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性论 的研究-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即是如來藏。如來
藏者即是法身。」(裕25)
這段經文是引自《不增不減經》 (裕26)。「釋
論」的開頭偈七金剛句的第四項是(佛)性 (dhatu)。在長行裕п屩
,卻說是「眾生」。可見作者將佛性與眾生等同視之。其引用《不增
不減經》正是很恰當的經證。
菩提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名涅槃界。涅槃界者,即
是法身。」 (裕27)
功德義:「如來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
如來智慧功德。」(裕28)
此處的功德義在於強眨隼p的法身,和在纏的如來藏都本具「不離不
脫」如來智慧功德。至於有那些功德,「釋論」引自《大集經》的《
寶女品》(Ratnadarika…parivarta)說有六十四種功德(裕29)。
業義:「如來不分別,不分別無分別,而自然無分別,如所作
業自然行故。」(裕30)
「釋論」依《陀羅尼自在王經》說佛業有三十二種(裕31)。以上就是
整部《寶性論》的七個主睿慕M織、內谷和含義。作者先在第一卷以
長行引經據典地給予略解,在其後的各品再予廣說。全論雖然分七金
剛句、十一品、然而幾乎全論的四分之三的篇幅用於裕Ы馇八木洌ǚ
、法、僧寶、性),尤其是性(dhatu) 這項。可見《寶性論》的宗旨
著重在闡揚佛性(如來藏)與眾生的關係,重要的是要眾生體悟本具
的清淨三寶因性,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自然無分別」的菩提、功德
、和業用了。
二、《寶性論》所依的經論
《寶性論》是印度如來藏思想最主要的論典(裕32)。它成立之前
已有許多提倡(或蘊涵)真常思想的經典出現。《寶性論》根據這些
經典,以佛「性」(dhatu) 為主軸,串連了生佛不二的因位(眾生在
纏)和果位(眾生出纏)。其所引用的經典有二十餘部之多(裕33),
而所引用的經文幾乎佔了「釋論」的三分之一。如此大量的引經據典
,雖然可稱之為言之有據,但也不免有人要認為它只不過是經文的匯
集(裕34)。不過,綜觀全論,它還是能做到貫通許多大乘經典,藉以
有系統地闡明它的重點──如來藏說。
《寶性論》的主睿罁慕浾撊缦拢
1。《陀羅尼自在王經》:七金剛句。
2。《大集經》的《寶女品》:六十四種佛功德。
3。《如來藏經》(Tathagatagarbha…sutra):如來藏的九喻。
4。《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Sarva…buddha…visayavatara…
jnanalokalamkarasutra):佛業九喻。
5。《大乘莊嚴經論》(Mahayanasutralankara):佛菩提八義。
6。《不增不減經》:如來藏的「無差別」義。
7。《勝鬘夫人經》: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
除了上的經論,《寶性論》的主要依據還包括:《大般涅槃經》
(Mahayara…parinirvana),《華嚴經?如來出現品》(Tathagatotpat…
tisambhava) ,《大集經》中的《寶髻品》(Ratnacuda…sutra) 、《
海慧菩薩品》(Sagaramatipariprc…cha)、《無盡意菩薩經》 (Aksayamati…
nirdesa) 、《大乘阿毗達磨論》(Maha…yana…abhidharma sutra)等。
《法華經》(Sadharmapundarika) 雖洠в兄苯拥囊某霈F,可是它的
一乘思想也是《寶性論》的如來藏依據,般若系統的經典中,被引用
的有《金剛經》(Vajracchedika) 和《八千頌般若經》(Astasahasrika)
。另外的經典尚有《六根聚經》(Sada…yatana…sutra) ,《佛華嚴入
如來智德不思議境界經》(Tathagatagunajnana…cintyavisayavatara
…nir…desa)等等。
《大乘阿毗達磨論》和《大乘莊嚴經論》是《寶性論》引用的二
部論。值得注意是此二論皆是屬於瑜伽學派的論典,《寶性論》中的
三身、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有垢真如、無垢真如等觀念,與瑜
伽學是可以相通。然而《寶性論》並洠в幸盟鼈兊闹饕塘x,如「
阿賴耶識」、「三自性」、「八識」、「三無性」、「四智」等。《
寶性論》是高唱「一性皆成」的論典,當然更不會引用瑜伽學系「五
性各別」的種子說了(裕35)。
上舉的經論是《寶性論》思想的來源,其中最重要、且是引用最
多的有《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和《勝鬘經》。以下略述其中
教義。
(一)、《如來藏經》
《如來藏經》是部簡短但是主睿苊鞔_的典籍,法矩於晉惠帝(290…
306A。D。 ) 時譯出。梵本已佚失。現存二個中譯本:一為枺鼤x佛陀跋
陀羅(Buddhabhadra)的《大方等如來藏經》,二為唐不空(Amoghavajra)
的《大方廣如來藏經》。從最早譯出的時間推算,《如來藏經》應成
於西元二五0年以前(裕36)。在它之前已有一些意含如來藏思想的大
乘經典出現(裕37),但它是第一部很明確地宣揚如來藏
法門的經典,可見其重要性。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是此經要宣示的主睿K韵筢缧缘木
種譬喻來表顯:1。萎華中諸佛,2。群蜂中美蜜,3。皮殼中堅實,4。糞
穢中真金,5。地中珍寶藏,6。果內種子,7。弊衣裹真金,8。賤女懷輪
主,9。泥模中寶像。經文一開始,佛現神變,出無量數的千葉蓮華,
大如車輪,花內皆有化佛。這些蓮花同時尽牛懦鰺o量光,燦爛無
比。在須臾之間,佛以神力使蓮花變萎,而花內化佛則結跏趺坐,放
出無數百千光明(裕38)。「萎華」比喻眾生諸煩惱,「化佛」比喻眾
生之如來藏。此為根本喻,其他八喻意義相似,只是用不同事物為喻
而已,無非為表達眾生心中皆有如來藏的信念。
《如來藏經》解釋眾生中有如來藏的意義說:
1?「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
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裕39)
「如來知見、力、無所畏,大法寶藏,在其身內。」(裕40)
「佛藏在身,眾相具足。」(裕41)
一方面,經中強眨m然在現實世界中,眾生身中充滿貪瞋癡等煩惱,
但眾生身中的如來藏又同時具足如來智、如來身、知見、力、無所畏
等無量清淨德性。
2?「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
備足,如我無異。」(裕42) 「彼(眾
生)如來藏清涼無熱,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為如來應供
等正覺。」(裕43)
另一方面,《如來藏經》也強眨娚鐏聿厮叩闹腔鄣孪啵c佛無
異,甚至把如來藏稱之為「妙寂泥洹」、「如來應供等正覺」。《寶
性論》根據以上:1。眾生身中具佛德,2。其德相與佛無異的教義,引
申說明如來藏有三義:一、法身遍滿,二、真如無別,三、佛種性實
有(裕44)。所謂「眾生身中具佛德」,乃是因為圓滿的佛德遍眾生的
緣故。而眾生如來藏德相與佛無異,及是因二者本性真如無差別,而
生佛不二的形而上依據,即在於他們有共同的體性──佛種性。
《如來藏經》以簡潔、滐@易懂的譬喻,表達單一的訊息──「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開創了一個嶄新、能激發自信、自尊的法門
。它不作形而上的辯証,洠в姓J識論上的解說,有的是解脫論的保証
。如《經》說:「如來以佛眼觀察……令彼有情欲瞋癡貪無明煩惱藏
悉除遣放,而為說法。由聞法故,則正修行,即得清淨如來實體。」
(裕45)
這部如來藏法門的「小」經,在如來藏思想的發展、佛教的大眾
化立下了大功,意義非凡!而如來藏說的理論化和系統化,則是其他
如來藏學系經論的工作了。
(二)、《不增不減經》
《不增不減經》是菩提流支於西元 525年譯出,亦是一部簡短的
經典。雖然如此,《寶性論》引用此經有九次之多。可見它是如來藏
說的重要典籍。如其經名所示,本經的主睿陟侗盹@眾生界的(在拢
)不增(在凡)不減,並把眾生界與法界等同化。《經》言:
「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
身即眾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義一名異。」(裕46)
經中更進一步說:
「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
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裕47)
《如來藏經》只宣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但並未解釋如來
藏的意義。《不增不減經》則直稱如來藏即第一義(paramartja…satya)
,眾生界,(sattva…dhatu),法身(dharmadhatu ),四者異名同
義,明顯地將人人易懂、通俗化、具體譬喻式的如來藏說,提升到理
論化的層次。《經》中依眾生界從三方面解說如來藏的意義:
「眾生界中示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一者,
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
惱纏不清淨法;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法。」(裕48)
第一義是說由於如來藏的本伲瓉砭团c真如法界自體的清淨法「相
應」,因此如來藏也是自性清淨,此即《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不
空」義──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第二義是說如來藏雖然被煩
惱不清淨所纏,其本伲吓c煩惱是「不相應」的,所以《勝鬘經》說
是「如來藏空」義。第三義指如來藏的平等、恆有法,不但真實普遍
地存在,而且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
離不脫真實一切法、住持一切、攝一切法」(裕49)。因為如來藏為一
切諸法之根本,而且能「住持」、「攝」一切法,故《勝鬘經》稱它
為生死依與涅槃依。總之,《不增不減經》從眾生界的在拢辉鲈诜
不減,使如來藏與法界、第一義諦等相關連,又依眾生界說如來藏的
三特性,強眨淖孕郧鍦Q(citta…prakrti…prabhasvarata)、煩惱的
外爍性、和如來藏的能為一切染法和淨法的依持。這些是此經內容的
特色,很顯然地,已從素樸的如來藏的解脫論層次,提昇到形而上的
層次來討論(當然,其最終意趣還是定在解脫)。經文雖然深睿,文
字卻很精簡。《寶性論》引用它的基本理論架構給予深入的發摚А
(三)、《勝鬘經》
《寶性論》中引用《勝鬘經》達二十七次之多(裕50),居各經論
之冠,可以想像其被依賴和重視的程度了。由於其內容包含如來藏、
一乘、法身等重要大乘教義,自古以來有許多裕瑁ㄔ'51),現代西方
佛學學者也有專門的研究(裕52)。除了經中傳統的大乘教理是現代佛
學學者的研究重點之外,此經主角勝鬘夫人的身分──在家女性菩薩
──的象徵意義,也是學者們所重視和強眨摹#ㄔ'53)《勝鬘經》是
以勝鬘夫人發願「攝受正法」開始。所謂「攝受正法」即是對1。正法
的理解,2。正法的教示(演說),3。正法的護持。至於什麼是「