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第八识可以储藏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七转识在行灭尽定时可以间断,不能持种,也不能受熏。阿赖识永无间断,只有它才能执持各种可以受熏的种子,有了这些种子,才能使佛教和主张自然而生的外道相区别是。
(2)、阿赖耶识又称为异熟心,善业,恶业得无记果报,全靠阿赖耶识,眼,耳鼻等识因有间断,不可能异世感果。
(3)、依靠阿赖耶识,有情众生在三界九地,四生当中轮回不息。三界九地包括欲界五趣地(亦称五趣杂居地: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色界四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色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4)、阿赖耶识能执受根身,世亲着《摄大乘论》称:“何缘此识亦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身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根身”根五色根:眼、耳、鼻、舌、身。“尽寿随转”意谓一生以来,五色根都依阿赖耶识而转,人所以有生命,全靠阿赖耶识。
(5)、阿赖耶识能执持寿命和温暖,寿、暖、识三互相依持,七转识有间断,不可能执持寿命和温暖,只有阿赖耶识才具有此项功能。
(6)、有情众生生死之时,阿赖耶识仍存,此称生死心。《成唯识论》卷三称:“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故。
(7)、名色与识互相依存,此中之“识“即第八识阿赖耶识。名色中的“名”包括受、想、行、识四蕴,“识蕴”是七转识。
(8)、因有阿赖耶识才有长养支持生命的四食;即:
a、段食,以齿、舌分分段段而食,以香、味、触三尘为体,《成唯识论》卷三解释说:
一者段食,变坏为相,谓欲界系香、味、触三,于变坏时能为食
事。由此色处非段食摄,以变坏时无色用故。'79'
变坏意谓食物消化后滋养身体。舌咽食物时,令心欢悦,此时不称段食,只称触食。
b、触食,变称乐食,因为接触喜乐之事而滋养身体,如看戏忘掉饥饿。《成唯识论》卷三解释说:
二者触食,触境为相,谓有漏触,取境时摄受喜等能为食事。此
触虽与诸识相应,属六识者食义偏胜,触粗显境摄受喜乐及顺益舍资
养胜故。'80'
c、思食,亦称念食,第六意识所生的希望之念。《成唯识论》卷三解释说:
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希可受境,能为食事。
此思虽与诸识相应,属意识者食义偏胜,意识于境希望胜故。'81'
d、识食,小乘佛教认为是六识,唯识学派认为是八识,八识之中阿赖耶识是根本,能支持有情众生的生命。《成唯识论》卷三解释说:
四者识食,执持为相,谓有漏识,由段、触、思势增长,能为食
事。此识虽通诸识自体,而第八识食义偏胜,一类相续执持胜故。'82'
(9)、在修学灭尽定时,身、语、心行皆灭,而寿命仍存,身体仍然温暖,全靠阿赖耶识。在修灭尽定时,七转识皆灭,只存在阿赖耶识。
(10)、“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识,彼染、净心不应有故。”有情众生所以有烦恼,是因为“心”有烦恼。有情众生所以无烦恼,是因为“心”无烦恼。此“心”即阿赖耶识。
(二)、思量能变
1、何为思量
思量;梵语末那识(manas Vijnana)的音译,Manas意译为“意” Vijnana意译为「识」,合译为意识。此识因为比其它的识思量的作用殊胜且含有“恒”、“审”的两种意思,所以叫做思量识。末那识为八个识中的第七识,为三能变中思量能变。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的染污识;是迷情的根本识,自无始以来,恒与第八阿赖耶识俱起相续,且以第八赖耶识识的见分为本质,另缘相分,妄执实无法的。我们就是因为有了此识,才自无始以来无法离迷归真,脱离生死苦海的轮回,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第八识虽然仍不断相续,具有“恒”义,但任运分别不深明故,缺少“审”义;第六识虽然能计度分别,具有“审”义,但有间断故,缺少“恒”义;前五识则既不相续亦无计度故,缺少“恒”、“审”两义。因此可知,第七识的特质为恒审思量。《成唯识论》卷四说:
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此名何异第六意识,此
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83'
为区别第六意识(mano vijnana),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以示区别。第六、七识虽然同名,但解释不同,第六识是依意根之识,是依主释,第七识是意识所依之根,其识体即是意,是持业释。第七识以自性思虑,故‘意’即‘识’。第六识依第七识而现了别之用,故为依意之识,两者间当有差别。在经论中,以第七识名意,不名为意识者,大概有下列三种原因:
(1)、若名为意识,即与第六意识相混淆。
(2)、《阿毘达磨藏显宗论》卷六'84'说:“心、意、识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謂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第七末那集起的心义不及第八识,了别的识义不及第六识,唯思量的意义为他识所不及,故名为意。
(3)、此识是第六识的近所依,故第六从于所依之根而立名,那所依之根的意,当然是第七识,故此名为意。
2、思量能变的所依、缘
凡是心识的生起,必定有它所依。如前五识依于五根,第六识依于第七识,而第七末那识所依的是第八阿赖耶识。所以《唯识三十论颂》卷一的颂文里说:“依彼转”。'85'依是依止,转是流转,是相续、转起的意思。依彼转中的“彼”,指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三说:
由有阿赖耶故,得有末那。谓由第八为境故,得起第七见分。又
由第八中种子故,第七得起。'86'
末那识依止于阿赖耶识,相续流转,跟随着第八转现。为何第八识不立所依门,于此第七识才立所依呢?因为第八识是诸识的根本,为他识所依,依于他的意义不显着,故不立所依门,而前七识依于根本识的意义显着,始特别立所依一门。《成唯识论》卷四称:
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87'
第七末那识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其存在活动的依据,第七、八二识俱时而转。依止第七识和第八识,前六识才得以转生。转依之前唯缘第八识的见分,作为“自内我”。转依之后变为平等性智,唯缘真如。末那识的性质是有覆无记。
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关系至为密切,就依止来说,末那识依于阿赖耶识,末那为能依,赖耶为所依。而事实上,阿赖耶识亦依于末那识,两者是互相为依。八识心王及其心所,皆有所依。譬如草木,以地为依,若离所依,则不能生长。诸识的所依有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三种。《成唯识论》卷四谓心、心所所依总有三种,分别是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第七识亦必有此三种。'88'
(1)、因缘依:因缘依亦名种子依,一切色、心诸法各有其种子,储藏于第八阿赖耶识中,待缘而起现行。成唯识论曰:「诸有为法,皆托此依。」即是说一切有为的色、心现行法,皆须仗托各自种子为依,方能生起。此处说因缘依者,是对果得名,因即是缘,而现行名果,故能生现行的种子称因缘。
(2)、增上缘依:此亦名俱有依。增上是增加其效果,促进其发展的意思,俱有是互为因果,互助互依的意思。以前五识来说,如眼识依于眼根,而眼根亦依眼识,若缺其一,则两者皆无作用,耳鼻舌身,亦复如是。
(3)、等无间缘依:此亦名开导依。等无间者,前念后念相似名等,相续不断,名为无间,等无间缘依,是前念为后念之所依,凡是心法,皆是如此。所谓心法,赅括心王心所在内,相续不断,始名无间,若不相续,便是有间了。故必须前念始灭,后念即生,永远不断,故名等无间缘。开导依者,即心法于一刹那间不得二体并起,故必俟前念心灭,让出其现行之位置,后念方起,这也就是前念开导后念的意思。即诸识依于种子生起,是因缘依;诸识依于第八阿赖耶识(即根本识),是增上缘中的一种。
第七末那识所缘的境,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因此,《唯识三十颂》卷一的颂文说:“缘彼”。'89' 《成唯识论演秘》卷八亦说:
末那名意,于一切时执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为性。又按《对法》
第二云:“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90'
上面的文字里引经据典的说明了第七末那识所缘的境,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但是,在印度注释《唯识三十颂》的十大论师对此还有不同的看法。为了尊重他们的意见,分别叙述如下:
(1)、难陀等师以为,第七末那识双缘第八阿赖耶识的心王心所,缘心王以执我,缘心所而执我所。
(2)、火辨等师以为,第七末那识双缘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相分,缘见分执我,缘相分执我所。
(3)、安慧等师以为,第七末那识双缘第八阿赖耶识的现行、种子,缘现行执我,缘种子执我所。
(4)、护法论师以为,第七末那识恒缘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而起我执,以第八阿赖耶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似乎是“常”、是“一”,又恒为诸法之所依,好象有“主宰”的作用,所以即执为“实我”。
为什么说第七末那识唯缘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呢?因为受、境等作用,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所显示,所以第七末那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成唯识论》卷四以护法一家的看法为正义,来非难前难陀、火辨、安慧三师等人的看法:
前说皆不应理,色等种子非识蕴故,论说种子是实有故,假应如
无非因缘故。又此识俱萨迦耶见,任运一类恒相续生,何容别执有我
我所。无一心中有断常等二境,别执俱转义故,亦不应说二执前后,
此无始来一味转故。'91'
3、思量能变的体性行相及三性分别
第七未那识的体性与行相是什么呢?《唯识三十论颂》卷一的颂文说:“思量为性、相”。说明了第七未那识以思量为体性又以思量为行相,未转依时恒思量我,转依后恒思量无我。所谓体性,是指第七末那识的识体,也就是四分中的“自证分”;所谓行相,就是能缘的作用,即四分中的“见分”。
第七未那识恒常执持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而思量计度的作用,只是第七末那识见分的行相。但以第七末那识的体性微细难知,所以“以用显体”,以思量为它的体性。思量的意思是,思者思虑,量者度量,识之缘境,凡有了别,即有思量,因此宽泛的说,八个识皆有思量的作用。但此处何以特别突显第七末那识的思量作用?因为以八识作用的殊胜来说,则“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
恒是恒常,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