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 >

第78章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第78章

小说: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嫘匏娑希⒐W琛P问浦廖斩瘛8底饕逖彩痈鞯兀幻婀睦科幻娌呋铰裕诵氖忌晕榷āN┦鼐送龊艽螅耸彼1龅�35军7个营、新编第3团4个连,战斗官兵共计2000余人。    
    8日晨,担任攻城的日军第5师团将步、炮全集太原城下,在东、北两面猛烈攻击。日机13架轮流轰炸,北城楼被焚,城内东部和北部到处起火,电话逐段被毁,火焰弥漫全城。至9时,城垣东北角及西北角被炮火轰毁,东、北两面城墙亦被轰开缺口十余处,城墙各掩蔽部及弹药洞多被轰塌。日军步兵在其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城内猛冲。在城墙下埋伏的炮垒队亦被击散。预定歼敌计划概失效用。但守军东、北两城步兵奋勇截击,誓死不退,一面与入城日军拼杀,一面封锁城墙各口。双方伤亡殊重。至16时,城墙各口均被守军封锁,仅东北城角一处,千余日军入城,与守军激烈巷战。黄昏后,日军又向城内增加大量步兵,利用夜色隐蔽,夹杂混战,处处突袭。守军官兵伤亡甚多,西、南两处部队及预备队被日军击散。19时,日军攻至总司令部。此时因守军兵力不敷分配,除总司令部官佐及特务连勉力抵抗外,别无部队可资应援。傅作义感到局势无法挽回,乃于21时下令撤退。守城各部队由大南门突围,经汾河桥冲至汾河西岸,向古交镇方面撤退。太原城沦陷。    
    正当日军第5师团向太原城攻击之际,由晋东向西进的日军第20师团在攻占太原以南榆次后,即沿同蒲路南下,于11月8日在太谷与第13军的1个营发生战斗;日军第5师团于8日夜攻占太原后,即以一部进出交城以北地区。    
    8日,第13军汤恩伯部第89师第265旅第529团守备太谷的某营被日军攻陷。当日,日军一部从太谷南进,与第529团对峙,其主力沿同蒲路南下。9日,日军先头部队越过祁县。同时,从太原南进的日军攻占交城。    
    其时,北路军及东路军之一部均集结于汾阳附近地区,其余部队均已取得联络。卫立煌乃于9日20时在汾阳下达命令,令所属各部队在平遥、汾阳之线以南附近地区集结,准备尔后的作战。规定各兵团的行动及任务为:    
    1 第13军,应以一部确实占领子洪镇,主力速进至子洪镇以南附近集结,并截击沿同蒲路南下敌军之侧背;    
    2 第2集团军,应即赴灵石以南仁义镇集结,其主力限于11日以前到达。    
    3 第17军(欠第21师)附第177师之第529旅,应于明日暮前接任汾阳及其附近警戒事宜,尔后如受敌压迫,不得已时向吴城镇南北山地转移,发动游击战,充分袭扰敌侧。    
    4 第14集团军附第94师,应于明日晚,由现地经汾阳、兑九峪、石口镇向汾西、霍县之线集结待命,其主力限于16日前到达,但移动时须通报邻接部队,并派有力之后卫。    
    5 第19军附第71、第68师(欠已入太原城的1个营),独立第3、第7旅及第61军,应以整编之有力部队,限于12日前确实占领兑九峪附近,拒止敌之前进,其余在隰县附近整补。    
    6 第27路军附第17师,应立即经汾阳、兑九峪、辛庄、峪口村,限于13日以前到达南关村附近集结,并限后尾部队于明日晚通过汾阳。    
    7 第47师,应即由现地驰赴兑九峪,对东北正面构筑据点工事,俟第19军到达移交后,限于15日到达汾西、霍县间待命。    
    8 第15军,应于明日黄昏前经孝义取捷径,向霍县西南区集结待命,限14日以前到达。    
    9 新编第2师及第85师,除所余战斗官兵完全编成为作战部队归本部直接指挥外,其余即赴候马、曲沃整补。    
    10 独立第5旅,应于明日将汾阳附近警备任务交由第17军接替后,即随第27路军(第14军团)经兑九峪、石口镇、隰县、蒲县,到达汾阳附近待命。    
    11 第22集团军(在黎城、长治一带)及骑兵第1、第2两军,仍服行以前任务。    
    12 炮兵第5团附第2师山炮营,应赴霍县,并先于韩侯岭选择阵地,但第2师火炮营已赴隰县待命,其余以前配属各兵团之炮兵,由原来各兵团妥为区处。    
    13 战车防御炮营,着即移驻隰县待命,原配属第61军之连,着即归建。    
    此时,第3军正沿白晋公路南撤,第22集团军的第41军正沿同蒲路向平遥撤退,第45军第127师大部已随北路军撤至赵城、洪洞一带收容,第27路军在大宁附近集结,第17军(欠第21师)及第177师第529旅由汾阳移至吴城镇,由太原城突围的第35军在中阳集结,第101师已于12日前到达东明谷附近,其余部队均于指定地区集结。第18集团军及骑兵第1、第2两军仍在敌后游击。    
    


第四部分:华北作战太原陷落 4

    日军攻占太原后,第5师团以摩托化部队向南追击至清徐后停止;第20师团向南追击,于10日占领平遥后停止;第109师团在太原东南榆次、昔阳地区集结;第108师团原在获鹿、井陉间集结,准备用于正太线(后改留平汉线方面)。11月12日,“华北方面军”令第20师团及第109师团驻屯山西,第5师团调至保定、石家庄一带休整(仍直属“华北方面军”),令关东军于15日归还建制。    
    卫立煌根据敌情,决心以一部占领子洪镇、韩侯岭、兑九峪、吴城镇之线,阻敌南进,主力于汾阳以南地区整补,遂于15日在临汾下达如下命令:〔20〕    
    1 骑兵第1军,应以一部于文水附近及汾阳东北地区活动,妨害敌由太隰公路及汾阳至离石大道进攻,其主力仍在广武镇(雁门关外)、静乐(忻县西80公里)间服行前任务。    
    2 第13军,应确占子洪镇及其以南地区,与第18集团军及第22集团军切取联络,阻敌由白晋公路南下,以掩护本军右侧,并极力在太谷、平遥间游击。    
    3 第22集团军,应以一部扼堵三岔沟、平道头、马跑泉以南各隘口,阻敌南下,并极力在平遥、介休间游击。主力限于18日以前集结沁源东、西一带地区。如敌由白晋公路南下,应随时协同第13军夹击之。    
    4 第2集团军(欠第3军之第12师)附第15军及第34军,应确占韩侯岭东、西之线,拒止沿同蒲路南进之敌。    
    5 第19军附第61军、第68师、第71师、第73师,及独立第2、第3、第7各旅,集结(于)石口镇,一部确占兑九峪、大麦郊各隘口,并领有双池镇、石口镇以南地区,阻止沿汾河公路南进之敌,并极力向孝义、汾阳以东之线游击。    
    6 第17军(欠第21师)附第177师之第529旅及第17师,应确占吴城镇要点及其南、北之线,阻止由汾阳、军渡大道西进之敌。    
    7 第14军附第94师,集结汾西附近。    
    8 第47师向赵城集结。    
    以上各部队除第22集团军的第45军第125师系新到达战场外,其余多系由残部编并而成,番号虽多,实际兵力不过7个师而已。其他担任防守的部队,除第3军第12师唐淮源调往河南偃师及第35军留战场附近整补外,其余均赴临汾以南侯马、垣曲、永济、河津、平陆一带整补。到1938年2月,敌对双方仅有小部队互出游击,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中国空军北正面支队在太原会战期间曾对大同、繁峙、平型关、阳明堡、崞县、原平及平汉路沿线日军进行轰炸,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据统计,连同太原会战开始前几天,共计进行了12次侦察、42次轰炸,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还击毁日军大批重型装备。据报,仅10月13日一天就在原平、崞县炸毁日军坦克24辆。    
    附表3…5…2忻口作战日军指挥系统表(1937年10月)    
    指挥官    
    第5师团长    
    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步兵第21旅团第21联队第42联队三浦敏事步兵第9旅团第11联队第41联队国崎登骑兵第5联队野炮兵第5联队工兵第5联队辎重兵第5联队板垣征四郎混成第2旅团步兵第1联队步兵第3联队步兵第57联队第3大队骑兵1个中队、野炮兵1个大队、工兵1个中队本多政材混成第15旅团步兵第16联队步兵第30联队筱原诚一郎中国驻屯军步兵第2联队(10月22日加入)萱岛高独立混成第1旅团第1联队(10月29日加入)长谷川美代次第109师团第136联队(10月28日加入)松井节野战高射炮2个大队野战重炮兵2个大队野战炮兵1个大队山炮兵2个大队战车1个大队附表3…5…3正太路沿线作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1937年10月)    
    附表3…5…4正太路沿线作战日军指挥系统表(1937年10月)    
    第1军香月清司第20师团川岸文三郎步兵第40旅团山下奉文(第79、第80联队)步兵第39旅团高木义人(第77、第78联队)骑兵第28联队野炮兵第26联队工兵第20联队第109师团山冈重厚步兵第31旅团谷藤长英(第69、第107联队,即昔阳支队)骑兵第109联队炮兵第109联队工兵第109联队第108师团下元熊弥步兵第25旅团中野直三(第117、第132联队)步兵第104旅团苫米地四楼(第52、第105联队)骑兵、炮兵、工兵第108联队注: ①第108师团未参加战斗;② 第109师团的第118旅团在津浦线;③ 第109师团直属队,11月4日从元氏出发,9日至昔阳,16日进至榆林附近,亦未参加正太线战斗。    
    附表3…5…5太原作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1937年11月上旬)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副司令长官黄绍前敌总司令卫立煌第7集团军总司令兼    
    太原守备司令傅作义第35军军长傅作义(兼)第211旅旅长孙兰峰第218旅旅长董其武第213旅旅长杨维垣独立第1旅旅长陈庆华新编第3、第8、第9团炮兵第23团炮兵第21团炮兵第22团(欠第2营第3、第6连)炮兵第25团第1营炮垒大队正太护路军1个团    
    注:① 编入守城部队序列的第71师、独立第7旅、第8旅仅1个营进入城内,其余未入城参加战斗。② 第14集团军一部在汾河西岸参加了与小店镇日军的战斗。第22集团军第41军后续部队与日军第20师团一部在鸣李村附近作战。第13军1个营在太谷与日军战斗。这些部队未列入太原守备部队序列内。    
    


第四部分:华北作战日军进攻绥远及归绥 包头失陷

    在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沿同蒲线、正太线向太原进攻的同时,关东军一部和伪蒙军9个师向绥远发动进攻。    
    为了侵占绥远,日军将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改编为第26师团。1937年10月20日,改编后的第26师团师团长后宫淳中将到达大同。关东军司令官命令后宫淳一并指挥独立混成第1、第2旅团和临时飞行团,在伪蒙军9个师的协同下向绥远省发动进攻,并担负“华北方面军”作战地区以北,特别是平绥铁路西段的守备任务。    
    当时,中国第二战区部队大部调入山西作战,在绥远省境内仅有步兵新编第5旅、第6旅和骑兵第6师、第7师担任守备任务,兵力异常空虚。事实上阎锡山只顾在晋北、晋东对日军进攻抵抗,已顾不及绥远省的防务。因此,日军进入绥远以后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将绥远省的大部占领。    
    伪蒙军一部于9月26日占领绥北陶林,30日占领百灵庙。伪蒙军另一部沿平绥铁路西进。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