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愣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實空法。離惑亂相見。離自心現性非性見。得三解脫如實印所印。於性自性得緣自覺觀察住。離有無事見相 答中先拂彼難言離恐怖句者。謂眾生聞空生怖聞有生著故。說拢亲孕允乱詫еH宦}智事固非有無。而著有者乃說空法以治之。是知說空說有皆為眾生。未常說有實法也。故曰我不說性自性相。即示自證之法曰。但我得如實空法。即本住畢竟妙空也。不墮邪倒惑亂常居中道。故離自心現性非性諸見。即得悟三解脫。獲如實印見法自性。了拢辰珉x有無一切諸著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菩薩摩訶薩。不應立是宗。所以者何。謂宗一切性非性故。及彼因生相故。說一切法不生宗。彼宗則壞。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壞者。以宗有待而生故。又彼宗不生。入一切法故。不壞相不生故。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說則壞。大慧。有無不生宗。彼宗入一切性。有無相不可得。大慧。若使彼宗不生。一切性不生而立宗。如是彼宗壞以有無性相不生故。不應立宗。五分論多過故。展轉因異相故。及為作故。不應立宗分。謂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如是一切法無自性。不應立宗 上言妄想與拢墙钥铡D苏嫱闱病J遣簧x。恐菩薩立此為宗混於外計。故說此以破之。言一切法不生。則言想俱絕。言之已非。況妄立宗乎。如彼外道立不生宗反生枝葉。故云不應立是宗。所以者何下。徵釋其義。謂宗一切性非性者。意謂宗必有主。若宗一切性性自非性。宗義何在。凡言不生必因生立。既有待對則不生。成生自壞不生義。其不應立宗一也。又彼宗不生。必入一切法中。言不生義遍一切世間諸法之中。言不壞相不生故者入楞伽云。不生相亦不生故。言諸法本皆不生。豈待立耶。故云彼說則壞。其不應立宗二也。言有無不生者。前以無為不生。此乃轉計有無皆不生。言入一切性者。性即法也。謂有無不生。亦遍一切法中。皆離有無之相縱有轉計有無性相。皆不可得。是亦不生義。其不應立宗三也。五分論多過者。五分論義見前裕А6噙^指宗因喻三過也。初宗有九過。曰現量相摺B}教相摺J篱g相摺1攘肯噙‘自語相摺O喾麡O成。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別不極成。次因有十四過。謂遍是宗法性。初相中有四不成。曰隨一不成。所依不成兩俱不成。猶預不成。後二相共十過。有六不定。曰同分異全不定。異分同全不定。俱品一分轉不定。共不定。不共不定。決定相摺欢āS兴南噙‘。曰法自相相摺7ú顒e相摺S蟹ㄗ韵嘞噙‘。有法差別相摺H饔形暹^。別喻中有五過。同喻中曰。所立不成能立不成俱不成無合倒合。別喻中曰。能立不遣所立不遣俱不遣不離倒離。共三十三過也。展轉因異相者。言彼轉計因相不同。及墮有為有作。其不應立宗四也。又曰謂一切法不生。又曰空又曰無自性。此三者若各立宗則有多宗。其不應立宗五也
大慧。然菩薩摩訶薩。說一切法如幻夢。現不現相故。及見覺過故。當說一切法如幻夢性。莫令彼恐怖遠離摩訶衍 上既斥立宗之非。此顯其是故語大慧云。應說一切法如幻夢現不現相。現不現謂非實有也。及令眾生離見聞覺知之過故。又云當說言除為愚夫者。蓋愚夫墮於有無之見。不說如幻如夢。不能離彼二見。復恐小機聞此不有不無而生怖畏。不受大乘故。眨г颇畋丝植肋h離大乘。意令菩薩隨機說法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自性無說 無事無相續
彼愚夫妄想 如死屍惡覺
一切法不生 非彼外道宗
至竟無所生 性緣所成就
一切法不生 慧者不作想
彼宗因生故 覺者悉除滅
此頌上一切法不生言一切法本無自性豈有言說無說則無事無事則無相續之相。此本之與末皆不生也。但彼愚夫妄起分別。立不生之宗。其惡覺如死屍之無知也。則佛說一切法不生。豈彼外道所立不生之宗。至竟無所生等。言性本不生從因緣而生也。因緣尚不可得。諸法豈有生邪。然慧者尚不作不生想。豈作生想。彼宗言不生者。因生而有不生。是有待對。覺者則無是見。故云悉除滅也
譬如翳目視 妄見垂髮相
計著性亦然 愚夫邪妄想
施設於三有 無有事自性
施設事自性 思惟起妄想
相事設言教 意亂極震掉
佛子能超出 遠離諸妄想
譬如翳目等。明邪正之異。翳目垂髮並見前裕АS鞣怯卸小H屑慈纭V^三有本無。惟妄想現。故云施設於三有無有事自性。施設者建立也。由妄想而有建立。以故如來施設言教以化之。所謂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眾生不達。反於言教而起分別動亂心識。故云意亂極震掉。惟菩薩能離是過超出三有也
非水水想受 斯從渴愛生
愚夫如是惑 拢妱t不然
拢艘娗鍦Q 三脫三昧生
遠離於生滅 撸袩o所有
修行無所有 亦無性非性
性非性平等 從是生拢
非水水想受者。言非水妄作水想。由渴愛故爾。是猶渴鹿之奔陽焰。此喻愚夫非有計有。拢齽t不然。蓋拢艘哉恰S^見三界之相。無有煩惱生死故云清淨。三脫慧也三昧定也。定慧既生出離生滅。撸徐稛o所有。無所有即畢竟空也。言修行無所有者。菩薩能如是修之。亦契乎非有非無之理。故云亦無性非性。如是則有無平等佛果成矣
云何性非性 云何為平等
謂彼心不知 內外極漂動
若能壞彼者 心則平等見
佛自徵釋。意謂有無平等凡拢蝗纭R蛎越庥挟悺C詣t不知心外無法。為境風之所漂動。解故能壞彼見。則復本心平等之理矣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如攀緣事智慧不得。是施設量建立施設。所攝受非性。攝受亦非性。以無攝故智則不生。唯施設名耳 因上明離攀緣是智故。復以智不得為請。如世尊說攀緣事者。言世間塵境。乃愚夫所緣之事。正智觀察皆無所有故云不得。是施設量建立。施設即前妄想建立境界。境界既不可得。則能取所取二俱無有。故云智則不生。所施設者皆是妄想假名耳
云何世尊為不覺性自相共相異不異故智不得耶。為自相共相種種性自性相耄П喂手遣坏靡樯綆r石壁地水火風障故智不得耶。為極遠極近故智不得耶。為老小盲冥諸根不具故智不得耶。世尊。若不覺自共相異不異智不得者。不應說智應說無智。以有事不得故。若復種種自共相。性自性相耄П喂省V遣坏谜弑艘酂o智。非是智。世尊。有爾焰故智生非無性。會爾焰故名為智。若山巖石壁地水火風極遠極近老小盲冥諸根不具智不得者。此亦非智應是無智。以有事不可得故 上云智慧不得。固以釋之。恐學者未了。又申數問意。令破妄智而顯真智故。一一挾妄反覆為難。初云為不學性自共相等。謂陰界入等諸法。都不覺知有自共相異不異。故云智不得耶又云為自共相種種諸法自性相之所耄П巍2坏脼橹且H缦轮T難則智不為智。又顯不釋
佛告大慧。不如是。無智應是智非非智。我不如是耄Ц舱f。攀緣事智慧不得。是施設量建立。覺自心現量。有無有外性非性。知而事不得。不得故智於爾焰不生。順三解脫智亦不得。非妄想者無始性非性虛偽習智作如是知。是知彼不知 答中言不如是者。是拂彼難。言無智等者。即非智之智而智體亦不可得。故云非非智。若準大論。謂無智者空也。應是智者假也。非非智者中道智也。如是三智一心中得。得而無得。是為智慧不得。言我不如是耄Ц舱f者。佛言我如是說。是顯非耄Аkm亦常有耄Ц仓f。如後文云云。但宜耄t耄б孙@則顯。此則非耄б病SX自心現量下。正顯真智。謂了境有無唯自心量。言外性非性者。諸法本空也。如是而知知而不知。是為事不得也。事即境也。境既不得智亦不生。爾焰智障也。入三脫門智體亦亡也。非妄想者揀妄知也。謂非如一切妄想凡夫無始以來有無虛妄熏習之智不知諸法唯心。知彼事物而不知自性。則喪智於物故。云是知彼不知也
故於外事處所相性無性。妄想不斷。自心現量建立。說我我所相攝受計著。不覺自心現量。於智爾焰而起妄想。妄想故外性非性觀察不得。依於斷見 此承上而言。謂彼妄知於外境界形相有無分別不斷。此於自心現量妄自建立。計人法二我而生取著。蓋不覺知是自心量。於前外境妄想不斷墮於常見。於後智體能所不妄。轉為智障而起分別。以分別故於外法有無觀察不可得處。而生斷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有諸攀緣事 智慧不觀察
此無智非智 是妄想者說
於不異相性 智慧不觀察
障礙及遠近 是名為邪智
老小諸根冥 而智慧不生
而實有爾焰 是亦說邪智
有境可緣者。是凡夫之智。了境唯心者。是正智之智。正智則無緣而緣。是為無智。以此無智為非智者。是凡夫妄想之說。此頌上智慧不得之義也。於不異相性。智慧不觀察者。此頌上自相共相異不異。言不觀察者。即智不得也。餘皆頌上可見
復次大慧。愚癡凡夫無始虛偽。惡邪妄想之所迴轉。迴轉時自宗通及說通不善了知。著自心現外性相。故著方便說。於自宗四句清淨通相不善分別。大慧白佛言。杖缱鸾獭N╊娛雷稹槲曳謩e說通及宗通。我及餘菩薩摩訶薩。善於二通。來世凡夫聲聞緣覺。不得其短 宗說通相前既說已。此又說者何也。前通三乘此唯在佛。又前為眾請此佛自述。言愚癡凡夫等者。謂此二法在凡未常無之但為迷轉故全體不知。迴轉者。謂迷自己故迴內迴外。惟著自心現外相等境界。亦著方便言教。故於自心宗本離四句所通清淨之相。不能明了。於是大慧因而致請。言不得短者。謂宗通而說不通。其短在化導。說通而宗不通。其短在自行。二者俱通則不得為短也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三世如來有二種法通。謂說通及自宗通。說通者。謂隨眾生心之所應。為說種種眾具契經。是名說通。自宗通者。謂修行者離自心現種種妄想。謂不墮一異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識。自覺拢辰纭kx因成見相。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墮二邊者。所不能知。我說是名自宗通法。大慧。是名自宗通及說。通相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答中言三世如來有二通者。顯諸佛自行化他之法無不同也。先明說通。言眾具契經者。即前九部攝一切法故曰眾具。而卒歸乎契理契機故云契經。次明宗通。自證之法本不可說。故寄修者以示其相。曰離自心現種種妄想等者。謂不墮一異等四句。則妄想不行。妄想不行則超越一切心識。到自覺拢辰纭Q噪x因成見相者。因成即因成假。謂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之見也。離者離此見也。然如來自證之法。非邪外偏小著空有二邊者之所能知。唯大乘菩薩能修能證。故眨г茟斝迣W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謂二種通 宗通及言說
說者授童蒙 宗為修行者
童蒙言初機也。既解說通未必惟在初機。為對宗通言耳。宗通雖為修行。而言自證也
爾時大慧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