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设而施设,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或复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
设,亦非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少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或复有一
非少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无量色是神施设而施设,亦非少无色是
神施设而施设,无量无色是神施设而施设:对应之巴利文为
“Rupim va hi… parittam attanam pannapento; pannapeti 'Rupi
me paritto atta ti。'Rupim va hi。。。 anantam attanam pannapento;
pannapeti ‘Rupim me ananto atta ti’。Arupim va hi。。。parittam
attanam pannapento; pannapeti 'Arupi me paritto atta ti';
arupim va hi … anantam attanam pannapento; pannapeti 'Arupi me
ananto atta ti。”(DN。 II。 p。64),中文译为“有人解说‘我’
是有色的及有限的,即我的我是有色的及有限的;有人解说‘我’
是有色的及无限的,即我的我是有色的及无限的;有人解说‘我’
是无色的及有限的,即我的我是无色的及有限的;有人解说‘我’
是无色的及无限的,即我的我是无色的及无限的。”
960。 有神若离少色时,亦如是如是思:对应之巴利文为“Atatham
va pana santam tathattaya upakappessamiti。”(DN。 II。 p。
64),中文译为“即使它不是如此,我也会把它变成如此。”
961。 七识住及二处:对应之巴利文为“Satta。。。 vinnanatthitiyo;
dve ca ayatanani”(DN。 II。 p。68),中文译为“意识的七个依
止处及二个处”。
962。 人及欲天:对应之巴利文为“manussa ekacce ca deva ekacce ca
vinipatika”(DN。 II。 p。69),中文译为“人、部分的天
人及部分的堕恶处者”。
963。 无想天:对应之巴利文为“asannasattayatanam”(DN。 II。 p。69),
中文译为,中文译为“无想有情处”,是色界第四禅第四天。
964。 八解脱:巴利文为“attha vimokha”,意思是“八种解脱”(参
考《中阿含第九七经大因经》 段落编断号67)。
965。 色观色:对应之巴利文为“Rupi rupani passati。”(DN。 II。 p。70),
中文译为“有色者观色。”这是以观察自己的身体修习
禅定。其中,色是指物质(参考注解401)。
966。 内无色想外观色:对应之巴利文为“Ajjhattam arupa…sanni
bahiddha rupani passati。”(DN。 II。 p。70),
中文译为“不作意自己的色,而观察外在的色。”外在的色是
指“遍处”(kasina),通常是“十遍处”,即地(pathavi)、
水(apo)、火(tejo)、风(vayo)、青(nila)、黄(pita)、
赤(lohita)、白(odata)、空(akasa)、识(vinnana)。
967。 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游:对应之巴利文为“‘Subhan’
181
182
t'eva adhimutto hoti。”(DN。 II。 p。71),中文译为
“心向于清净。”
968。 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游:对应
之巴利文为“Sabbaso nevasanna…nasannayatanam samatikkamma
sanna…vedayita…nirodham upasampajja viharati。”(DN。 II。 p。71),
中文译为“超越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
想受灭而住”。第一种说法是;只有成就三果或四果,又精通八定的
圣者,才能成就想受灭定。第二种说法是:从想受灭的状态可以达到
三果(阿那含)或更上得四果(阿罗汉)。
969。 得正法:对应之巴利文为“nayassa adhigamaya”(DN。 II。 p。
290),中文译为“证得真理”。
970。 乐欲:对应之巴利文为“Samisam va sukham vedanam vediyamano”
(DN。 II。 p。298),中文译为“感受到快乐的物质的受时”,意思是
“对于物质的受感受到快乐时”。
971。 乐无欲觉:对应之巴利文为“Niramisam va sukham vedanam
vediyamano”(DN。 II。 p。298),中文译为“感受到快乐的非物质的受时”
,意思是“对于非物质的受感受到快乐时”。
972。 有小有大:对应之巴利文为“sa…uttaram cittam”及“anuttaram
cittam”(DN。 II。 p。299)中文译为“被超越的心”及“无上的心”。
973。 沙门瞿昙施设知断欲,施设知断色,施设知断觉:对应之巴利
文为“Samano… Gotamo kamanam parinnam pannapeti。。。 rupanam
parinnam pannapeti…… vedananam parinnam pannapeti”
(MN。 I。 p。84),中文译为“沙门瞿昙宣说欲的遍知、色的遍知、
受的遍知”。其中,“遍知”(parinna)含有超越、舍断的意思。
外道是以初禅知断欲,以无色界知断色,以无受界知断觉。
974。 能知此义而发遣者:对应之巴利文为“imesam panhanam veyyakaranena
cittam aradheyya”(MN。 I。 p。85),中文译为“以解说这些问题
而令人心得欢喜”。
975。 或作田业、或行治生、或以学书、或明算术、或知工数、或巧
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笔、或晓经书、或作勇将、或奉事王:对应
之巴利文为“yadi muddaya yadi gananaya yadi sankhanena yadi
kasiya yadi vanijaya yadi gorakkhena yadi issatthena yadi
rajaporisena”(MN。 I。 p。85),中文译为“印章、算术、用眼睛计
算、耕田、畜牧、弓术、王事”。
976。 莫令王夺、贼劫、火烧、腐坏、亡失:对应之巴利文为
“kinti me bhoge n'eva rajano haryyum na
183
184
cora hareyyum na aggi dahyya na udakam vaheyya na appiya
dayada hareyyun ti。”(MN。 I。 p。86),中文译为“我的财物不会
被国王、盗贼夺走,不会被火烧掉,不会被水流走,不会被不喜欢的
子孙拿走。”
977。 矟:音ㄕㄨㄛˋ,同“槊”,古代的兵器,长一丈八的矛。
978。 楯:音ㄕㄨㄣˇ,通“盾”,盾牌。
979。 弩:音ㄋㄨˇ,以机关发射的弓箭。
980。 不念自害,亦不念害他:对应之巴利文为“n'eva… attabyabadhaya
ceteti na parabyabadhaya ceteti na ubhayabyabadhaya ceteti”
(MN。 I。 p。89…90),中文译为“没有想要恼
害自己,没有想要恼害他人,没有想要恼害自己与他人”。
981。 令我心中得灭三秽,染心秽、恚心秽、痴心秽:对应之巴利文
为“Lobho cittassa upakkileso; doso cittassa upakkileso;
moho cittassa upakkileso ti。”(MN。 I。 p。91),中文译为
“贪欲是心的污秽、瞋恨是心的污秽、愚痴是心的污秽。”
982。 鞞哆罗山:巴利文为“Vebhara”,又译“毗诃罗、毗婆罗、
毗婆波世、鞞陀隶、负重山”,是王舍城周围的五山之一,位于王舍
城东边。五山是“负重山”(Vebhara)、“白善山”(Pandava)、
“广普山”(Vepulla)、“灵鸶山”(Gijjhakuta)、“仙人掘山”
(Isigili)(参考《中部第一一六经仙人掘山经》、《增一阿含力
品第七经》)。
983。 七叶屋:巴利文为“Sattapaiguha”,又译“七叶树窟、七叶树林
石室、七叶窟、七叶园”,在鞞哆罗山。
984。 广山:巴利文为“Isigilipassa Kalasila”,又译“仙人窟、仙人山侧
黑石室、仙人黑石窟、舍师精舍”。
985。 不坐行:对应之巴利文为“asanapatikkhitta”(MN。 I。 p。92),意思
是“拒绝坐的人”。
986。 意静默无言:对应之巴利文为“aninjamano kayena abhasamano
vacam”(MN。 I。 p。94),中文译为“不动身体,不说话”。
987。 增上心:巴利文为“adhicitta”。它是指在八种禅定(四禅定与四无
色定)状态时的“心”,这是“观”面基础。它被称为“增上心”是
因为它高于以十善业为基础的一般善心(参考注解36)。
988。 五相:巴利文为“panca nimittani”,是指去除恶念的五种
方法。
989。 当以思行渐减其念:对应之巴利文为“vitakkasankharasanthanam
manasikatabbam”(MN。 I。 p。120),中文译为“应作意念
行的止息”。其中,“行”(sankhara)是指“原因、条件、根源”,
185
186
所以整句的意思是“应该作意‘停止〔恶〕念的起因’ ”。也就
是修习者应该反问自己“什么是起因?”“什么是起因的起因?”如
此,便可以减缓恶念,最终可以停止恶念。
990。 我生欲念不受断除吐:对应之巴利文为“So kho aham bhikkhave
uppannuppannam kamavitakkam pajaham' eva vinodem' eva;
byant' eva nam akasim”(MN。 I。 p。115),中文译为“诸比
丘!我舍弃、去除反覆生起之贪欲的念头,把它消灭了。”
991。 比丘者,随所思、随所念,心便乐中:对应之巴利文为“Yan nad
eva bhikkhave bhikhu bahulam anuvitakketi anuvicareti tatha
tatha nati hoti cetaso。”(MN。 I。 p。115),中文译为“诸比丘!
比丘的心会倾向于他经常思惟、思念的事。”
992。 多思念者,身定喜忘,则便损心:对应之巴利文为“Api ca kho me
aticiram anuvitakkayato anuvicarayato kayo kilameyya; kaye
kilante cittam uhanneyya; uhate citte ara cittam samadhimha
ti。”(MN。 I。 p。116),中文译为“但是,由于过久的思惟、思念,
身体会疲劳;身体疲劳时,心会受到妨害;心受到妨害时,
心会远离定。”
993。 异道:巴利文为“parappavada”,中文译为“异论、邪说”,
意思是“持不同于佛法见解的人”,相似于
“异学”(参考注解305)
994。 我等信尊师,信法,信戒德具足,爱敬同道,恭恪奉事:对应之
巴利文为“Atthi kho no。。。 Satthari pasado; atthi dhamme
pasado; atthi silesu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