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姹紫嫣红牡丹亭 >

第6章

姹紫嫣红牡丹亭-第6章

小说: 姹紫嫣红牡丹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继承传统,已经过千锤百炼,自然精彩。第二场是男女主角人鬼相恋的罗曼史,也当然充满情趣。到了第三场,我们也力求精彩到底,加强新婚燕尔之情与团圆之前的曲折戏剧性,使张力在结尾高处也能凝聚不散。因此,为了达致这种效果,从部分到整体,都需要形成有机联系,使主从、轻重、浓淡、冷热、显隐、远近、高近的调配应合都显得曲线玲珑有致、气韵生动。于是,配合舞台表演,我们所做的安排与考虑有几点值得一提。    
    首先是增加柳梦梅的戏份,使与杜丽娘的戏份接近;故而在第二、三场中,男主角有吃重的演出,尤其将〈拾画〉设计为男游园,以与女游园相互呼应。其次是有神话仪式意义的〈离魂〉与〈回生〉都透过舞台设计加以强调,造成视觉特写的神奇效果。再次是配合灯光与身段设计,着意在〈婚走〉制造一种春江花月夜的浪漫唯美氛围,载歌载舞,庆贺新婚。接着的〈如杭〉也注重表现新婚甜蜜喜悦的情深。此外,〈冥判〉的重排,相信也足使人耳目一新。    
    最后,在整体的编排上,我们也注意到,潜伏的战争危机这条分线,其实是与爱情神话这条主线相对相呼的,足以自成意义,并非只为杜宝的异动服务而已。战争与爱情的相对,唤起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联想,益加烘托出在战火阴影下人间爱情的光泽辉润,弥足珍贵。而李全夫妇的最后抉择,竟为了爱情而放弃战争,则又微妙地呼应了爱情的主线。爱情与战争在情节结构上若即若离的回荡,饶有微意,引人思味。    
    剧本在整个戏剧表演的活动中只是开始的起步,编剧的观念与理想,以至对于整体美学风格的视野,则有待舞台表演的体现。参与青春版《牡丹亭》的编剧工作,集体讨论往往到深夜才散,又由于牵涉到与舞台表演的互动,隔海沟通,使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难缠,好像没完没了。最后的定稿,是经过双方多次磨合的版本。由享受的观众变成幕后的制作参与者,才实际体验到戏剧表演事业背后的艰难多磨,从筹备的千头万绪到真正公演,这期间不知投入了多少人的心血与时间,真是一戏得来不易。但正如汤显祖所说的甘于“为情作使”,大家一心一意只想打造出一出梦想中的《牡丹亭》,又何怨何悔!在这种热情的召唤下,相信青春版《牡丹亭》必能将昆剧优雅、空灵、精致、洗练与沉着的特点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大家再次醉入古典文化唯情唯美的好梦中。    
    本文作者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教授,青春版《牡丹亭》编剧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