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菩提道次第略论 >

第62章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62章

小说: 菩提道次第略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我唯守护戒律。”第(八)非人不能害。第(九)能遇顺缘。第(十)所愿皆成。思惟如是诸利,心生欢喜,则乐受持。但受而不持,过患亦重。
  三月初六日讲
  “於戒受已而守持者,胜利甚大。若不守护,过患亦甚。经云:‘或以戒得乐,或以戒感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苦恼。’”
  戒而反为苦者,以轻於受戒,而不严於守护,任其毁败,即是恶行,故结果为苦也。
  於此未世,烦恼炽盛,持戒功德,尤较佛在世时为大。如受而不持,过患亦大,不但显教,密教亦然。现多有已受大灌顶,而不知密戒为何事者,此无异见人跳岩而自效之。
  “《文殊根本大教王经》亦云:‘持咒若坏戒,不得上悉地,中品亦不成,亦不成下品。佛於毁戒人,不说咒成就,亦非趣涅槃,境处之方际(所)。於此恶异生,何有咒成就,此毁戒众生,如何有乐趣?既不成现上,亦不成胜乐,况佛说诸咒,而能成就耶?’”
  经中所云胜成就者,指佛。中品指证空性;下品指八种共成就,如剑轮等。
  “如是所示不守护之过患,当数数思之。如《三昧王经》云:‘於居家白衣,我所说学处,尔时诸比丘,彼戒亦不具。’於此所说,谓苾刍不能守护五戒之时,(有居士能)精进持戒者,感果甚大,故当努力。即彼(前)经(又)云:‘尽於恒沙俱胝劫,而以信心备饮食,并以伞幡灯烛鬘,承事俱胝由他佛,若於妙法极欲坏,善逝正教将灭(隐微)时,於日夜中行一戒,此福比前最殊胜。’”
  此中正法,指经律圣教(正教),指教证功德。三藏失坏,教证将灭时,众生烦恼极盛,对治力弱,不易守戒。此时若能於昼夜中执持一戒,功德极大,故当努力。
  三月初八日讲
  “如何修学之法者,谓於四种生罪因中,无知之对治者,应听闻诸学处而了知也。放逸之对治者,於取舍之所缘行相,不忘忆念。及数数观察三门,了知於善恶何转之正知,以自或法为增上,於罪生羞耻之惭,及念为他所呵而起羞耻之愧,怖畏恶行之异熟,而生防护之心。不敬重之对治者,於大师及彼所制,并诸同梵行者,皆当敬重也。烦恼炽盛之对治者,观察身心,何种烦恼增上,当努力从而对治之。若不如是励力,意谓违越少许,其过轻微,於所制而放纵者,最後结局唯得苦恼。”
  不能守戒之原因有四:(一)无知、(二)放逸、(三)不敬、(四)烦恼炽盛。於(一)之对治,当多闻学处,最要者为皈依。菩萨戒最要者,为十八重四十六遮。密戒最要者,为根本十四戒。比丘戒二百五十三条。应将条文背熟。居士以皈依学处为最要。如不能对治,有犯时,应当加意忏除。於(二)之对治,於取舍所缘,应以正知正念随时观察。如行,正知应如何行?如坐,正知应如何坐?始知有犯无犯。尤其於三门(身口意),应加数数观察,其於善恶法随何而转。譬如有虫在案,欲按杀之,以正知观察,猛念在三宝前曾受戒,立止此行。如犬近前,思拾物逐打,以正知观察,猛念我曾皈依,据皈依戒,不当恼害有情,立止此行。如是以正知正念即能对治放逸。又以自为增上,念我受戒不应杀虫,由是生惭。或以他为增上,念我杀虫,人见讥嫌,由是生愧。渐愧二字,足以止罪。或以法为增上,念三宝如在目前,不能相瞒,由是生起惭愧,亦能对治放逸,而止恶行。又忆犯戒异熟,当招恶果,生起恐惧,由是亦能对治放逸。於(三)之对治,须甲、於佛应殷重,乙、於佛所制之戒应殷重,丙、於同梵行者应生殷重。特别於学处,尤须殷重。轻视律仪,等於轻视佛身,佛曾云:”我灭度後,别解脱戒即汝等师。”故当敬戒如神。又以三藏言,经论仅为佛教,惟戒乃佛行,行即佛身,轻戒等於轻佛,生罪极大,故应敬戒。於(四)之对治,烦恼种类极多,或偏於贪,或偏於瞋,以夙世熏习各有不同,应先观察何惑为重,从而治之。如贪重,则以不净观治之。依上师口诀,从眉间观白骨,渐次及於全身,成为骷髅,则贪自息。如再不能,则作脓血观,自上至下,观其溃滥不堪,则贪自息。或缘内身观鼻涕痰涎粪秽诸不净物,充满内身,如是亦能止贪。若贪外境,则修无常观,观其过患,观其业果,颇邦喀大师云:”此中尤以无常观,为最易得力。”如瞋重,则修忍辱,作慈爱观。如痴重,则观二无我,修缘起观。於痴能对治,则一切烦恼亦可对治。有偈云:”诸惑依於痴,如五根依身”,以痴为惑本故。如慢重,则修十八界,观十八界加地水火风。开之为六十,四界,第就十八界求之。十八界中,色界十、心界七、法界一。色界十者,即五根五尘是。心界七者,即六识加心识是。法界一者,包有为无为法而言。心所等即有为法,空大即无为法。此十八皆身所具,究在何处,一一求之,则不可见,不可知。既不见不知,有何可以自矜,则慢自息。
  故於烦恼先求认识,次讲对治,与烦恼战,务求胜之。噶当格西鲁苏巴有云:”我不胜烦恼,则戒不清净,定慧无从生,轮回莫能出。”依上师口诀:”戒清净在观业果与烦恼战,而战胜烦恼尢为切要。”宗喀大师云:”须以正念正知驻守岗位,监视烦恼,起即击之。常人不然,听烦恼起,随之而行,并以爱水滋养之,故烦恼炽盛,戒不能净。不问下中上士,对治烦恼,均为重要。”最初对治烦恼,力量尚薄,不能即胜,然能知对治,则亦可以断烦恼之联系,使其不能相续。故恶心之起,须使如水上画字,终不得成。善心之起,须使如石上刻字,长久不灭。无记心之起,须使如灰上画字。风起尘扬,随缘可恶灭。普穷瓦云:”烦恼压我,我不屈服,从下切齿,思终胜之。”烦恼仇敌,不如世俗之仇敌,世俗仇敌有退藏处,可以复来;烦恼仇敌,无退藏处。战胜之後,顿除根绝。不虞其复来。霞惹瓦云:”努力与烦恼战,定可制胜。以何制胜,即以智慧与方便胜之。”当随以上诸善知识而行。莫为烦恼所要挟。噶当诸善知识,皆已战胜烦恼,戒律清净者,随之而行,戒自清净。
  总而言之,对治烦恼,不外常常思惟自己。昔贡巴瓦坐静。人问何修。答:”我常常观察自心,别无他法。”寂天亦云:(广论作温沙巴语)”三学摄之,即观察自心。”故观察自心,能断许多过患,即能净戒。若不能观察自心,即不能净戒,更无定慧可言。故行人须力与烦恼战。又居士五戒中,酒戒虽属遮戒,然若犯之,如坏藩篱,藩篱一坏,则根本戒亦易犯矣,行者须当注意。勿谓稍微违戒,无大妨害,实无异纵烦恼入室,烦恼一得势,只有牵引入於大苦故。
  “《戒经》(《分别笈摩》)中云:‘若於大师悲愍教(大悲教),以为轻微(起轻微心)少违越(稍违越),由彼彼苦得自在,如折篱坏庵摩罗。世间有违王重敕,功者犹获不治罚,非理若违能仁教,如堕傍生医波龙。’以是故应努力,勿令罪染。设有染犯,亦莫不念而弃置之,於堕罪还出之仪轨,应如说励力而作。”
  昔迦叶佛世,有比丘因当门有树碍出入,断其枝,仅属遮戒。後得龙身,即依钵龙王,头上生夜拉树,每遇风动树枝,辄感痛苦。故犯王法者,尚有时可邀幸免,而违佛制,绝无幸免者,设若有犯,应依佛说忏净法,力忏还净。犯居士戒前四根本,或菩萨根本戒,应忏後求师重受,或自佛前重受。若犯密根本戒,须请师重行灌顶,或诵百字明十万後,重行灌顶,即重还净。切不可於犯後宴然置之。否则如《弥勒狮子吼经》所谓”如人食毒”然,愿行人慎之。
  三月初九日讲
  “如是守护之法,虽是俱别解脱律仪者,然於修密咒者,亦同之。”
  律为一切根本,无论三士显密均同。有谓学密比丘,遮戒可缓,显教比丘,则不可缓,此不应理。
  “《妙臂经》云:‘以我所说别解脱,净戒调伏而无余,居家持咒惟除相,及轨则外余应行。’谓居家持咒者,惟除少数出家衣相之类,及羯摩轨则并单制之轨则外,其余从调伏中所出之戒条,犹须行也。则出家持咒者,更何待言哉。”
  故不问显密,悉以持戒为根本。
  “康隆巴云:‘若饥馑时,则一切事皆注向於青稞上去,如是一切亦皆辗转於戒上去,(显密诸乘,一切精神集中於戒)是故於此当勤修学。’
  如下士道求生善趣,应守十善律仪。中士道求得解脱,应修三学,三学即以戒为主。上士道求得佛果,应修菩萨行,菩萨行以三聚戒为主。密乘求即身成佛,应迎请本尊灌顶,即应先受三昧耶戒。故一切乘集中於戒。康隆巴又云:
  “然欲戒清净,不思业果必无成就,故思惟业果是(守戒之)秘妙教授也。”“
  既知此,慎勿谓思业果是下士法,而轻忽之。《现观庄严论》谓:”学密乘须首受五戒。十地菩萨最高位者,当思业果。”或谓学空性人,在证空性,学密咒者,在证密乘,不必再思业果。不知学空学咒者,不思业果,等於空弃暇满;证空证密,如不思业果,其人所证,即非真空真密。
  “夏惹瓦亦云:‘总之生何善恶,皆依於法,於佛法中,若依戒律所说而依止行之,则无须犹豫。内心既净,则常喜乐,後亦善妙也’。”
  夏惹瓦说,最初即依律而行,便无中途改变之事。否则初学虽高,至中途不通。仍须改转,回头学戒。住持律仪者,外慎威仪,人见敬,内怀清净,自生喜乐。生於善趣,最後成佛,尤为妙善。此乃夏惹瓦从经验中得来之语。
  如从道次,依师起,至成佛止,一一依之而行,即是已得根本,绝无中途改变之虞。莫谓我学密行,即轻道次。学密为人身难得,种即生成佛习气,而发生欢喜。真正践履,仍在道次。依道次。但有益而无损。修密好处固大,坏处亦大。颇公云:”修道次最便,不必拘定形迹,乃至睡眠亦可修之。”
  三月初十日讲
  “善知识敦巴亦云:‘一类依律而舍咒,或则依咒而弃律,而不知咒为律助,律为咒伴也。若非我师所传之语,则无如是教授。’”(刘衡如所记笔记谓此数语宗喀大师作有颂文云:”一类执咒而谤律,一类执律而谤咒,随偏废一不成佛,应具二者方圆满。”)
  欲密咒成就,须依七行,第一即是持戒。次乃为发菩提心等。故无戒者密不能成,因密须先以戒调伏粗分烦恼,乃有修密堪能性。又如酒在戒律中虽属遮戒,除学密得有自在者是例外,余则不分显密,均不可犯。而在显之当戒者,密且尤严。不过最後成佛,非专恃戒,必须依密耳。故戒与密乃互相依者。
  “又阿底峡尊者亦云:‘我印度或有大事,或有非常事时,则集诸受持三藏者,问三藏中无遮耶?不与三藏相违耶?决择已,即如彼而作。於莲花戒寺,更加问,菩萨行中未遮耶?不与彼相违耶。凡有一事,皆以律师(文)为依据而处理焉!’”
  此尊者昔在印度那烂陀寺时如是。每有事,必集众问於持三藏者,於律有遮否?必无遮乃作。在莲花戒寺时,则加问於菩萨戒有遮否?抉择已,方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