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学纲要(选录)-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灭之后一百年至三四百年间的事。佛灭百年后在吠舍离的第二次结集,就是部派
分张显明的开始。所以,对於戒律的传流,也由於部派的分裂,而成了部派的戒
律,各部有各部自己所传的戒律,至於初次结集的律藏,现在已无从见到它的本
来面目,不过,现在所传的各部律藏,无论南传斯里兰卡巴利文系的《善见律》
也好,北传译成藏文的有部律及汉文系的四部广律也好,虽然各有若干小节的取
舍与详略的出入,但其根本精神及其根本原则,仍是大体一致的。所以律藏的存
在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并且也被近世学者,公认为最能保留原始佛教真面目的圣
典之一。即使这些律部的分别出现,已是佛灭百年之后的事了。
据向来的传说,律藏初次结集之后,即由迦叶尊者传阿难尊者,再传末田地、
舍那波提、优婆崛多等五传,在优婆崛多以下,有五位弟子,由於各自对於律藏
内容的取舍不同,律藏便分成了五部:
一、昙无德部——《四分律》。
二、萨婆多部——《十诵律》。
三、迦叶遗部——《解脱戒本经》。
四、弥沙塞部——《五分律》。
五、婆粗富罗部——《未传》。
五部分派说,是根据《大集经》二十二卷(虚空目分、初声闻品)而来,但
在该经之中,虽标五部,却是说了六部的名目,第六部是《摩诃僧 部》。(
大正一三·一五九上至中)据传说,这是佛陀预记的事,佛陀早就料到律藏的传
承会分派的,这在《舍利弗问经》中,也有类似预记的记载而分为八派。(大正
二四·九○○下)但据史实的考核,部派佛教的分张,在佛灭后百年至三百年期
间,可谓盛极一时,由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根本派别之下,又各分出许多部派,一
般的传说大约分有十八部,本末合起计算,则有二十部之多。现在综合南北传所
传的资料,所谓十八部,未必真有那十八部的全部史实,也未必仅有十八部,因
为部派之下又分部派,分了再分,到最后,有些部派的隶属系统,现在竟已无从
查明;比如北道派,就是这样的例子。据《大智度论》六十三卷说,当时教团分
为五百部(大正二五·五○三下),这也未必是事实。然据近人的研究,部派佛
教的名目,多到约有四十多种(见《海潮音》四十五卷一二月合刊)。照理说,
每一个部派均有各自应诵的律本,但从事实上看,能有律本传诵的却很少,有律
本译成汉文的,只有五个部派,现在且将之分系列表如下:
…………
大众部——摩诃僧 律
因为《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同样出於萨婆多部,所以有人说应是《十诵律》
的别译(如太虚大师),也有人说是新萨婆多部,唯其与十诵律同部而所传时地
不同,当无疑问;又因饮光部只译出戒本而未译出广律,所以,虽有六部,在中
国通称为四律。四律与五论齐名:《毗尼母论》、《摩得勒迦论》(此二论是宗
本新萨婆多部录而解释的)、《善见论》(这是解释四分律的)、《萨婆多论》
(这是解释十诵律的)、《明了论》(这是上座部系犊子部下正量部的佛陀多罗
阿那含法师,依据正量部律所造,它的本律中国未传),合称为汉文律藏的四律
五论。正因如此,在现行的世界佛教中,汉文系的律藏也是最丰富的一系。
从上表看出,上座部占了绝大多数,大众部仅仅一部律而已(《僧 律》
应属大众部),事实上这是非常可惜的事,大众部的发展,虽然引出了大乘佛教,
大众部的典集——律与论,所传的却是太少了。
第三节 律部传来中国的历史
中国之有戒律,始於三国时代,曹魏嘉平二年(西纪二五○年),由中天竺
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 戒心》及《四分羯磨》。
其余律部译出的时间如下:
一、《十诵律》——姚秦弘始六年至八年(西纪四○四年至四○六年),由
鸠摩罗什法师译出,共五十八卷,又由卑摩罗叉改为六十一卷。
二、《四分律》——姚秦弘始十二年至十五年(西纪四一○年至四一三年),
由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出,共六十卷。
三、《僧 律》——东晋义熙十四年(西纪四一八年),由佛陀跋陀罗共
法显译出,共四十卷。
四、《五分律》——刘宋景平元年(西纪四二三年),由佛陀什共智胜译出,
共三十卷。
五、《解脱戒本经》——元魏时,由般若流支译出,共一卷,其时约在西纪
五三八至五四四年之间。
六、《一切有部律》——唐朝武则天久视元年至睿宗景云二年(西纪七○○
年至七一一年)之间,由义净三藏译出,共十八种,一百九十八卷。
以其译出的地点及盛行的时间上说,《十诵律》虽是姚秦时在关中译出,到
六朝时则盛行於长江下游的地区;《四分律》的译出地点也在关中(陕西),它
的译出时间比《十诵律》只迟了七年,但到隋朝才有人弘扬,到了唐初才由道宣
律师的大力弘扬,而成为中国律宗的唯一法脉;《僧 律》的译出时间,比《
四分律》晚了五年,它是在建康(南京)的道场寺译成,六朝时在北方稍有弘扬;
《五分律》比《僧 律》又晚出了五年,它在建业(也是南京)龙光寺译出之
后,则殊少有人弘扬;《解脱戒本经》,比《五分律》晚出了一百多年,它的内
容与《十诵律戒本》相同,故也无可为说;《有部律》的译出,比《五分律》迟
了将近三百年,正好是在南山道宣律师(隋开皇十六年至唐高宗乾封二年——西
纪五九六至六六七年)以后的四五十年之间,当时的律宗,正是《四分》的鼎盛
时期,所以义净三藏,虽然遍精《有部》,奈何孤掌难鸣。依照律的内容而言,
《有部律》为最多,也最丰富,可惜直到现在,还不曾有人继起为之弘扬过哩!
第四节 戒律在中国的弘扬
佛陀的教法是平均发展的,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就是这一平均发展的基
础,也是这一平均发展的中心工作,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但在佛陀的弟子,即
使是佛陀当时的弟子,对这平均发展的工作,就不能胜任了;所以诸大弟子,各
有所长,各成第一。但是,戒律又是三学的基础,不持戒,解脱道的向往,便成
妄想;所以戒是任何一个弟子都要持的,不过研究的心得是有深浅的,故以优波
离尊者为持戒第一。
正因这一趋势,到了中国,就有不学戒的比丘出现,并将学戒的比丘,特别
立为“律宗”的名目,这是中国佛教的不幸!
上面说过,中国之有戒律,早在三国时代,中国之有中国的比丘,也在三国
时代。当时由於《僧 戒心》及《四分羯磨》的译出,即请梵僧,立羯磨法,
传授比丘戒。但因戒经大部分未到,故也无从弘扬,直到《十诵律》译出后约五
十年后的刘宋时代,才有人弘扬;在宋齐之际,也有人弘扬《僧 律》;一到
隋唐以后,由于《四分律》的势力抬头,而达于登峰造极之时,中国境内也就只
有《四分》一部,独树其帜了。
《四分律》在中国的弘扬,是起於元魏孝文帝时的北台法聪律师,以下有道
覆、慧光;慧光的弟子有道云、道晖;道晖的弟子有洪理、昙隐;道云及道晖的
弟子洪遵;与昙隐并称的有道乐;道乐的弟子法上;法上的弟子法愿。再有道云
的弟子有道洪;道洪之下有智首;智首之下道世、道宣、慧满。这些大德,人人
皆著有律疏或律钞。到了道宣律师,《四分律》的弘扬,便到了登峰造极;道宣
律师对於律书著述的成就,也已到了空前的阶段。他以化教与制教,别摄一代时
教,又以三教判摄化教:以性空(摄一切小乘法)、相空(摄一切浅教大乘)、
唯识圆教(摄一切深教大乘),三教摄尽大小乘法;又於制教分为三宗:实法宗
(依萨婆多部明受——戒体为色法)、假名宗(昙无德部依《成实论》明受——
戒体为非色非心)、圆教宗(道宣律师自明受——戒体为识藏熏种)。以道宣律
师佛学大通家的资具,又以他唯识学的态度,精治《四分律》,融通大小乘,以
为四分律义,通於大乘佛法。因为曾有这样一位思想卓越,行持谨严,著述丰富
的伟大律师,弘扬了《四分律》的精义,从此也就奠定了中国律统的基础,那就
是《四分律》的一脉相传。但据灵芝元照律师的意见,道宣律师已是第九祖了,
他们的系表如下:
…………
这一表系,是根据近人续明法师《戒学述要》的资料所列,但他们的系统,
未必就是如此的呆板,比如《唐高僧传》卷二十一〈惠光传〉中,将洪理与道云、
道晖并称:“云公头,晖公尾,洪理中间著”(大正五○·六○八上);又於同
卷〈昙隐传〉中称昙隐:“遂为(惠)光部之大弟子也”;又说到洪理著钞两卷:
“后为沙门智首开散词义,雅张纲目,合成四卷。”(大正五○·六○八下)这
些都是他们在系统上错综复杂的关系。道乐的名字,见於〈昙隐传〉的附录,只
说:“时有持律沙门道乐者,行解相兼,物望同美。”又说:“故邺中语曰:律
宗明略,唯有隐乐”。(大正五○·六○八下)至於道乐是出自何人门下,僧传
未有明载。上面列表,仅是大概而已。
《四分律》,在道宣律师的同时,共有三派,那就是:
一、南山道宣。
二、相部法砺。
三、东塔怀素。
法砺律师,出於洪渊的门下,道宣曾求学於法砺的门下,怀素则曾求学於法
砺及道宣的门下,但因他们的见解不同,所以分为三派。他们主要不同处是根据
问题:
道宣依於大乘的唯识。
法砺依於小乘的成实。
怀素依於小乘的俱舍。
他们三派,各有很多的弟子,也各有很多的著述,但以南山一宗最极殊胜,
尤其南山律,通於大小乘,特别受到大乘根器的中国人所欢迎,所以历久不衰,
降至南宋,才算告一段落。道宣律师有名的弟子,有:大慈、文纲、名恪、周秀、
灵 、融济,及新罗的智仁等。弘景、道岸、怀素,也是道宣的受戒弟子。
文纲的弟子有道岸、准南等。
道岸的弟子有行超、玄俨等。
但在律统的系列上,是以周秀为南山的第二祖,他们的系统是这样的:
周秀以下有道恒—省躬—慧正—玄畅—元表—守言—元解—法荣—处恒—择
悟—允堪—择其—元照—智交(或立道标)—准一—法政—法久—妙莲—行居等,
共为二十一祖。再往以下,就入元朝,律宗衰废,传承不明了。
这是南山律宗的一脉相传,到元解之后,即入宋代;到元照之际,已是南宋
时期了。自道宣以下,解南山律者,共有六十余家,撰述达数千卷之多,其中以
钱塘灵芝寺的元照律师,最为大盛。但是南山一宗传到灵芝元照时,又分成两派
了:
一、 钱塘昭庆寺的允堪。
二、 钱塘灵芝寺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