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占察善恶业报经论 >

第2章

占察善恶业报经论-第2章

小说: 占察善恶业报经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从辨乎贵与贱,同一法海平等性,但其凡所施用,咸能应治其心病,置于安隐舒适处,无一毫之法药而不可称为极名贵之最上品也。千年来之小大互谤,权实反诋,实足徒兴教海之纷扰,并无实利。故近代学者一反往古之常说,打破宗派门户尊自卑他之观念,恢复佛陀原来置教于平等之立场,故判中国大乘八宗为平等,或印度大乘三系为并立,其间并无轩轾高下之分,仅不过说法之有隐显,或就某一殊胜点特为强调而发挥之,此其所以而有大小区别,或大乘三系之分判也。在近人心目中,所谓权实者,不应立于整个佛法教理之观点上,而采用其衡量或估计之态度,谓某宗胜,某宗劣,或计劣为权,计胜为实,以佛法之权实问题,本不关乎教理之浅深,或宗派之高低也。夫权实者,愚以二义明之:一、从佛说教之态度而分权实。佛说法,首在对机而说,某种机性宜说某法,则说某法,故佛因某种机性而可称其本性而说,即说佛之自小中究竟实相语;如某种机性,不合佛自心中平等流出之高尚殊胜语,则佛乃随顺人情而示以方便权宜之开导。金刚经云,说法者,无法可说。又云:「如来无有定法可说,是名阿褥多罗三貌三菩提。」此明佛法循循善诱于众生也。若佛之称性说之自心语,可谓之实教;若佛之方便说之顺他语,则谓之权教,而此权实,并不应判为高下,仅佛说法之态度不同耳。二、从佛智力之运用而分权实。佛说法,是从智慧中等流出,亦需运用智力而得说法。佛之智力,约分二种,一、根本智,亲证实相平等真理,二、后得智,普观事物差别现象。根本智,可名实智,后得智,则名权智。若佛本根本智立场而说实相根本大教,名之为实,若佛从后得智观点而说方便善巧差别诸法,则名为权。而此权实二教并无高下,亦仅智力运用之不同耳。佛所说之五乘教法,或大乘三系之教法,无非由于权实智之运用,等流而出,似不应于其中划分阶等也。于此可见对于「佛之言教,统贯权实」之一词,古今学者,同声相应而嘉许,唯于「教贯权实」之观点与涵义,则今古人所见,未见其趣势之一致也。
  关于佛陀一生所说之教法,其权实之区分与解说,约如以上今古人所见不同之二说,然则本经亦为教贯权实者乎?佛法大藏,仅中国所流传者达万卷,说教有多方便,总括之,为三乘,或五乘:再束之,若三乘五乘,咸可归摄于权实二门,则权实二门,统收全部佛法尽矣。以仅万余言之本经卷帙,似不易含摄无边大乘法义,然若仔细寻讨之,虽极文字简短篇幅有限之占察圣典,名曰为经,大同楞严深密具有论议性相之契经,其体裁,颇近于论,尤于起信论教理相当。起信论对于整个佛学理论由浅至深从小至大组成一完整之体系,中国贤宗即依其心识渐次开展之程序而判为小始终顿圆之五教,此益证明其义蕴收罗之丰富。本经在明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之文,全同起信,由此足征本经之教贯权实。
  所谓本经之教贯权实,其义究为云何?此可以二义说明之。同一贯字,而有二种性质不同。本经统具此二性质,故教贯权实一词可分为二释也。一、本经具备五乘教义,如前文教应时机中所引之本经文详明:略谓本经中教义,乃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教令人天乘者,修戒善施等法,教令三乘者,分别修谛缘度等法,教令大乘者,直观真如实相等法,而此五乘佛法,在古人则以教理深浅此较而判为权实,今人则从佛之说法态度与夫智力运用上而分权实,然皆判此五乘,殆以权实二教摄尽则一。本经教旨,统贯以上一般诸乘经中之权实教理,而又特示本经中三乘应修之法,如占轮,忏悔,供养,持名,自誓受戒等,此可证知本经之教贯权实也。二、本经之教贯权实,不仅如上文所说,本经具备五乘之权实教理而已。盖上文之贯义,乃具备义,或贯穿义,谓其五乘权实教理,为此占察一经所具备或贯穿,如一线之贯穿许多花蕊然。今则进而言之,贯者,贯摄义,不仅于一线上,贯穿许多花朵,或花蕊,即于一花蕊上,又能融贯许多花蕊,推而广之,一线上贯穿之一一花蕊,咸能融摄此一线上其他之一一花蕊,此则颇似华严经之重重无尽,一摄一切也。以本经具备之五乘权实教理,凡一一乘教法,莫不赅摄其他一一乘教法。此理从何而得见之?若阿含等小乘经,其义遍显声闻乘法,般若则显空义,深密多谈唯识法相,涅槃阐发佛性真常,华严则示法界缘起,圆觉畅演大觉妙心,维摩各陈不二法门,楞伽详示百八句,弥陀示信愿行,持名往生,法华示本迹二门,会权归实,然多就其本经旨趣,特别强调而阐明之,独本经多方阐述,统贯五乘教理,斯为一大特色。本经既具五乘教法,若仔细分析其义趣,至少可得如下之三种方式:
  一、平行之方式,谓本经所具备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果之五乘法,乃平行而具备者,即五乘法,莫不兼具而已。若以比喻言之,五乘比如五圆环,本经则如一铁炼,于一铁炼上贯穿五圆环。平行式之贯穿,约如下图:

    

  二、连环之方式,谓本经不仅具备五乘权实教理,徒供人之部分采择施行,而此五乘教理,实为一连环式之意味,如五圆环之先后相互钩连义。谓由人天乘接连而修声闻缘觉乘,菩萨乘,佛乘;而经意亦隐具此义,显示五乘具备钩锁连环性。其图式约如下:

    

  三、融贯之方式,此融贯方式,可由二道形成:
  一、谓由人天而三乘,最后统归于佛乘,即摄诸乘而归于一佛乘,故最后只显一佛乘。如下图:

    ○

  二、于五乘中,随修任何一乘教法,莫不兼修其他诸乘教法,故随一乘中,皆得融贯其他诸乘权实教义。此亦如圆环许多,而可融合于一处。其图如上:
  在此三种方式中,第一方式,即前文所说之贯穿义,若第二第三方式,则属此处所明之贯摄义。由此贯穿贯摄二义,益显本经之教贯权实,统备五乘;其占佛学上之地位与价值之崇高,可以思过半矣。
  关于教贯权实之旨,在中国台贤二宗,亦曾多所发明。如法华之会权归实,权实统一、本迹不二、乃至举手低头,皆成佛道,资生事业,无非法事,众生介尔之心,即具三千性相,与诸佛寂灭法性,平等平等,此即权实之融贯也。又如贤宗之法界缘起,以十玄门显示其义,随拈一法,无不融摄贯穿其他一切法。即以修行而言,初心成佛二不别,因赅果海,果澈因源;若以因位为权,果位为实,则为权实之融贯也。不过,台贤二家,虽皆祖述教贯权实之大旨,但皆遍于本宗而言,如天台之唯许法华而有会权归实义,允应判为纯圆独妙;又如贤宗,亦唯以华严境界,方为尘刹互融,身土相摄,允应判为圆顿大教。而皆对于台贤自家所尊之经论而外,其他典籍,目为权乘或权教,则不若其自所尊经之教贯权实。在过去时代,限于一宗派之崇奉,尚无妨于此种态度,今后世界佛教为一家,其将改弦而更张矣,理所应然。
  通论本经,其教之兴也必有因缘,故论其教兴因缘。其因缘中,要以适合时世应乎机性为主要,故次论其教应时机,本经之所以教应时机者,在乎不偏,统贯融摄诸乘教法,故最后复明其教贯权实也。

    (二)本论

    一、序分

  前已通论本经纲要,今于本经文旨略为科释,分其章节,点示大意,姑名之曰本论。
  自古判经,概为三分,曰序、正、流通。今遵古训,判本经为三分:曰起教叙说分,正陈宗趣分,受益流通分。今初,起教叙说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聚法门。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净信,从座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于此众中,欲有所问咨,请世尊,愿垂听许。」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便可说之。」
  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嗔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我今为此未来恶世像法向尽,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请问如来,设何方便,开示化导,令生信心,得除衰恼。以彼众生,遭值恶时,多障碍故,退其善心,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数起疑惑,不能坚心专求善法。如是众生,可愍可救。世尊大慈,一切种智,愿兴方便而晓喻之,令离疑网,除诸障碍,信得增长,随于何乘,速获不退。」
  佛告坚净信言:「善哉!善哉!快问斯事,深适我意。今此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汝应以此事而请问之,彼当为汝建立方便,开示演说,诚汝所愿。」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说,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
  佛告坚净信:「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熏习故,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以是菩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所谓巧演深法,能善开导初学发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缘,于此世界,众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说之。」
  尔时,坚净信菩萨既解佛意已,寻即劝请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救世真士,善哉!大智开士,如我所问,恶世众生,以何方便而化导之,使离诸障,得坚固信。如来今者,为欲令汝说是方便,宜当知时,哀愍为说。】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初分文中,仿古例判为通别二序。通序中六种成就:如是、信成就,我闻、闻成就,婆伽婆、主成就,王舍城山中示道场,处成就,与大众俱说法门,众成就。别序中为坚净信菩萨请求如来开示,佛乃嘱其转请地藏菩萨说法之文。于中分二:一、菩萨请问;二、如来授意。在菩萨问中三:一、末世灾况弟子荒废道业。世乱由人心造成,乱世灾象叠起,人心贪嗔慢盛,自当竞求名利而不事出世要道,无怪奔营衣食,惟以躯命保养为首要。二、由此因缘不能起信证果。由于人心动荡而与灾乱时世互相交织,佛弟子中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