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入佛指南 >

第18章

入佛指南-第18章

小说: 入佛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谓化制二教呢?一者化教,即如来随机化益众生的教法;为经论所诠的定慧法门,如四阿含等大小乘经论是。二者制教,即如来制止学人过非的规条;为律藏所诠的戒学法门,如四分律等大小乘律是。本宗即以此二教,广摄如来一代的圣教。或又以化教为属於理论,而制教则偏於实行,因又称化行二教。
  此宗更於此二教内,判立三教三宗。
  就化教中,更判而为三教,以摄如来一代的说法。
  性空教,为俱舍成实等析法言空的小乘教法。
  相空教,为般若三论等直谈无相的大乘权教。
  唯识圆教,为华严深密等大乘中道实教。
  就制教中,更分而为三宗,以摄一切戒律的戒体。
  实法宗,以色法为戒体;立一切法为实有,此当於小乘有部。
  假名宗,以非色非心为戒体;直谈诸法假名无有实体,此当於大   乘空教。
  圆教宗,以心法为戒体;谓万法唯心转变,此当於大乘唯识圆    教。
  此宗以大乘的圆旨,持小乘的戒律,依唯识学而发挥其教义;所以在三教中,为唯识教。更以识心为戒体,而在三宗中,为圆教宗。这便是此宗判教的大意。
            丁 主要的教义
  此宗的教法,元是小乘,义当大乘。以净戒为宗,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两义;或简称为止恶与行善,或又名为止持与作持,四分律部,即依此二持而建立。
  所谓止持者,即是本律所明二部戒本。
  一比丘戒本,此有二百五十戒。束为八段:波罗夷四,僧残十三,不定二,舍堕三十,单堕九十,提舍尼四,众学百,灭诤七;合为二百五十比丘具戒。
  如是八段二百五十戒,随宜制定;或又可摄为五篇,六聚,七聚诸门,以广摄一切的过非无余。
  科判     波罗夷 四
  科判     僧残  十三
  科判  五篇门(八段摄为五编)  波逸提 百二十 (舍堕,单堕合)
  科判  提舍尼 四
  科判  突吉罗 百九 (不定,众学,灭诤合)
  科判  波罗夷 四
  科判  僧残  十三
  科判  偷兰遮
  科判  波逸提 百二十
  科判  提舍尼 四
  科判  突吉罗 百九
  科判  波罗夷 四
  科判  僧残  十三
  科判  偷兰遮
  科判  波逸提 百二十
  科判  提舍尼 四
  科判  突吉罗 百九
  科判  吉罗
  二比丘尼戒本,此有三百四十八戒。束为七段:波罗夷八,僧残十七,舍堕三十,单堕百七十八,提舍尼八,众学百,灭诤七,合为三百四十八比丘尼戒。此亦可摄为五篇,六聚等门;如比丘戒。
  所谓作持者,即是本律所明,二十犍度。
  受戒犍度,说戒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药犍度,迦 那衣犍度,拘 弥犍度,瞻波犍度,呵责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灭诤犍度,尼犍度,法犍度,房舍犍度,杂犍度;此合而为二十犍度。
  如上所说止作二持,即可概括四分的全部律学;止恶修善,净除业染,仍不出於业感的缘起;所以此宗的教义,元是小乘。
  南山大师,依此四分,述五大部。所明要义,仍不出此止作二持。戒疏即是止持的行相。业疏即是作持的修行。行事钞中,双明止作。比丘尼钞,别明尼聚二持。拾毗尼义钞,多解止持。又止持有作,作持有止;此宗的教法,不外二持;虽说二持,却已流入大乘的旨趣。
  南山大师於业疏中,说有「沓婆回心」「施生成佛」「识了尘境」「相召佛子」「舍财用轻」的五义,以发挥其大乘的宗义。
  复立有三聚净戒,以广摄一切的戒法:摄律仪戒,一切诸恶悉皆断舍故。摄善法戒,一切诸善悉皆修行故。摄众生戒,荷负众生遍施利乐故。此之三聚,亦圆融行;三聚互摄,诸戒融通。如不杀生,即具三聚;随持一戒,三聚全具。小乘戒律,本来唯是摄律仪戒;由是圆融三聚,会归大乘。所谓小乘的戒行,皆成三聚圆融大戒,更无别相,纯一圆极。此便是南山的教旨,而当於大乘的义趣。
  如上三聚净戒,有通受与别受的二种:别受摄律仪戒,即是别受:如今丛林所行的「白四羯磨圆意戒法」是。通受三聚,即名通受;如後受「菩萨戒」是。
  僧尼所受,名具足戒。如大智律师说:「托境而言,戒则无量;且列二百五十,为持犯纲领。尼戒亦尔。」所以僧尼二众,受具戒时,并得无量无边等戒。量等虚空,境遍法界,莫不圆具,即名具戒。由具戒中,开立为五戒,八戒,十戒,六法。以渐诱浅机,为具戒的方便,使渐进於具足无愿之位。因之建立七众:所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而五八十具等戒,即为此七众佛弟子所持的净戒。
  科判          比丘(男)
  科判          比丘尼(女)
  科判  出家戒     式叉摩那(女)  出家众
  科判          沙 弥(男)
  科判          沙弥尼(女)
  科判          八戒   优婆塞(男)
  科判  在家戒     五戒   优婆夷(女)
  戒的分析,总有四科:所谓「一者戒法,如来所制法通万境故。二者戒体,受者所发心府领纳故。三者戒行,受上随持三业运造故。四者戒相,美德外彰,持相可轨故。」又此宗的戒法,即是三聚净戒。藏识种子,以为其体;禅定智慧,则为唯识妙行;止观并运,以为其相。戒即定慧,无一法而非定慧;定慧即戒,无一法而非戒。此名圆融三学的妙行,亦即此一宗宗义的所在。
          戊 行证
  今欲进而一谈此宗的行证了。此宗以戒为宗,戒行清净,定慧自立。故先持戒,制禁业非;然後定慧,伏断烦恼,这便是此宗的修行。
  至於修行的阶位,南山律师曾立有四位,以判三祗渐次修证的次第。所谓四位者:
  愿乐位,於此愿乐信解,自行利他,此当於十信十住十行十向的   四十心位,为第一阿僧祗劫。
  见位,於此见道,此当初地。
  修位,於此修道,此当二地乃至七地。以上为第二阿僧祗劫。
  究竟住,於此更进至於佛地,此当于八地乃至妙觉大果。为第三   阿僧祗劫。如上,即为此宗趣於诸法实相的行证。
           己 果位
  今欲更进而一谈此宗的果位了,如前所举四位中的最後极位,即为此宗果位的所在。具足法报化的三身三土,究竟诸法的实相。所以此宗的教法,仍是符契於大乘的一实相印上。
            结论
  如上所述的各宗的教法,便是吾人趣向於佛道的种种途径;而且这些途径,更不出於一实相印或三种法印的上面。
  不过契乎三种法印的,便是小乘;契乎一实相印的,便是大乘。大乘之所以异於小乘,就是因为大乘的教法,较诸小乘更为澈底;而并不与小乘背道而驰。一法印之所以异於三法印,就是因为大乘的一实相印,较小乘的三法印更为圆满;而并不与小乘法印两两相反。
  因为要脱离六道的轮转,超越外道的范围,而入於佛法的圣道;就得要勘破六道的「无常」,断除外道的「我执」,而归於佛法的清净「涅盘」。也就得以「诸行无常」,「一切无我」,「寂静涅盘」,为入佛的因行果证。契合了以上三种法印,那才是如来正法之所在。所以小乘教法,又可称为根本的佛教。
  像这样的契合於三法印的小乘境界,不可谓之不高;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他只断得一个烦恼障,而对於所知障,未能澈底断除。他只证得一个我空,而对於法空,未能完全证入。於此,百尺竿头,尚进一步,遂乃有一实相印所印契的大乘佛教。
  固然小乘的教法,在整个的佛教上,已有具体的发挥;但是未尽法源,未穷法性。大乘佛教,便是应著这个要点:於断除烦恼障以後,还将那所知障,一发断除。既然证得我空,还要对於法空,一并证入。小乘佛教,已经具体;具体而进一步,以达於圆满的境界上,便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便建立於这小乘佛教的进一步上。
  至於大乘教法之内,非没有小乘教法;有了大乘佛法,也非可缺了小乘教法。一实相印之内,并非没有三种法印。有了一实相印,也并非可离乎三种法印。
  本来小乘教法,又或称为原始的佛教;大乘教法,又或称为完全的佛教。三种法印,乃是根本的法印;一实相印,乃是究竟的法印。
  譬如若要断除所知障,必定先断烦恼障;若要证入法空,必定先证我空。所以一实相印之内,必定有三种法印以为之基础;大乘教法之中,必定有小乘教法为之根元。不可弃三法印,而言一实相印;离了小乘教法,也就没有大乘教法。因为大乘并不离乎小乘,一法印也并不外乎三法印的缘故。所以三一两印,本自会通;大小二乘,必须圆融。一大佛教,本无二致;不过发挥的方法或殊,趣证的历程有异罢了。
  原来所谓实相法印上的教旨,换一句话说,就是「般若」上的旨趣。所谓无常无我涅盘法印上的教旨,换一句话说,就是「业力」上的修行。般若是大乘的根本要义;所以大乘的教法,便契合乎一实相印。业力是小乘的根本要义;所以小乘的教法,便契合乎三种法印。
  这是何以故呢?
  须知所谓「无常」,便是业力流转的现象;所谓「无我」,便是业力本体的空寂;所谓「寂静涅盘」,便是业力还灭的果证。小乘契乎三种法印,便是因为在业力上的修证;因之小乘的根本要义,即在乎此业力二字。如古德常说:「小乘以业感为缘起」,所以小乘便又契乎三种法印。
  又须知所谓「实相」,即是「般若」的异称。如智度论三十二说:「菩萨摩诃萨,欲知一切诸法如法性实际,当学般若波罗蜜。  如法性实际,即是诸法实相异名。」又智度论四十三说:「般若波罗蜜者,是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又智度论六十五说:「诸法性者,即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法华玄论说:「一切法皆入实相中,皆入摩诃衍中,亦皆入般若中。」大乘契乎一实相印,便是因为在般若上的趣证;因之大乘的根本要义,即在此般若二字;也因般若是大乘根本,所以大乘也便契乎一实相印。
  佛教中唯有大乘与小乘;证明其为佛法的,唯有一法印与三法印;而佛法的根本要义,亦唯有般若与业力。
  明白了此诸要点,便可以博探圣教;而不至於有所迷盲,徘徊歧路。至於由此藉以通达各宗的精微,循著佛教的正轨,发扬大法,饶益有情;那便是我大大的期望,亦即本篇文字的意义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