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 >

第22章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第22章

小说: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通知匆匆赶来开会。

    〃 上海决定放弃,南京怎么办?〃 蒋介石没有时间了,他开门见山地将这个
棘手的问题摆到了他的部属面前。

    开始,会场上鸦雀无声,一个个低头沉默。蒋介石提出的这个问题,干系太
重大,他们不知道蒋介石心里是怎么想的,摸不准蒋介石的脉搏,他们不敢回答,
他们怕蒋介石心里想的是守,自己提的是撤,那蒋介石会说你是怕死,是逃跑,
那样无法面对民众;而如果蒋介石心里想的是撤,如果你说守,他会批评你不懂
军事……总之,怎么说都不妥,干脆不回答。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会场上的空气实在太沉闷,蒋介石看着谁,谁的头
便低得能碰到桌面。他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里十分生气,但又不便发作。
良久,他突然开口问身边的白崇禧:〃 健生(字),你在军事上很有一套,实战
经验也多,你先打个头炮如何?〃 白崇禧红着脸,气呼呼地说:〃 部队在上海都
打残了,退到南京外围还没喘过气来,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元气,更谈不上马上
打一场艰苦的保卫战。你要听我的意见,干脆放弃算了!〃 蒋介石沉默了片刻,
又对陈诚说:〃 辞修(字),你再说说你的想法。〃 陈诚一贯是顺着蒋介石的思
路爬,在开会前,他就知道蒋介石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现在
蒋介石点名点将点到自己,不讲是躲不过去的,他便说:〃 这个问题嘛,我的态
度非常鲜明,我虽然不知领袖的意图,但我可以十分明确地说,领袖叫我守,我
坚决打到底,领袖叫我撤,我决不在南京多待一分钟!〃 〃 屁话!〃 很多人心里
在骂。

    〃 你这是什么态度?〃 白崇禧心直,很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陈诚反驳说:〃 我这态度还不明确吗?不像有的人,开会半小时了,什么态
度也没有,比起他们我强多了。〃 〃 真是不知羞耻!〃 很多人心里又骂。

    〃 不要吵了!〃 蒋介石心烦意乱地大声制止,〃 大敌当前,作战方案总要讨
论的嘛,不要互相计较什么了,还是赶快想想办法吧!〃 他站起身,在大家的身
后来回地走了几步,然后打住脚步,继续说,〃 既然大家没有思想准备,现在散
会,诸位回去好好考虑,请大家明天准时来开会,到时一定要拿出你们的主张和
方案来。〃 第二天上午9 时,会议继续进行。蒋介石说了几句开场白,桂系出身
的参谋总部作战组长刘斐站起来说:〃 南京守与不守不是一般的小问题,要从政
治上、战术上考虑才行。政治上考虑是守,因为南京是首都,一旦为敌占领,等
于宣布中国失败,日本胜利。但从战术上讲,南京是盆地,北面是滚滚长江,另
三面是山地。如果守,就是背水之战。守不了几天将全军覆灭,所以战术上不能
守。守等于浪费兵力、人力、时间,迟早要失败,不如不要守!〃 〃 你的意见是
撤?〃 蒋介石问个明白。

    〃 不是!〃 刘斐说,〃 我认为,我们要将政治与军事相结合。〃 〃 什么意思?
〃 蒋介石不明白。

    〃 作为中国首都一点不守,怎么向民众交代,那不就成了南唐的李煜了吗?
所以,我认为不作一点抵抗就放弃是不行的。但我不赞成用更多的部队与敌人拼
死搏斗,而用一些少量部队与敌人拼一下,象征性地防守一下,让老百姓看到我
们是尽了力,是日本鬼子太强大。〃 〃 你有具体方案吗?〃 蒋介石好像很感兴趣。

    〃 我主张兵力上使用12个团,至多18个团就足够了。〃 刘斐说罢,坐了下去。

    〃 我非常赞成这个意见!〃 白崇禧首先表态。

    何应钦以〃 矜持老成〃 而闻名,他不慌不忙地说:〃 刘组长所言高见,具体
方案嘛,可以再研究研究。〃 蒋介石又点到了李宗仁,他说:〃 德邻(字)兄,
你的主张呢,说说吧,在座的都是自己人。〃 李宗仁只好开口,他说:〃 军事上
讲,南京是个绝地。我看刘组长的意见是对的,同我不谋而合。历史上南京守军
好像就没打过一次胜仗,不说远的,就说太平天国,可谓深沟高垒,城墙如钢铁
般坚固,结果还不是被湘军攻破了嘛。〃 说到这里,他手指向东边,继续他的发
言,〃 湘军就是从太平门攻进城的,那段被湘军炸毁的城墙如今还在,诸位有空
步行300 米就能看到。〃 蒋介石心里有了底,声音也高了许多,他说:〃 现在问
题明朗了,大家基本上还是同意先守后弃,那么,再讨论一下由谁来负责守南京
呢?〃 这时,军委会警卫执行部主任唐生智霍地站了起来,他激动得脸通红,慷
慨陈词道:〃 诸位,你们可能忘记南京是个什么城市了,它不是一般性质的首都,
是孙总理第一次建都的地方,又是孙总理的陵墓所在地,作为民国的军人,什么
都可以忘记,而国父的灵魂不可忘记,忘记了这个就意味着背叛。为了保卫首都,
保卫国父的陵墓,我认为必须誓死保卫南京!〃 〃 啪啪啪!〃 蒋介石鼓起掌来,
他赞叹道:〃 说得好,说得精彩。唐将军一席话令我感动,我同意唐将军的意见,
坚守南京,誓复国仇!〃 蒋介石一锤定音。

    许多人弄不清蒋介石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一会儿说弃,一会儿说守。
大家面面相觑,蒋介石继续说:〃 现在坚守南京的决心已定,大家讨论一下,看
由谁来守?〃 〃 我来!〃 唐生智再一次站起来,掷地有声地说,〃 军人以身许国,
委员长如果没有确定守的人选,我愿与南京共存亡!〃 李宗仁马上表示说:〃 我
同意!〃 其实,李宗仁心里明白,唐生智自1930年讨蒋失败后,一直没有兵权,
现在担任的军委会警卫执行部主任只是个虚职,手中没有一个兵权。长期拥兵自
重的人,一旦失去兵权,心情是非常痛苦的。唐生智自告奋勇守南京,是想趁此
机会掌握一部分军权,为尔后同蒋斗争创造条件。至于南京是否真能守住,狡猾
的唐生智必然会见机行事的。

    蒋介石当然也有他的小九九。如果公开说守南京只是做样子给老百姓看,消
息传出去,国际上对中国极为不利,国内老百姓也会抗议。他估计苏、美与日的
矛盾很深,他们迟早会打起来的,现在就说不守南京,态度消极,苏、美可能不
会支持中国抗战。此时,接受唐生智的主动请缨,起码有两点好处,一是在国际
舆论上留了好口碑;二是由唐担任南京卫戍司令官,自己就可以有理由脱身,逃
离这葬身之地。再说,一周后,西方国家将在布鲁塞尔按照九国公约条款,举行
会议,他们可能会对日本采取一些强硬的行动。退一步说,西方国家如果不出面
干涉,汪精卫在中山陵公馆正与德国大使陶德曼讨论日本提出的和谈条件。这时
候守一下南京大有必要,而且保卫南京的口号喊得响响的,对日本人也是一种威
慑。后来的事实证明,蒋介石的这些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做他的白日梦。

    蒋介石此时倒担心唐生智是一时的冲动和激动,怕他说的话不算数,便追问
道:〃 唐将军,我佩服你的决心,但是保卫南京的决心好下,而真正行动起来困
难是不少的,你对如何坚守南京是否有具体方案呢?〃 〃 报告委员长,我已经考
虑好防守计划。〃 唐生智胸有成竹地说,〃 概括起来是四个字:焦土抗战!〃 〃
那你就具体地谈谈你的焦土抗战吧。〃 蒋介石抬了抬手,请唐生智继续说下去。

    唐生智便点点头,说道:〃 第一,为了扫清射击视线障碍,把南京城外的树
木、房屋全部烧光;第二,为了不让敌人接近城墙,力争把敌人消灭在城外10公
里;第三,从现在起,对部队进行班防御、连防御的带实战性训练。〃 蒋介石表
现出极大的热情,离开座位走到唐生智面前,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 路遥知马
力,日久见人心。我现在才感到唐将军在危难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动请缨,
替我分忧解愁,你是我最知己的朋友,国家的栋梁之才,民族的希望所在。我马
上下命令,把能留下的部队尽量留给你指挥。〃 次日,唐生智走马上任,卫戍司
令部设在鼓楼百子亭附近的一栋两层楼内。11月17日正式挂牌办公。一时间,唐
生智成了中外人士关注的焦点,中外记者纷纷采访他,请他谈谈自己对抗战的决
心和信心。唐生智对记者们说:〃 本人要求带兵坚守南京,是有十二分的把握的。
要想办成任何一件事,信心是很重要的,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我的报国之心是真
诚的,是无可怀疑的。〃 11月25日,蒋介石下达了保卫首都的部队战斗序列,共
计七个军、14个师及配属单位。这14个师中,除第二军团是刚从武汉调来的,其
余大部分都是从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而且伤亡较大,由于时间紧迫,也没来
得及补充和休整。

    防守南京的战斗方案,经反复研究,报请蒋介石批准,其方案如下:防守的
重点是镇江方向,其次是南京至杭州公路的汤山、淳化镇地区。防御地带由三线
组成:第一道防线从南京以东、以南外围山地的三江口、花园、龙潭、汤山、淳
化镇、方山、殷巷、牛首山至板桥镇;第二道防线由八卦洲南岸的甘家巷、杨坊
山、紫金山、孝陵卫、高桥门、河定桥、麻田桥至西善桥达江心洲对岸;最后之
防守为南京城。

    各部队之防守配置为:(1 )徐源泉第二军团两个师,防守南京以东的龙潭
至汤山附近一线正面;(2 )叶肇第六十六军两个师,防守汤山至淳化镇以东的
一线正面;(3 )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两个师,防守淳化镇至板桥镇、江心洲一
线地区;(4 )王敬久的第七十一军,邓龙光第八十三军的一五六师及一○三师、
一一二师,防守镇江;(5 )孙元良的第七十二军位于城南中华门、雨花台、黄
山顶地区;(6 )宋希濂的第七十八军位于城北之幕府山、下关、和平门、玄武
湖地区;(7 )桂永清的教导总队位于城东中山门外至玄武湖一线地带;(8 )
萧山令的宪兵两个团位于城西莫愁湖、清凉山、草场门一线地区。

    以上各部队,都是于仓促中进至新的防区,其中第二军团第四十八师,12月
7 日才由汉口到达南京。

    12月2 日上午,蒋介石得到一条坏消息,布鲁塞尔九国会议成员没有一个同
情中国的,也没有任何国家出面愿意制止日本或使日本放宽和平条件的行动。傍
晚,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来到黄埔路官邸,对蒋介石说:〃 现在日本人和谈的要
价更加苛刻,近卫内阁中有些人说,一定要叫中国人丢脸,你们还是赶快撤出南
京吧!〃 蒋介石的脸色铁青,他原先对九国会议抱着很大的希望,现在成了肥皂
泡,德国大使又一个劲地叫他撤退。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极度沮丧,原先对抗战
守南京的一线希望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准备迅速离开南京。

    12月7 日,他和宋美龄来到百子亭的唐公馆,和唐生智告别。此时,唐生智
正在召开师以上军官的作战会议,见蒋氏夫妇来了,连忙带头鼓掌,请蒋介石对
大家说几句话。蒋介石扫视会场,清了清嗓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