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荫梧之流,在正规军的支持下也开始制造摩擦和进行军事挑衅,不仅向先被日军占领原为政府军驻守、后由中共武装收复的地区进攻,而且向早已建立的中共抗日根据地进攻,并不断捕杀共产党员。为了团结抗战,中共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态度。如河北民军重要首领乔明礼在准备进攻冀中根据地时,在深县附近被中共吕正操部俘获。由于他表示悔悟,要求抗日,中共不但发还了被缴获的300余枝枪,而且应允每月补给军费700元、发给冬衣5000套。中共冀南军区司令员宋任穷亲自将其送回,刘伯承和邓小平还派杨秀峰、王宏坤前去慰问。但他回去后继任了河北民军总司令,继续反共。在国民党军队坚持反共摩擦的情况下,中共部队被迫实施有理、有利、有节的自卫反击。于是国共两党领导的武装部队有时就发生武装冲突。
但即使如此,共产党仍极力忍耐,以保持团结抗日的局面。如1940年4月1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及八路军、新四军各将领,指示对国民党方面的“军事挑衅,极力忍耐,不还一枪”,“对一切尚能与我合作抗日之部队及虽然不好但尚未向我进攻之部队,均须极力联络,不得侵犯其一人一枪”,“号召一切友军反对内战,拥蒋讨汪,团结抗战”。〔100〕以后又指示向相邻的国民党军“直接派人或间接托人或公开寄信发传单,表示我们完全不愿意同他们摩擦,请他们顾全大局,保存友谊,以免两败俱伤,渔人得利”,并规定“当他们迫于某方命令向我进攻时”,“先让一步,表示仁至义尽,并求得中途妥协,言归于好”等。〔101〕
国民党当局并不因共产党的忍耐、容让而放弃反共政策,相反,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加致力于反共。正如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白皮书中所说的:“自从美国参战后,国民党即深信日本终将被击败”,“国民党主要力量集中于北方抑制共产党”。例如1942年3月23日,蒋介石向全国各战区下达电令:“国军以先肃清黄河以南奸伪(指共产党),以利抗战之目的,各战区同时行动,一举歼灭华中、华南方面之奸伪;华北方面,亦相机袭攻,巩固并扩充游击地。”〔102〕
这样,国共之间的武装冲突就无法完全避免。
日军则企图利用国共的矛盾渔翁得利。日军的主要打击目标是坚决抗日的中共部队,对不游不击的国民党系某些部队不采取行动。日军“华北方面军”的《肃正建设纲要》中的“作战指导要领”就明确规定:“讨伐的重点在于剿灭共军,为此要善于利用国共的相互倾轧。在皇军势力暂时不能控制的地区,应默许那些不主动求战的杂牌军的存在。必要时,甚至可以引导他们占据真空地带,以防止共军侵入。”〔103〕如1941年11月间日军进行的“鲁南作战”,就是日军“第12军利用鲁南共军与重庆方面的于学忠军之间的矛盾,以消灭共军为目的”而发动的。〔104〕当然,对于必须控制的地区,日军仍是要进攻的。如1942年2月间进行的“鲁中作战”,目的就是为了“歼灭盘据在以临朐南、博山东南山岳地带为根据地进行活动的于学忠所属重庆军”的。〔105〕
正是由于国民党为限制中共发展而引起的国共摩擦,使敌后战场的总体抗战力量受到削弱;而日军得以利用矛盾,集中兵力加强“治安战”,使国共两党的敌后部队都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境地。但是共产党的部队受到良好的政治教育,抗日意志坚强,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又采用了避实击虚、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广泛发动群众性的游击作战,民兵联防,以破击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粉碎了日军“铁壁合围”、“拉网扫荡”、“梳篦扫荡”和“辗转抉剔”等各种残酷、频繁的大规模扫荡和“治安强化运动”以及封锁、清乡等,不仅坚持住了各抗日根据地,而且愈战愈强,很快恢复并获得更大的再发展。国民党的敌后部队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又采用了不适合敌后游击的呆板战术,而且与抗日的友军为敌,所以在日军扫荡、围攻下,大批将领率部投敌,反转来协同日军围剿残存的抗日据点。因此,国民党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失败,自然也就难以避免了。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