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佛指南-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的文义;而说一一法中,皆具有十种如是。
(一)如是相,即是十法界中如实外显的形相。
(二)如是性,即是十法界中如实内具的理性。
(三)如是体,即是性相所具的质体。
(四)如是力,即是由体出生的力用。
(五)如是作,即是依业所造的作业。
(六)如是因,即是发生作用的因种。
(七)如是缘,即是助因生果的助缘。
(八)如是果,即是由因缘发生的结果。
(九)如是报,即是因缘招感的果报。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初相为本,後报为末,所归趣处,即究竟等。是皆不离於实相的至理,而各具三谛的妙义。
十法界中,一切万法,情与无情,色法心法,一一具足此十如是。所谓十法界者,即是一切差别迷悟的境界,区别为十:
(一)地狱界
(二)饿鬼界
(三)畜生界
(四)修罗界
(五)人界
(六)天界
(七)声闻界
(八)缘觉界
(九)菩萨界
(十)佛界
此十法界,一一界中,具有十界;十界互具,乃成百界。此百法界,一一界中,具有十如;百界互具,乃成千如。此所谓之「百界千如」。如法华玄义说:
「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只百界千如。如是佛境界,唯佛与佛,究竟斯理。」
可知百界千如,实不外乎诸法的实相了。
又在一一界中,各有三种世间:所谓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是百界的里面,各有三种世间;一一世间,具有十如;此又谓之「三千诸法」。为一切万法的概括。此三千诸法,具足在一心念。如止观说: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於十法界,具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可知介尔一念,即是具足三千诸法,此又谓之「一念三千」。溯之此宗天台智者大师,从事的上面,说一念三千之义。北齐慧文禅师,从理的上面,唱一心三观的理。遂同为一宗要义的所在。
此宗直显实相,当体即觉,生死即是涅盘,烦恼即是菩提,结业即是解脱。凡圣染净,不相隔历。所以又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玄义说:
「涅盘云:一切众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谓佛性也。能观心性,是为上定。 佛境界者,上等佛法,下等众生法。又心法者,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也。」
此宗虽说生佛无差,自心即佛;然而并非就眼前三毒现行的凡夫妄心而论。须知此宗虽说三法无差,而又说六即成佛,必须对於「六即」的义理,完全明了;才可以了解自心即是的妙义。如法华玄义说:「若观心人,谓即心即是,已则均佛;都不寻经论,堕增上慢。此则抱炬自烧,行於恶道;由不习闻也。欲免上慢,当明六即。世间相常住,理即也。於诸过去佛,若有闻一句,名字即也。深信随喜,观行即也。六根清净,相似即也。安住实智中,分证即也。唯佛与佛,究竟实相,究竟即也。」
此宗行者对於趣入实相的修习,有「四种三昧」。所谓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坐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在摩诃止观上,说之甚明。法华玄义亦说:
「依经修行者,略言其四:谓常行行,常坐行,半行半坐行,非行非坐行。诸行各有事相方法,勤身苦策,悉用实相正观为体。念念无间清净如空。具论观意,如止观中说。」
此宗的教义,略说如上。无非从圆顿的境界,体认诸法;以显示实相,而符契於大乘的法印。
华严宗
此宗显示缘起无碍重重无尽的法门,称为如来称性的极谈;所谓「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汪洋冲融,广大悉备」的,便是此宗教义的评语了。若要举一全收,该括此宗所说的法义,便不外乎「法界」二字。此宗依据一真法界,以宣说一切的教义;因之此宗又称为「法界宗」。如注法界观门说:「统唯一真法界」。华严法界义镜说:「如来所说一代教法,唯说法界,令物悟入」。又说:「华严一乘圆满教中,所说法义,无量无边;总通该括,其唯法界」等;便是明证。
「法界」即是「实相」的异称,如法华玄义说:「法界是实相之别号,实相亦是法界之别号」。法界义镜说:「如来一代教法,唯说法界;然随宜缘,立种种名:所谓真如,涅盘,般若,实相。 皆是法界法门异名。」注法界观门说:「法界者,万象之真体,万行之本源,万德之果海。」可知此宗所说的法界,即不外乎诸法实相;而此宗的教义,便契合於大乘的一实相印上。
此宗所显的一乘法界的法门,体相森罗,业用周备;总该因果,穷极理性,义海汪洋,不可思议;无以名之,强名法界。为欲显示法界的形相,又以事理二门,圆融摄入,无尽无碍,通贯收摄;便成为四种法界。所谓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即为此一宗教义的所在。如注法界观门说:
「统唯一真法界,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量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
(一)事法界,即是一切无量的事相,於此显现。森然万象,郁然千门;总有十门,以显无尽:所谓教义,理事,境智,行位,因果,依正,体用,人法,逆顺,应感;谓之十对二十句。一切的事法,此中摄尽。如小乘所立七十五法,大乘法相所立百法等,皆属此界。
(二)理法界,体性空寂,相状湛然,超绝百非,顿遣四句;所谓摄归真实,又名真空绝相。此理界中,亦有十门;若总束之,即是四观: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初二观中,各有四门;後二观中,各为一门。如是十门,即是理法界的所摄。
(三)理事无碍法界,即是理体事象,互相融即,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於此事理法界,亦有十门,以显无碍:一理於事门,二事於理门,三依理成事门,四依事成理门,五以理夺事门,六事能隐理门,七真理即事门,八事法即理门,九真理非事门,十事法非理门。如是十门,理事无碍法界摄之。
(四)事事无碍法界,即谓尘沙诸法,互摄无碍,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一尘一毛,具一切法,举一全收,具足相应。为欲显示此事事无碍法界,亦立有十门,又有六相;所谓「十玄缘起」,「六相圆融」,即是此别教一乘不共的法门,为此宗教义极谈的所在。
事事无碍法界中所摄的十门,又称为「十玄门」。如华严经探玄记说:
「华严义海宏深,微言浩瀚;略举十门,撮其纲要: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隐密显了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法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明具德门。然此十门,同一缘起,无碍圆融。随有一门,即具一切,应可思之。」
所谓十门者: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即是一微尘中,同时具足一切万法;满相应,成一缘起。又此为事事无碍法界的总相,又复具足後九玄门;摄尽诸法,无碍无尽。
二广狭自在无碍门,於一微尘,广法界;法界的万有,在於一尘;广狭自在,缘起无碍。
三一多相容不同门,一微尘中,具足一切万法,摄入无碍;而此一多诸法,虽各差别;而复相容相入,不相隔历。
四诸法相即自在门,如上所说一多相容,可知一法的以外,无一切法;一切法外,更无一法;一法即於一切法,一切法即於一法;诸法融通,相即自在。
五隐密显了俱成门,一法即於一切法,即是一切法显而一法隐;一切法即於一法,即是一法显而一切法隐;隐显二相,俱时成就。
六微细相容安立门,极微细中,亦得含容一切万法。所谓「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立」是。
七因陀罗网法界门,一微尘中,现无边刹;刹海之中,亦有微尘;彼诸尘中,复有刹海;如是重重显现,无有穷尽。如帝释殿,珠网覆上;一明珠内,万象显现;珠珠皆尔,互相现影;影复现影,无有穷尽。
八托事显法生解门,如上所说,即可知诸法缘起,重重无碍;尘尘法法,尽是事事无碍法界;如就一事一理,即足以表显诸法的无碍
九十世隔法异成门,此一尘法,不独满一切空间,且亦通一切时间;三世各三,合为九世;摄於一念,即成十世;法法融通,前後久暂,不相隔历,即为此门。
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万法,既成一大缘起;一尘生时,万法随生;法法交彻,互为主伴;无论何法,一法为主,余法即为伴;一切万法,亦皆如是;一法圆满一切功德,因此称为圆明具德。
如上所说的十种玄门,皆是具足在一微尘;如是一尘具足十玄,余诸微尘及一切法,各各具足十玄妙门。一一尘法,互摄无碍;相通相入,重重无尽;举一全收,圆满相应。如华严经疏钞说:「於此十玄,圆明显了,则常入法法重重之境」;於此可知此十玄门的重要。又华严五教章说:「此十玄门,随一门中,即摄余门,无不皆尽。应以六相方便而会通之可准」,今复在说此「十玄缘起」之次,而继之以「六相圆融」的大意。
「六相」,即是说明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相状。所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如五教章内说明六相的教兴意说:
「此教为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自在;乃至因陀罗网,无穷理事等。此义现前,一切惑障,一断一切断;行德,即一成一切成;理性,即一显一切显;普别具足,始终皆齐;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良由法界缘起,六相圆融,因果同时,相即自在。」
所谓六相者:
一总相,即是一微尘中,含藏一切万法。所谓「一含多德」。譬如庐舍,为一切梁柱瓦石所集而成,即名总相。
二别相,一切万法,有色心理事等等的差别。所谓「多德非一」。譬如庐舍的梁柱瓦石各各不同,即名别相。
三同相,一切万法,虽各差别;然能融即而成一体。所谓「多义不违,同成一总故」。譬如梁柱瓦石,互相和合,成一庐舍,即名同相。
四异相,一切万法,虽能融即而成一体;但亦不失诸法差别的本质。所谓「多义相望各异故」。譬如梁柱瓦石的形类功用,各各不同,即名异相。
五成相,一切差别的诸法,以融即故,而成一体。所谓「由此诸义缘起成故」。譬如梁柱瓦石,相集而成庐舍,即名成相。
六坏相,一切差别的诸法,虽可融即而成一体;但诸法的本质,未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