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怒-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信请朝廷调回柳学臻,他说柳学臻胆气早丧,为人又极偏执,不堪用在辽东这等关乎帝国存亡的重地。
顾忠信的陈请,德宗一一照准,其他朝臣也没谁蹦出来反对。
事情进行的如此顺利,顾忠信很高兴,他知道这固然是由于皇帝给他这个老师面子和他在西林党中的威望的关系,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张素元说的危机感,因为如果朝廷中有很多人感受到了危机,那这种普遍性的危机感就会反过来压制那些不出来搅局就浑身不得劲的人士。
调回柳学臻,朝廷虽然达成了共识,但派谁接替柳学臻却又成了个难题。到了这种时候,帮派的作用就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这次的目的却不是争,而是推。有人推荐某大员,某大员意气相投的朋友就会挺身而出,本着大义灭亲的精神痛陈此公的种种不足,如此争论数日, 满朝已无一人可以信赖。
德宗皇帝本不大爱生气,但看着满大殿的废物,他还是给气个不轻,此情此景,顾忠信再也忍耐不住。
“陛下,天下既无可信之人,那莫不如将辽东交给不可信之臣下,臣愿提督辽东,请陛下恩准。”顾忠信愤然说道。
顾忠信并不愿此时就亲自提督辽东,他的顾虑当然和满朝衮衮诸公不同。 辽东有张素元足矣!他去与不去都关系不大,而他在与不在京城则关系甚巨,至少他可以把来自朝廷掣肘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如果去了辽东,他就起不到这样的作用,但目前的形势已由不得他不去,很明显,别人都在等他这句话。
果然,顾忠信一出,大殿上压抑的气氛立时一扫而空,德宗皇帝当然也笑颜重开。德宗当即传下诏旨,命顾忠信以原官总督山海关及蓟镇、辽东、天津、登州、莱州诸处军务,可以便宜行事,不受朝廷节制,并批给他八十万两内帑。
抵达山海关后,在张素元的陪同下,顾忠信详细勘查了山海关的兵员、粮草、器械等一应情况,后又接连数日与诸将探讨对策。一切都心中有数之后,顾忠信这才与张素元单独详谈。
在张素元面前,顾忠信眉头拧成了川字,他不再掩饰心中的焦虑和担忧。山海关名义上有七万守军,但光老弱病残就有四万之多,余下的所谓三万精锐也是衣残甲破,刀枪一碰就断,火枪开火时,枪管爆裂的至少也得占到七成,军心士气都低迷到了极点。
看着顾忠信的满脸忧色,张素元一笑说道:“大哥,不必忧虑,只要朝廷不再掣肘,三两年内恢复辽西,与离人隔河对峙还是有可能的。”
顾忠信惊疑地看着张素元,他以为听错了,虽然他知道张素元决不会拿这种空口白话来安慰他,也更不可能是脑袋让驴给踢了,在这跟他吹牛。
“大哥,您不必惊讶,我一说您就清楚了。”张素元说道。
“素元,你快讲讲是怎么回事。”顾忠信急切地问道。
“大哥,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能把赵烈廷将军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且守且战,且筑且屯,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暇以为用的主张贯彻始终,就是恢复整个辽东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张素元说道。
“这我也明白,但我们有这个时间和能力吗?”顾忠信有些迟疑地问道。
“大哥,我们当然有。”张素元笃定地说道:“吉坦巴赤将麾下的军力分成八部,称为八旗。定都沈阳后,他将辽东的土地都分给了八旗兵将和唐人大臣。离人进驻辽东后就住在唐人家里,不仅吃唐人的,喝唐人的,还将唐人当作奴仆任意欺凌。连年征战,又加之天灾不断,粮食自然歉收,入冬后吉坦巴赤竟然下令杀尽家中没有存粮的唐人,光是新近投降离人的孙得功一人就杀掉了数十万唐人。”
听着张素元渐渐冰寒入骨的声音,顾忠信也不由得将手中的茶杯摔了个粉碎。
“大哥!”张素元冷冷一笑,继续说道:“吉坦巴赤如此做法,又怎会不激起遍地烽烟?虽然无碍大局,但我料想吉坦巴赤一年半载也绝无可能再有余力南侵。吉坦巴赤这样做不仅表明他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更表明他已经老了,再也不复当年的雄心和睿智,如今的吉坦巴赤必定骄狂跋扈,难纳忠言,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尚不敢言必胜,又何况是一个自以为是,骄狂固执的老人。吉坦巴赤一辈子走的太顺了,如果不知道珍惜,那就注定得倒大霉。”
张素元冷冷的声音听在顾忠信耳中,就如六月天的冰水浇熄了他心底的怒火。
“素元,话虽如此,但我们自身的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即便吉坦巴赤给我们创造再好的机会,但我们自身的问题解决不了也一样没有用处。”平静下来的顾忠信问道。
“大哥,只要朝廷不掣肘,我们的问题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只要遵照赵烈廷将军的方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您首先要校阅核实驻军,淘汰不合格的军官,遣散老弱残兵,用节余下来的军饷救助辽东难民,让他们屯田为兵,这样既可解决粮饷又可解决兵源问题,也就初步实现了赵烈廷将军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部署;同时,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筑城宁远。大哥,宁远新城筑好,兵员和军需物资配齐之日也就是辽东大局初定之时。”
张素元言辞之间虽有那么一股让人不得不为之信服的劲儿,但顾忠信心里依然不太落挺,他的责任太重,他不得不小心再小心,慎重再慎重。
“如此,宁远就一定能守得住吗?”顾忠信不安地问道。
“大哥,您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城好筑,装备好置,但军队的战斗力却不是一年半载就能训练出来的,我们和离人这方面的差距没有数年时间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的,不过虽然如此,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如今的形势是我们取守,离人取攻,只要把握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以我之长迎敌之短,只要处置得当,我们凭借坚城利炮就完全可以让离人不能越雷池半步。”
虽然张素元话说得如此笃定,顾忠信心中的疑虑却依然如故,并未因之而稍减分毫,但疑虑归疑虑,他筑城宁远的决心已定,因为正如张素元所说,如今已不是守不守得住的问题,而是必须得守!
“离京时,礼部右侍郎徐诚启大人建议我说,驻守边关最好的防御武器就是西夷人造的大炮,他要我多多购买。我见识过大炮的威力,对徐大人的话深以为然,我已经委托他代为接洽西夷, 先购买二十门红衣大炮以解燃眉之急。”顾忠信转了个话题说道。
“徐诚启?就是那位撰述西人著述,提倡实学思想的徐诚启大人吗?”张素元问道。
“是的,就是他。 徐大人对西人的思想,特别是西人的火器非常感兴趣。”顾忠信目光里流露出钦佩之意。
张素元对徐诚启所知不多,他只知道徐诚启因支持西方传教士而屡遭贬斥,他还知道徐诚启与西人合译过《几何原理》六卷,自己也编撰过一本《农政全书》,可惜这些书他都没有看过。
“大哥,我听说徐大人因支持西人传播西夷教义而屡遭贬斥,是这样吗?”张素元问道。
“是的,前礼部侍郎沈鄢等人说西夷教义暗伤王化,为患叵测,奏请朝廷拆毁西人教堂,递解西人教士出境。徐大人为此作《辩学章疏》上书朝廷为西人申辩,但他却因此而被贬官为民,此番辽东战事连连失利,朝廷这才重新启用徐大人,让他研究西人练战、练守之术。徐大人认为守城端赖火器,西人火炮可为我用,因而开办兵器场,购买西人大炮。”顾忠信答道。
“徐大人所言甚是。火器之威非刀剑可比,如果我们能善用火器,离人即便再骁勇百倍也将不堪一击。”张素元点头说道。
“素元,现在军中配备的火器已经不少,但为什么我们大战小战竟无一胜呢?”顾忠信不解地问道。
“大哥,现在军中配置的火器是不少,但无论火器如何厉害,如果不能发挥功用,那又有什么厉害可言?火器只有经由训练有素的士兵之手才能发挥作用,何况如今的火器质量极差,施放时枪管、炮管极易爆裂,所以士兵轻易不敢使用。”
张素元虽是就事论事,语调中也无一丝激愤,但顾忠信依然听得出其中蕴含的无奈和愤怒。一切军需物资实际上都是地方上提供的,什么时候提供,数量多少,质量如何,存放这哪里,这些军方没有丝毫参与的权力,只能听之任之。
“素元,火器今后我们自己造。”顾忠信叹息一声说道。
自己造,说说容易,但钱从何来,而且朝廷会答应吗?
“是的,大哥,这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不论如何困难,我们都要这么做。”张素元平静地说道。
“素元,宁远筑城不是三个月两个月就能完成的,吉坦巴赤不会不知道宁远的重要性,他真不会来破坏吗?”顾忠信提出了他一直最担心的问题。
“离人小人乍富,兴奋的劲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过去的,以辽东目前的形势和吉坦巴赤本人的变化来看,新城筑好之前离人不大可能腾出手来攻击宁远,而且就即便他们不想让我们筑诚,但在目前的形势下,他们也绝抽不出多少兵马,所以只要我们布置得当,筑城一定可以顺利进行。大哥,据哨探回报,辽东不堪离人残暴的唐人大都逃亡到许文龙处,许文龙如今的实力已不可小觑。离人尚无水师,所以奈何不了栖身皮岛的许文龙。大哥可以命令许文龙加大对离人后方袭扰的力度,尽可能多地牵制住离人的力量,使他们更加无力也无心南顾,这样一来,就会更加稳妥。”
听完张素元的话,顾忠信终于放下了心事,他暗自庆幸,帝国重文轻武,却先有赵烈廷,后有张素元如此精通武事的文官,看来辽东必能光复,帝国定可中兴。
看到顾忠信的脸色宽了下来,张素元又说道:“大哥,我之所以如此自信,先前说的那些还不是根本原因。”
张素元的话总是让他惊疑不定,但最后也总能让他信服。听了张素元此番突兀而起的言辞,顾忠信虽依然如以往一样吃惊,但这次他却不用张素元解释,转念间,{ txtsk }他也明白了张素元话里所指的是什么。
“你是说辽东的军官?”舒心的笑容浮现在了顾忠信脸上。
“正是,辽东的军官虽也良莠不齐,但也有不少身经百战的慷慨男儿。每次战败,几乎都有中、高级军官战死沙场,战败后,自觉愧对父老,愤而自杀者也所在多有。大哥,这就足证军中有许多浩烈男儿,他们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如果我们善加引导,使将士归心,那数年之后,我们不需坚城、利炮,只凭手中刀枪就足以追亡逐北,平灭边乱。” 张素元神采飞扬地答道。
耳中听着激昂的言辞,眼中看着飞扬的神采,顾忠信心中大慰,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不论要面对什么样的艰险,他都要保住张素元。
顾忠信相信,兄弟将来必是一位能以一身进退而使举国为之进退的风云人物。
三十二章 雄关
一夜长谈之后,顾忠信全盘采纳了张素元的建议,他第二天即传下将令,任命张素元总领宁远、前屯、华觉岛的一切军政事务;任命副总兵赵明教驻守前屯,参将李胜之驻守华觉岛;任命副总兵祖云寿、参将郑学峰协助张素元戍守宁远。
选用赵明教、李胜之、祖云寿和郑学峰四人随他镇守宁江防线,张素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