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凉惴嵋员钡厍! �
6月14日,日第22、第32师团继续西进。当日晨,第22师团未遇大的抵抗即占领了广丰,守军暂13师的1个团退向信江南岸。日军乘势向西急进,中午前后,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又占领了原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上饶(广信)。此时日军第13军战斗指挥所、第1飞行团战斗指挥所均已推进至衢州,衢州机场经修复已可使用,第15师团新任师团长山内正文开始指挥作战。守军第26军的第41师在信江南岸占领阵地,击退了跟踪追击的日军,将其阻止于信江北岸。日军第22师团在八都附近击退第32师的阻击后,亦进至信江以东地区。此时第19师刚刚到达铅山以东的江村附近。
日军占领上饶后,为确保已占领地区,暂取守势。第13军于15日9时命令各部队分别固守下列地区,并担任交通线的警备任务: 河野旅团,江山附近;第32师团,玉山附近;第22师团,广信(上饶)附近;第15师团,广丰附近。当日傍晚,各师团已在指定位置集结。另外,第116师团除部分兵力在龙游附近外,主力正向衢州附近集结。小江旅团准备16日从龙游附近出发向丽水前进。
6月15日,第三战区遵照军事委员会14日命其乘敌深入分散、积极反攻歼敌的电令,下达了反攻的命令。其主要内容为:〔17〕
战区待各部队略事整顿、恢复疲劳后,立即勇猛反攻,先将突入广丰、上饶之敌分别予以包围歼灭,乘胜合力进击玉山,再俟机略取江山,并应确保常山。
峡口、广丰、上饶、河口之守备,应先求巩固,对各渡河场所及诸道路要点,均应严密戒备,防敌对我更进一步的压迫;凡通铅山、崇安间及二十八都、浦城间诸道路,均应严密封锁、扼守,并择要破坏阻绝之。
第10集团军应以第49军主力攻击广丰之敌,另以有力部队控置于棋盘山、管家山一带山地中,准备侧击玉山、江山方面向广丰增援之敌。
第32集团军应以第25军军长率第108师相机攻取江山,尔后控置在八都街及上饶以北地区,以收直接策应之效;第108师守备常山的任务由第145师接替,第26军的任务为聚歼上饶附近之敌。
攻势转移的时间另定,但各部队应于17日前完成各项准备。
6月16日,日军第15师团接替第22师团到达广丰地区后,发现第74军及第49军阵地就在广丰以南不远的棋盘山东西之线,严重威胁其侧后方的安全,遂于当日向第74军与第49军接合部附近的尖山、五峰山阵地发起进攻。激战至17日,经反复争夺,第74军终于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但第105师的黄毛山、徐茅岭阵地被日军攻占,该师退守信江西岸。
6月18日清晨,日军第15师团再次向第74军阵地进攻,其多次冲击均被击退。战斗至16时,第74军按照战区规定的时间首先出击,转为反攻,18时攻占徐家山、庙山底。日军退至王家坂、杉溪之线。19日拂晓,第49军亦发起反攻,第74军又攻占王家坂及杉溪。
6月20日,日军第15师团集中兵力在第1飞行团直接支援下实施反击。经过21、22日两天激烈战斗,日军攻占了七都、五峰山、虎头背等地,第74军、第49军退至此线之南,再次转为守势。
第32集团军于6月20日发起反攻,第26军向北推进至信江南岸,以第44师一部渡信江进攻日军,一度击退三江桥、象鼻山的日军。但当日军21日开始反击时,该部即撤回南岸。23日以后,上饶地区中、日两军除不时有小的战斗外,基本上形成对峙态势。
(四) 浙赣路西段战斗
日军第11军为策应第13军的浙江作战,自5月上旬起即令各参战部队开始向南昌集中;同时令第6师团主力在岳阳方面积极进行佯攻,以牵制中国第九战区,掩护其主力集中。第3师团、第34师团及第40师团、第68师团、第6师团各一部于5月31日在南昌以南地区展开,完成了进攻准备。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率其战斗指挥所于同日到达南昌,下令于当夜开始攻击。
第八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浙赣会战 9
第三战区防守浙赣路西段的为第100军(欠第63师,附第147师),军部位于鹰潭。防守进贤地区的为该军第75师,师部位于进贤以东的将军岭;防守抚河以西市汊街地区的为第九战区所属江西保安第9团。
日军于31日22时开始行动,分3路进攻进贤及临川。第34师团从谢埠附近乘工兵舟秘密渡过抚河后沿浙赣路东进。守军第75师第223团一触即溃,日军尚未进攻进贤,该团即于2日夜东撤。日军于3日拂晓占领进贤。日军第3师团从沙埠潭附近渡过沙埠潭河,在抚河及沙埠河之间南下,2日拂晓进至三江口附近,再渡过抚河,沿东岸南进,于3日午到达临川以北的云山。今井支队及井手支队从万舍街附近并列南下,击退当面的保安第1团和第9团后分别到达集贤峰及三江口,3日下午到达临川以西的展坪以北高地。4日晨,第3师团由云山向临川进攻,当日击退保安团守备部队及赶来增援的第79军一部兵力,占领了临川。此时第九战区策应第三战区的第79军主力已进至宜黄水西岸地区,迫近临川。阿南惟畿急令第34师团由进贤南下,与第3师团等向临川以西第九战区的第79军等部进攻,而以第34师团步兵团团长岩永汪率所部3个步兵大队组成的岩永支队(归军部直接指挥)继续沿浙赣路向东进攻。
岩永支队于5日击退第75师后占领了将军岭,6日傍晚以一部兵力袭占东乡。第75师集中兵力组织反击,7日收复东乡。9日,第75师的第225团在东乡以东王尾山、马子岭之线阻击东进日军。经战斗后,日军进至白塔河西岸。守军炸毁铁路桥,与日军隔河对峙。11日,岩永支队强渡白塔河,攻占了邓家埠(今余江县城)。此时,浙赣路中段日军攻占常山、江山,玉山、上饶一带,兵力空虚,第三战区已将第100军的第19师调去沙溪、铅山,防守鹰潭地区的部队主要为第147师。
日军岩永支队攻占邓家埠的当日,日军第3师团等部正在南城(建昌)与第九战区第79军激战中。阿南惟畿认为南城于12日即可攻下,遂决定在攻占南城后将军主力转用于浙赣路方面。11日晚下达命令,命“第34师团于12日从抚州(临川)附近出发,再次调往浙赣线方面,攻击正面之敌,策应第13军;岩永支队归还34师团原建制”,同时命“第3师团截至15日在金溪附近集结,准备对鹰潭方面作战”。〔18〕
日军第34师团根据军的命令,部署岩永支队从邓家埠方向进攻鹰潭,配属师团的独立步兵第61大队(古东支队)由金溪进攻鹰潭;师团主力12日由临川出发,向鹰潭、贵溪之间前进。6月15日,日军第34师团在第29独立飞行队密切配合下分路进攻鹰潭。守军第100军在日军步、炮、航空兵联合猛攻下,部队失去控制,陷于混乱,16日晨纷纷溃退。日军于当日占领鹰潭。第100军军部退至贵溪东南约35公里的文坊收容部队。
6月18日,日军大本营指示:“中国派遣军司令官根据需要可实施南昌以东浙赣线全线作战。”中国派遣军“于6月24日命令第13、第11两军,各以部分兵力于6月30日开始行动,共同配合,实施打通浙赣线作战”。至此,日军大本营原来预定的由第13军主攻、第11军仅仅策应的浙江作战正式发展为第13军和第11军东西对进、夹击第三战区、打通浙赣路的“浙赣会战”。第13军于25日命令第22师团“进攻横峰,与第11军的进攻相配合打通浙赣线,歼灭沿线残敌,摧毁敌军设施”。第11军则令第34师团完成这一任务。〔19〕
日军第22师团编成谷津支队(以该师团步兵团团长谷津爱三郎所属2个步兵大队为基干),于6月30日晨从上饶附近出发,沿浙赣路西进。第34师团的岩永支队于6月30日从贵溪附近出发。2个支队沿途仅遇轻微抵抗,于7月1日10时许在横峰会合,完成了打通浙赣线的任务。7月5日,这2个支队同时撤离横峰,分别返回上饶和贵溪。
第100军在文坊收容部队并稍事整顿后,第三战区令其归第32集团军指挥,并令其第19师归建。第32集团军于7月1日令第100军担任铅山、茅家岭至洋口(不含)一线信江南岸的防御,并以一部控置于贵溪以东铁牛关附近,掩护入闽的隘路。该军遂成为信江南岸防御部署的最左翼。
第八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浙赣会战 10
(五) 临川地区战斗
日军开始向浙赣路东段发动进攻后,中国军事委员会判断日军第11军有在浙赣线西段发动进攻以策应其第13军作战的可能,5月16日令第九战区将第79军、第4军从湖南东调至抚河、赣江间地区,以加强赣东方面的守备力量。但薛岳并未立即执行。当日军第11军在谢埠、沙埠潭等进攻出发地位展开时,军事委员会于5月31日拂晓直接电令第79军:“着该军克日兼程驰往临川,参加赣东会战。”并令暂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指挥。该军于当日13时以暂6师为第一梯队,由株洲出发,经萍乡、宜春、分宜、清江向临川急进。军主力亦随暂6师后分2个梯队跟进。当时第58军防守丰城及拖船埠至樟树镇间地区。第79军在第58军掩护下渡过赣江。6月3日下午,暂6师经杜家园进至展坪,与日军今井支队遭遇。经激战后,阻止住日军的进攻,双方相峙于展坪附近。此时第79军主力已进至新干,遂在暂6师掩护下冒雨向临川急进。迄4日夜,第98师的先头部队第294团从上顿渡过宜黄水,进入临川城西部,与突入临川城东部的日军第3师团进行激烈巷战。战斗至5日拂晓,日军在6架飞机直接支援下向第294团发动猛攻。该团因伤亡过众而主力又未到达,被迫退至城南七里店一带防守。此时第79军军部及第98师主力已到达龙骨渡附近,第194师到达东馆附近。
日军第13军发现第九战区的第79军等部已进至临川地区,为解除右侧翼威胁,立即令第34师团主力在进贤转向南进,企图从新余西渡过抚河,与刚到南昌的竹原支队及第3师团等在抚河以西地区围歼第79军。
6月6日,日军第3师团及今井支队分别从临川、桐源向展坪暂6师阵地及第98师长里店阵地进攻;第34师团及竹原支队亦从三江口、仙姑山并列向水口庙、杜家园等第4军新编第11师阵地进攻。激战终日,第98师退守秋溪,暂6师及新11师被日军包围。暂6师伤亡惨重,残部于当夜突围去乐安;新11师于7日晚方突围至港头嘴、潘桥一带。6月7日,日军第3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