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在桥梁工地上 >

第3章

在桥梁工地上-第3章

小说: 在桥梁工地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催、好争、弄得罗立正一听见电话铃响就有点心神不安……
    于是,为了防止这种大胆给事业造成损失,就必须加以控制了。审查计划、技
术方案,对第三分队总要更仔细些。如果要求其它分队把技术方案的保险系数加大
百分之二十的话,第三分队就一定得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别的分队提出的数字,明
明是估算出来的,也不追究;三分队的数字,即使经过最仔细的计算,也要反复怀
疑,一再叮问:有问题吧?计算过么?假如一些可有可无的报表、资料、其它分队
不一定要交的话,第三分队就非但必交,而且要在规定的期限之内。
    

    器材、机具的供应,一般都是不及时的,对第三分队呢,就分外迟缓一些,催
得急了,就答复说:你们队底子好,先进嘛,差这一星半点的算得了甚么,得发挥
阶级友爱精神,多帮助一下落后的单位呀。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尽量提”,但为了每一件具体事都准备有具体理由反
驳,除了浩繁的中外古今的技术资料,还有厚得像枕头的各种规章制度可供参考。
要弄清谁是谁非,就得有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决心,而一个人只要还想工作,就下不
起这种决心,——每件事,都得去争论,这种旷日耗时的争论本身,客观上也起着
“控制冒险”的作用。
    日久天长,队部与三分队领导之间的关系弄僵了。三分队为了工作的利益,除
了提抗议以外,只有一种办法:一切能够自己负责、自己解决的事,就自己想办法,
少跟队部扯皮。
    可是这一来,事情就反而更复杂了:从分队朝总队打来的电话次数减少这个事
实本身,就可以定下“无纪律”的罪名。
    等到有一次曾刚在队务会议上与周主任针锋相对地争论起来,拒绝接受过低的
工作指标,后来又把自己的意见一直提到工程局局长办公室的时候,队部里一片哗
然,调度室主任竟把这件事提到“是否反党行为”的高度来加以评论,而且居然有
一两个科室的干部点头称是,主张把问题提到党委会议上加以“肯定”。直到党委
书记出面加以解释,才算打消了这种想法。但这种评论却已经发生影响,有些人从
此就把曾刚看作一个危险人物,了解他、同情他的人,也只能暗暗为他着急,担心。
    于是,在队部的一部分干部中间,就形成一种舆论:三分队最难惹,最不好领
导;曾工程师最难打交道。原因呢?简单得很——他这人“太大胆”了。
    事情竟发展到这种地步:在这种舆论的压力之下,连曾刚本人都一再否认自己
大胆。在跟我谈话的时候,他一再否认自己是大胆的人,说自己的一切思想、行为
都平常得很,算不得甚么大胆。
    后来才知道,在桥梁队,“大胆”这个字眼儿是“冒失”、“狂妄”、“鲁莽”
以及“不负责任”等等东西的混合体,有时候“大胆”和“冒险”又是一个意思。
难怪连曾刚自己都害怕这个字眼儿了。
    现在,再把话拉回来说。我从凌口大桥回来两天以后,罗队长和曾工程师进行
过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开头是私人性质的,结尾就变成纯粹工作性质——甚至可
以说是政治性的谈话了。
    许是因为很久没到罗队长家来过的缘故,曾刚一走进这个房间,就觉得浑身紧
张,好像小学生走进试场,又不能指望这次考试顺利似的。
    罗队长却和两年以前曾刚最后一次到这里来一样,亲切而自然地让曾刚坐在他
自己的那把破转椅上,接着就去沏茶。
    照例寒暄了一阵,照例闲扯扯队里的新闻以后,罗立正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谈话
引入了正题。
    “不简单,不简单哪,”罗立正拖长声音说:“可是这几年咱们祖国建设的成
就,不能说不惊人哪。还记得咱们造木桥那时节么?跟现在比比看。真是从前连想
也不敢想啊……”一口气喝下多半杯凉茶,又接着说:“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
    有,有。就拿你我说,以咱们这样水平负这样的责任,谁敢说没毛病?有,有
缺点……”
    听他的语气,曾刚知道他这段话不过是引子,下面就该把这些话否定掉了。先
肯定后否定,一正一反,就分外有力量。果然,罗立正的眼光更真挚感人了,语气
也更加有力量:
    “可是,不管缺点怎么多,成绩还是最主要的。谁要是忽略这一点,谁就得犯
错误。就说造桥,就说咱们队上,有人批评说我们浪费,成本超支,这都是事实。
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赔了钱就是赔了钱。可是桥呢?桥还是造起来了!我们没来,
这一带黄河上没有桥,我们一走——这块儿就有了桥。从无到有,这叫成就。不错,
钱是化多了点,桥可造起来了!……”
    说着说着,他就从衣袋里掏出一块薄薄的白纸,——这是一篇稿子的“小样”
递给曾刚。曾刚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三分队一个通讯员写的一篇稿子。说来说去,
原来是为着这件事!他笑了。
    这一笑不要紧,罗立正变了脸,站起来在土地上走来走去,疾言厉色地说:
    “‘领导保守’!‘保守’!根据是甚么?指标低了点?定额落后了?可这是
经过局里批准的呀。况且,工程局属下段段如此,队队如此。说桥梁队领导保守,
就等于说工程局领导保守。这话可不能随便说……”
    曾刚知道这种辩论不会有甚么结果。他早有打算把这些问题铺开来好好争论一
下,可这不是合适的地方。最好在党委会议上。他想早一点结束这次谈话,就随便
说了一句:
    “这篇稿子主要是表扬工人劳动热情的。这不是,标题就叫‘桥梁队三分队青
年突击队开展双倍定额运动’。说领导保守,只不过提了一句……”
    罗立正忽然在他面前站下,直视着他的眼睛,非常严肃地说:
    “对,对,问题就在这里呀。老弟,你仔细想想,工人要搞双倍定额,这不等
于说定额太保守么?定额保守,不就是等于说工程局领导保守么?有心人一看就明
白的。这是一。更重要的还是:别的队,有的连一个定额还完不成。叫上边部里知
道这事会怎么样?那就得命令工程局在各队都搞。这一军,可就要把局长给将住。
明明办不到嘛。部里可就得说,桥梁队办得到,为什么别的队就办不到?这还是朝
轻里估计。万一中央负责同志知道了这件事,就许连部的领导都要作难——那就得
在全国各地都这么搞哇……”
    “那有甚么不好,”曾刚心里火气上升,可是罗立正这种说法又不能不叫他觉
得好笑:“大家都来超额,有甚么不好?
    ……”
    “不,”罗立正伸出一只手,好像要堵住对方的嘴:“问题是行不通!十个指
头从来没有一般齐的。我知道,苏联有过这么一个运动——叫‘两倍定额’,可那
是苏联。不,不行,把苏联的玩意儿硬搬到中国来不行。中国有中国的特点。比方
说,在苏联,可以批评领导,中国就不行。搞大运动,像‘三反’‘五反’的时候,
有中央指示,可以批评。平时,没有指示,我们就不能批评局里;要批评,也得局
里批准。苏联做事讲究猛,咱们中国就讲究稳,这也是一个特点。凡事都要多多注
意中国的特点,就不会犯错误了。懂么?……”
    这回,是曾刚站起来了。这些话,他听过不止一次,唯其不止一次,才忍无可
忍。他想一下就把想过多少次的意见都朝罗立正兜出来,可又不知先从哪里开始。
要说,就要说得有力量,使对方失去反击的能力。所以,他迟疑了一会儿,才把话
说出来:
    “算了,罗队长。不喜欢的,就说不合中国特点所以不能办,喜欢的就说这是
中国特点必须这么办。不行,说不过去。
    请问你,罗队长,中国难道只有这些特点么?生产条件落后,机器不够,领导
不提倡,可是工人们还要搞两倍定额,这叫不叫中国特点?你光说落后的特点,可
这些特点,就一点也不需要改变么?因为工人技术低,所以机器常出毛病;机器出
毛病,只好用人力。这叫中国特点。那么,把工人技术提高一点,对中国有甚么损
失?干部水平低,工人文化浅,所以只好多开会,只好开长会。这叫中国特点。可
是你成天开会,层层开会,干部不用思想、工人无法学习,怎么能提高?
    ……”他还想说下去,忽然看见罗立正的眼睛里已经充满睡意,显然没有把他
的话听进去,就不往下说了。
    罗立正对于这些抽象问题一点也没有兴趣。他一向只关心具体问题。此刻他想
的,是怎样把这团火给压住,不叫这篇稿子见报,不叫这惹是生非的什么几倍定额
运动搞起来。他也设想了:万一压不住,局长、副局长对这些东西会有甚么反应…

    像平时一样,在曾刚火气正盛的时候,罗立正就把谈话引到更和平一些的话题
上去,颇为认真地和曾刚探讨起如何在洪水到来以前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如何处
理过期的水泥、不合规格的石料,一直谈到下一次队务会议怎样个开法。这时,一
群群乌鸦从屋顶上呱呱飞过,房屋对面黄土山上层层窑洞里已经燃起万家灯火,曾
刚呢,也疲倦得要打哈欠,一只手轻轻地敲着桌子。这时罗立正才把最后一个话题
草草结束,站起身来,十分亲切地握住曾刚的手说:
    “事情总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这篇稿子,我看还是不忙发表。跟党委书记
研究一下……”在曾刚的眼睛看不到反对的意思,这才进一步说道:“至于两倍定
额运动这个事,我也并不是反对。这样的大事,党委会怎么能不讨论一下?我看,
最好先在那两个突击队试试点,然后再考虑铺开的问题。
    ……”
    已经走出房门,罗立正已经把曾刚送到街上,才像自己人似的低声说道:
    “咱们是老同志,我才跟你说,队部里有些同志说你太褊狭,只看缺点不看成
绩。个别的负责干部还说过,这是不是一种反党情绪,不然,为甚么尽找领导的毛
病呢?……”
    曾刚本已朝河岸走去,听见这最后一句话,猛然站下来。
    天色已经很黑,河上吹来的风逼得人透不过气来,显然不是谈话的时候。他把
背对着风向站了几秒钟,一句话也没说就走开了。
    世界上没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河流。自然界从来都比试验室的配方或设计院的图
纸里所反映的要复杂得多。再高明的工程师,也躲不开工作里必然碰到的偶然因素。
建设,就是不断的试探,摸索,创造,发现新的办法,然后又否定掉它,再去创造
更为新颖、更为合理的办法。
    设计图或计划,是张素描,必须有千百只劳动的画笔给它涂抹上各种鲜艳的色
彩,才能变成一张真正的图画。从挖起第一锹土、炸下第一块石头到安好桥上的最
后一根钢梁,需要群众想出多少“独出心裁”的办法,才能把一座桥梁造得又快又
好又省啊!他们不仅能够想办法更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双手,而且能够帮助领导把千
万只手组织得更好,帮助领导早一点发现成熟了的问题,早一点防止或克服可能发
生或已经发生的灾害。造桥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