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

第8章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第8章

小说: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心,的确有真发心和假发心的不同,现在先说什么是真正的发心:“念念
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就是前面说过的,发菩提心有两大任务:一是上求
佛道以自利,一是下化众生以利他。念念上求佛道,即属第一任务。当我们要想
完成这一任务时,必须前念后念之间,没有其他任何意念,唯一是以佛道为念,
没有一念一刹那的忘记,更不会从半途中退失下来。心心下化众生,即属第二任
务。当我们要去完成这一任务时,必须前心后心之间,一心无二用的,唯以度化
为心,决不有一念心是为己的。

    不过这一心念发起,还要进而使之坚强,就是有时听“闻佛道长远,不生退
怯”之心。首先必须承认自己目前还是一个苦恼凡夫,由凡夫的起点到佛果的终
点,其间是有一段遥远而艰苦的道路的,所谓“菩提路长”,就是指此。根据法
华经比较二乘与菩萨所走的道路说:二乘所走的只三百由旬,菩萨所走的却五百
由旬。不用说,五百由旬是远过三百由旬的,但这还只不过是相对的形容,实际
上,由凡夫到佛果所走的菩提道路,是很长很长的,不是短时间所能走到的。发
菩提心人,不能因听佛道这么长远,而就生起退怯之心,必须怀着无比的勇气,
奋起勇猛无畏的精神,克服种种的困难,排除重重的障碍,以不达目的誓不休的
意志,走完这条长远的菩提大道的路程。

    还有,就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众生,在数量方面说:有无量无边
的那么多,真是多得不可计算;在根性方面说:有着各个不同的根性,淳良的众
生,固容易度化,但多数是顽劣而刚愎的。逢到这些刚愎而顽劣的众生,不但不
接受你的教化,而且可能出言侮辱,甚至拳足交加。遇到这类众生,行菩萨道的
人,必须要能经得起考验,不但决不因此生起厌倦之心,且更生起怜愍心来,觉
得这类众生太过愚痴,我不去感化他还有什么人可以感化?于是更加想方设法的
教化他,必要使其接受教化,走上佛道而后已。假定因为众生难化,而就生起厌
倦之心,甚而至于从此不再度化众生,那你就不能完成度化众生的本愿,这在发
心度生的行者方面说,是异常可惜的!

    如宝积经中就曾说到有位常精进菩萨,为了度化一个刚强的众生,经过无量
劫的这么长时间,紧随着这个众生,一时一刻的不舍,可是这个众生,仍然不受
教化,但常精进菩萨对他,仍无一念弃舍之心,仍旧常随教化不厌。原来在菩萨
的行愿中,是决不放弃一个众生的。易于度化的,固很欢喜的去度化他,难以度
化的,亦同样的要用种种方便去度化他。真正行菩萨道者,不但不舍弃顽劣作恶
的众生,而且对这一类众生,还要更优先的去度化他,以免他们无知造恶,而受
到更大的痛苦。这就是菩萨精神的伟大处,也就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行者,能观
众生难度而不生厌倦的原因,发心菩萨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是不能长期在生死中
度生的。

    为了坚定心愿,现在再举喻说:“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万仞是形容
山的高度,依我国古代说,八尺为一仞,万仞,就是八万尺。万仞之山,就是八
万尺高的山。如我们去爬山,不可因山势高耸而生退怯之心,因要扩展我们的视
线,必须爬上山的顶端,才能看清四野全景,假如爬到半山就退下来,那山顶的
种种境界,你就领略不到。又“如”要“上九层之塔”,务“必”要“造其巅”,
不可上了一两层塔就下来。我国有两句诗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
在套用这两句话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塔”。唯有爬上塔的最高层,那所
见的境界与下面几层所见的,必然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是”像上这样的“发心”,才可“名之为真”正的发心。真发心者,是
极希有难得的。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
        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
        伪。】

    发心,有真正的发心,自亦有虚伪的发心。上已讲过真正发心的相貌,现在
辨别虚伪发心的相貌。虚伪发心,就是心愿发得不真。楞严经说:“因地不真,
果招纡曲”。本此可知:在因地中发心,必须发得真切,不可稍存虚伪歪曲的心
意,假定以虚伪歪曲之意而发心的话,那你将来不会得到良好结果的。

    什么是虚伪的发心?这段文中有详切的说明。首先需要了解的:人,生存在
这世间,不论是谁,多少总不免有点过失,甚至有些罪恶。现生尚且如此,过去
生中更不能否认没有造过种种罪业,只是我们现在不复记忆而已。罪与过既是人
所不免,现在想要走上菩提大道,对于过去以及今生所有的罪过,就得加以痛切
的忏悔。假定不如法将身心所造的罪过予以忏悔,那你纵然发心,但很容易招致
业障现前,不能如法的走上菩提大道。因此,凡是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必须忏悔
业障,即或是个初发心归依三宝的人,在举行归依礼时,亦有忏悔业障的一法。
如所念的“往昔所造诸恶业”等四句忏悔文,或“弟子某某,从于无始,以至今
生”等的长篇忏悔文。当知我人身心,若不忏悔清净,很难接受佛法的熏陶。举
明显的例说:如以一块白布,拿去染成黄色或者蓝色,而这白布,设若是白净而
无瑕疵的,自然可以染成黄色或者蓝色,设若上面有了黑色的斑点,你如拿了去
染,必须在未染前,先洗去这块斑点,使白布恢复本有的白净,然后再拿去染,
才能染成纯净的黄色或蓝色。不然的话,纵然染成其他的颜色,但那黑色的斑点
仍然存在。如果以这块布去做衣服或作其他用途,无论怎样,总是有失美观的。
白布上的斑点,譬喻我人身心中的罪过,现在我人要将身心沐浴在佛法中加以熏
染,使成为清净的身心,首先就得将过去以及今生所造的罪恶或过失加以忏悔。
这是进入佛法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唯一步骤。假如我们入于佛门,不能将身心所有
的罪恶与过失,在三宝前发露忏悔,那你就很难得到佛法的实益,而你所谓发菩
提心,也就不免成了问题。

    罪与过,通常总是联在一起讲的,如一般人口中说的罪过。但实际上,罪与
过是稍有差别的:罪约有心而造说的,即凡造成的罪恶,都是经过有心的安排。
例如想去偷盗别人的财物,或去杀害痛恨的仇人,是必经过种种筹划,再加行动
上的表现,然后始造成一种罪恶,而这所造的罪恶,其罪比较重的。过约无心而
成说的,即过失往往在无意中造成,根本没有经过什么筹划。这种无心构成的过
失,较之有心所造的罪恶,其过失当然是轻微些的。因为佛法说到犯罪造恶,是
侧重在动机上讲的。假如是有心的,本着不良的动机去做,那就根本没有宽恕的
余地;假如是无心的,没有经过一种坏的意念,而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某种过失,
虽说亦是一种错误,但却可以原谅。这就是罪与过两字的简单区别。我们既承认
自己身心上有罪过,就应该忏悔而加以消除。假如“有罪”而“不”求“忏”悔,
“有过”而“不”去“除”灭,那就必然形成“内浊外清,始勤终怠”的现象。
内浊,是示内心混浊而不澄清的意思;外清,是示外表矫柔造作而很正经的样子。
在这末法时代的今日,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某些人,满肚子的奸刁阴险,贪
嗔烦恼,可是在外表上,却表现得恰到好处,那一派君子的风度,使你感到他确
是不凡。殊不知这正是内浊外清的流露,而一般人为他这种矫饰的外表之所欺骗
而已。俗说:“满口仁义道德,一肚男盗女娼”,正是这一写照。以修学佛法者
说:如内心贪求无厌,或施设种种心计对付他人,而在外表上,却又表现得似乎
很修行的样子,这同样是属于内浊外清的伪装。这种现象的形成,病在不肯把自
己的罪恶与过失好好的加以忏除。不但不忏罪除过,而且在修学过程中,开“始”
的时候,是很精“勤”的,但结果“终”于非常的懈“怠”。这是一般人所犯的
通病,就是有始无终,不管最初是怎样的精进,然而时间一久,那懒惰懈怠的习
性,就又发作起来。如很多学佛的人,在其最初学佛或初归戒时,道念是很好的,
等到日子一久,道心就逐渐衰退,有的甚至索性不修行了。古德说:“学佛如初,
成佛有余”,这真是发人深省的一句名言。的确,发心学佛的人,苟能从始至终,
如初发心时的努力,时刻不离正念,时刻提起道念,那就成佛有余了。现在学佛
的人是这样的多,为什么不能成佛?念佛的人又是那样的多,为什么不能往生极
乐净土?推究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始勤而终怠,不能始终如一的贯彻下去。这
么一来,有很多学佛的人,“虽”然说是存“有好心”,并且很想做点好事,如
救济贫穷,怜恤孤儿,赠医施药,修桥铺路,以及做种种有益人群的事,我们不
能说这不好。但当他们进行这些事时,却存有一种博得名誉的欲望在内,甚至还
进一步的希望藉此行善的名义,而图谋个人不正当的利益。这样的好心,“多为
名利之所夹杂”,是算不得清净的。以不清净的心,做世间慈善事,看起来是不
错的,实质是不可说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仍在有罪不忏,有过不除。

    以上说的存好心做好事而为名利之所夹杂,那还仅是内心的动念,没有通过
身口而表现到实际的行动上,自亦未能完成善事的功德。现在说的“虽有善法,
复为罪业之所染污”,是约已经通过身口而完成善法功德说。当知此中所说的善
法,包括五戒、十善、四禅、四空、四无量心等。这些善法,如果不被罪业之所
染污,那这一切善法功德,就都成为无漏,也就成为成佛的资粮。然而,可惜的
是,虽修习了种种善法,但因过去与现生的罪过没有忏除,再加以贪嗔等的烦恼
未断,致使一切所修的善法,为诸烦恼及诸罪业之所染污,都成为有漏的,不得
成为无漏清净。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以为自己这样的用功修行,为什么还这
样的心地不净?殊不知这是受到惑业的染污。

    有漏善与无漏善的差别何在?不清净的,为烦恼罪业之所染污的,是有漏善;
清净的,不为烦恼罪业之所染污的,是无漏善。学佛的人,无可否认的,多少都
有修些功德善法,其之所以不能了生死得解脱,病在所作的一切功德善法,为诸
烦恼及诸罪业之所染污。假定不是这个原因,缘此所修功德善法,自然可得了生
脱死。

    一个学佛的人,假定以虚伪不实的心,发菩提心立菩提愿,那不但是不真切
不诚恳,且还含有谄曲假冒的成份在内。“如是发心”,自然“名之为伪”。以
此发心而想完成最高无上的大菩提果,当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想发心则
已,如果想要发心,就得发真切的心。先将自己所有的罪恶过失,用一番工夫加
以忏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