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辑要-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罪障深重。云何遽得往生彼国。难信四也。纵信得生。又疑生此净土。必有奇妙法门。多种功行。云何但持名号。遂得往生。难信五也。纵信持名。又疑持此名号。必须多历年劫。乃克成就。云何一日七日。便得生彼。难信六也。纵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离胎卵湿化。云何彼国悉是莲华化生。难信七也。纵信莲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缘。云何一生彼国。便得不退。难信八也。纵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钝机众生。上智利根。不必生彼。难信九也。纵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经或说有佛。或说无佛。或有净土。或无净土。狐疑不决。难信十也。故难信而曰一切世间。是不但恶道难信。而人天犹或疑之。不但愚迷难信。而贤智犹或疑之。不特初机难信。而久修犹或疑之。不特凡夫难信。而二乘犹或疑之。故曰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今于此世演说此法。是犹入裸形之国。宣示威仪。对生盲之人。指陈黑白。此之谓难。此之谓利他功德不可思议也。
又四十八问答序曰。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上根即事契理。固谛信不回。下士有闻斯从。亦无因起惑。惟不上不下。位届中流。乃欲从欲违。志无定向。由是十疑通于智者。或问启于则公。天鼓谆谆。婆心恋恋。岂曰多言。言所不容已也。
又曰。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予生晚。甫闻佛法。而风木之悲已至。痛极终天。虽欲追之。末由也已。奉告诸人。父母在堂。早劝念佛。父母亡日。课佛三年。其不能者。或一周岁。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报劬劳之恩。不可不知此。
又曰。世间之孝三。出世间之孝一。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三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趣。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予昔甫知入道。而二亲已亡。作自伤不孝文。以伸悲恨。今见在家出家。而众中有具庆者。于是倍增感慨。而涕泗交零。稽首顿首以劝。
又曰。或问今见世人念佛者多。生西方成佛者少。何也。答。此有三故。一者口虽念佛。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既是念佛。便要依佛所说。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爱。要夫妻相敬。要至诚信实。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阴□方便。要慈愍一切。不杀害生命。不陵辱下人。不欺压小民。但有不好心起。着力念。定要念退这不好心。如此才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二者口虽念佛。心中胡思乱想。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念佛之时。按定心猿意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如亲在西方面对。不敢散乱。如此才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三者口虽念佛。心中只愿来生富贵。或说我等凡夫。西方无有我分。止图来世不失人身。此则不合佛心。佛指引你生西方。你却自不愿生。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凡念佛者。决意求生。休得疑惑。且如天宫富贵。福尽也要堕落。何况人间富贵。能有几时。若说你是凡夫。西方无分。则圣贤都是凡夫做。安知你不生西方也。便可发广大心。立坚固愿。誓愿往生。见佛闻法。得无上果。广度众生。如此才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
又曰。夫学佛者。无论庄严形□。止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缁衣道巾。带发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鱼击鼓。好静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做会。怕事之人。自可闭门念佛。不必定要入寺听经。识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念佛。寄库来生。不如现在作福念佛。许愿保禳。不如悔过自新念佛。习学外道文书。不如一字不识念佛。无知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希求妖鬼灵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灭恶。如是念佛。号曰善人。摄心除散。如是念佛。号曰贤人。悟心断惑。如是念佛。号曰圣人。
又曰。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因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过一生不念佛耳。今但万缘放下。回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紧大事。更无多语。此外只管纯一念佛。其念佛要字字心上照过。历历分明。时刻切心。不容些须妄想杂念。早晚礼佛时。恳苦发愿。求生净土。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莲华化生。永离诸苦。
又曰。久乱之心。一时难定。念佛心不清。不必忧。只要工夫深耳。字字句句当心念。
又曰。古云。杂念是病。念佛是药。念佛正治杂念。而不能治者。因念不亲切也。杂念起时。即用心加功念佛。字字句句。精一不二。杂念自息矣。
又示王广第曰。不如直下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尽心尽力念去。无丝毫异念。即是无字公案。其无字等话头。不必提了。纯一念佛。念佛上透。千处万处俱透。
又曰。我出家后。到处参访。时□融师门庭大振。予至京师叩之。膝行再请。师曰。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贪名求利。不要去攀援。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予受教和尚。行者大笑。以这几句话。那个说不出。千里远来。人道有甚高妙处。原来不值半文。予曰。这个正见他好处。我们渴仰企慕。远来到此。他却不说玄说妙。陵驾我们。只老老实实。把自家体认过。切近精实的工夫。叮咛开示。故此是他好处。我至今着实遵守。不曾放失。
又曰。予见新学后生。才把一句佛顿在心头。闲思妄想。越觉腾沸。便谓念佛工夫。不能摄心。不知汝无量劫来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断。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工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觉妄念重者。亏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时。澜翻潮涌。刹那不停者。自己岂能觉乎。
又曰。念佛有默持。有高声持。有金刚持。然高声觉太费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是密密绵绵。声在于唇齿之间。乃谓金刚持。又不可执定。或觉费力。则不妨默持。或觉昏沉。则不妨高声。如今念佛者。只是手打鱼子。随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须句句出口入耳。声声唤醒自心。譬如一人浓睡。一人唤云某人。则彼即醒矣。所以念佛最能摄心。
又曰。尘缘中观法难成。不如直以学业家业得暇之时。即便默默执持名号。只贵字字分明。句句亲切。心则自摄。若久之不退。三昧成就。即此是观。
又曰。耆宿未见了了。不足恐怖。盖彼心力实不曾用尽耳。今既有疾。亦不必以勉强勇作。但依经中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一味省缘。可省便省。不得已者。然后应之。自应工夫得力矣。
又曰。妄念是病。念佛是药。久病非片剂所能疗。积妄非暂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纷飞。只贵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续。极力执持。方有趋向分。此谓真积力久。而一旦豁然。喻如磨杵作针。炼铁作钢者。定不诬也。入道多门。惟此一门。最为捷径。不可忽。不可忽。
又曰。法门无量。要在明心。明心要门。无如念佛。读作之暇。或心烦时。静坐念佛。甚有利益。一念在佛。杂念退休。心空境寂。妙当何如。愿无易而忽之。
又与王智第曰。贵宅世修盛德。何为尊体构斯剧疾。得无宿业使之然乎。疾病之由。多从杀生中来。故偏重放生也。今更有所陈。良以外僧代忏。与内心自忏。功德悬殊。愿空其心。尽罢一切诸缘。于空心中单念一声阿弥陀佛。所云念者。不必启口动舌。但默默以心眼返照。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心心靡合。若有痛苦。忍之耐之。一心顾念。经云。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万亿劫生死重罪。故功德悬殊也。
又钱广沾问。此心放逸来久。虽以念佛摄持。暂得还失。如何保任。答。久反之地。非一战所可收功。惟在坚勇不退。直至心地开明。自然一得永得。
又曰。寂寂治散乱。散去则生昏沉。惺惺治昏沉。昏去则生散乱。止观双持。昏散皆退。今只须精明念佛。念无二念曰精。念而返照曰明。精即止。明即观。一念佛而止观备矣。
又曰。世人稍利根。便轻视念佛。谓是愚夫愚妇勾当。彼徒见愚夫愚妇口诵佛名。心游千里。而不知此等是名读佛。非念佛也。念从心。心思忆而不忘。故名曰念。试以儒喻。儒者念念思忆孔子。其去孔子。不亦庶几乎。今念念思忆五欲。不以为非。而反以念佛为非。噫。似此一生空过。何如作愚夫愚妇耶。而惜乎智可能也。愚不可能也。
又曰。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曰。中元日当作盂兰盆斋。予以为设供也。俄而无设。唯念佛三日而已。又闻昔有院主为官司所勾摄。堂中第一座。集众救护。众以为持诵也。亦高声念佛而已。此二事迥出常情。有大人作略。真可师法。彼今之念佛者。名为专修。至于祷寿命。则药师经。解罪愆。则梁皇忏。济厄难。则消灾咒。求智慧。则观音文。向所念佛。束之高阁。若无补于事者。不知彼佛寿命无量。况百年寿命乎。不思念彼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况目前罪垢厄难乎。不思彼佛言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况时人所称智慧乎。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二三其心。莫肯信服。神圣工巧。独且奈之何哉。
又曰。结社念佛。始自庐山远师。今之人主社者。得如远师否。与社者。得如十八贤否。则宜少不宜多耳。以真实修净土者。亦如僧堂中人故也。至于男女杂而同社。此则庐山所未有。女人自宜在家念佛。勿入男□。远世讥嫌。护佛正法。莫斯为要。愿与同衣共守之。又放生社亦宜少不宜多。以真实慈救生灵者。亦如佛会中人故也。愚意各各随自所见。随力所能。买而放之。或至季终。或至岁终。同诣一处。会计所放。考德论业。片时而散。毋侈费斋供。毋耽玩光阴可也。愿与同衣共守之。
又疏钞序曰。着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注曰。谓着事而信心不切。固无足论。假使专持名号。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虽或不明谛理。已能成就净身。品位纵卑。往生必矣。所谓士人作榜尾。登科亦不恶。但恐榜上无名耳。安得以守愚病之。乃至执理而心实了明。亦不必论。假使骋驰狂慧。耽着顽虚。于自本心。曾未开悟。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为害非细。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者也。
又疏钞序曰。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者。心本无念。念起即乖。而众生无始以来。妄想惯习。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病愈寇平。则舍病体。更无自身。即寇盗原吾赤子。注曰。起信论云。心体离念。而起念念佛。岂不反扰其心。佛藏经曰。无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