「毗尼」的师资传承(大正二二·四九二下)说∶
「从尊者道力闻∶毗尼、阿毗昙、杂阿含、增壹阿含、中阿含、长阿含」。
与结集的内容相对比,毗尼vinaya是「毗尼藏」;阿毗昙Abhidharma等是「法藏」。「四阿含」以外的阿毗昙,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