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中共中央。陈毅在报告中提出,集中山野、华野主力于宿迁、沭阳之间,六塘河以北地区,准备歼灭沿运河东进之敌,或西渡运河收复淮北。报告中还说:“两次分局会议,他们战争方针很正确”,“今后集结张(鼎丞)、邓(子恢)、粟(裕)在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
中共中央于10月3日电复陈毅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粟裕,指出:“部署甚好,望坚决执行。”“希望你们在淮海方面打几个好胜仗。”“目前你处与刘邓之任务是集中全力歼灭薛岳10个旅左右,即能转换战局。”
中共中央这个战略决策和相应的组织决定(山野和华野两个指挥部合并,陈、粟统一指挥),由于敌情的变化,未能立即付诸实施。
10月15日,中共中央再次电示:“南京息,蒋方计划,引我去山东,我久不去,乃决心与我在淮北决战。此种情况于我有利。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东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河,于2至3个月内务歼薛岳7至10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陈毅和华中分局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和组织决定统一行动,山野、华野主力集结于沭阳、宿迁两地,待机迎击东犯之敌。
10月18日,陈毅、粟裕、谭震林联名将上述部署报告中共中央军委。中共中央军委第二天复电指出:“部署很好,望坚决执行。”
淮海地区的一场大战尚在酝酿过程中,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在苏北和鲁南相继举行了6次规模不等的战役,包括东台防御战、涟水保卫战、峄东反击战、台枣反击战、淮沭路反击战和盐南反击战。粟裕直接指挥了其中的东台防御战、涟水保卫战和盐南反击战。
涟水保卫战,是6仗中持续时间最长、杀伤敌人最多的一仗。在作战指导上,粟裕特别注意处理第一仗与第二仗和以后诸仗的关系,强调在打第一仗时要为第二仗、第三仗创造条件。
10月19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主力刚刚集结于涟水以北的沭阳、宿迁地区,陈毅与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会合在一起,两淮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就重施“避实击虚”的故伎,向涟水城发起进攻。
整编第74师和整编第28师192旅共4个旅3万余人,在张灵甫指挥下,兵分3路,向涟水城扑来。
陈毅和粟裕、谭震林当机立断,集中23个团的兵力,迎击整编第74师和整编第28师192旅于涟水城下。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于10月21日将上述作战部署报告中共中央。
张灵甫志在必得,指挥3万余军队,在飞机掩护下向涟水城发起猛烈进攻,企图速战速决,占领涟水。他兵分3路,而把攻击的重点摆在涟水域南的废黄河河套地区。
张灵甫把他的51旅摆在正面,向废黄河河堤冲击,以为只要渡过河堤,涟水城就唾手可得。然而他没有料到,粟裕早就把一支奇兵埋伏在这里,第5旅第15团在河堤上构筑了防御工事,沿废黄河北岸大小3道河堤设防,阵地前沿及河床底部设置鹿砦,全线以交通沟相连。指战员们斗志昂扬,摩拳擦掌,严阵以待。
国民党军的进攻,遇到了华野部队的顽强抗击,每发动一次攻击,就留下一堆尸体。激战至10月28日,粟裕下令全线反击,敌军有的被歼,有的投降,有的溃退。张灵甫组织“督战队”,以几十挺机枪阻击溃退蒋军。整编第28师192旅大部被歼,旅长曾振负伤,率残部溃退,被张灵甫的“督战队”杀伤数百人,还有不少人在渡河时落水身亡。曾振丢开整编第74师,率残部逃往淮安。随后,张灵甫也急忙收拾人马,逃回淮阴。
涟水保卫战,歼敌9;000多人,其中整编第74师6;000多人,整编第28师192旅3;000多人。
张灵甫首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他在给整编第11师师长胡琏、第7军军长方先觉的电报中说:
“匪军无论战略战役战斗皆优于国军。数月来,匪军向东则东,往西则西。本军北调援鲁,南调援两淮,伤亡过半,决战不能。再过年余,死无葬身之地。吾公以为如何?”
而“猴子军”整编第28师则惊叹:“中共军避实击虚,迅雷不及掩耳,使你措手不及。”有了这一仗的教训,整编第28师以后打仗就不再那么积极了。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蒋介石在南京静等佳音(1)
勇猛穿插,大胜宿北扬军威
蒋介石在南京静等佳音
1946年11月21日,延安,杨家岭。
在一座光线充裕的窑洞里,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在延安正举行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一年多来的国共和谈作出恰当的评价,确定中共今后的方针。
在会议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一致认为,前一阶段参加和谈是必要的,也是有成绩、有收获的。
周恩来说:“虽然和谈破裂了,和平与民主未能实现,但收获不应低估。主要收获是使党的和平民主方针与蒋的独裁内战方针被群众所认识。”
刘少奇指出:“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就是要揭露蒋介石。现在已证明,和是不可能了。和虽不可能,但当时去谈是必需的,谈判整个说来是很成功的,成绩就是证明了妥协的不可能。”
毛泽东也认为:“南京谈判有成绩,达到了教育人民的目的。代表团不能早回来,一定要在开‘国大’以后才能回来。这样,战争和分裂的责任才清楚,才不至于失去人心。”
接着,三位领导人进一步分析了国共两党的基本情况和时局的发展方向。
周恩来着重谈了国民党,他说:“对共产党,蒋介石的政策是从削弱到消灭。但现在,他们对长期作战没有任何把握,连白崇禧等都感觉前途茫茫,一切计划都以半年为期,半年后毫无打算。海陆空军的中下级人员,悲观厌战更甚。”
毛泽东既谈共产党,也谈国民党。他说:“我们的条件比之抗战时期是更好了,统一战线比那时更广。很多人以前不理解我们,现在理解了。我们在国际国内都有广大的统一战线,这是基本问题。”
随后,他把话题转到军事形势。毛泽东认为:“在军事上,歼灭战的成功已为事实所证明,过去至今,我们已经歼灭了国民党军38个旅,很难想象以后就不能歼灭。因此,蒋介石的攻势是不可能得胜的。”
对于今后的趋向和中共的方针,毛泽东的看法既相当谨慎,又十分坚定,他说:“达到了平衡,就很容易超过。那时,我们就可以打出去,然后可以再向长江以南发展。这大约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我们也不能说那时就消灭蒋介石。宁可把事情估计得艰难一点。最坏就是打十五年,打得一个县城都没有,这我们也要准备。”
11月28日。南京,黄埔路官邸。
三辆轿车鱼贯而至,最先一辆车刚停稳,徐州绥署副主任吴奇伟从车内钻出。吴奇伟笑吟吟地目视着另两辆车里走出来的两位中将:国民党军整编第69师师长戴之奇、整编第11师师长胡琏。三人刚要进官邸,官邸内外响起一阵哨兵立正时的皮靴碰撞声,从官邸大门里,迎出来蒋介石的参谋总长陈诚。
胡琏眼中闪出光来,抢先向陈诚敬礼。
陈诚一边还礼,一边逐个握手拥抱,同时用柔和的腔调介绍说:“总统已经连续会见了其他三路受命的将领,你们这是第四批。”
三人被陈诚引导着走进大门,快步向蒋介石的书房走去。
蒋介石正坐在沙发上,看到几位将领到来,便说:“好,好,伯玉、之奇都来了。坐,坐下吧,这是家里嘛,不要拘谨的!”
众人刚坐下,陈诚便捧起文件夹说:“委座传得诸位来,是因为有一项重大军事举措要当面颁布给各位将军。几个月战争,并没有从根本上打倒共军,特别是华东战区,陈毅、粟裕就在我堂堂首都门旁打到现在,在国民政府眼皮底下越来越得到发展。我们如何向三军解释,如何向国人解释,向全世界解释?现在从各方面情况看,都到了不得不集中兵力全歼华东共军这一关键时刻。为此,我们决定再一次进行大规模军事剿匪,力争一战而完全彻底地先消灭江苏境内的陈毅、粟裕部队,然后再解决山东……”
陈诚提高了嗓门,加重语气说道:“这次行动的第一步,也是第一个目标,就是攻下新安镇,攻下新安镇犄角沭阳,彻底占领东陇海铁路,完成战略分割,切断苏、鲁联系。第二步,集中兵力包围和歼灭苏中共匪粟裕部。为达此作战目标,我们组织四路大军,中心点瞄准新安镇。其中,第一路,以宿迁的整编第69师和专从鲁豫战场调至徐州的整编第11师,由徐州绥署副主任吴奇伟将军指挥,先行攻下新安镇、沭阳。其余三路是:74师、28师5个旅,归徐州绥靖副主任李延年指挥,由淮阴进攻涟水;65师、83师、25师等部共5个旅,由东台向盐城、阜宁进攻;以第26师附第一快速纵队,5l师、77师等部分别由峄县、台儿庄、枣庄向临沂、郯城进攻。”
蒋介石立即问:“你们的任务明确了没有?”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蒋介石在南京静等佳音(2)
陈诚见众人回答后,又补充说:“为重点支援你们这一路,并考虑到宿北地区山高水多,国防部特意给你们加强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团,徐州的作战飞机也任由你们调用。这样,你们的兵力由6个半旅增加到7个多旅,5万多人,装备也都是一流的。你们还有什么困难,可以提。”
蒋介石见戴之奇、胡琏都很满意,这才开始说话:“之奇和伯玉,都是我最优秀的学生。我把国家装备最好、编制最完善、战斗力最强的整编师交给你们,是信任你们的。你们也很能打,很会打。特别是之奇,抗日时在99军三次长沙会战中都端着枪身先士卒,打了不少好仗。可是这次,你不能再端枪冲了。你们的对手,是共匪中最难对付的陈毅和粟裕,而且要打通东陇海路,团团围住粟裕部,进而歼灭华中共匪,任务艰巨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你们同时也要记住,这次是四路大军同时进攻,要讲究个大局,要讲究配合的。不光要配合好其他各路,你们69师、11师也要配合好的。”
陈诚打着比喻说:“你们是系在一条绳子上的两个蚂蚱,蹦不了你,也跑不了他。得同舟共济!”
胡琏是陈诚的心腹,蒋介石自然知道陈诚讲话的用意。他问:“伯玉是黄埔第四期的吧?”
胡琏答:“感谢校长还记得。学生和戴将军是同届学友,都是校长教育出来的学生,当然会休戚相依的。”
蒋介石说:“这就好,我黄埔精神就是精诚团结。我专门把你俩调到一路,又召来南京口头部署任务,是因为有个心愿想拜托你们:马上将要召开国民大会了。我想让你们抢在头里打好华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