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试谈空有之诤的焦点所在 >

第1章

试谈空有之诤的焦点所在-第1章

小说: 试谈空有之诤的焦点所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巨赞法师


    佛教唯识学和中观学的争论已经很久很久了。历史上也出现过调和论,但是,争论始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要说明这种原因,应该说的方面是很多的,不过基本的方面却不很多。现在谨就基本方面之一来试着谈谈。

    唯识和中观之争,习惯上也叫空有之争。从两家的论点上讲,两家争论来,争论去,双方认为最要紧和最需要争的,就是诸法有自性还是无自性的问题。这一争论表现在两家对立的一切方面,两家其它许多方面的议论都是围绕这一问题、为这一问题服务的。因此,我们把这一问题叫做空有之争的焦点所在。

    试谈这一问题,先从唯识家的主张谈起。


一、假法必依实法

    “假必依实”是唯识宗成立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实有的重要理由之一。《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六卷《真实义品》里说:

    有二种人,于佛所说法毗奈耶俱为失坏:一者,于色等法、于色等事,谓有假说自性自相,于实无事起增益执;二者,于假说相处、于假说相依(的)离言自性胜义法性,谓一切种皆无所有,于实有事起损减执。

   《论》继续叙述“损减执”的内容说:

    譬如要有色等诸蕴,方有假立补特伽罗,非无实事假立补特伽罗。如是,要有色等诸法实有唯事,方可得有色等诸法假说所表,非无唯事而有色等假说所表;若唯有假而无实事,既无依处,假亦无有……

   《解深密经》关于三自性的假必依实的道理,也说得简明。《经》第二卷《无自性相品》说:

    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的)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

    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的)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

    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的)所依行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名圆成实相。

    凡是“假”的事物,它本身没有存在的根据,必须依赖别的实有的事物,它才能够存在。譬如说,一定得有离言的、“实有唯事’’的青色,我们才能够安立似有唯假的青色而说“这是青色”;如果事实上根本没有离言的青色的自体,我们言语上所表明的青色就失掉了立足点,就无从安立。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不够丰富的人,由于看不到“实际青色的唯事”和“假名青色的诠境”的区别和联系,因而把依着“唯事”而安立的“诠境”直接看成是实有的——这虽然是错误的,但作为假法所依的唯事是实有的,却完全是事物的本相。

    为什么把实际的事物叫做“唯事”呢?“唯”字是个简别词,它是用来简别“显境”和“表义”两种名言的。唯事的本身是存在的,它的存在是自相的存在,所以它是真、是实有、是离言的;名言的诠境不是自相的有,它不过是依赖于唯事而产生的名言假象,所以它是假,是名言安立的。这种唯事和诠境、实有和假立的关系,就好像第一月和第二月、真月和假月的关系一样;必须有晴空的第一真月,才有依赖于这个真月而于净水中的第二假月。

    由此可以看出:诠境唯假,唯事为实,这就是“假必依实”。实有唯事是依他起自性,就在依他起自性上没有名言唯假所显的真理,就是圆成实自性。如果依他起自性的离言唯事性是不可动摇的,圆成实自性也必然是实有的和离言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是实有的,而“假必依实”就是这一结论的有力证据。

    这就是唯识宗在“假”、“实”问题上的基本的看法。


二、如幻是在说明实有

    但是,唯识宗不是主张依他起性是如幻的吗?既是如幻的,怎么又是实有的呢?

    “如幻”是个譬喻,声闻乘学者和中观宗学者都引用这个譬喻,不独是唯识宗的学者。同样的譬喻,但是引用它的人们各自所要说明的主要意思是不同的。声闻乘学者是想用如幻的譬喻证明一切有为法的无常性;中观宗的用意在于直接表明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当体就没有胜义自性;至于唯识宗,它既不是为了证明无常性,又不是直接表明什么法都没有胜义自性,而主要是为了说明“二取空”。

    二取空是什么意思呢?“二取”就是“能取”、“听取”,“空”就是说没有它们。唯识宗宣称:能取和所取并没有独立性和实有性,它们是依赖于实际上不是异体的能取、所取的实有唯事并由于“二取习气”的种子力量而显现的假相,这种假相表现为似乎彼此独立的能取和听取,并且似乎是实有的;其实,二取假相是完全没有的。但是,二取的没有和依他起性的实有并不矛盾;二取没有,并不影响依他起性的实有,而且正是在依他起性实有自体的基础上,才表现为似乎实有而并不是实有的二取假相。唯识宗说,于依他起性上全无二取,就是胜义谛。

    为了使人对于“无义(外境)唯有识”(见《摄大乘论》卷二《所知相品》)和无二取唯有依他起性的理论消除疑惑,唯识宗就引用如幻的譬喻。《大乘庄严经论》说:

    如彼起幻师,譬说虚分别,如彼诸幻事,譬说二种迷。释曰“如彼起幻师,譬说虚分别”者,譬如幻师依咒术力变木石等以为迷因;如是虚分别依他起性亦尔,起种种分别为颠倒固。“如彼诸幻事,譬说二种迷”者,譬如幻像金等种种相貌显现;如是所起分别性亦尔,能取、所取二迷恒时显现。

    如彼无体故,得入第一义,如彼可得故,通达世谛实。释曰:“如彼无体故,得入第一义”者,“如彼”谓幻者幻事无有实体,此譬依他分别二相亦无实体,由此道理即得通达第一义谛。“如彼可得故,通达世谛实”者,“可得”谓幻者幻事体亦可得,此譬虚妄分别亦尔,由是道理即得通达世谛之实。(常州天宁寺版卷四第十二至十三页)

    唯识宗就是这样分别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于依他起性上全无二取自体,是胜义谛;于依他起性上由虚妄分别见有可得,是世俗谛。这样讲胜义谛和世俗谛,避免直接说到依他起性的本身,所以这里的二谛论并不能说明依他起性本身是无自性的。

    再看《摄大乘论》说如幻喻的话:

    复次,何缘如经所说,于依他起自性说幻等喻?于依他起自性为除他虚妄疑故。他复云何于依他起自性有虚妄疑?由他于此有如是疑。云何实无有义而成所行境界?为除此疑,说如幻喻……(金陵刻经处版卷二第十页)

    世亲菩萨解释道:

    为此义故,于依他起说幻等喻,今当显示。此中虚妄疑者,谓于虚妄依他起性所有诸疑。为治此疑,说幻等喻显依他起。若实无义(无外境),云何成境?为治此疑,说幻事喻显依他起。譬如幻象,虽无实义,而成境界义亦如是。…… (金陵刻经处版世亲《摄论释》卷五第五页)

    宗喀巴大师在引了《摄大乘论》说如幻等八喻的前二种后指出:    .即(使)以幻事作“不实”喻,亦须分别中观、唯识于“不实义”引喻之理,勿令紊乱。(法尊法师译、汉藏教理院刻本《辨了不了义论》卷二第七页)
  
    唯识宗引如幻一喻,并非直接作为“不实义”的比喻,即使是作为不实义的比喻,也必须分析一下,看他是在说明事物不实呢,还是在说明事物的“自性”不实。正好,唯识大师世亲菩萨自己就表明了,他们“说幻等喻”,是在“显依他起”,即在说明依他起是离二取而独自存在的。

    由此可见,如幻所“如”的“不实”的部分,并不是直接指的依他起本身,而是指的在依他起性上而幻现起来的二取假相。因此,说依他起如幻,正是为了证明依他起实有,在唯识宗来说,这里并没有“自语相违”的毛病。


三、实有的主体和内在根据

    “自证分”,在唯识宗的一部分大师看来是非常重要和绝对需要的。因为要进一步证明远离能取、所取的依他起性是实有自性的,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自证分酌力量;必须有自证分证明实有依他起,依他起能作二取的基础的假必依实的意义,才是确然无疑的。

    但是,怎么样知道有自证分呢7.自证分是什么东西呢?它是通过什么关系来证明依他起实有自性呢?成立自证分的大师们说:

    首先,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活动中,都必然有回忆的知识。其次,我们的心识在了别事物的时候,必须同时另有能够了别这种了别事物的能知本身的活动,才能在了别事物以后引生能知心识本身的回忆。再其次,这种同时能够了别“能知”的心识,必然就是这个“能知”的“自体分”;这就是说,一个能知体,·一部分 (这是从生部分)了别事物,另一部分(这是主体部分)了别自己,前者叫“见分”,后者叫“自证分”。最后,因为有自体分来对“能知”本身当时了别事物的活动加以证明(了别),从而引生后来的回忆(念),所以说,离开二取,必有依他。

    他们进一步详细解释道:我们每一个人了别一种事物,不但当时能够了别它有,而且后来还能够回忆起当时的所了别、能了别和了别的过程,这是大家知道的事实。根据这个事实,我们唯识家觉得,如果当时没有同时了别内识自己的“了别活动”的自体,我们后来在回忆前情的时候,就不可能回忆能了别自身。譬如,当灯发光的时候,并非渐次地先照了东西,再照它自己,而是连自己和事物同时俱照的。我们的眼识生起的时候,也是同时既—了别青色,也了别自体的,因此,我们过后才不但有“曾见此”、“如此见”的回忆,也有“我曾见”(请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唯识家是说自证分是我)的回忆。

    为什么一定说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回忆,所以就必然有自证分呢?

    《成唯识论》卷五说:

    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于曾未受体类境中,全不起念……有说心起必与念俱,能为后时忆念因故。彼说非理:勿于后时有痴、信等,前亦有故;前心、心所或想势力,足为后时忆念因故。

    这里主要说明:①要以前经过的事,才能回忆;②引生忆念的力量是“心等取境已熏功能在本识中,足为后时有忆念因…… 或想取像胜故为因,生后时念足得”(《唯识述记抄秘蕴》卷六十五)。窥基大师在解释“有说心起必与念俱……”一节时说:

    ……若尔,如自证分为后忆念因,知前亦有,念亦应尔者,不然!心许前有体之上更立用,今已不许前有念体后念等生,何以得以念例于心也。  

    灵泰法师的《疏抄》解释道:

    如自证分为后忆念因者,《唯识论》上下有三处说。初、第一卷后心、心所法熏习力故,能为忆念因。二、即如立自证能力为后时忆念因。三、即如此中论文想为忆念因。

    以上均见《唯识述记抄秘蕴》卷六十五。灵泰法师第二点是指的什么地方呢?《成唯识论》卷二说:

    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自体分)。此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