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随身剪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无穷的前世,伴随著无尽的焦虑烦恼(每一世累积的焦虑恐惧
,都必须一一利用催眠追溯回去,加以治疗),业报的无穷无尽,如何消
解得完?如何从中解脱?以上二个问题,似乎动摇了佛教传统上「善恶到
头终有报」的观念,也令人怀疑解脱的可能性。其实,大家是忽略了佛法
「因缘果报」中「缘」的深刻意义,有因不必然有果报,关键是有没有滋
润善恶业的「缘」,这也是解脱之钥。这在本剪辑「业报」一章上有深入
的解析,读者们或许亦可透过正确的业报观,进一步探索佛教徒面对临终
器官捐赠时应采取的态度。
死与解脱,是生命中最为终极关怀的课题,前者人人有份,但却又不
为大家所乐意接受,因为死,代表一切欲望的破灭;面临未知世界不确定
的恐惧,这与人性内在希望永远活下去的自我执著,有著严重的对立。学
佛者如何随顺因缘来面对死亡的「随时到来」,倒是一个严肃的自我砥砺
反省的功课!另外,阿含经对于「解脱圣者」那种平淡而脱落一切神秘现
象的描述,应可启发我们修行的正确方向与态度,值得一读再读,思惟学
习。
「佛以一音说一切法」的省思──对治法门
佛教徒喜欢赞叹佛陀的「一音说一切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佛
灭以后,部派佛教中,「大众部」的佛陀观。历史上的佛陀,以神足示现
、教诫示现及他心示现等三轮教化弟子,其中难免有神通威德的感召,但
是佛弟子不要忘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
之义」(剪辑一四八条)的遗训;中阿含∧伤歌逻经∨也指出「教诫轮」
(言教及身教:法与戒律)才是最主要最殊胜的。由于众生的根器千差万
别,因此佛陀的教导,也就因时因机有所不同,从本剪辑的「对治」章,
可以看出其多元性。
剪辑八二条∧增上心经∨所介绍的五种降伏心的方法及八四条∧水喻
经∨提出五种消除镇恚的技巧,对于日常生活上都相当实用,必须时时实
践,才能熟练。不过由于对治法门,常都是一种权宜性的修行指导,不能
以此为究竟,因此阿含中,都会将对治法门加以提升,直接面对苦恼的「
集」(原因)而达到贪镇痴止息的第一义上。这也是剪辑八一条∧漏尽经
∨所示七种不同的途径均指向漏尽(断除烦恼)的真正意义,如同龙树菩
萨的「四种悉檀」,对治悉檀必须引导至第一义悉檀。
相对于佛陀的观机逗教,现在有一些学佛的朋友,每每以自己的学佛
经验或受用的专修法门,主观的或略带强迫推销式的介绍给其他道友们,
这实在是不尊重因缘(差异性)的我执主宰欲冲动,从有漏善法来说,是
一种「顺道法爱」的执著。要留意!执著就是不折不扣的烦恼。这也是剪
辑八六条∧阿梨吒经∨所说的筏喻法门:连有益的「正法」都不可以执取
。
登峰必须由山脚拾级而上──道次第
禅宗的典籍常记载,古德们在偶然的因缘下言下顿悟,这似乎令人有
「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错误印象,姑不论开悟的内容如何,读者们往往忽
略的是,古德们在悟道之前,千山万水披荆斩棘,艰辛求道的过程。在阿
含经中,佛弟子与佛陀或圣弟子间,因法义的问难请益中,也常有闻法证
果的情形,圣弟子的「非时得证」,必然要经历播种、灌溉、成熟(种、
熟、脱)所谓闻思修证的次第,不可能跳跃而上的,在剪辑九八条∧七车
经∨中有明确的宣示。
在印度及中国的佛教发展史上,曾经发生专重「修证经验」取向的修
行风潮(如部分大乘行者的「直从涅盘经验」下手),在这偏颇的现象下
,不从现实身心(蕴处界)的苦集灭道之正常道次第下手,于是禅定神秘
经验倾向的道风,模糊并误导了原始朴实的释尊遗教。阿含经中,佛陀特
别告诫:「不依六根来体验十二因缘,是无法通往涅盘解脱之路」(剪辑
一○○条:「不问汝知不知,且先知法住,后知涅盘」),龙树菩萨在《
中观论》中也强调:「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
坊间,我们看到克里希那穆提及奥修的修行方法与宗风,其中颇有与
佛法相似的地方,惟仔细分辨,可以发现两者均缺乏明确的道次第,令学
人难有下手处。至于,这两位印度宗师的道法,是否与佛法的正见、正业
、正命间有相异处,则须审慎地另为讨论。
入道的第一道关卡──苦圣谛
学佛的朋友,有时会自嘲地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
佛在天边」,有一种入道难的无奈感,其中的症结在那里呢?佛法是一种
生命的试炼,文字堆砌的沙屋,当然经不起小小浪花的冲刷。一个学佛的
人,假如整个身心(五蕴),没有刻骨铭心的无常痛切感,是很难时时处
处激发那出离苦恼的道心,更遑论对佛法的安忍坚定了!所以佛陀初转四
圣谛法轮,就是以苦圣谛为入道的第一步。
为免于说食数宝的流于概念上的「头脑作用」,剪辑的「味患离」及
「四念处」两章分别介绍了两种加强苦圣谛体验的修行方法,前者是知非
即离的「正思惟」观照法,后者是绵密的「正念」工夫,两者是相辅相成
的。个人曾与春江师兄讨论某佛教团体的四念处修行方法──「当身体某
部位有酸痛时,透过四念处的观察,酸痛自然会止息下来」,一般的酸痛
,可能可以经由四念处的修行,让身心放松(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得到
纾解。但是若酸痛的原因,是长期劳累或外力撞击所引发,就无法单靠四
念处而成办了,必须另依正思惟「集」或「过患」才能出离酸痛(如充分
休息或找医生就症下药治疗),换作是烦恼的观察也是如此,一定要四念
处与苦集灭道四圣谛因果相应时,始能止息烦恼。
佛教团体共修的游戏规则──无诤
这个世间纷争的根源,大抵不出思想与感情两大问题,佛教的团体也
不能例外,从佛法来说,就是人性上的「见诤」与「欲诤」。为化解众生
的忧恼,佛陀在杂阿含四九六经(剪辑九一条)提供了──「如实的对话
」、「选择对话的适当时机」、「对话内容有助于烦恼的止息」、「言语
柔软」及「关怀悲悯对方不起情绪」等五个团体互动的原则,它可以作为
佛教团体布萨共修之指南,值得我们一起开发学习。
无诤代表和平非暴力精神的坚持,在剪辑九二条的提示说得很好:「
对于世间的人文习俗,团体的共同约定,学佛者当以随顺、无诤的态度,
柔软应对;但是对于佛法的价值观,则应以最坚定、严肃的立场予以表达
」。什么是佛法的价值观?那就是肯定世间是因缘无常,人类应互助互容
,任何的行动都必须指向内心的寂静(宁静)及贪镇痴的止息。这也是佛
法一贯谴责暴力的原因,此或许可供佛教团体在从事社会抗议活动时参考
。
无我的实践──无常因缘观
人生的忧悲苦恼,阿含告诉我们是对于自我的错误认知,因此佛法首
重「如实正观」──确确实实面对自己身心的问题,不预设立场地观察,
发现自己与世间是无常、是因缘决定一切的。由于是无常,因此不愿意真
正拥有什么(当然也不在意失去什么),也无意与人争高下(胜劣);又
因体认到多重因缘的相互制约性,从中感受自我能力的微小,盲点很多,
于是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型态渐渐淡薄下来。所以无常观与因缘观,落实到
自己的身心,就是无我。
因此,「无我」是佛法的标竿,阿含经的初果断三结,主要即是破除
我见。无我并非否定行住坐卧中,生蹦活跳的我,而是五蕴身心和合,知
情意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上展现的是觉醒、敏锐、理性及开放的成
熟,是一个喜悦的活在当下的人。这在剪辑的「无常」及「因缘」等二章
,编辑者有精辟的发挥。
学习佛陀的悲心拓展阿含的行践
古印度,佛陀及部分圣弟子的菩萨风范,受到时空的限制,不能蔚为
风潮成为时代的主流,是一件遗憾的事!印顺导师曾在「契理契机的人间
佛教」一书中写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透露出他的观察
──现代是菩萨行的有利时机。他老人家在另外的场合对于「今之学者为
人」补充解释说:由于交通资讯的发达,现代人不与人互动都很难,可以
说不当菩萨都不行。我们愿意把握佛陀本怀复兴的契机!
事实上,代表菩萨正常道的「六波罗密多」(六度)、「四摄」及「
四无量心」等法门,在阿含圣典中,均可寻得其根源及脉络:如六度的纲
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即智慧),在阿含中屡见
不鲜;「波罗密多」(度到彼岸)与积极的「断尽苦边」意义相同。杂阿
含六八一经(佛光阿含藏编号)谈五力道品时,即明确地指出「一切众生
的事,皆是四摄的范围」。而杂阿含九○八经则引用「自通之法」的同理
心(「自通之法」见剪辑八三条),发挥佛教戒律「护生」(护持一切生
命)的精神,而将五戒的前四戒拓展为慈悲喜舍以落实人间的利济关怀,
而不仅仅把四无量心局限在禅定的修持法而已。印顺导师更论证大乘「中
观论」为阿含经的通论。
我们以为,学佛的朋友,若能随份、随力、随因缘地将消除烦恼的方
法与经验,直接或间接地回馈给生活周遭的人,那才真正可称为是学习佛
陀人格的「佛弟子」,如用这种心态来系念佛陀的圣德,则是高品质的念
佛行者。让我们一同携手前进!
结 语
春江师兄与本人,十五年来,在佛法的路上共同修学,相互增上,个
人亲眼看到他深得佛法的法义饶益、梵行饶益,乃至不退于佛法的坚定正
见正行,并敬重他发心的专精恳笃(如宏印法师在序文中所说)。欣逢本
书的发行,深愿将之推荐给学佛的朋友,大家一起来学习佛陀的教诲,并
共同开发阿含净化人心的大乘精神。
一九九四·七·?? 于 ?? ??
凡 例
⑴中·一四一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中阿含》第一四一经;
增·二二五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增一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