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大般涅槃经 的佛性论 >

第10章

大般涅槃经 的佛性论-第10章

小说: 大般涅槃经 的佛性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種子。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善男子!譬
              如胡瓜, 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
              二因緣亦復如是。( 裕А97)

          十二因緣之所以名為佛性, 是因為十二因緣觀智是無上
        道的因緣種子,依之得以成佛。 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乃因為
        它是治療熱病的因緣,而非其本身即是熱病。 因此,「師子
        吼菩薩品」繼續以多重因果來論佛性:

              善男子!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有因者
              即十二因緣。 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善男子
              !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是因是
              果,如十二因緣所生法。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
              故,常恆不變。( 裕А98)

          以上十二因緣能起觀而言, 十二因緣名為「因」,至於
        為何觀十二因緣的智慧稱為「因因」, 僧宗在《大般涅槃經
        集解》說「此智為菩提作因, 菩提為涅槃作因」,因為是因
        中之因,故稱「因因」。 由觀智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於觀智而言,菩提是「果」; 依無上菩提的覺悟,而證
        得涅槃寂靜, 於觀智而言,涅槃是果中之果,故稱「果果」
        。
          為了以因果解釋佛性,本經更以四句分別之。 首先經文
        說佛性「是因非果」, 這是從佛性具有種生義而言,屬於因
        地的佛性,本具而未顯。 智者大師在《觀音玄義》卷上「釋
        智斷」解釋說「是因非果名佛性者, 此據
        ──────────────
        (裕97)同上,頁 524 上。
        (裕98)同上。

                                72 頁

        性德緣了皆名為因」。( 裕А99) 換言之,「是因非果」的佛
        性是指眾生的性德正因佛性, 再加上緣因佛性和了因佛性,
        從因地而言性德、緣、了「皆名為因」。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此乃指涅槃法身。因為涅槃非生
        滅法, 而是緣了二因圓滿之後的成果,故說是「是果非因」
        。經文的「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智者大師卻把它說成是
       「 是果非因名佛性」, 這是他獨到的詮釋,與經意並不相摺
        。 智者大師解釋說:「是果非因名佛性者,此據修德緣了皆
        滿, 了轉名般若,緣轉名解脫,亦名菩提果,亦名大涅槃果
        果,皆稱為果」。 換言之,就佛果位而言,佛性也就是涅槃
        法身,故也可以說佛性是果非因。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法」,這是說觀智於正因而言
        ,它是果。於菩提而言,它是因。 因此,是因亦是果。四句
        分別的最後又說「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顯然與前句「是因
        非果名為佛性」的說法有所出入。智者大師解釋說:

              法身滿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圓滿, 故云耄鐏聿兀@
              名法身,雖非是因,而名為正因。 雖非是果,而名為
              法身。 《經》云:「非因非果名為佛性者,即是此正
              因佛性也」。( 裕А100)

          佛性為非因非果, 是就佛性非生滅法、常恆不變、法身
        圓滿而言, 正因佛性非因非果,不像生死法受制於生滅因果
        法。 然而,佛性也並非不能以因果論之,因為它「雖非是因
        ,而名為正因;雖非是果,而名為法身。 」總之,從因果論
        佛性時, 到底佛性何所指,完全依從何立場言之而定,綜合
        表列如下:
        ──────────────
        (裕99)《觀音玄義》卷上,《大正藏》卷 34,頁 880 下。
        (裕100) 同上。


                                73 頁


      十二因緣─────────────────因──是因非果─┐
      智觀(觀十二因緣智)──────────因因──是因是果─┤
      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非因非果─┤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大涅槃─────────────────果果──是果非因─┘

        佛性─非因非果

        (3) 以第一義空論佛性義

          真常系思想的經論常以「如來藏」、 「如來藏我」、
       「大我」、「真我」等來說佛性,但因含有神我意味,常引起
        爭議。 《涅槃經》中雖也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的說法, 但它也提出以空性論佛性義,大大淡化佛性的存有
        色采。「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云: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
              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智者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
              、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
              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 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
              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 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
              ,不名中道。 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恆常
              ,無有變易。 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
              覺見一切空, 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有我
              。 以是義道,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
              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裕А101)

          引文明白宣示佛性是「第一義空」,而「第一義空」即
        是中道,故佛性亦是中道。 因此要瞭解佛性的意義,必先瞭
        解何謂「空」、「第一義空」、「中道」。 由於此三詞普遍
        出現在許多不同宗派思想的典籍, 其涵義也有所差異,因此
        影響對此段經文的解讀。 首先先討論此段經文的原意,再看
        看三論宗吉藏及華嚴宗澄觀二人對此經文的詮釋有何不同。
          從空義論佛性時, 《涅槃經》主張「佛性是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智慧」。 在解釋佛性為第一義空的意義之前,經
        文先揀別「空」與中道「第一義空」的不同。 經言「所言空
        者, 不見空與不空」,此「空」是落於一
        ──────────────
        (裕101)《大正藏》卷 12,頁 523 中。


                                74 頁


        邊的偏空, 不是中道的第一義空,因為它不是只「見空」而
        「不見不空」, 就是僅「見不空」而「不見空」,前者是指
        執空者, 後者指執有者,可見「不見空與不空」是貶斥語。
        ( 裕А102) 很顯然, 《涅槃經》駁斥一般凡夫外道只見常不
        見無常, 只見我不見無我,同時也駁斥二乘人和「執空意菩
        薩」只見無常不見常,只見無我不見我。 這也就是對空宗所
        謂「空不可得,不空亦不可得」的批評。
          與上面所說偏空不同的是具有智慧的第一義空, 因為它
        同時「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換
        言之, 佛性第一義空見到空的一切生死,同時也見到不空的
        大涅槃, 前者可免於執有,後者可免於執空,如此才是中道
        ,也才是佛性。 總而言之,若以空義論佛性,則佛性是中道
        第一義空,它是具見空與不空的空。
          吉藏是般若系統三論宗的大師, 他的《大乘玄論》卷三
        論佛性義尋經門中, 曾對上引經文做了裕Ы猓桥c經文原
        義卻有截然的差異。《大乘玄論》說: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斯則一往第一義空以為佛性, 又言「第一義空名為智
              慧」, 豈不異由來義耶?今只說境為智,說智為境。
              復云「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對此為言,亦應
              云:所言智者,不見智與不智。 即「不見空」除空,
             「不見不空」除不空;除「智」又除「不智」,遠離二
              邊,名拢械馈!∮盅裕骸溉缡嵌姴幻械溃瑹o常無
              斷,乃名中道。 」此豈非以中道為佛性耶?是以除不
              空,則離常邊,除於空,即離斷邊。 不見智與不智,
              義亦如是,故以中道為佛性。 是以文云:「佛性者,
              即是三菩提中道種子。 」是故今明:第一義空名為佛
              性, 不見空與不空,不見智與不智,無常無斷,名為
              中道。( 裕А103)

          以上是吉藏站在空宗的立場, 對《涅槃經》這段經文的
        解釋。 從空宗
        ──────────────
        (裕102)參閱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冊,學生書局,
               75 年,頁 198…202。
        (裕103) 《大乘玄論》卷3,《大正藏》卷45,頁37中。

                                75 頁

        觀點而言, 雖然吉藏言之有理,但是如此的詮釋可說是對原
        文的曲解,因為他把「不見空與不空」 ( 及其引申的「不見
        智與不智」 ) 視為遣執蕩相的第一義空和中道。首先他批評
        《涅槃經》所說的第一義空, 「非是由來所辨第一義空」
        ( 即非空宗所瞭解和主張的第一義空 ), 因為他說《涅槃經
        》的「第一義空但境而非智,斯是偏道」。 再者,吉藏又說
        「智慧, 亦非由來所明之智慧」,因為「彼明智慧,但智而
        非境,斯亦是偏道義,非謂中道。」 ( 裕А104) 那吉藏所認
        為的中道是什麼呢?他認為「不見空除空, 不見不空除不空
        」 ( 換言之,空不空雙除 ) 之後才是中道, 因此他的結論
        是「第一義空名為佛性, 不見空與不空,不見智與不智,無
        常無斷,名為中道」。
          《涅槃經》並不反對「不見空與不空、不見智與不智」等
        遠離二邊的說法, 這是屬於經文的「所言空者」,但這種「
        空」並非《涅槃經》的中道第一義空, 因為它是「偏空」,
        真正智者除了能「不見」空與不空之外, 還要同時能雙「見
        」空與不空,否則不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