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一问一智慧 >

第9章

一问一智慧-第9章

小说: 一问一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第二类神通    「无漏」( anasav a )和「无取」(anuppdhika ),也就是能自主地调御自己的心。 我们举一个特别的例子    「厌恶」来讨论。人能叫自己把可厌的事看成是可厌的,把可喜的事也看成是可厌的;不论任何事都看成是可厌的,或把它们看成是可喜的,或看每件事都没什麽,既不可厌也不可喜。

    这是个例子,显示我们有能力可圆满掌握心,以致当面对会影响心的色、声、香、味、触时,还能保持着「念」和「舍」。圆满具足了「念」和「舍」,便是神通,这是「无漏」、「无取」之类的神通,没有烦恼,没有执取,也不会成为执取的对象。这些也称为神通,我们应如此看待它们。

    要想修到真正能变现的神通    「有漏」、「有取」的神通,是很困难的,它需要一大体系的修法,可以做得到,但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真正成就。而另一种行幻术的人,他并不能真正变现神通,只是玩弄一些伪造、欺骗的魔术罢了。

    在巴利文中也谈到,有些魔术师使用咒语或其他法术,能显现出似真的神通,但要成功地训练出那些技巧,也非常困难。至於「无漏」、「无取」的神通,反而是每个人有本事可以做到的,这是值得深思的。

    现在我们都关心那些难以做到的神通,对於能力所及和最有益处的神通却从来不关心,偏偏依然喜欢「有漏」、「有取」的神通。对於这点,我希望各位能重新思考!

【译注一】此事见《大正藏》第22卷,568页。【译注二】三漏为欲漏、有漏、无明漏。

。。。。。。。。。。。。。。。。。。。。。。。。。。。。。。。。。。。。。。。。。。。。。。。。。。。。。。。。。。。。。。。。。。。。。。。。。。。。。。(41)现在我们可以讨论下面问题:
        「乐与苦源自何处?」或「苦从何来?」。。。。。。。。。。。。。。。。。。。。。。。。。。。。。。。。。。。。。。。。。。。。。。。。。。。。。。。。。。。。。。。。。。。。。。。。。。。。。。

    一般认为,快乐和痛苦是由前业引起的,这答案只对了一点点。苦是由许多种类的因缘条件产生,无明是因、爱是因、取是因,而业也是因,一切都是苦的因缘。

    谈到苦来自於业,大家应该还记得新业    现世的业,它是这一生新造作的无明、爱、取,现在就把这些当作苦因及苦来思考。我们必须了解旧业是敌不过新业的,因为我们有能力可以造第三种业。第三种业能完全革除旧业(叁阅第14则),旧业只由善、恶业组成,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种了。

    新业可以是三种业中的任何一种,第三种业就是八正道,当我们使它生起,它就能息灭第一、第二种业。所以,如果我们能完全过正道的生活,就可彻底止息烦恼。新业就是正道,它能完全控制旧业,这是上面所说的旧业敌不过新业。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正道」。前面我曾说过,如果修习平常道会怎麽样,修习捷径又是怎麽样(叁阅第13则),走捷径的修行法是直接观照,以摧毁对「我」、「我所有」的执着。这种业是最有力的新业,它一旦生起就会像剃刀一样锐利,能够摧毁大量持久不衰的旧业。

    苦是由新业    今天的无明、爱、取所生。才只是昨天和前天的见色、闻声、嗅香、尝味,就会生起无明、爱、取,而感到苦。因此,我们必须要迅速地造作新业(第三种业),才可以摧毁它们。

    不要错以为苦全由旧业产生,事实上,旧业有它的起因,就必须要回到过去才能断苦,但那已经过去的要如何断除呢?因此,这比不上新业    第三种业,它可以彻底地止息旧业。

。。。。。。。。。。。。。。。。。。。。。。。。。。。。。。。。。。。。。。。。。。。。。。。。。。。。。。。。。。。。。。。。。。。。。。。。。。。。。。(42)上一则引生下面的问题:
        「我们在何处可以止息苦?」。。。。。。。。。。。。。。。。。。。。。。。。。。。。。。。。。。。。。。。。。。。。。。。。。。。。。。。。。。。。。。。。。。。。。。。。。。。。。。

    我们不可能在寺院、森林、家里、高山等地方止息痛苦,而必须在苦本身的起因上去止息。我们要做的是,每天在自己的身上检查并去发现:苦到底是怎麽一回事?苦从何来?而後必须切断它们各自的因。昨天的苦已经事过境迁了,它不会再回来,而今天、现在生起的苦,才是真正的问题。明天可能生起的苦还不是问题,但今日、现在所生的苦,则必须根绝。那麽,它可以从那里根绝呢?它必须从「因」根绝。如佛陀所说,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学习,直到我们了解    苦的生起只是单纯地由於「执着」。

    生、老、死是苦,通常被说得非常夸张而含糊,容易引起误解。事实上,若不执着「我的生」、「我的老」、「我的死」,生就不是苦,老也不是苦,死更不是苦。此刻,我们执着生、老、死是「我们的」,如果我们不执着,它们就不是苦,它们只是身体的变化罢了。当身体这样变化,我们称它为「生」;当身体那样变化,我们称它为「老」;而当身体又这样变化时,我们称它为「死」。但我们不只把它当作是身体的变化,而把它看作是「真的生」,甚至还称它为「我的生」、「我的老」、「我的死」。

    这多重的假相,是由「我」的假相开始,进一步对身体的变化生出「我的生」、「我的老」等假相,使我们无法把这些只看作是身体的变化。现在,当我们把这些当作只是单纯的身体变化,生、老、死的假相就会消失,同时「我」的假相也不见了,不再有任何「我」,这情形就不苦了。

    佛陀说:「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大部份的人    实际上几乎全部的人,都误解了佛陀的意思,他们说生、老、死的现象是苦,有些人根本没办法解释;有些人则犹豫、不肯定,解释得支支吾吾、含含糊糊。这是因为他们忘了佛陀曾说:「取着五蕴是苦」( san kittena pancupadanakkhandha dukkha ),五蕴即是身和心,身、心组合而成为人,若执着其中任何一个为「我」或「我所有」,则五蕴是苦、是重担、是苦源、是热火。所以,取着五蕴是苦。

    现在,假设我们的五蕴处在「老」的状态中,若我们的心不执着五蕴为「老」或「我老」,那麽它们就不是苦了。我们应视色是空、受是空、想是空、行是空、识是空,诸行旋转流动的现象也是空,一切皆空,就不可能苦了。这样的五蕴是清净的五蕴( pancakkhandha),我们把它当作是阿罗汉的五蕴,事实上,阿罗汉不会成为五蕴的主人,因为这种心境,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五蕴执为「我所有」,但五蕴可以说正是阿罗汉德行的容器,我们姑且称它为「阿罗汉清净的五蕴」( pancakkhandha of an arahant )。

    何处才可以止息苦?我们必须从苦因(执取某种事物)灭苦,苦由执取金钱而来,就得在执取的那儿灭苦;苦由执取权力、声望、荣誉、名气而来,也得在执取的那儿灭苦。其实金钱、权力、声望本身并不是苦。当发现苦从何来,就在那儿止息它,古代有句法语说:「它怎麽起,就叫它那麽落!」

。。。。。。。。。。。。。。。。。。。。。。。。。。。。。。。。。。。。。。。。。。。。。。。。。。。。。。。。。。。。。。。。。。。。。。。。。。。。。。(43)现在,我想讨论一个关於「如实知」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知到怎样的程度,才是『如实知』?」。。。。。。。。。。。。。。。。。。。。。。。。。。。。。。。。。。。。。。。。。。。。。。。。。。。。。。。。。。。。。。。。。。。。。。。。。。。。。。

    我将引佛陀的话,请各位特别注意听。佛陀曾说要「如实知」任何事物,必须先知道它的五种属性:

(一)这事物的特徵或性质是什麽?(二)这事物从那里生起?(三)它的乐味(assada)    引诱人的特点、美味、诱惑是什麽?(四)它的过患(adinava)    严重的危害,隐藏在其中会伤人的邪恶力量是什麽?(五)出离(nissarana)    我们要取得胜利的善巧是什麽?要脱离这事物影响力的善
      巧是什麽?

      所以,要「如实知」某事物,必得回答下列五个问题:

(一)它的「性」、「相」是什麽?(二)它的「集」是什麽?(三)它的「味」    吸引力是什麽?(四)它的「患」    猛烈的毒性是什麽?(五)「离」    脱离它影响力的善巧是什麽?

    对任何事物,如果从这五个观点去学习,你就会战胜它。现在你或许正在大学中求学,或已经毕业,或任何学历都好,假使我们没有从这五种属性来学习,那麽,就会「败」给世间(被世间所制、所役);如果我们以这五种属性来学习,就不会「败」给世间。因此,在这世间的学院里学习,务必要谨慎。为什麽我们要学习?究竟的目的是什麽?如果我们的学习,是为了在世间建立和平,那麽,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它不符合佛法原则,我们将得不到有利的成果。

    虽然在三藏教典里很多地方都提到「味」、「患」、「离」,但你或许从未听过它们,这三个字可以说几乎未曾在我们的眼前、耳里出现过,但请大家记得,它们在三藏教典中屡屡出现。当佛陀要传递对任何事物的「如实知见」时,就依这个准则教导,有时他把它省略了,只取後三点:「味」    该事物诱人的本质是什麽?「患」    过患的本质,该事物伤人的特质是什麽?「离」    出离的本质,战胜该事物的善巧又是什麽?

    换句话说,有个藏着钩的饵悬在那里,「味」是美味的饵,勾引鱼儿上钩;藏着的钩是「患」,即藏在饵中危险又残酷的恶毒力量;「离」是那战胜钩、饵的善巧,为了吃到饵又能不上钩,鱼儿必须有这种善巧,这时饵再也没有饵的功能,只是个美食,鱼儿可以愉快地吞下它,而不会被钩住。

    因此,我们应该常以这五种属性看世间。世间的一种属性    「味」(饵),引诱我们沉溺其中,昏昧不醒、盲目无知,看不见也听不到其他的一切,这样饵里就藏着钩,人被钩在世间而不得逃脱,只得沉溺在世间(苦)中。

    现在,圣人清楚地看出「味」、「患」、「离」是如此这般,所以能吞食世间的饵而不被钩住,他们充分认知这五种属性    「性相」、「集」(生起因由)、「味」(饵)、「患」(钩)和「离」(善巧),彻底明了每件事物,他们就这样生存於世间。所以,要了解任何一种事物,我们必须学习认识全部五种属性,或至少後三种。

    不论我们要做什麽,接触什麽,甚至学习什麽都好,都要以这个原则来观察,我们就会知道如何抉择,然後才能获取最大的成果,而不会受到伤害,这叫做「如实知」。依照「如实知」修学佛法,抛却烦恼将是一件容易的事。以这五种属性观察世间,我们将见到它外表充满了「味」,而内在则隐藏着「患」,就会了解世间像骗局、像伪钞、像诡计、像幻境,不会因此上钩,也不会迷恋它,时时刻刻以智慧运心,就是以这五种属性正确地观察色、声、香、味、触、法,而不会被世间、六尘所征服,也不会产生爱、取,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过着「空」的生活。最後,修学佛法以进趋涅  ,就是我们能力可及的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