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藏传净土论 >

第23章

藏传净土论-第23章

小说: 藏传净土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在经中说:“吾为汝说解脱法,当知解脱依自己。”《入行论》中云:“饶益诸有情,无量佛已逝,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可见,一切信心中再没有比诚信因果不虚、欢喜细致取舍善恶的信心更殊胜的了。佛在经中说:“文殊,何为信力?具信心者,对一切佛法真正信仰、信受、诚信、不疑乃信心。坚信业及业之异熟。”譬如,就算是世间上一位诚实老人的语言也是真实可靠,那么无有妄语遍知佛陀的教言怎么会欺惑我们呢?

    在世间上,播下种子后,辛勤耕耘,它定会生出果实。同样,善恶因果也必定真实不虚。想到这一点而对因果坚信不疑至为重要。倘若不诚信因果,也就是不相信佛及佛语,在世界上不可能有比这更严重的罪业。因此,必须忏悔以往所造的此类罪业。如今处于邪见恶浊猖獗的时代,所以今后务必要备加小心提防。

    庚二(忏悔佛制罪)分三:一、忏悔别解脱堕罪;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三、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辛一、忏悔别解脱堕罪:

    十三僧残四他胜,堕罪恶作向彼悔,

    发露忏悔五堕罪(律藏所说比丘、比丘尼的五类犯戒罪目,区别为五篇;梵语音译为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夷提、提舍尼、突吉罗。意译为他胜、僧残、堕罪、向彼悔、恶作)。

    现在讲述佛制罪,首先是别解脱佛制堕罪:即四他胜、十三僧残、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向彼悔、一百一十二种恶作罪。作为比丘,如若违犯这五种佛制堕罪中的其中一条,则是破别解脱戒,以此将堕入极热地狱至复活地狱之间感受痛苦。所以,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诚心发露忏悔破别解脱戒的罪业。

    对于诸位出家人,详细的学处在他论中有讲解,而对在家男女们不必广讲。如果不让已受了比丘沙弥戒的出家人学习戒律学处,则他们很容易变成屠夫等造罪之人。佛在经中说:“为不知学处的人传戒,犹如放纵醉象任其为所欲为一般。”因此,出家人必须精勤学习学处。如颂云:“永遮破戒者,享用经堂等。”失毁戒律之人今生也不能加入僧众的行列,更何况说往生极乐世界呢?。《念住经》中云:“戒律始终善,赞颂具戒士,破戒之诸人,如同旁生畜。”又说:“谁披戒律衣,彼为著装者,何人舍戒律,裸体如畜生。”

    思维持戒功德及破戒过患后应该努力恢复戒律、守持戒律。

    辛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

    四恶法罪十八堕,发露忏破菩萨戒。

    菩萨堕罪,即妄言欺骗上师、堪布、阿阇黎等,令修本尊、诵咒语、求戒律等行善法的人产生怀疑或生后悔之心,诽谤高僧大德,依靠经商等各种谄诳手段欺骗众生,这四种黑法可导致忘失菩提心等严重过患,因此必须予以舍弃,而修学相反的四种白法。

    (下面介绍二十种菩萨根本堕罪:)

    一、掠夺三宝财物;二、舍弃正法;三、殴打抢劫比丘、沙弥;四、造五无间罪;五、心生邪见。这是国王菩萨易犯的五种根本堕罪。在(这五种堕罪中)前四者的基础上再加上用武力等摧毁城市、地区、村落、附属地方,这是大臣菩萨容易就犯的五种根本堕罪。一、对智慧尚未成熟者宣说空性令对方心生畏惧;二、令别人退失大乘发心而趋入小乘;三、令他人舍别解脱戒而趋入大乘;四、言说此声缘道不能断除烦恼,自己受持或使他人受持此观点;五、以嫉妒心赞自毁他;六、为获名闻利养而宣称自己已证悟空性;七、令比丘受惩罚并暗取贿赂;八、拿取修禅者的受用施与求学者促成对方舍弃修行。这是普通菩萨易犯的八种根本堕罪,加上前面的十种共十八种,再加上舍弃愿、行菩提心两种,总共有二十种根本堕罪,(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发露忏悔违犯菩萨戒任何一条的罪业。

    《入行论》中云:“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如果护持菩提心戒律(菩萨戒),则将获得佛果。《入行论》中又云:“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想到不护持戒律必将不断流转恶趣中这一点以后,必须精勤忏悔,认真持戒。

    辛三、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十四根本八粗支,发露忏破誓言罪。

    密宗的誓言(三昧耶戒)包括十四种根本戒及八种支分戒。诸无上续部共同承认的十四根本戒:

    一、詈骂(诽谤)金刚上师阿阇黎;二、违越佛教言;三、损害金刚道友;四、舍弃菩提心;五、故意出精;六、诋毁他宗;七、对非法器宣说极密法;八、视五蕴为痛苦;九、怀疑自性清净之法;十、本有能力而不降伏十大应诛(又名十逆怨贼。佛教密乘所说应杀不赦的十恶怨敌:毁灭佛教、摧残三宝、劫夺僧财、谩骂大乘、坑害上师、挑拨金刚弟兄、障难修行绝无慈悲、背弃誓戒和颠倒业果);十一、以寻思分别视离戏法性为有相;十二、舍弃堪为法器之弟子;十三、应时亦不享用誓言物;十四、舍弃智慧女性。

    八种支分戒:一、依止不合格的明妃;二、会供时进行争吵;三、依自力从不符合续部中所说法相的明妃体内摄取甘露;四、对堪为法器者不宣说密法;五、对以信心求法者宣说他法;六、于不信密乘者中住七日;七、无有证悟智慧而自诩为密咒士;八、对非法器宣说密法。

    (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发露忏悔失毁密宗金刚乘誓言的所有罪业。

    如果没有忏悔(所失毁的三昧耶戒),则将堕入金刚大地狱之中;倘若忏悔旧罪、防止新犯,则将迅速获得佛果。如续(《功德藏》)云:“入密士夫之去处,恶趣(指地狱)佛外无三处。”

    虽然三种戒律全部受了,但如果其中一分学处也没有守护,仅是精进地忏悔,那只不过不会感受破戒的严重果报。可是,以受戒的果报有希望脱离轮回,却无有速得解脱的希望。只要是具足三种戒律之人就必须像饲养马牛羊三种牲畜一样分别护持,如若违犯了也需要依各自的仪轨(要求)进行忏悔。仅仅获得了灌顶不能推卸责任,如果灌顶自身的誓言尚且不清净,又怎么能救护下面的堕罪呢?当然,从本体上来说三戒可以转依,但并非是指初学者相续中包括三戒中细微单个佛制罪在内全部混为一谈,这些要点很难以理解。因此,三戒分开守护极为重要,因为需要根据自相续的烦恼分别念分别加以对治。

    庚三、忏悔未认识之自性罪:

    未受戒律造恶业,非梵行及饮酒等,

    一切自性之罪过,发露忏悔未知罪。

    在家男女们如果没有受戒则不会有佛制罪。然而,所造的不善业却不可胜数。非梵行、饮酒、杀生、偷盗、抢夺等以及吸鼻烟、抽草烟等,凡是以烦恼心引起的所有自性罪,在家出家任何人造了都有罪过。虽然造罪者是在不知道它是罪业的情况下造的,但也必然要感受果报。如《因缘品》中云:“愚者若未知,造作诸罪业,一旦果成熟,各自受其苦。”因此,(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发露忏悔未认识的此等自性罪。(古大德)说:想到异熟果报的痛苦后仅仅口中也不敢言说,所以这种恶业称为“罪”。

    非梵行:尽管非梵行的过患无量无边,但概括而言,如《月灯经》中云:“为贪诸愚者,依靠腐女身,将成劣众生,彼堕恶趣中。极大怖畏之绳索,乃为难忍女人索,是故诸佛皆未赞,依止贪欲及女人。”《念住经》中说:“女人祸害根,毁坏现后世,若欲利己者,当舍一切女。”如果依止了好似能迅速散布毒气之毒蛇一样的女人,则是摧毁今生来世一切的祸根。

    一般来说,虽然对于在家居士禁止邪淫而不遮止与自己的妻子行淫。但是,依靠女人是引起贪心的恶业,也是轮回胜义不善业(《俱舍论》中说:轮回的本性称为胜义不善义)之因。如龙树菩萨说:“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不能单单以身语所造之业安立为究竟的善恶业,而应根据动机确定。如经中说:“为贪所缚者,不知理非理。”

    具有强烈贪心者造无间罪也满不在乎:以前,舍卫城的一位施主有一个行邪淫的儿子。母亲为了保护他而将门扣上了。他喊道:“妈妈,开门啊!我要去方便。”母亲知道他要去行邪淫,拒绝开门。他大声吼道:“妈,你要再不开门,我就杀死你。”母亲说:“儿呀,我宁可死,也不忍心听到自己的儿子因祸害之根邪淫而丧命的消息。”具有贪欲者无所不作,他不顾来世,用宝剑砍断了母亲的头,之后跑到女人那里。他因造了滔天大罪而瑟瑟发抖。这时,那个女人说:“你不要害怕,这里没有别人。”为了讨那女人欢喜,他说:“为了你,我把自己的母亲都杀了。”那个女人听了这话,心想:这个人实在太恶劣了。于是她一边逃跑一边大喊:“强盗来了。”他也被这嘈嘈嚷嚷声吓跑了,结果一无所得。他是因贪爱女人而造无间罪的。

    《喜者婆罗门经》中说:“佩带装饰他人妻,犹如烈焰当舍弃,获得自妻应满足,邪淫如毒切莫行。”在家男子不满足于自己的妻子而暗中与他人妻子行邪淫,这是十分严重的罪业。

    此处将邪淫用非梵行一词。包括梵净行居士在内,如果仅仅以贪心眼看女人也犯戒,那更何况说是依止(真正作不净行)呢?如续云:“宁可燃铁片,蒙蔽自双目,不可失正念,眼看女人面。”此外还有许多教证。

    饮酒:对于出家人,即使是病人,喝草尖露珠许也不开许,并且它是肆意失毁一切戒律的根本。酒醉如泥者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护,怎么能护持戒律呢?因此,佛在经中说:“饮酒者非吾后学。”邬金莲师也曾说:“身著狗皮戴草帽,携带兵器与棍棒,宣说断空之劣法,饮酒同时讲法者,毁灭佛法之五相。”这里将在家人饮酒也安立为自性罪,是因为世尊禁止释迦族的病人喝酒并说:“承认我是导师之人,草尖许的酒也不能喝。”在家男女应当重视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言。佛经中说:“在家人饮酒是身恶行,若常多饮酒,不断熏习,则堕恶趣。”大部分声闻乘也随此教证而承认饮酒是自性罪。布施酒也是不可以的。如经中云:“极其喜好饮酒人,无法利己令他乐,酒使迷惑面丑陋,如哈拉毒切莫饮。”我们以理证智慧观察也容易看出饮酒的过失。

    (一般而言,)饮酒主要是以大贪心而饮用,也有以傲慢、嗔心、愚痴而饮的。如果以这样的恶心饮用,那当然是罪业,如前文中所引用龙猛菩萨的教证一样(“贪嗔痴所生,乃为不善业,无有贪嗔痴,所生为善业”)。

    依靠饮酒也会导致自食其言、言而无信、说妄语、绮语、杀生、不净行等许多不善业的出现。世尊曾说:“酒乃诸罪之根本。”如有一则实例:从前,一位僧人住山修行,这时一个女人牵着一只山羊、带着一瓶酒来到他面前。她说:“你或者杀这只山羊,或者喝这瓶酒,或者与我作不净行。”僧人思维再三,认为饮这瓶酒好一些。于是他喝了那瓶酒,结果神志迷乱,最后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