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世说新语译注1 >

第28章

世说新语译注1-第28章

小说: 世说新语译注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4)佛经以为法练神明,则圣人可致 。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 
                                  ② 
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 
      【注释】 

     ①祛 (qù)练:佛教用语,指摆脱烦恼、修练智慧,神明:精神;智慧。圣人:佛家指德智慈 

悲的人,即佛。按:佛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能修智慧,断烦恼,万行具足,便成佛也。” 

     ②陶练:陶冶锻炼,指道家的炼丹。功:功效。 

      【译文】 
     佛经认为摆脱烦恼、修练智慧,就可以成佛。简文帝说:“不知是否就 
可以达到最高的境界?然而,道家陶冶锻炼的功效,还是不可以抹杀的。” 
                                                                                 ① 
       (45)于法开始与支公争名,后情渐归支,意甚不分。遂遁迹判下 。 
遣弟子出都,语使过会稽,于时支公正讲 《小品》。开戒弟子:“道林讲, 
比汝至,当在某品中。”因示语攻难数十番,云:“旧此中不可复通。”弟 
子如言诣支公,正值讲,因谨述开意。往反多时,林公遂屈。厉声曰:“君 
何足复受人寄载来!” 
      【注释】 

     ①情:这里指“群情”不分(fèn):一本作“不忿”,不平,不服气。剡(shǖn)下:剡县, 

属会稽郡,按:支道林住在会稽郡的首府山阴县,剡县在山阴县东南。 

      【译文】 
     于法开和尚起初和支道林争名,后来大家的心意逐渐倾向于支道林,他 
心里非常不服气,便到剡县隐居起来。有一次,于怯开派弟子到京都去,吩 
咐弟子经过会稽山阴县,那时支道林正在那里宣讲佛经例、品》。于法开提 
醒他的弟子说:“道林开讲《小品》,等你到达时,就该讲某品了”于是给 
弟子示范,告诉他来回数十次的攻洁辩难,并且说:”过去这里面的问题不 
可能比我讲的更明白了。”弟子照他的嘱咐去拜访支道林。正好碰上支道林 
宣讲,便小心地陈述于法开的见解,两人来回辨论了很久,支道林终于辩输 
了。于是厉声说:“您何苦又给人托运呢!” 
                                                                          ① 
       (46)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 
                                                                                ② 
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③ 
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 
      【注释】 

     ①禀受:指人所承受于自然的天性。 

     ②写:“泻”的古字,倾泻、流漫、流淌。这一句是说一切都是任其自然。 

     ③名通:名言通论,指精妙通达的解释。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问道:“大自然赋予人类什么样的天性,本来是无心的, 
为什么世上恰恰好人少,坏人多?”在座的人没有谁回答得了。只有丹阳尹 
刘淡回答说:“这好比把水倾泻地上,水只是四处流淌、绝没有恰好流成方 
形或圆形的。”当时大家非常赞赏,认为是名言通论。 
                                                                         ① 
       (47)康僧渊初过江,未有知者,恒周旋市肆,乞索以自营 。忽往殷 
                                                            ② 
渊源许,值盛有宾客,殷使坐,粗与寒温,遂及义理 。语言辞旨,曾无愧 

… 页面 79…

                              ③ 
色;领略粗举,一往参诣 。由是知之。 
       【注释】 

     ①康僧渊:西域僧人。曾和殷浩谈及佛经义理,辨别俗书性情之义。市肆:市中商店;市场。 

自营:自己谋生活。 

     ②义理:探究经义和名理的学问。 

     ③辞旨:言辞的意趣。曾:意:简直。表示加强语气。领略:领会。一往参诣:指一向深入钻 

研。 

       【译文】 
     康僧渊刚到江南的时候,还没有人了解他、经常在街市商场上徘徊,靠 
乞讨来养活自己。一次,他突然到殷渊源家去,正碰上有很多宾客在座,殷 
渊源让他坐下,和他稍为寒暄了几句,便谈及义理。康僧渊的言谈意趣,竟 
然毫无愧色;不管是有深刻领会的,还是粗略提出的义理,都是他一向深入 
钻研过的。正是由于这次清谈,大家才了解了他。 
                                                                                  ① 
       (48)殷、谢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 
       【注释】 

     ①属 (zhú):通“瞩”,看。按:谢安意指能否不看而知。这一则原注:“谢有问,殷无答,疑 

阙文。” 

       【译文】殷浩、谢安等人聚会在一起。谢安便问殷浩:“人们用眼睛去 
看一切物象,一切物象是否就会进入眼睛呢?” 
                                                                                 ① 
       (49)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 
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 
时人以为名通。 
       【注释】 

     ①位:官位;爵位。矢:通“屎”。迷信的说法,做梦和现实正相反,故有此问。 

       【译文】 
     有人间中军将军殷浩:“为什么将要得到官爵就梦见棺材,将要得到钱 
财就梦见粪便?”殷浩回答说:“官爵本来就是腐臭的东西,因此将要得到 
它时就梦见棺材尸体 ;钱财本来就是粪土,因此将要得到它时就梦见肮脏的 
东西。”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名言通论。 
                                              ① 
       (50)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 。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 
           ② 
密”太多 ;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注释】 

     ①“殷中军”句: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殷浩以中军将军率师北伐,遇姚襄起兵反, 

殷浩败回一次年,桓温废殷浩为庶人,殷浩便迁往东阳郡信安县。 

     ②般若波罗密:指菩萨修行之一法。波罗密是佛教所谓“到彼岸”(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 

界)。佛经说:“到者有六焉:一曰檀,檀者,施也(布施)……六曰般若,般若者,智慧也,然则 

五者为舟,般若为导。导则俱绝有相之流,升无相之彼岸也。故曰波罗密也。”智慧,指如实了解一 

切事物。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被免职,迁到东阳郡,这才看佛经。开始看《维摩诘经》, 
怀疑“般若波罗密”这句话大多了;后来看《小品》,已经了解了这句话的 
意旨,又可惜这样的话太少了。 
                                              ① 
       (51)支道林、股渊源俱在相王许 。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 
                                              ②                          ③ 
才性殆是渊源峭崤、函之固。君其慎焉 !”支初作,改辙远之 ;数四交, 

… 页面 80…

                                                                       ④ 
不觉入其玄中。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其胜场,安可争锋 !” 
       【注释】 

     ①相王:指晋简文帝,他未登帝位时,以上稽王身份任丞相,所以称相王。 

     ②才性:参看本篇第34则注①。崤 (xiáo)、函:崤山和函谷关,大概指今陕西潼关以东至河 

南新安县境一带,是秦国的险要关塞。这里以崤、函之固形容殷渊源善谈才性,无懈可击,难以攻入 

     ③改辙:改道,比喻改变方向、话题。 

     ④胜场:稳操胜算的处所;杰出之处 

       【译文】 
      支道林、殷渊源都在相王府中,相王对两人说道:“你们可以试着辩论 
一下。可是才性关系问题恐怕是渊源的坚固堡垒,您可要谨慎啊!”支道林 
开始论述问题时,便改变方向,远远辟开才性问题;可是论辩了几个回合, 
便不觉进入了渊源的玄理之中。相王拍着肩膀笑道:“这本来是他的特长, 
你怎么可以和他争胜呢!” 
                                                            ① 
 (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 
                                                ②                                  ③ 
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 
                         ④ 
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 
       【注释】 

     ①毛诗:即 《诗经》,是周代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在流传下来的是由毛亨作传的,又称毛诗。 

     ②遏:是谢玄的小名,谢玄是谢安的侄儿。“昔我”两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大意是: 

想起我离家出证的时光,杨柳轻轻摆荡;如今我回到家乡啊,”雪花漫天飘扬。按:谢玄是从艺术性 

人面称赞这两句的。雨 (yù)雪,下雪。 

     ③“訏(xǜ)谟”句:出自《诗经·大雅·抑》,大意是:国家大计一定要号召,重大方针政 

策就及时宣告。按:谢安是从政治角度肯定这一句的。 

     ④雅人:高尚文雅的人,深致:深远的意趣。 

       【译文】 
     谢安趁子侄们聚会在一起的时候,问道:“《诗经》里面哪一句最好?” 
谢玄称赞说:“最好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谢安说:“应该是“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最好。”他认为这一句特别有高 
雅之土的深远意趣。 
                                                                  ① 
       (53)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 。欲诣刘尹,乡里 
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谬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 
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未坐判 
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 
                                                                  ② 
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张还船,同侣 
                                                                                ③ 
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 。即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