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
这样说来,尸罗是通于一切善行的。为人能够离诸罪恶行诸善法,自然觉得心安
理得,俯仰无愧于人,当然心无热恼,而感清凉自在;远离秽恶,所以又名性善。
在日常餐饭茶水中,为什么会常犯尸罗?这因在茶饭中,不能避免伤害很多
的微细生物。所谓:“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亦可作为于茶饭中易犯尸罗
的佐证。印顺导师曾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受戒是何等的容易?只要在传戒
的众师前,一切应行的仪式照作一番,就算受了戒了。可是戒虽受了,要想守持
清净,却是相当困难。所以佛说:在这南阎浮提,如有五个如法清净比丘,正法
就可住世。在末法的今日,不说要找五个如法清净比丘是不可能,即使想找个把
青年发心出家都不容易。本来,在世俗上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佛法
上说:“人未证果,孰能不犯戒禁”?问题在于能不能改过和忏悔。“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犯罪当忏悔,忏悔则清净”。站在佛法的立场说:能不犯戒,当
然是最好的,一旦犯戒,就应生惭愧心,认为这是自己的业障,时刻要求忏悔清
净。如果犯了戒,还自以为是,那就罪不容诛了!
【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
吾人的身心行为活动,从朝至暮的“一日”之中,“所犯”的各种不同罪恶,
已是“无量”无边的那么多,“何况”是“终身”所造的罪?更何况是“历劫”
所造的罪?总说一句,在生生世世中“所起之罪”,是不可说不可说的那么多,
所以说:“更不可言矣”。众生所造的罪,是没有体积的,假使有体积的,诚如
佛在普贤行愿品中说,尽虚空遍法界,亦容不了所造的罪,试想罪有多少?
【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
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
佛为七众弟子制有各别不同的戒,现在“且以五戒言之”:所谓五戒,是指
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在家佛子所受持的戒。受五戒的人,
尽管是为数不少,但“十”个受五戒的“人”,恐怕就有“九”个会毁“犯”的。
能守持清净的,真是少之又少,且对所犯的戒,“少”有发“露”出来,“多数
是覆“藏”起来。“五戒名为优婆塞近事男戒”,尚且“不”能圆满的“具足”
守持,“何况”比五戒更难守持的“沙弥、比丘、菩萨等戒”?自“又不必言矣”!
沙弥有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戒,菩萨有三聚净戒,或如梵网经中所说十重四十
八轻戒,或如优婆塞戒经中所说六重二十八轻戒等。以上所说的种种戒,都是难
以守得如法清净的。尤其是菩萨戒,与比丘戒比较,大体上说,菩萨戒似不拘小
节,而实际上,比比丘戒更难守持,为的是比丘戒要通过身语才算犯戒,而菩萨
戒是论心的,只要心里动了一个不正当的念头,就算是犯戒了。以日常极平凡的
事说: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人,绝对不可说四众过,但放眼看去,今日受菩萨戒的
人很多,能守持这条戒的人又有几个?持戒的困难,于此可见,不过诸位不要因
持戒困难以致不敢受戒,须知受戒有受戒的功德,受而能持,其功德则更是无量。
【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
愧哉!】
这几句,又是针对出家比丘说的。“问其名”称,“则”必答“曰我”是比
丘;“问其实”际,“则尚不足为”在家修学佛法的“优婆塞”。如是有名无实,
名实不相符合,难道不感到羞愧吗?所以说:“岂不可愧哉”!这种现象,在佛
教中,一直是存在着,不过如今尤烈而已。佛教到了今天,可说衰败已极!推究
根本原因,实由于僧品的日趋低落,而僧品的所以日趋低落,实源于戒学的废弛。
长期这样下去,佛教前途,实在不堪设想!
【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
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所以做个佛弟子,特别是做个出家佛弟子,必须要受戒持戒。这如进入社会任何
团体,皆须遵守其法规一样。而且佛在遗教经中,特别告诫我们说:“若人能持
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
德之所住处”。佛陀所以一再的教诫弟子受戒持戒,“当知佛”所制的“戒”禁,
我们“不受则已”,如果“受”了,那就“不可”予以“毁犯”。因为这是一切
善法的根本,是关闭恶趣的大门,是人生向上的起始,是趣向解脱的正因。如果
受戒而又犯戒,“不犯则已”,一旦“犯”了,最后“终必堕落”三恶道中去,
受三恶道的苦果,永难脱离。
智度论中曾说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贫困的人,由于穷极无聊,就天天向天祈
求财富,前后一共祈求了十二年。十二年的时间,不是一个太短的日子,因而感
动了他所祈求的天,天神一天忽然显现在他面前,并且问那穷人说:“你每天这
样虔诚的求我,究竟想求什么”?“我生来穷苦,现在唯一的要求,是怎样的转
贫为富,让我享受一点快乐生活”。穷人这样回答天神。天神听了他的所求,立
刻赐他一个美妙宝瓶,宝瓶妙在能变化无穷,心里想要什么,宝瓶立即就能为他
变化出什么,从来没有使他失望过。于是这个幸运的穷人,不久,不但有了美奂
美轮的华屋,亦复有了七珍的丽服,真如天人一般,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思屋
得屋,思车得车,因而立即成了一个富有的富翁。他的暴富,引起他的亲友注意,
大家感到非常诧异,乃异口同声的问他在短期内所以致富的原因,他也很欢喜的
将天神赐他宝瓶的经过告诉他们,且更得意忘形的站在宝瓶上手舞足蹈起来,哪
知正在他跳得兴高彩烈时,宝瓶忽而拍的一声爆裂开来,所有的华屋、丽服以及
一切财宝,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使他的美梦归于幻灭。这个譬喻是说:一个人受
了戒,一切功德法财,都可因而生起;可是一旦犯了戒条,一切功德也就随之消
失。所以受了戒后,如果又犯于戒,必然会要堕落。持戒是这样的困难,谁也没
有把握丝毫不犯,那么犯了又当怎样来谋补救?曰:
【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
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受戒而又犯戒的唯一补救办法,就是求哀忏悔,亦唯求哀忏悔,始得罪业消
灭,假定不是这样,那就很难清净。然则如何忏悔?首当“自”己怜“愍”自己,
为什么会造出这么多的罪业?由自己推及他人,怜“愍他”人同自己一样的造了
很多罪恶。进而“自”己哀“伤”自己,为什么这样的迷惑颠倒?由自己推及他
人,哀“伤他”人同自己一样的迷惑颠倒。为了自己,为了众生,生生世世在迷
惑颠倒中所造的罪业,现在必须在三宝前,身则虔诚礼拜,口则发露罪愆,如是
“身口”二业一“并”恳“切”的,并且“声泪俱下”的,“普与众生求哀忏悔”。
身口并切,是显示三业的同时恳切。因为身口二业的活动,必须由于意业的推动,
所以身口之中含有意业。声泪俱下,是形容恳切的状态。文中“若非”两字,意
谓假定不是这样的求哀忏悔,那你的罪业就不能消除。罪业消除不了,经说:“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那就“千生万劫”,堕
在苦趣之中,长期受诸“恶报”,要逃也“难”以“逃”得了的。在这世间,逃
债、逃国法的制裁,是都可以做得到的;唯有业报,是无法可逃的,“唯有忏悔,
可以消除业障”。唯有业障消除,始得不受恶报。为此,佛在很多经中,都要各
人忏悔,不仅为自己忏悔,亦要为众生忏悔,使自他忏悔清净,而得身心解脱,
“是为发菩提心”的“第八因缘也”。
⑼求生净土发菩提心
【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
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
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九种因缘,亦即求生净土发菩提心。净土,是对照我们现
在所居住的秽土而言。依大乘经典说:“十方世界悉有净土”,但这里所说的净
土,是专指西方极乐净土说的。一般以为求生净土是属于自了的,不须要发菩提
心,这是错误的。当知求生净土的真实意义,绝对不是自了的,含有大乘的积极
精神。印顺导师说:“离净土就无大乘,净土是契合乎大乘思想的”。既然如此,
修学净土,怎可不发菩提心?所以净土行者,如真想要求生净土,则必须以发菩
提心为第一义。
观无量寿佛经,佛曾这样明白开示说:“欲生彼国者,常修三福:一者孝养
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发菩
提心为修净业的三大要素之一,更可看出发菩提心的重要。彻悟禅师亦道:“真
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莲池
大师发愿回向文中更透切的说:“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
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一切功德悉皆成就,然后
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
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当知这就是发无上菩
提心,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普令一切众生舍染取净,是以发菩提心为修净土
的行者所绝对不可少的条件。假定不发大菩提心,不特不能修成净业,亦复不得
上品上生。
这如娑婆秽土有种种不如理想的地方,经中称为秽恶充满的五浊恶世。如欲
转此秽土成为净土,将不理想的环境变为理想的环境,在这世界是无能为力的。
唯有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亲近弥陀教主,从阿弥陀佛学习严土熟生的本领,
学习到了相当的程度,就可挟着严土熟生的本领,怀着大悲的心愿,回到这娑婆
世界来,一方面弘法度生,一方面庄严这娑婆国土。以这样的纯正思想求生净土,
不但不违背大乘的实义,且正是大乘精神的积极表现。所以念佛求生净土,决不
可视为消极厌世,我们修学净土,应让大乘佛法的慈光,照耀在这多苦多难的人
类世界。
不过应当记住的是,即念佛求生净土,不是为个己的安乐,而是为度化一切
众生,亦即不违安养而入娑婆的。真正能够做到:虽生于净土,而不舍娑婆,虽
处于娑婆,而愿和众生同生极乐。如此发心,是真大乘。
“云何求生净土”?就是为什么要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