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佛指南-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迨至中土各大乘宗,渐次开立;於是法相宗立三时教,三论宗立二藏三轮,天台宗立五时八教,华严宗立五教十宗,净土宗立二门,真言宗立二教十住心等;各有一种教相的判释。天台华严,最为完备;真言一宗,等而上之。实则法性平等,本无差别;大乘各宗的本体,概不离乎一实相印。所以体本一味,教则各殊;虽有空有性相 等区分,却并无高下浅深的差别的。
但是各宗诸师,为欲显扬其一宗的教法,应学者入道的方便;其有资於判教之功,又非浅鲜。吾人苟欲深究各宗的教义,欲明了各宗的途径;对於各宗所立的教判,自不可不首先领会。故今历举大乘七宗,如次述之:
法相宗
此宗依据「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内的经文,而将如来一代的教法,判为三时教相。
科判 第一时│有教
科判 第二时│空教
科判 第三时│中道教
第一时中,即是有教。如来为使一切起惑造业的众生,入於佛道,而说业感因缘诸法以解脱之;所谓「四谛」「十二因缘」的法门,令诸凡夫外道趣入小乘的教法。
第二时中,即是空教。如来更为一切虽断我执未断法执的小乘者,宣说诸法皆空之理,令诸小乘趣入大乘的教法。
第三时中,说中道教。如来更为欲断除小乘人的偏有,和大乘人偏空的执著;而说非有非空的中道,圆融具足的至理。此乃普为发趣一切乘者的教法。所谓如来究竟的了义大乘教。
三时教内,以前二时为佛说的方便教法,是不了义。以第三时为佛说的真实教法,是真了义。本宗的教义,便是宣说三性三无性等中道妙义,因之自立为第三时教。
三时教相的判释,始於戒贤论师。当时印度的空有两大乘宗,并相颉颃;於是戒贤论师为对抗空宗发扬己宗,而立此三时教判。後人配诸教典,即以四阿笈摩(四阿含)为第一时教,以空宗所依的诸部般若为第二时教,以本宗所依的深密华严为第三时教。
此三时教的次第:或说专依世尊说法的年月先後,而分别三时的;谓之年月三时。或说专依佛法教理的浅深,而分别三时的;谓之义类三时。还有所谓义类年月兼带三时的;在唯识了义灯上并详明之。
三论宗
三论宗的教旨,立於「无所得」的上面。对於如来的教法,以无相无著为宗。同时又以佛说的言教,系为众生应病与药的种种方便;在无名相之中,强以言说。於是对於佛说的教相,有二藏三轮的判释。
科判 声闻藏
科判 菩萨藏
科判 根本法轮
科判 枝末法轮
科判 摄末归本法轮
所谓二藏:是将世尊的一切经教,分判为二种法藏。一为声闻藏,是小乘的经教,四阿含经等属之。二为菩萨藏,是大乘的经教,阿含以後的大乘经等属之。
所称三轮:是称世尊一代的说法,为三转法轮。初转根本法轮,说华严经。次转枝末法轮,说阿含至方等诸经。三转摄末归本法轮,说法华经。
以上二藏三轮的判教,创自本宗的吉藏大师。二藏的教相,是依般若智度等经论而立;自是本宗的千古定论。至於三轮的判法,系据法华经意;吉师晚年,尊仰法华,受学於台宗智威禅师,而有法华三轮之判;未足为本宗的至论。
吉藏大师以後,三论宗渐就衰微;至唐代地婆诃罗三藏,来至中国,传承印度智光论师的三论法门,并智光论师所立的三时教相。
科判 第一时 心境俱有
科判 第二时 境空心有
科判 第三时 心境俱空
此三时教相内:第一时中,如来为诸小根者,说小乘法;所谓心境俱有的教法。第二时中,如来为诸中根者,说法相大乘;所谓境空心有的教法。第三时中,如来为上根者,说无相大乘;所谓心境俱空的教法。
天台宗
此宗以前,虽有判教一法,不过是教义上发展的辅助;到了此宗的精神,几乎完全侧重在判教的上面。所以此宗对於如来一代时教的判释,最为详备:就时的方面,说为「五时」。从教的方面,说为「八教」。此五时八教,便是天台宗对於一大藏佛教的判解。
在「五时」中:
华严时,说华严经。
阿含时,说阿含经。
方等时,说维摩楞伽等经。
般若时,说般若经。
法华涅盘时,说法华涅盘经。
又此五时,配当五味:华严为乳,阿含为酪,方等为生酥,般若为熟酥,法华为醍醐。五味之中,醍醐最上;诸经之中,遂亦以法华涅盘最为圆妙。
在「八教」中,又分为二:所谓「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就如来教化的机应而言,便谓之化仪。就如来教化的法门而言,便谓之化法。此「化仪四教」中:
为顿教,当大乘利根的机,说华严顿入的教法,
为渐教,当大小乘钝根的机,说阿含方等般若等渐进的教法。
秘密教,在一会中,或为此人说顿,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各得利益的教法。
不定教,在一会中,说顿说渐,彼此互知,而各得利益的教法。
在「化法四教」中:
为藏教,即是小乘教的异称。说示生灭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二谛的法门,令钝根的众生,证入二乘的小果;此又谓之界内事教。
为通教,即是通於三乘的教法;说示无生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二谛的法门,此又谓之界内理教。
为别教,即是别於三乘,独为菩萨而说的教法;说示无量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二谛的法门,此又谓之界外事教。
为圆教,即是圆融最上的一乘教法;说示无作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二谛的教门,此又谓之界外理教。
五时八教,既如上说。此宗以法华为本经,在五时中,为第五时,味当醍醐。在化仪中,为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纯圆独妙。在化法中,为圆教一乘。此宗的教相,於此可见了。
在此宗所立的一代时教上,正说一切教化的法门的,便是化法四教。而在化法四教中,正说本宗的教义的,便是圆教一乘。所以圆教一乘的说法,即是此宗教义的所在。
华严宗
此宗立「五教」「十宗」,以判释如来一代的教相。
所谓五教;系将一切经教,判为五类。
小乘教,又称愚法声闻教;被於钝根小机,但说生空,而不明法空的。如四阿含经 昙成实等论,即是此教。
大乘始教,即是大乘初门的教法。如中观论等,说真空无相之道,谓之空始教。如瑜伽论等,说诸法相之义,谓之相始教。虽说大乘,而未能究竟大乘微妙理性的,即是此教。
大乘终教,是当大乘纯熟的机根,而说的尽理之教。如「楞伽」「胜 」等经,「起信」「宝性」等论,立真如缘起,而谈事理融即,一切成佛之旨的,即是此教。
大乘顿教,即是大乘速疾顿悟的教法。所谓一切,都是妄想;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立断证的阶位,而直显法性的妙理;如禅宗所明的,即是此教。
一乘圆教,即是圆满最上的教法;二乘劣机,不能领解,如华严经,说事事无碍,极诸法的体性;谈主伴具足,明果相的圆满的;即是此教。
此一乘教,又有二种:一为同教一乘,二为别教一乘。
同教一乘,系同於三乘而显一乘义,当渐进的机根;法华经属之。
别教一乘,系别於三乘而直显一乘义,当顿入的机根;华严经属之。所谓十宗,即是将一切佛教的宗派,别为十种。
我法俱有宗;说我与法,俱为实有,如小乘教内「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鸡胤」部等。
法有我无宗;说一切无我,而法体恒有,如「一切有」「雪山」「饮光」「经量」部等。
法无去来宗;说示现在法有,过未法无,如「化地」「法藏」「大众」「多闻」「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部等。
现通假实宗;说示现在法为假有,亦为实有,如说假部。
俗妄真实宗;说示世间虚妄,出世真实,如说出世部。
诸法但名宗;说示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体,如一说部。以上六宗,并是小乘教。
一切皆空宗;说示诸法皆空,是大乘始教。
真实不空宗;说示真如性体,是大乘终教。
相想俱绝宗;绝诸言虑,直证真体,即是大乘顿教。
圆明具德宗;说示圆满具足法界万德,即是一乘圆教。
此宗教义的立场:在五教之中,便是一乘圆教,又是别教一乘。在十宗之中,便是圆明具德宗。
禅 宗
此宗称为如来的教外别传,离言绝相,不立文字;所以佛说的一切言教,皆非此宗的正传;而在此宗,也就无所谓教相的判释。
在後来各宗诸师判教的里面,称说此宗,或为性宗,或为顿教;便是因为此宗不立教相,直阐实相本体的缘故。
净土宗
此宗以念佛的因缘,仗阿弥陀佛的本愿他力,求生净土。修行的法门,在各宗中,较为简易。於是此宗的先德,对於如来教相的判释,立为「二道」。
难行道,
易行道。
或立「二门」:
圣道门,
净土门。
「二道」的解释,在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内说: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其五: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二门」的解释,在道绰禅师的安乐集内说:
「一切众生,轮回生死,不出火宅;良由不得二种圣道,以排生死。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门,今时难证,一由去圣遥远,二由理解深微。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此宗宣说净土的法门,以所依的净土经教为易行道,为净土门。而以其他的一切教法为难行道,为圣道门。此即本宗对於如来教相的分齐。
真言宗
此宗立「二教」「十住心」,以判释一切的教法。
所谓「二教」者:
显教,即是释迦牟尼如来应机显说的一切大小乘的教法。
密教,即是大日如来法身内证的真言秘密教法。
所谓「十住心」者:
异生羝羊心;诸有众生,杀盗昏淫,造作罪业;有如羝羊,自投於三恶趣的,即属此心。
愚童持斋心;诸有众生,发行善心,持斋行善;虽可以生於人道,而不能得出世的解脱的,即属此心。
婴童无畏心;外道仙人,求生天道,不虑久後的退堕,不脱世间的生死的,即属此心。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