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世说新语译注1 >

第71章

世说新语译注1-第71章

小说: 世说新语译注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双甄:作战时军队的左右两翼称双甄。打猎也像打仗,所以也称两翼为双甄。 

      ④行陈:即行阵,军队的行列。麏 (jūn):獐子。 

      ⑤贼曹参军:参军是州府的属官,参军分曹 (即分科、分部门)办事,贼曹是其中一个部门。 

… 页面 207…

     ⑤会当:总有一天会。芒:刺。按:缚人用粗麻绳,绳粗有刺,所以自带绵绳,以免麻刺扎手。 

       【译文】 
     南郡公桓玄喜欢打猎。每逢打猎的时候,车马非常多,五六十里的地面, 
旗帜铺天盖地。良马奔驰,像飞一样追击着野物;侧翼队伍所向之处,不管 
山坡山沟,概不回避。有时队列不整齐,或者让獐兔等野物逃脱了,下属官 
吏没有不被捆起来的。桓道恭是桓玄的族人,当时任贼曹参军,颇敢直话直 
说。打猎时常常腰里带着一条红绵绳,桓玄问他:“这是干什么用的?”道 
恭回答说:“您打猎的时候,喜欢捆人,我总会被捆的,怕两只手受不了那 
粗绳上的芒刺啊。”从此以后,桓玄捆人的事就稍为少些了。 
                                                         ① 
       (26)王绪、王国宝相为唇齿,并上下权要 。王大不平其如此,乃谓 
                                                   ② 
绪曰:“汝为此歘歘,曾不虑狱吏之为贵乎?” 
       【注释】 

     ①“王绪”句:晋孝武帝、安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辅政,信任王国宝、王绪两堂兄弟。安帝 

即位后。兖州刺史王恭等憎恨这两人扰乱朝政,起兵声讨。会稽王为了平息各州 

的不满,便杀了王绪,把王国宝交付廷尉治罪并赐死。唇齿,比喻有共同利害的双方互相依靠。上下, 

唐写本作“弄”,“弄”的俗体作“卡”。 

     ②歘歘 (xūxū):同欻,指轻举妄动。“曾不”句:这是用汉代周勃的故事。周勃免丞相职后 

回到封国去,有人告他谋反,汉文帝把他交给廷尉问罪。使他遭受到狱吏的凌辱。周勃出狱后说:“吾 

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这里借用这句话来警告王绪,如不改悔,将来也会下狱治罪的。 

       【译文】 
     王绪和王国宝互相勾结,一起倚仗权势,扰乱国政。王大很不满意他们 
的所作所为,便对王绪说:“你做这种轻举妄动的事,竟然没有考虑到终有 
一天会感到狱吏尊贵吗?” 
                                         ①                                           ② 
       (27)桓玄欲以谢太傅宅为营 ,谢混曰:“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 
                                ③ 
文靖之德,更不保五亩之宅 ?”玄惭而止。 
       【注释】 

     ①“桓玄”句:桓玄得势时,谢安已死,他想把谢安旧宅夺过来,遭到谢安孙子谢混的反抗。 

营,有围墙的住宅。 

     ②“召伯”句:召伯,即召公,周文王的儿子,封于召地,和周公一样成为一方的首领,所以 

又叫召伯。召伯巡视南国,住在甘棠树下一所房子里处理政事。他走后,百姓想念他的恩德,就不忍 

损伤那棵树。 

     ③文靖:指谢安。谢安死后谥号是文靖。 

       【译文】 
     桓玄想把太傅谢安的住宅要来修府第,谢混对他说:“召伯的仁爱,尚 
且能给甘棠树带来好处;文靖的恩德,难道再也保不住五亩大小的住宅吗?” 
桓玄听了很惭愧,就不再提了。 

… 页面 208…

                                   捷悟第十一 

      【题解】 
     捷悟指迅速领悟。本篇记载几个对人、对事物快速而正确的分析和理解 
的事例。突然遇到一件意外的事,在常人尚未理解之时,能根据人或事物的 
特点、出现环境、当时的诸多条件等等来综合分析,做出判断,这就是一种 
悟性。培养这种能力,有可能对付突发事件。例如第2则记曹操在一杯酪的 
盖头上题个“合”字,杨脩看到这里没有用“合”字的条件,于是从该字的 
组成部分看出是“公教人啖一口也”。有时突然出现危险情况,一些人可能 
被吓得不知所措,而机智的人会迅速适应环境并思考化险为夷的办法,第 5 
则正是反映出当局者迷和旁观者清这两种情况。 
     但是篇内所记,有一些事情跟捷悟似未可等同看待。例如第6则记桓温 
欲夺郗愔兵权,郗愔没体会到这点,而他儿子在桓温手下任参军,明白桓温 
的想法。这看来是朝夕观察的结果,而非捷悟所致。第7则所记的更是有意 
捉弄人家,跟捷悟无关。 
      (1)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 
                       ① 
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 
                    ② 
字。王正嫌门大也 。” 
      【注释】 

     ①杨德祖:杨脩,字德祖,曹操任丞相时,调他任主簿,有才学,有悟性。后来被曹操杀害了。 

相国:指丞相。汉代有时设相国,有时设丞相。这里指相国府。榱桷 (cuījué):椽子。 

     ②王:指魏王曹操。 

      【译文】 
     杨德祖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当时正建相国府的大门,刚架椽子,曹操 
亲自出来看,并且叫人在门上写个“活”字,就走了。杨德祖看见了,立刻 
叫人把门拆了。拆完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 
是嫌门大了。” 
      (2)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 
   ①                                                            ② 
解 。次至杨脩,脩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 
      【注释】 

     ①饷:送。盖头:覆盖用的丝麻织品。 

     ②教人啖一口:“合”字拆开,就是人、一、口三字,意为一人吃一口。 

      【译文】 
     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盖头上写了一个 
 “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轮到杨脩去看,他便吃了一 
口,说:“曹公教每人吃一口呀,还犹豫什么!” 
      (3)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 
     ① 
八字 。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 
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 
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 
                                 ② 
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 :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脩同, 
                                        ③ 
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 
      【注释】 
     ①曹婢碑:曹娥是东汉时代一个孝女,父溺死,她为寻找父亲尸首而死, 

… 页面 209…

改葬时给她立了碑,就是曹娥碑。虀臼(jījiù):捣姜蒜等的器具。 
     ②于字为辞:辞的异体字是辤。 
     ③觉:同“较”,相差,相距。 

       【译文】 
     魏武帝曹操曾经从曹娥碑旁路过,杨脩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 
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脩:“懂吗?”杨脩回答说:“懂。” 
曹操说:“你不要说出来,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 
已经想出来了。”他叫杨脩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脩写道:”黄绢, 
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妙字;外孙, 
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好字;虀臼,是承受辛辣东西的,受辛合成辞(辤) 
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脩的一样, 
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相差三十里。” 
                                                                       ① 
       (4)魏武征袁本初,治装,馀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 。众云并不堪 
                                                                         ② 
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稗循,而未显其言 。驰使问主 
                                                      ③ 
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众伏其辩悟 。 
       【注释】 

     ①袁本初:袁绍,字本初。按:东汉未年,群雄并起,各据一方,汉献帝时,曹操为司空,独 

揽朝政;袁绍为大将军,督冀、幽、青、并四川。两人互相攻伐,最大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公元 200 

年,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202年,袁绍死。 

     ②太祖:曹操的庙号。竹椑 (pí)楯:椭圆形的竹盾牌。 

     ③伏:通“服”,佩服。辩:聪明。 

       【译文】 
     魏武帝曹操要讨伐袁本初,修造军事装备,剩下几十斛竹片,都是几寸 
长的。大家说这全部用不上,正要叫人烧掉。曹操在想怎么利用这些竹片, 
认为可以用来做竹盾牌,只是还没有把这话说出来。他派人速去问主簿杨德 
祖,杨德祖随即答复了来人,结果和曹操想的一样。大家都佩服杨德祖的聪 
明和悟性。 
                                                    ① 
       (5)王敦引军垂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 。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 
                                           ② 
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 。召诸公来,峤至,不谢,但求酒炙。 
                           ③                                                ④ 
王导须臾至,徒跣下地 ,谢曰:“天威在颜,遂使温峤不容得谢。”峤于 
                      ⑤ 
是下谢,帝乃释然 。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 
       【注释】 

     ①“王敦”句:晋明帝时,王敦起兵反,但当时他已病重,只派王含和钱凤率军下京都。垂, 

将近。大桁 (háng),大桥,这里指朱雀桥,在建康城南,朱雀门外,跨秦淮河。中堂,举行朝会等 

事的厅堂。 

     ②“温峤”句:王敦起兵时,温峤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城。后王含、钱凤军直达秦淮河南岸, 

温峤便烧掉朱雀桥,王含军无法渡河。按:《资治通鉴·晋纪》载,温峤转移到秦淮北岸,烧朱雀桥, 

明帝想亲白领兵进攻,听说桥已毁,大怒。与这里所记不同。 

     ③徒跣 (xiǎn):光着脚。 

     ④天威:天子的威严。颜:脸,这里指眼前。容:或许,可能。按:一本无“容”字。 

     ⑤释然:形容怒气消释而心平气和。 

       【译文】 
     王敦率领军队东下,将要逼近朱雀桥,晋明帝亲自出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